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再现真相观后感【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997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再现真相观后感【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再现真相观后感【第一篇】

一、电视新闻为什么要讲求新闻的真的实美

(一)新闻真实与新闻的真实美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因而,追求报道的真实性,是所有记者同行的一致目标。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文化、政治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跟事实本身的“真实”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因此,“新闻真实”与“事实性真实”、“整体性真实”、“具体性真实”、“过程性真实”、“即时性真实”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程度。真实是传播主体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真实是满足接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的根本保证。接受主体在获取一条新闻信息后,首先会对其“可信度”进行考量,根据可信度的高低,生产不同程度的共鸣,并以这种共鸣的强弱为依据,衍生出愉悦的感受。而“新闻真实美”正是接受主体对新闻信息的共鸣,并满足所期望的观后愉悦。这种接受主体所期望的观后感受,就是蕴涵在报道之中的美学因素。前不久发生在哈尔滨仓库大火的报道中,有1篇电视新闻记录了一位消防中队的队长在家中休息时得知着火的消息,没有接到归队的命令还是主动参加了救火的过程:首先是消防中队长的采访同期,然后贴的画面中,消防队员脚下鞋和裤子都结了厚厚的冰,镜头往上摇到消防队员手持喷着水柱的消防龙头,再就是他们戴着头盔的身影和被熊熊火光映红的脸庞,充满刚毅目光的眼神。那个雪与火的震撼场面在新闻播完很久都还在我脑海里不断出现,让我感动不已。从这条新闻中不难看出,观众对信息的获取,对新闻报道的采信有一个心理上的期望,决定这种的期望的判断依据,就是受众对所获信息的“美”的感受。这种“美”的基础就是真实。一旦“真实”的前提不存在了,“美感”随之也消失殆尽。这种蕴涵于真实报道之中的,观后期望的满足,就是“新闻真实美”。“新闻的真实美”正是基于“新闻真实”的基础,然后呈现出来的“美”的感受。新闻真实美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在事实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表现手法上,各种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电视新闻,更讲究形象塑造,自然条件的利用,人工辅助设施以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二)电视新闻的特质

电视新闻是从电视技术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电视的发展同步发展起来的报道手段,电视新闻的拍摄、制作手段脱胎于纪录电影。电视新闻与平面媒体相比,具有更加直观,更加迅捷的特点。因而,对视觉、听觉上的美感要求比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都要高得多。自然,电视新闻对“真实美”的要求也就更高。随着直播手段的应用,电视新闻多用来报道突发事件,直击现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电视新闻工作者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尽快到达现场,尽量多地拍摄素材。因为,重要的现场和即时发生的一切,稍纵即逝!所以,电视新闻的摄影记者往往被告之:先把场面记录下来――不要管画面是不是美、不要管构图是不是合理、不要管光线是不是够明亮……总之,“客观记录”是第一重要的。在广播、电视作为强势媒体的时代,它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电视节目给什么作品,观众就接受什么。即便有疑义也只能“照单全收”。于是,影视的新闻纪录片颓衍出了“声画两张皮”、故弄玄虚、浮夸和程式化等等诸多毛病。之后,又在收视率压力、商业宣传需要等因素作用下,一些媒体从业者甚至虚构造假。然而,观众即使是在“弱势”的情形下,对新闻真实的要求也没有降低。何况,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出现,各种新形式的传播手段进入我们的生活,电影电视不再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强势媒体,加上同处于一个层面的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竞争异常激烈,收视率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媒体本身的生存。于是,新闻节目的“品位”,就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致胜法宝。决定新闻电视节目“品位”的关键,就是节目制作者对“新闻真实美”的把握程度。

(三)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真实美

新闻事实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这个“美”,并不是记者渲染才有的,也不是因记者挖掘才存在的。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于新闻事实之中的。只不过这种“美”有的明显,有的隐晦。彰显这种“美”的前提是,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那么,“新闻真实”与“新闻真实美”又是个怎样的关系呢?新闻真实是有其相对性的,它的本质是新闻报道与相应的新闻事实的符合程度。新闻报道的质量决定了接受主体最后的选择。这里所说的“质量”,也就是接受主体对报道真实性的考量结果。于是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结论:“新闻真实”是接受主体认识新闻事实的基础,也是新闻报道者赖以生存的选择。“新闻真实美”存在于“新闻真实”之中,它的彰显强度,反作用于接受主对于新闻事实的认识,同时,帮助新闻报道者的“美誉度”在接受主体中扩散。因而,我们得出结论:挖掘“新闻真实美”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新闻真实”。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真实美”是提高媒体公信度、美誉度的唯一途径。也是媒体从业者提高自身品位的唯一手段。

(四)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美诉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新闻真实美的诉求也是如此。然而,就新闻报道在实现它的真实美之前,必须经历一个被甄别真伪、筛选择优的过程。特别是在目前,同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择优而取是接受主体对媒体取舍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最大化地实现新闻真实美,是他们服务社会,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职业追求。在科技高度发达,接受主体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各种媒介不断呈现的今天,社会各阶对新闻真实美的诉求也趋势于多样化。因此,对新闻工作的从业要求也愈来愈高,体现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同时,对专业性、艺术性、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要求十分苛刻。

(五)受众的审美需求

我们的新闻报道,通俗地说,就是要为受众做好“四解”工作———解释、解读、解馋、解气。解释———对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科技进展、经济动向等等作出合理的、权威的分析和解释。解读———传达决策者的新政、政府的新政策、传达民声。然而,这种传达不是“简单转达”,而是透过现象,致理解析,达到传情读意的目的。解馋———满足接受主体对于想了解信息的渴求,延伸受众了解信息的途径,扩充接受主体的信息接受量。解气———正确引导受众对某些具体事件的理解,劝解受众采取全理的、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实现和谐的目标。我的理解是,做好这“四解”,就是接受主体对我们新闻从业者职业要求的具体体现,就是他们对我们的作品的审美要求。

二、新闻真实美在电视报道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虽然,新闻真实和新闻真实美在报道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内容空洞、弄噱头、做有偿报道、玩边缘化、甚至搞虚假报道时有耳闻。究其根源,它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记者个人的素养上的偏差或者缺陷所引起的问题

新闻从业者的个人素质,是实现新闻真实美的主因。报道决策者的认识观念,记者个人的认识偏差、私念、技术缺陷都将严重影响报道的质量和品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最令人痛心的事例,莫过于2013年11月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报道上市公司财务作假内幕被长沙警方跨省刑拘。据他自己交代曾经收受钱财,发表失实甚至是虚假报道,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这一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是媒体,我们的新闻机构、记者的公信力和信任度遭受到了空前的怀疑。事后,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努力,对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做出了严肃处理。但教训十分深刻!

(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如果说,造成新闻报道缺失“真实美”的主因,是媒体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那么,社会环境无疑是外部条件。其中,最有影响的因素是地方保护意识,区域利益或者局部利益等。有的时候,相关领导的意识,往往能左右一个媒体团队的行动质量。还有就是,现行的新闻媒体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制约。加上新闻单位的经济考核以“收视率”为唯一依据,这在客观上造成,片面追求“收视率”,甚至为达到某一个收视率标准,不惜放弃原则,用血腥、暴力的元素来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从而拉动收视指标。

三、在电视报道中如何实践

新闻的真实美自从有了电影技术之后,“眼见为实”便受到了质疑。由于接受主体所“见到的”是一连串活动的光影,而不是真实的本身。加上剪辑技术的应用,还有日臻完善的电脑影像技术的运用,光和影所能营造出来的形象可以是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影视语言的多样性也为“记录的光影”添上了神奇的翅膀。也就是说,在现代技术支撑下,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也同样受到接受主体的质疑。如何在电视报道中实现新闻真实美,是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提高记者素质,提倡探求真实的精神

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记者来说,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职业素质,求真务实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关键,也是实现新闻的真实美的关键。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闻报道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做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营造探求新闻真实美的社会环境

环境对于新闻报道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营造探求真实,追求真实美的社会环境,对于最大程度实现新闻真实美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对于新闻机构来说,需要有个好的机制。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新闻工作者遵纪守法。同时,新闻工作者,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为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第三,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强硬件建设,及时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新观念,形成制度培养人才。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提升技术技能的水平,强化表现(再现)新闻真实美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1.如实纪录,真实表达借鉴电影纪实的美学特征,电视新闻在采集素材、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现实,尽可能地用深景深的镜头,尽可能地以完整的“段落镜头”来记录、表达。2.准确判断,合理选择对于新闻摄影来说,不能“导演”,也不可重复。“真实地纪录”也不是无原则地“全程记录”,而是需要记者适时地“捕捉”画面,这种适时性来自合理地选择———正确地选择时间、正确地选择地点、正确地选择角度、正确地选择所要用的器材———正确地、完整地纪录新闻素材。这一连串“正确选择”来自于准确的判断———多方位地分析眼前的细节、合理地预计将要出现的情况、去除干扰因素直达目标。3.懂得合理的规避和保护,适度地褒扬有悖伦理的、有违道德和公序良俗的、过份恐怖和血腥的、涉及色情暴力等有碍和谐的因素,都会压制或者妨碍新闻真实美的表现,应该回避。涉及隐私、儿童、妇女权益等法律规定需要保护的,应该坚决予以保护。而对那些被我们传统文化、道德、审美习惯所肯定的美学因素,要予以褒扬。但是,一定要适度。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科学选用设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先进的设备层出不穷。可是,这很容易让人进入一个误区。以为,设备越贵越先进,越贵重就越能保证采访质量。其实,合理选择设备是保证采访质量的重要条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不选贵的,只选对的。新闻真实美是蕴涵在新闻事物之中的。但是,如果被忽视,或者说,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那么,这样的报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晦涩,空洞,甚至不可信。所以,媒体的从业者必须加强学习,加强自身的完善,加强发现美,挖掘美,表现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品位,才能更好地服务观众,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现真相观后感【第二篇】

《男人√阿拉文库★√上路》电影观后感

上午,看了一部电影《男人上路》,心中有种莫名的心酸与感动。庄大林是塔里木油田的一个钻井队长,老婆忍受不了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有了别的男人,他们离了婚。离婚后庄大林在钻井队扎了根,八年里他只见过儿子四次。一天庄大林接到前妻的电话,让他回去一趟,说儿子出事了。庄大林没想到,十二岁的儿子为了去网吧经常逃课已经被学校开除了,为了搞到继续上网的钱,还把继父养的一盆名贵的兰花给卖了。在几天接触中庄大林慢慢地从庄严身上看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为了改变儿子,庄大林有了一个计划,他决心把庄严带到油田去,在那里净化儿子的心灵,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过去的8年中,大林回家探望老婆孩子每次都走同一条路,哪怕通往塔里木的高速已经建起,他依然没有改变,因为在这条连接着油田和家的路上,留下了太多自己思念老婆孩子的回忆,每次回家路上必放忆燕子的那首歌,就像是在唱自己思念老婆米燕和儿子的故事一般。在这条路上,他决心要教会儿子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儿子临上路前回到米燕和继父的家,将继父苏克的所有兰花都毁掉了,解了多年积压在心中的仇恨。庄大林在半路上得知这件事件,他对庄严说,“在背后使坏不是男人所为,你要么回去道歉,要么我收拾你”。庄严不得已选择接受父亲收拾,徒步行走30公里,而庄大林开车到前面的客栈等他。庄严的30公里徒步一直揪着庄大林的每一次心跳,一个十几岁的娃一个人在山里走,还经历了一晚,哪个父母能放心,但庄大林相信儿子能做个磊落的男人,哪怕不求他有什么本事。在客栈等了一夜的大林网一清早看到儿子出现在视野里,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但他依然表情严肃。30公里的徒步也使庄严和父亲赌起了气。父子俩带着要搭车的晓月上了路,晓月不到一个月就要生孩子了,她的男人也在塔里木油田上,上次过年都没有回家,发誓不打出高产井决不回家,这次晓月没有通知丈夫就来了这里,她是想给丈夫一个惊喜,让丈夫看着自己的儿子出生。路上,庄严一直在生父亲的气,庄严怪父亲,曾经答应自己每年回来看自己一次,可为什么食言没有回来!父亲食言,父亲也应接受“收拾”。庄严让父亲也徒步30公里,就像当初父亲让自己走30公里一样。父亲的身体力行,开始打动着儿子,做个负责任的男人。诺大的塔里木,油田那么多,晓月连丈夫在哪个具体的井队都不清楚,大林凭着晓月对丈夫井队的介绍,认为应该是一五七一井队。赶到这个井队的时候,大林打听到晓月的丈夫在前几天的沙尘暴中消失了,人和车至今没有找到,他怎能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将要生产的晓月,他瞒着晓月和儿子,借口塔里木太大,先将晓月安顿好了再找。可儿子不明白,说一定要找到晓月姐的丈夫才罢休,答应晓月姐的事就要一定办到。大林只能开着车漫步目的的找,明知找不到还要做出很努力的样子。儿子隐约感到了父亲的难言之隐,下车后跟随父亲得知了真相,晓月也感觉有不妙的时候欲打听却不巧羊水破了,大林开着车急奔医院。如果不是大林要赶第二天徒弟的婚礼,而且徒弟也等着自己从城里给他买来的戒指救急,大林父子肯定会等到晓月的儿子出生。大林刚给失血过多的晓月输血之后,父子俩继续上了路。一路的颠簸,一路的事情,大林也忘了检查汽油。关键的时候抛锚了,为了给儿子树立男人的榜样,答应徒弟的事情必须做到,大林带着儿子又一次徒步上路了,一路上,大林因刚输过血体力难支,父子俩相互支持,就是为了兑现承诺,作个真正的男人。终于看到了徒弟的婚车,儿子拿着戒指,使着浑身的力气奔跑过去了!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动人心弦的场面,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的再现。如导演刘小林所说:这看是一个父亲教育儿子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故事,另一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儿子如何教育父亲当合格爸爸的故事。谁都知道,尽管我们身边生活着成千上万的人,但和我们关系密切、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就那么几个人,父亲便是其中之一。父亲犹如阳光是我们无时不需,有时却又要小心躲避的东西,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母亲,惟有配偶堪与相提并论,配偶可以选择而父亲则无法选挥。所以,对一个儿子来说父亲的问题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儿童期父子间并无太大问题,年龄的悬殊使之构不成冲突。儿子成年后父子关系演变为两个男人的平等友谊,也很少激烈交锋。矛盾最尖锐、最难以调和的年龄段应该是儿子的少年时代。这个时候的儿子会突然发现一向慈爱的父亲成了一个性格暴躁的人,非常具有攻击性,毫无根据地自以为一贯正确。你要往东他一定要你往西,同他简直没理可讲。反之,在当爹的眼中,一向可爱的儿子也突然变得讨厌、不听话、在外面惹是生非,一句话:欠揍!两个本来是世界上最亲的人成了世界上两个

最大的仇敌。父子间相互带来的伤害远超过一般人所能造成的烦恼。人类情感中最伟大、最值得赞美的那一部分一跃变为无法摆脱的痛苦以及绝望的根源。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父子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是否可以调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消弭于无形?毕竟是父子嘛!毕竟血浓于水嘛!毕竟不是敌我矛盾!是男人,无需要顶天立地,但对于家庭,即使妻子已经不爱你,但仍然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如果能这样,你又何尝不是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男人呢?

再现真相观后感【第三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互动视野;人文特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49-03

实践是推动知识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关键步骤,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路径。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就曾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实践、行政管理和学生生活学习结合起来。[1]课外实践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参与,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从选题设计到程序操作,从理论研究到凸显特色,在多年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对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思考。

一、课外实践的选题设计与操作问题研究

历经多年探索,我校现在摸索到的形式分为两类:一为学习研究型实践模式,如聆听报告、撰写实践论文或调研报告、观后感;另一种为体验型实践模式,如观看影像资料、进行社会调研等等。相比较而言,在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方面我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特色介绍:以课程论文选题为契机,增进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能在人文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不仅仅因为它涉及人生信仰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对天人之际的哲学追问、社会规律的宏观把握、个体生存的价值反思、历史轨迹的理性探寻及当下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探索、质疑与明辨中,积淀着人们对社会经验、历史智慧及个人生存体验的认知与感受。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实践教学论文题目的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论文选题不仅在内容层面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弘扬,而且更要注重提升高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胡适曾强调指出,塑造个体独立的人格是自由主义的第一层含义,而个人主义的第一特性是自由:“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3]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不迷信权威,不固执成见,不崇拜教条,用存疑的眼光重估一切价值,是自由人格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论文的指导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提升独立研究与思考的勇气和能力。

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推动论文的选题由知识体系的灌输向价值体系的培养这一方向进行转变,并结合社会变化与热点关注,定时更新实践教学课程论文题目,以使学生对所探讨的问题有较高的兴趣。如在《纲要》课教学中,2011年我校的课程论文题目,除设计了对基本问题的考察题目外(如从太平军的失败看解放军的成功——近代新旧农民运动之比较;近代国共两党革命成败之反思等等),还增加了其他类选题,其中一些属于角度新颖或涉猎社会热点的题目,如“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审视”、“‘阿拉伯之春’的变局反思暨基于近代历史背景对‘中国态度’的缘由考察”、“文革问题的现代反思——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思索”、“辛亥革命: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等等。一些选题则属于专题纪念性的题目,如“苏联解体问题反思”(苏联解体20周年纪念反思)、“领袖的选择与选择领袖——中共党史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建党90周年纪念性专题)、“南方讲话的时代意义及当下反思”(迎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纪念性专题);一些选题则属于探讨性的话题,如“评‘乌有之乡’视域中的毛泽东”;一些则旨在倾听来自学生层面的声音,如“当前思政课教育改革刍议——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视角”,老师们希望由此可以知道,在学生们的眼里,一堂令人满意的思政课应该讲些什么、怎样讲,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实效。

2.注重操作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关系梳理

为增进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注重在实践层次上加强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如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实践教学改革要富有针对性,分类(不同专业、群体、年级、课程)进行;强调实践性(重在体验,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实效性(积极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权,推进学生各项能力培养);体现适时性(选题要突出“三贴”特色,结合社会热点、难点,切忌大而空);增加人文性(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等特色。

此外,要注重在环节互动的视野下梳理导致实践教学瓶颈问题的各种环节间的关系,如在实践环节中,注意处理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关系;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的关系;理论课实践活动及大学生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学习型(知识性)实践与体验型实践的关系等等。从参与主体角度看,对教师来说,要处理好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关系;各种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等等。对校方(领导)来说,则要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及党、政、团各部门的分工、联动、协调关系;必修性核心思想政治类课程与其相关拓展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来、走出去之间的关系;兼职教授与专业教授间责任、分工之间的关系等等。对学生来说,在实践教学选项选择中要处理好必修与选修(即共选与个选)之间的关系;在参与实践中要处理好个体分工与团体合作之间的种种关系。通过以上关系的处理,旨在推动整个实践教学系统各结构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方面,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发挥各自最大优势。

二、互动视域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整合与优化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是实践教学、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中要重视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且从讲课到讨论,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学生到底需要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特别注意两个“互动”的互动:一是师生互动,突出共同参与;二是在学生的参与中,注重课外实践教学论文与课内实践教学知识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把前述两个互动有机融合为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讲的师生互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问答或讨论,它是与第二个互动即与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互动结合一起的。为此,教师的努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向上:一是在实践教学论文题目的设置上要注重师生共同参与,部分题目由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联系当下社会的热点、疑点来设计问题,布置参考性题目;部分则鼓励学生就自己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提出研究课目,并由教师在权衡后(主要考虑与本门课程的结合度)将之适当纳入课外实践论文选题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不同角度,结合课内不同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此中的问题,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中“破解”这些课题。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论文的写作中提升理论高度和思考广度。

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开展课内实践。教师布置的课程论文题目是两重性的。一种是全方位的,即所布置的题目供班级所有同学参考选择;一种是局域性的,即抽出部分课程论文题目,分别布置给听课班级,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制成课件或讲稿,由每个班级选取最感兴趣的同学登台讲解或辩论,之后接受台下师生的问询。演讲时间限定在15分钟左右。这项工作由教师提前布置,并根据题目与课内知识点的结合度安排学生讲解时间。

上述教学改革的尝试可起到如下作用:其一,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演讲、辩论或“穿越式”的体验中能实实在在地拓展更开阔的视野,掌握到更广泛的知识;二,从提升学生的思考与研究能力看,它有助于考察学生对重大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推动学生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理念熏陶下,能够在“成一家之言”的努力中体现自己对问题积极的、独立的而且是进一步的思考;三,从实践教学的提升效果看,它可以直接提升并真正检阅学生实践教学的论文质量;四,从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学生的参与可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形式乃至认知视野产生极大的“文化反哺”功能。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有益的启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4]。

在学生所参与的课内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老师布置的课题,学生积极踊跃,认真准备,在课内教学的参与中,他们不仅撰写了小论文,制作了集影音、声乐与文字于一体的精美课件,而且其观察视角之新奇,探索思维之活跃都令人赞叹。如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课内实践中,有的学生参与演讲的《太平天国成败鉴》课题,其形式之新颖活泼尤其令人耳目一新。该课题由三位同学参加,一位扮演剧中人洪秀全,一位以历史评论人的身份与“洪秀全”展开成败原因的辩论,一位则担当主持、解说并随着上述两位在辩论中提到的观点播放课件、同步呈现其中的知识点。就这样,他们以历史情景剧兼辩论赛的灵活形式,以“穿越”甚或“无厘头”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沉浮或探索、兴衰与成败,表演中间还配合、穿插着主持人的旁白及在两位“剧中人”表演性演讲结束后,对所反映问题最后给以进一步的引导、思考及系统性的阐释和提炼,从而令学生在大开眼界之余又有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最终推动他们能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去,并在各种参与、体验中不断增加对历史真相的认知、体会与追问。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开拓更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除了现有的撰写观(听或读)后感及实践教学课程论文外,实践教学形式完全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在学习研究型实践模式中,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热点报告,以开拓人文教育的视野。此外,还可开展“红色读书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的选读;另外,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如讲课、辩论、师生对话;教师也可参与指导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研究。在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型网站建设,毕竟,思政类教学网站的建设不必专属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它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事情,无论在网站维护的技术层面还是在资源吸取的渠道方面,教师或教学部门都应该注重吸取学生的力量,邀请他们与我们共建网站,共同关注思政知识的培育和宣传。此外,除观看影像资料,还可带领学生参观教育基地,参加各项社团活动,进行更广泛的社会调研。

2.突出实践教学的实践特性

实践是产生真知的唯一标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外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研究性特色过浓而实践性特色相对不足的境遇。为此,基于当下经费、课时、师资等方面资源的有限性,应极力推进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力求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党团组织、党政有关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旧格局,在明确责任、合理分工、有机协调的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行性路径,实现各部门有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化解资源不足问题,发挥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为了能在育人方面产生更大的实效,还应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一些方法。如南开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求学生课外从事社会公益工作,以完成3个学时的学习。学生们在做义工中从社会课堂上实实在在触摸到道德法规问题。再如他们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其课外实践教学特别注重学生搞社会调查,要求学生成立10人一个的课程小组,针对问题,做调查,画图表,讲故事,提举措。学生们搞的有声有色。[5]这些实践活动都立意明确,效果显明,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际之间相结合的重要桥梁。

3.加强教学资源及环境建设

在当今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绝大多数高校已专门开辟了自己的红色网站,在网上与网下的交互联动中实现了资源最大化的共享和信息最优化的传递。但有的高校至今还没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资源的汇集和共享,还不利于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类知识的关注,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缺少更充分的平台。因此红色网站的建设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63-466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胡 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N].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

[4] 沈丽巍。论“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75-77.

再现真相观后感【第四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影视艺术 微课程 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04-04

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只有想不到,没有微不了。当这句幽默却又真实的话广为流传时,我们惊叹,“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就在这耳濡目染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探索影视艺术“微课程”在笔者脑海中产生了。

一、微课程及影视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是指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别。”这是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对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是一套真正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智能、高效、 方便的系列课程,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它区别于另一种“微课”的碎片化和不系统,这也是本文的微课程的内涵。

影视微课程是指以“与中职语文教材相对应的影视作品”为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小规模课程。通过对相关影视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施,探索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影视微课程设计的依据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以及其他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材料及辅助手段和设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依托课堂和语文课本的教学,而应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根本上有所提升。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微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

影视艺术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含绘画的、音乐的、舞蹈的、文学的、戏剧的等艺术精华于一体,既是当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又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影视凭借其视听语言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影视艺术凭借其开放性、丰富性、媒介性,毋庸置疑的成为了语文开放性学习的重要资源,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语文教学中影视微课程设计的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工匠型的教师解释知识,专家型的教师演示知识,有思想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观看相关影视资源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阅读文本。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学生觉得文章冗长乏味,又有很多冷僻字,读起来有些困难,我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相关片段,用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下子对原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有克服文字上的困难,阅读体验原著的动力。影视画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目标服务。

2.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肉容是节选的名家名篇,节选的章节情节不太完整。教学中,得让学生从整部作品中理解人物,把握主题,在教学名家名篇时,我们免不了要简要介绍一下时代背景以及教材中省略的故事情节。但是在上语文课前让学生观看一部短片,就免去了教师不厌其烦的引述。因为学生看了电脑剪辑的短片,就好像一目十行浏览了一部完整作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等己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了前面的铺垫,在课内教学时,讲到课文难点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不断地再现与教材有关的影视片断,这样不费周折,就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如课文《雷雨》节选了整场话剧的第二幕,话剧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内容基本忠于原著,而课文中的两场重头戏: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鲁大海与周朴园斗争,恰好电影中也有较完整的表现,教《雷雨》这篇课文时,我针对学生不喜欢上话剧课文的心理,设置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放映雷电交加的夜晚,四凤冲了出去,周冲接着也冲了出去的片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都集中起来,接着用多媒体滚动字幕,概述这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渲染课堂气氛。其次根据课文学习目标设计一些思考题:如仔细观察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中的语言和表情,评析周朴园的性格、心理等。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周朴园、鲁侍萍、四凤、大海、周萍和周冲,尽可能地感受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最后再放映剪辑的这两个电影片断,让学生自己与影片中的角色对照,使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剧中人物心理,尤其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心理,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了。就这样,学生在影视艺术与文本解读的交替中,完成了课堂设定的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想象力

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时,让学生看同名电影,当玛蒂尔德她通过十年的艰苦工作后,还清了债务,而她却变得十分苍老,也不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当她将真相告知朋友后有这样的描写:“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这说明经过的十年的煎熬,她也学会了怎样生活,也可以放弃虚荣,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豪与快乐。文章以她朋友的话结尾“哎呦!我的可怜的马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啊。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然后再没有对主人公的反映有任何描写,课文戛然而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心理描写将故事续写下去,原本不愿写作的同学跃跃欲试,表现出编剧的天赋,对文章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发挥,将故事编得精彩纷呈。就这样,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想象力被大大地激活了。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还组织学生对《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等电影进行专题研讨,学生通过这些影片能找到自我,认知自我,感化自我,并以此为话题进行电影解构,学生也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经常性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影视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注重分类, 建立积累阶段的微课程影视资源库

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影视资源有很多,注重分类,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会给语文教学添加新鲜的活力。“影视资源库”是指与中职语文教材相匹配的,包括课内文本和课外导读等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的集合。分为以下几类:(1)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影视作品,主要是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如《红楼梦》《鸿门宴》《水浒传》《雷雨》《祝福》《边城》《哈姆雷特》《项链》等古今中外名篇,在资源库中占多数。(2)交代背景、介绍作者等的纪录片资料片。如记录片《圆明园》、介绍鲁迅先生生平的记录片《鲁迅先生》等。(3)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作家的电视栏目。如《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讲论语”钱文忠的“三字经”“弟子规”“苏轼”“杜甫”等系列节目,声画并举,知识丰富,内蕴厚重,是资源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4)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进行情感教育的影视作品,主要是一些流行热播的影视剧。如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反映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面对倭寇横行、军制腐败、海防孱弱等困难,力求革新、奋勇反击,最终剿灭倭寇的《戚继光》等,这部分资源数量不多,经得起时间检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更少。影视资源库只是初步建立,从数量和质量上还需进一步补充和检验,尤其要加强精品意识,认真做好影视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二)精准定位,明确备课阶段的微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能获得的理想状态的规定,也就是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往往需要综合依据课程需要、学生能力与个别差异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在目标的确定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定位准确性

影视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只是辅助作用,它不能代替阅读教学,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否定其应起的作用。如电影《边城》,在教学课文《边城》中所起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原著的情节,三是加强对人物的形象认识。但是这些作用都应建立在对课文内容阅读的基础上。所以准确定位电影在《边城》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观看影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比较文本,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特点。

2.施行有效性

影视艺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看看而已,它要切实可行地起到一定的作用,包括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调动阅读兴趣,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影视艺术的直观性、丰富性为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施行,具有完成目标的能力,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如教学《鸿门宴》时,让学生观看冯绍峰主演的同名电影,影片与课文内容结合度高,演员演绎到位,学生兴趣浓厚,更主要的是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要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因为有电影的辅助,对完成目标有信心、有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情感教育性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诸多问题,设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积极应用影视艺术的感染性和熏陶性,培养中职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1)情感观的教育

影视被称为“造梦工厂”,远离自身生活的场景故事给人梦幻般的感觉,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于沉迷其中,尤其是爱情故事更能迅速影响学生的心理情感。要本着为学生发展的责任心和爱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引导、疏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例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是一部反映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求学历程的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其中三对恋人不同的情感追求是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它的情感教学目标就可以设定为“通过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对学生进行爱情与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爱情观”。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爱情结出了幸福的果实,有的爱情却凋谢了甚至酿成了悲剧,进而提高学生对爱情的认知,完成情感观的教育。

(2)价值观的教育

中职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恰在成型期,正确的引导将避免他们走一些弯路。学校是整个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受特定的培养目标,年龄、生活阅历等的制约,很难对一些年代相对久远的课文内容理解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年代特殊的历史事件,在缺乏相关认知的情况下,难以形成自己的评价与观点。这时,就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丰富背景知识,补充不足,连接学生与文本之间时空的隔阂。例如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可以把电影《南京大屠杀》和《辛德勒名单》来做一个对比观看。这两部片子都真实再现了那段残酷黑色历史,且影片中反映出了日德两国政府对待战争不同的态度,正与课文的内容相呼应,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事件,进而延伸到一个话题:抵制日货是不是爱国行为的辩论,学生纷纷参与课堂讨论。作为老师,我们应在教学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成熟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纠正认识的误区,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三)应用为先,把握授课阶段的微课程务实应用尺度

1.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应用原则――语文性

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影视艺术要体现出语文性,体现出学科特点。影视艺术不仅仅可以与语文课程整合,它同时也进入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如历史、政治,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大量应用了影视资源。语文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所以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应用影视艺术的目的、手段、方法也要体现出这一点。例如同一部影片《祝福》,历史课上应用只是截取其中祥林嫂守寡再嫁,周围人耻笑,祝福时不许插手等片段,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旧社会中国妇女承受的三座大山的压迫;而语文课上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就影片中“祥林嫂怒砍门槛” “小叔子报信”等情节讨论是否合理,也可以在文本和影片的基础上以“祥林嫂的故事”来进行写作训练。这些教学设计活动充分体现了影视艺术运用的语文性。

2.教学中影视微课程的应用方法

影视艺术微课程的应用发挥其最佳效应,重点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

(1)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与其他授课方式相比,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在影视辅助教学方式中看似被降到了最低处,实则不然,因为若稍有不慎。就会让影视喧宾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节奏。课堂教学时间空间有限,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小课堂,语文学习更多的功夫是在课外,在于不断的积累。影视微课程应把实践的时间延伸到课外,影视艺术往往观看时间长,要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中职生相对拥有的自主时间较多,自习课、晚自习都可以加以利用。尝试通过多种形式使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a.设计课后拓展作业,将课堂学习有效的延伸至课外,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拓展作业,可以设计为《水浒》中还刻画了很多英雄人物,请仿照对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根据电视剧和原著的内容,写一个你喜欢的英雄形象,结合其故事情节具体分析”。b.结合我校每个月都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电影的安排,有意识的把这个活动获得的影视信息体会融入语文教学,成为新的教学资源。c.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视鉴赏活动,包括开办影视鉴赏讲座,学生改编创作剧本表演、影评或影视观后感征文比赛等,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语言创造表达能力等,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阅读教学与影视鉴赏相结合

尝试阅读教学与影视鉴赏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课型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以小说《边城》为例,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语言清新质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小说不以情节见长,重在体会含蓄优美的韵味,理解作者精心构建的“世外桃源”。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同名电影,并如此设计。第一步,引入影片。播放影片片头,同时介绍作者的审美追求和影片的特点,突出其自然唯美和情节淡化性。第二步,剪接电影内容。运用截取的片段,将原来的电影剪接成两个主题。一个是小城淳朴的风俗,像赛龙舟、捉鸭子,翠翠祖孙的渡口优美的风景,人人仗义轻财,给学生展示一个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心生向往之情。另一个则是翠翠的爱情故事,她与二佬朦胧的情感,祖父的好意,大佬的意外,二佬的出走,爱情的无疾而终。第三步,赏析影片。讨论问题一:翠翠的爱情悲剧是谁的错?问题二:世外桃源的小城还能继续存在吗?第四步:揭示影片主旨,感受影片魅力。第五步:课文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出走的二佬的故事、翠翠与二佬的重逢。

课堂实践证明,学生更喜欢这种阅读教学与影视鉴赏相结合的课型模式,同时也给语文教学中影视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注入了丰富的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影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中,只要教师们精心设计,扬长避短,因利除弊,利用影视充分调动起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思维,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领域开辟出一片绚丽夺目的教育园地。

参考文献:

[1]颜青。浅谈大众文化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策略[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54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