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桃花源记读后感(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81890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桃花源记读后感(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桃花源记读后感1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901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堪称文言经典,因此也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此文短短三百余字,以渔人行踪为线索,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为读者刻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那么,如何让刚接触文言不久的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到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呢?我探索到了一套以“小口”入,探大境界的教学方法。这里“小”自然是指文言词义,“大”即文章主旨。

一、词义辨析思深义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文言文中许多词语的解释是存在争议的。教师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既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又能增加学生对于文言的学习兴趣,提升文言趣味性,可谓一举三得。在《桃花源记》中,对于“见渔人,乃大惊”的“乃”字的释义一直存在争议。我充分利用这个分歧点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展开教学。

(一)先阅读,再析句

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后,准确判断出此句是省略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又陆续分析出其省略的成分为主语。于是,我要求他们以阿拉文库的句式结构为其添加主语。学生很快就给了我答案:(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悟句义,思原因

参照以往的教学案例,对于村中人“惊”的原因有多种分析:1.突见生人感到“惊”。2.六百余年来才看到个外人感到“惊”。3.担心生人泄露这里,打破他们平静幸福美满的生活感到“惊”……至此,我就顺利地向学生抛出问题:以你的理解,这里的“乃”字该作“于是”讲还是“竟然”讲呢?随后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让他们展开激烈的小组讨论学习。

(三)小组论,析词义

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俨然分为两派。一派将“乃”译为“竟然”,他们的理由是:桃源中人与世隔绝六百余年,期间从未与外人接触,且在下文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生活的和平、安宁、幸福。此时,渔人这个“外人”意外进入这样美好的世外桃源,是否会给他们带来灾难,破坏了他们的和平生活?因此,这些村中人怎能不惊?此时,将“乃”译为“竟然”之意更能凸显“大惊”的程度之深。将“乃”译为“于是”的那一派认为:由句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可看出村中人淳朴老实,热情好客。这样淳朴的村民在一起和平共处了六百多年,心思都很单纯,没有官场上的那种钩心斗角、互相暗算,因此,他们见到渔人时有吃惊之意,但并无夸张之应。

这个环节的辨析过程也是带领学生进行文本深入的过程,是学生以小见大,深入剖析的过程。在学生观点阐述完毕后,我趁热打铁,紧跟W生思路,让他们研读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遂迷,不复得路”这短短六字体会村民的“大惊”究竟属于他们刚才讨论的哪一种情况。最后,我让学生在流畅的朗读声中再细致体味渔人和村中人的心之所想,感悟文章精髓。

二、虚实结合入“桃源”

桃花源记读后感2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以桃花喻年轻美貌的女子,以桃树的花叶繁茂比喻女子出嫁后的幸福生活。

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落英缤纷的桃花作背景,构建了一个中国式乌托邦――“桃花源”。

唐代的孟綮记载了桃花与少女的感伤故事:“崔护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后世还被改编为杂剧。他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使桃花染上了遗憾的色彩。

多情的杜牧曾经碰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当时姑娘尚年幼,杜牧说,等我若干年,我必来娶你。小姑娘渐渐长大了,杜牧却将这件事忘在脑后。多年以后,旧地重游,杜牧想起当年的允诺,不料姑娘因久等不至而嫁人了。杜牧不胜惆怅,作诗曰:“自是寻春去太迟,无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把血染的“桃花”比作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同南明王朝的衰亡交织融为一剧,借身世之悲写破国亡家之痛,成为著名的古典悲剧。

在古代诗文中,写春景和女子,都离不开桃花。“桃花源”作为中国的乌托邦,反复地显现在古代和当今的诗文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桃树栽种于屋前舍后,人们用“桃李满天下”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古人还认为鬼畏桃树,于是就削桃木驱鬼避邪。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者,两块桃木板,其上各书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悬门之左右,以驱百鬼。”

《全唐诗》涉及桃花的诗有293首,《全宋词》涉及桃花的词有169首,《全宋诗》涉及桃花的诗有865首,加上元明清的诗词,粗略统计就有1818首之多。翻开中国古代诗歌,可谓满眼“桃花”灿烂。

阅读链接

古人谈“桃花”意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余以为深浅俱佳,惟是天然者可爱。(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注①杜甫此诗题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前两句是“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②末句亦做“可爱深红爱浅红”。

1.结合注释,说说陆时雍为什么说“深浅俱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太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云:“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原诗“雨”亦作“露”)。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

2.怎样理解本诗无一字说“道士”,说“不遇”,却句句是说“道士”,说“不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晏元献公诗,不用珍宝字,而自然有富贵气象。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等句。公尝举此谓人云:“贫儿家有此景致否?”晏叔原,公侄也。词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盖得公所传也。(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一)

3.为什么说“歌罢桃花扇底风”体现了富贵气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意象类型

1.象征美好春天

温习学过的桃花诗文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陶渊明《桃花源记》(略)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4.任选一例,分析“桃花”意象在诗歌中的表情达意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中的“桃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华[繁盛、娇艳]。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余以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古时盛酒的器具],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茂盛]。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一种博戏],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返回],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和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征君[陶渊明]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媒介],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明・陈继儒《游桃花记》)

5.(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余以花朝后一日②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③具鸡黍饷客④不问生熟妍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画线句子。

①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②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作者游览南城桃花时无限快乐,这种快乐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欣赏

与“桃花”意象有关的诗文名句。

1.自然浑成之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杜甫)

2.生命永恒之美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李贺)

3.无限春愁染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

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沈约)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

4.失意者的精神家园

《桃花源记》(略)(陶渊明)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

5.人面桃花俱憔悴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曹雪芹)

6.怀才不遇托桃花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刘长卿)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韦庄)

7.惜春长怕花开早,执著爱桃情不休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李咸用)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欧阳修)

8.人生易老天难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

探究发现

7. 根据上面所列的桃花意象类型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意象,看看在不同时代的作家笔下,这个意象是怎样传承的。

参考答案

1.本诗写诗人见桃花开无主,故人已逝,惟有寂寞相随,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哀愁。陆时雍认为,颜色红,代表情深;颜色浅,颇有雅趣,都很可爱,都能表现对桃花的欣赏,所以深浅俱佳。有的版本末句作“可爱深红爱浅红”,连用两个“爱”字,两个“红”字,皆有天然可爱之意,更能证明陆观点的正确。

2.作者见桃花盛开,树深藏鹿,清霭掩竹,碧峰挂泉,这种环境远离尘世,当是道士所居之地。无人可打听所访对象的踪迹,作者靠在松树上歇息,心中很是失望,当然是不遇(没遇到)了。

3.用珍宝字眼的诗句未必就有高贵气质,真正的大家风度是境界的阔大。“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放纵恣肆的歌舞当然是富贵之家的事。

4.略

5.(1)①在;②表修饰;③招待;④美丽。(2)①又像猿猴又像鸟儿,在花果之间穿行,只担心枝条脆嫩不经折。②自从我等去游玩之后,桃花下不数日就被众多的游人踩出一条小路来。

桃花源记读后感3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桃源诗;人生理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01-02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要与其记相连。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是以渔人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用细腻入微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诗歌则主要是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叙述桃花源的社会制度和诗人的向往之情。正是在这相得益彰中完整的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情感。

真淳自然是陶渊明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陶渊明诗歌里所描写的对象往往都是最平常的事物,本诗也不例外。无论是农耕、桑竹、菽稷、春蚕,或是秋熟、荒路、鸡犬、俎豆,还是斑白、童孺,一切都如实而说,没有让人感到奇特之物。组合这些事物时,诗人同样很少用华丽的词藻和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不用生僻,平淡无华,甚至淡到没有了诗歌的韵律。

但是这种幼童即能诵读,而所写之物又是如此平常的诗歌是如何让后人为之倾倒,流传千古的呢?对于这种矛盾,苏轼一言概之:“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首先是情感的真挚,只有最真挚的情感才能从最深处打动人心,才有虽历经百代却依然能引起无数人情感共鸣的特质。不着痕迹、天然去饰的语言,让人读之有浑然天成,与人无尽的美感。诚如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所讲:“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然而相比诗歌内容和风格所带来的美感,陶诗所体现出的真淳自然同时也是他诗歌精神、人生哲学的体现。陶诗所给予后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也即是这种向往真淳自然,躬身体验并由此而得的心与道冥、恬然自适的精神境界。

在陶渊明看来人世的纷争与无道让人生充满着悲哀,世俗的名禄又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他既痛感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纷争所造成的流离失所,又体味着“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其二十)的日益渐下的颓废世风的无奈。在经过玄学、儒学以及庄禅的共同熏陶,在经历反复的入仕、出仕的深刻思索之后,陶渊明认定: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才能获得人的自由,才能真正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他从竹林名士以旷达不羁的行为中超脱出来,坚守心中的自然,并且明确提出了把“抱朴返真”作为自己人生奉行的准则,从而避弃了后天世俗熏染的“伪我”,在自然的冥冥之中寻找到“真我”的存在。这个“真我”是人性的顺化,更是人性的复归。正是这种复归,过滤了诗人心中尘世的喧嚣,与大自然共为一体,寻觅到自己心安之所在,并在自然的温馨而神秘的拥抱中寻找到了自己创作的真正源泉。

作为陶源明归隐田园十六年后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在某一程度上代表着他最高的精神归宿,体现着他一生人生哲理思索的结晶。在诗中他走进落英缤纷的美丽世界,那里有“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体现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自适自得;可以在“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中体味老子激赏的“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境界;而那纯朴和睦、安居乐业的社会更是儒者为之奋斗的大同世界。诗歌中的每一种物象都不再是其本身的自我,而是深蕴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在这里,陶渊明领悟到了大自然正是自己生命最好的安归之所。他通过人向自然的回归达到主客一体,即是通过回归自然来唤醒人心的本性,从而获得自由在自然的这种风景和境界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也就是让诗人为之“忘言”的“真意”。诗人从而在精神上超然物外,于心灵的孤独中寻找到了自我的满足归宿。

初盛唐的山水诗歌一直是继承晋宋和效仿齐梁体的交替变革中完成的,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更是以崇尚真淳自然的精神旨趣和理想化的田园模式笼罩着盛唐一代诗人。王维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无疑也从中攫取了丰厚的营养,正如清代文学家及评价家沈德潜在《说诗日卒语》中讲:“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具体到桃源诗歌,王维不仅有《桃源行》一首直接与之相和,在其他诗中表现有关桃源及与陶诗相关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体现了王维对陶诗不仅在表面,更在内在精神上有许多的相通相继之处。

《桃源行》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直接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这首诗虽然是王维早年所做,可是王维诗歌中的一些写作特色与人生思想已经在诗中初步显现,特别是本诗以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

限于诗歌体裁的特点,诗歌不能像散文一样尽情铺叙,作者充分利用绘画的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不着一字却情形自现。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

在选取画面时,诗人并非将所有能描绘的图片都罗列在读者面前,而是常常抓住一刹那间的感触,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如当读者随着渔人初入桃源时,“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画面中景色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最后停留到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的讶异,既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又在作者那份善于抓住最精微的细节的精工细雕中透出了一股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

光影色彩是绘画艺术必备的手段。作为“文人画南宗始祖”(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画之南北二宗,唐时始分”,“文人之画自右丞始” ),王维对光影色彩的应用无疑是得心应手。“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简洁的两句诗声光色彩俱全,斑斓多姿。两幅画面,以夜的静与晨的动相对比,既展现了桃源的静谧和谐与生机勃勃,同时又打破了画面的限制,将时间的流动寓诸于空间的形象之中,形成时空交织的美感,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诗画艺术都是不为外物所拘,其最重要的是创造出一种心境。王维作为盛唐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即把盛唐诗歌中的那种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桃源行》最后一部分,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那曾经的仙源再也不可触摸,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桃源本于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又从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人感喟不已!在这里情、景、事、理完全融合在一起,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正如清人王士G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维)、韩退之(愈)、王介甫(安石)3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

试将陶渊明《桃花源诗》与王维的《桃源行》诗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陶诗在艺术特色上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体诗物感的传统,以意为主,由情见景,主张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唯一。而王维诗歌中既有陶诗的浑然天成,又借鉴了谢灵运山水笔法中的体物精微,将情景、诗画、动静完美的统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在诗歌中所反映的生活方式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相似之处。无论是陶诗中桑竹、菽稷、春蚕,还是王诗中的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两位诗人用着近乎相似的意象,都表达出了对桃源人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生活方式的赞赏。

然而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人生的经历的差异,两首诗在人生态度和精神理趣上有着不同的表现。陶渊明生活在战乱流离的黑暗年代,反复的出入仕途的经历和独特的心路历程使得他更多的去探求人生的意义,去体悟自然的规律、生命安放的方式,他继承了汉魏六朝诗歌对人生思索的抒情传统。在其《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写的主要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由此批判、对比黑暗的现实,也寄托着作者的政治和社会理想。在桃源中的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避难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并且诗人也是亲身躬行其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是诗人独创的乌托邦乐园,是诗人人生的归安之所。

王维身处盛唐,生活安稳,隐逸并非青年王维的生活主题,再加上当时求仙的风气以及少年文人的气度。诗人从两方面对桃源进行了自我的修改。一方面诗人将“世外桃源”世间化,并流露出繁华祥和之生活乐趣,也着意渲染着鲜亮清丽的自然风景,由此显出一片深爱世间生活的真实性情。另一方面,诗人又将桃源变换成优美空静的世外仙境,并将之高度提纯,使他的《桃源行》中则更多的表现出了一种雅致的文人色彩。诗人笔下的桃源不再是陶渊明心中的可以亲临亲为的,没有压迫的,自给自足的社会,而是更多的是借此表现出一种如魏晋名士般清雅追求。由此相比陶诗,《桃源行》缺少了一些生命的深度与哲思,但他用冷静的关照,用鲜丽的色彩,将山林田园中最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片段加以剪辑,特别是结尾处仙源不可再寻的意境与情思,将人生感悟融入了诗人古雅悠远、空灵飘逸气度中,尽现高雅脱俗的竹林风流和盛唐韵味,而成为后世清雅文士追求的的典范。王士G“多少自在”四字,便是对其诗歌中肯的评价。

陶渊明和王维在诗歌艺术和人生态度、理趣方面有着相继想成的一面,同时也拥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真正的文学创作即是对人的精神本质的认识,是自我心性最自由畅快的发抒,他本身就意味着自由、突破与创造,是一种极富个性的活动”。陶渊明、王维正是在各自的独特的自由发抒中,创作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璀璨的诗篇。

参考文献:

[1]张节末。纯粹看与纯粹听―论王维山水小诗的意境美学及其禅学、诗学史背景[J].文艺理论研究,2005(5):34.

[2]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1-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188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