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284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范文1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17-02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工业和医药业等[1]。因此植物细胞工程成为大学生物学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植物细胞工程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其实践性、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实验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实验[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其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验课时比例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难以真正掌握培养基配制、高压灭菌、无菌操作等组织细胞培养实验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依据植物细胞工程课实验技术性强的特点,从多方面改革实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善实验设施和实验环境

为加强实验教学,扩大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规模,分别建立了准备室、化学实验室、接种室、培养室和分析室,同时建造大型温室,主要用于组培苗的移栽驯化;购置新型超净工作台、人工智能气候箱、臭氧发生器、细胞融合仪、解剖镜、振荡器、切片机、高压蒸汽灭菌锅和各种规格的组织细胞培养瓶等,这为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开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植物细胞工程绝大部分实验要求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我们设置专人专门定期为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和人工智能气候箱等进行无菌消毒处理,一般30天左右培养室和接种室用乙二醇进行熏蒸一次,平时每隔2~3天用臭氧进行消毒一次,每次实验结束要用新洁儿灭溶液进行地面和桌面消毒。同时制定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学生在培养室和接种室实验时一定要更换工作服、穿用一次性鞋套;接种过程中佩戴无菌消毒口罩和一次性卫生手套;接种时要求工作台提前吹无菌风30分钟以上,并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培养过程中发现的污染植株一定要及时移出培养室并进行再次灭菌后洗涤,确保整个实验环境安全、卫生和无菌。

二、实验项目与专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为提高学生学习和实验兴趣,同时结合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和园林业中的应用,开设实用的实验项目,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供学生实验选择:如花卉(月季、文心兰、卡特兰、石斛兰、马蹄莲、康乃馨、蝴蝶兰)快繁,药用植物(、桔梗、铁皮石斛、栝楼)快繁、经济作物(甘薯、马铃薯)脱毒快繁、植物细胞(烟草、胡萝卜愈伤组织及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花药(百合、小麦、玉米花药)培养,胚胎(小麦、玉米胚胎)培养,细胞(烟草叶片原生质体、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等。不同的实验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快繁项目可以让学生了解普通植物快繁的一般过程;铁皮石斛快繁可以让学生理解兰科植物特殊的增殖方式――原球茎增殖;小麦花药培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单倍体的认识,明确植物细胞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而马铃薯脱毒项目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学生可以加深对植物病毒的认识并学会植物脱毒的方法。在这些项目中基本都是以常见的植物作为试验材料,与农业、园林专业和医药业紧密结合,使学生意识到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与自己所学专业及生活关系密切,对个人将来的就业很有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此外,实验项目的设计还考虑到生产实际,目前全球的兰花工业蒸蒸日上,我国各地也有很多兰花生产和销售公司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繁殖兰花取得成功的案例。园林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可能选择这样的单位,为了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市场接轨,更快地适应工作,可开展石斛兰等快繁项目。每个实验项目都会涉及培养基的设计和配制、培养基的消毒灭菌、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无菌操作等实验技能的训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学生基本可以熟练掌握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在这些项目中,对马蹄莲快繁项目设计了完整的项目流程,包括马蹄莲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使学生掌握植物快繁的完整过程;在细胞培养环节中,设置教学实习,让学生对烟草叶片进行原生质体的游离和培养,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并了解细胞培养的意义。

三、设置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基本的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对教材上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的设计性实验,效果会更好。本课程综合实验材料的特性及实验过程的知识应用和实验操作等因素,把“烟草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设置为设计性实验。在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确定烟草叶片的诱导目标,是诱导叶片生根、生芽或愈伤组织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并查阅相应的书籍和资料,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独立实验操作,达到自己的实验目的。由于设计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行解决,因此设计性实验突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

四、注重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大部分的实验结果不能在本课堂上即时得出和观察,接种在培养基中的外植体需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生长一定时间后才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而进行观察、分析和记录。不同生长时期其生长状况不同,因此需要多次分时间段观察和记录,最终分析各次结果,得出最终实验结果。外植体一般在接种后2~3天观察细菌污染情况,此时如发现有细菌污染,则要及时记录并对污染材料进行处理;7天左右观察真菌的污染情况,并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为以后的实验积累经验。接种后每5~7天观察外植体的生长变化,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记录和分析。例如接种的烟草叶片,一般10天左右能观察到其生长和分化的明显变化,不同培养基其诱导烟草叶片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同,生根培养基中能明显观察到叶片下面有细小的根毛开始生长,诱导愈伤的培养基叶片边缘有少量的松散细胞着生,生芽的培养基则在叶片上部和边缘开始有幼嫩的不定芽出现。20天左右时,根、芽和愈伤组织有更明显的生长和分化。其他实验材料在各个生长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现状,要及时定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在以往的实验结果观察中,由于教师强调和学生重视不够,往往只是在外植体接种一个月左右才进行实验结果的最终观察,忽略了中间多个生长时期,这样看到的只是最终表观的生长情况,造成学生对外植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没有一个连续、整体的认识,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验的这些特性,在后期的观察过程中,要根据外植体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学生制定合理、详细的观察计划,定期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使实验数据更加完善;每次观察老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观察重点,记录详细数据,并分析生长情况,根据本次的生长情况,预计下次的观察时间,依次进行,直到最终结果观察;每次的观察除进行数据分析外,还可以对生长外植体拍照,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详细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后,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认知度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和实践再次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质的升华。

五、结束语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已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很多领域,社会对具有细胞培养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并对这方面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对生物学方向专业的学生应进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专业和系统的培养,让其在学校的实践学习环节就能很牢固和娴熟地掌握该技能,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笔者近年来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实验项目设置和实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反映在实验课堂上所学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得到很好应用,但生物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因此对我们的实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为培养新型细胞培养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琚淑明,徐德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23(2):86-88.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范文2

一、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环境是一位隐形的导师”,所以,我园着力在环境中突出农耕文化的因素,力争让幼儿在农耕文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成长。首先,我们每个班级开辟了种植区,让幼儿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农具,了解农具的基本特征,体验农民生活的乐趣。每个班级丰富自然角,让幼儿学习使用农具种植农作物,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探究农具的有效使用。其次,在班级环境中突出古镇特色。如:农具主题墙的创设、各种农具吊饰的悬挂、古镇特色的屋檐等。最后,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有效布局都是结合古镇特色,如古镇的砖瓦,营造一个具有浓浓古镇气息的植物角。

现在正是种洋葱和大蒜的时节,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种蚕豆、小麦、洋葱和大蒜等,孩子们听到要自己动手种植了,就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他们从家里拿来很多种子,分别种在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盒子里如雪碧瓶、薯片罐、矿泉水瓶、不用的塑料盒子等做成的小盆里。孩子们轮流给种子浇水、施肥,常常看到孩子们会围在那里观察,看种子发芽了没有,每当发现有了变化,他们就会高兴地大声喊起来:“我的种子发芽了!”并且将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每次的变化。

二、让幼儿体验在“做中学”的乐趣

实践是开展课题的重要基础,实践有利于幼儿将知识进行内化,并重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所以,在每次活动中我们教师特别重视幼儿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幼儿进行种植活动、观察和记录,每天早上来园定期观察记录,并且利用晨间活动一起交流讨论。我们还开展了亲子种植的活动,让幼儿与父母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盆子和收集自己喜欢的种植材料进行种植,在与家长互动中体验种植的乐趣。最后,我园还开展了亲子手工展示――各种各样的植物,幼儿与家长制作的手工都特别有新意,也十分适合幼儿去观察和记录。

还记得刚开始布置自然角的时候小朋友都细心地照料自己带来的种子。今天在散步的时候,孩子们兴冲冲地观察了,不一会儿,一位小朋友跑过来找我说:“老师,老师,快看,我的蚕豆长出白的东西了,小朋友说它发霉了!”我听了也非常惊讶,于是,我急忙赶过去看。原来是蚕豆发芽了,但是由于泥土较潮湿,所以小芽边上长出了白白的毛。为了抓住这次教育机会,我让幼儿知道种子发芽的环境条件,并鼓励幼儿将种子都移到太阳底下晒晒,不要让种子一直处在潮湿阴暗的地方。通过观察,幼儿都能发现自然角这样那样的现象,那么对于幼儿的发现教师该如何引导呢?这就需要靠老师的教育机智,正确引导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让教师在反思中茁壮成长

反思是使人进步的阶梯。这次的种植活动正好和农耕文化联系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体验农民伯伯劳作的方式,感受自己种植成功的快乐,通过户外活动如参观、种植和饲养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其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感受是引发孩子学习与主动探索的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孩子们的需求,将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转变为学习研究的问题。教师还需认真学习《指南》:“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教师要多反思,多观察,多实践,进一步深化对幼儿的认识和对课程的认识,使得课程有更大的提升,教师有更大的成长。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日记范文3

科学课综合实践主动探究意识种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自主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组织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笔者结合小学科学《种子的萌芽》一课,谈谈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根据三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活动。我说明活动的背景及具体目标,让学生培育一颗种子宝宝,悉心呵护他们,观察种子的萌芽,了解种子的习性。学生一听自己动手培育种子,充当园丁角色养护种子,都对这次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探究欲望被激发,并且都跃跃欲试地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这就是成功的开始。

二、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努力设计接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未知科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不同种子种植方法的研究,明确种植时的注意事项及时开展“帮扶会”,对种子成长的印痕择优在学校墙报里展出等等。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科学的乐趣,形成内驱力主动探究,持续探究下去,从而完成这个复杂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加强实验跟踪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发挥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高效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带领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逐步实现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将活动实施的过程和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查阅资料,确定小课题

活动的主题确定以后,先组织学生们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习性,怎么识别,它们都有什么不同,等等。

随后,我和学生们针对活动主题“种子的萌芽”又一次展开了认真的讨论。最后,我们确定以6个小课题作为研究的内容:(1)观察植物的种;(2)种植植物时必须注意的事项;(3)观察植物的根;(4)植物的光合作用;(5)植物的茎的作用;(6)花和果实。

(二)确定组员,制定活动计划

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纷纷推选出了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作为领头羊,很快成立了6个小课题研究小组。为了保证课题实施操作有序,方法科学,我要求各个课题组都根据自己的小课题内容制订了相应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收集植物的种子

让学生回家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老师也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从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上进行区分。

(二)种植的方法

老师每人发一粒玉米的种子,讲清楚要求:每名学生自备透明的玻璃杯子,或把矿泉水瓶子上半截裁剪掉,把种植容器的内壁垫上几层纸巾,放进适量的带有营养液的土壤,尽可能让纸巾贴住容器杯壁。把玉米等植物种子放在容器中间,可以多放一些数量的种子,增加种子发芽率,然后培上足够的土壤把种子覆盖上。再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学生回家独立完成种植任务,并总结出播种时的注意事项。

(三)观察植物的根

我们种植的是玉米,所以我们统一观察玉米的根,可举行照片展示会、评比出哪颗种子长势最好。有的同学还种植了豌豆、黄豆、花生、蒜等等,所以我们还可以观察各种植物的根。让同学扮演教师角色给全班同学讲解植物的根。

(四)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学生提出疑问:植物怎么呼吸,呼出的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引导学习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一番自主观察探究,最后明白了,家里为什么都爱养花,不仅带来芬芳,也带来空气的净化,主要原因就是在光合作用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炭,释放氧气。

(五)植物的茎的作用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探究实验:将芹菜放在红色钢笔水中,过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水和无机盐的输导是由茎的导管完成的。让学生把向日葵、核桃的茎切断,就看到液体从伤口处流出的现象,这就是根压的作用。根压使溶液进入导管,并在导管里沿管壁上升。有机物的输导是由茎的筛管来完成的。

(六)花和果实

花儿的“三宝”就是:鲜艳的色彩、浓郁的气味、香甜的蜜汁。如果是玉米种子结的果实是玉米。

(七)进行养护、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对各自种植的种子每两天浇一次水,做好养护工作。同时做好观察和记录,每日每周将每盆的长势拍摄下来,随时记录在册。例如,学生观察后记录: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胀破种皮,同时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给胚根、胚芽和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出种皮,形成根,从而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随着胚轴的伸长露出地面。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阶段

(一)准备阶段

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种植植物观察植物成长,观察期间需要做好看护、观察和记录等多项日常工作。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1.指导学生填写植株生长的记录单;2.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茎的记录单;3.指导学生填写观察根的记录单;4.指导学生进行绘画,从种子种到土里到出土到长成幼苗的过程。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研究取得的成果所填写的记录单。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1.植物照片展览。将各小组拍摄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照片在班级进行展示。

2.研究报告和玉米资料展。将各小课题组撰写的研究报告和收集的有关玉米的资料在班级展出。

3.将长高的玉米摆放在班级的窗台上等地方供老师和同学们观赏。有条件的学校可将玉米苗移植到校园的种植园内,让它们长高,开花结果。

四、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小学科学实验需要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观察交流才会更具体、更全面、更细致。因此,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配小组长,分工不同,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完成种子种植、观察、记录、分享。在实验中,小组内学生团结合作,动手实验,共同感受科学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也使实验过程更顺畅,达到实验最终结果。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学生独立种植,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即《种子的萌芽》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生活体验度,收获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在做中学、学中乐。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91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