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熊教案(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879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幼儿园小熊教案(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班教案《小熊》【第一篇】

设计意图: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串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串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串珠25个,串珠小棒1根,串珠绳2根)

2、场地:山洞2个。

3、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十一长假就要到了,我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

“我们去小熊家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了,我们去给他买糖葫芦吧!”

2、教师带幼儿钻过两个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山洞的数量。

二、活动开始:

1、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棒,各式串珠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串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穿项链

教师:“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来打扮自己。

穿完后手口一致的进行点数。教师帮幼儿打结。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2、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小朋友快去洗洗手,我们来吃吧……。”

幼儿园小熊教案【第二篇】

活动目标:

练习手捧皮球迅速行走,发展幼儿的控制力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小皮球,数目为人数的一倍。大筐四个。

重难点:练习手捧皮球迅速走

活动过程:

1。小熊走路。幼儿扮演小熊,模仿小熊走路。

2。小熊摘西瓜。

教师用透明胶带把皮球固定在绳子上,做为西瓜地。小熊跑到西瓜地里,摘一个大西瓜回来放在大筐里,直至西瓜全部摘完。

3。小熊送西瓜。

小熊抱着西瓜跨过小河(设置一条小河)送到对岸的好朋友家(设置小兔、小猪、小狗家)。每次送一个西瓜或几个西瓜(不能滚下来),直至把一半西瓜送完。

4。小熊追西瓜。教师“不小心”把筐里剩下的西瓜翻滚到场地上,幼儿追西瓜,把西瓜全部追回来。

5。游戏结束,小熊吃西瓜。

幼儿园小熊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缓慢的旋律,学习用衬词的形式演唱歌曲。

2、用声音、动作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旋律下行特点。

3、知道小熊冬眠的科学常识,对动物的冬眠产生兴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冬眠的小熊》音乐,毛绒小熊。

精神准备:了解关于四季的知识,知道现在是冬季。

空间准备:幼儿围坐成圆圈,中间有一棵冬天的大树。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歌曲导入。

1、师(出示小熊一家):认识他们吗?我们和小熊一家快乐的唱起歌来吧!

2、复习歌曲《三只熊》。

二、欣赏歌曲,熟悉旋律,知道小熊冬眠。

1、欣赏音乐,初步熟悉旋律,感受音乐优美缓慢的特点。

(1)师:小熊最喜欢听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了,听,音乐响起了!

(2)连续播放歌曲旋律两遍,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随音乐一拍一下地拍腿,第二遍带领幼儿围着大树慢慢走圆圈,感受歌曲优美缓慢的特点。

2、欣赏歌曲,了解歌词,知道小熊冬眠。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森林里的小熊在干什么呢?小朋友跟我一起到森林去找一找吧!

(2)教师边唱歌曲,再次带领幼儿围着冬天的大树慢慢走圆圈。演唱中将小熊放入树洞冬眠,唱完后找最近的位子坐下。

(3)师:小熊在做什么?什么是冬眠?

(4)小结:小熊在冬眠,冬眠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开始不活动,进入睡眠状态。

(5)师:小熊什么时候开始冬眠,冬眠多久?哪句歌词告诉你的?

(6)小结:原来秋天已过,冬天来临小熊就开始冬眠了,要冬眠整整一个冬天呢!

(7)师:小熊冬眠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8)小结:小熊冬眠发出了“呼噜噜噜噜”的呼噜声,真可爱!

建议: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可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歌曲。

三、学唱歌曲,感受并模仿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学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师:我们来学一学小熊的呼噜声吧!

(2)教师演唱歌曲,提示幼儿接唱“呼噜噜噜噜”,教师的手随下行旋律慢慢下移,帮助幼儿感受旋律的下行特点。

(3)师(借助下行手势):小熊呼噜噜噜噜的声音是怎样的?想一想可以怎么唱?

(4)师:小熊呼噜噜噜噜的呼噜声越来越低,就像小熊睡觉越来越香,越来越沉一样!我们要唱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小,别吵醒小熊,我们来学一学吧!

(5)带领幼儿演唱,在呼噜声时教师用动作提示唱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小!

2、学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小熊“呼噜噜噜噜”的下行旋律。

(1)师:如果用动作表现小熊越来越低的呼噜声,可以怎样表示呢?我们一起来唱,唱到呼噜噜噜噜时我抚摸谁,谁就马上用动作表示出来哦!

(2)(幼儿面向圆心原地走)前奏、间奏摇摆,歌词部分教师带领分乐句变化简单动作,每唱到“呼噜噜噜噜”的地方快速抚摸多个幼儿,被抚摸的幼儿自由做下行的动作。

(3)分享学习不同的动作表现:如身体逐渐下沉,或双手举高慢慢放下等。

(4)幼儿跟唱歌曲多遍,老师走圆时逐个请上来,直到全部请完,幼儿自由在圆上做各种动作。

四、学习用衬词演唱。

1、感受并尝试“嗯“的衬词演唱。

(1)师: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注意听清前奏和间奏。

(2)幼儿唱歌词,教师自然地哼唱“嗯”

(3)师:发现老师怎么唱?感觉怎么样?

(4)小结:老师轻轻地哼唱“嗯”,让歌曲感觉更优美了!我们试一试吧!

2、尝试其他衬词演唱。

(1)师:除了用“嗯“来哼唱,还可以用什么衬词演唱?

(2)引导幼儿结合歌曲优美缓慢的特点用更多衬词演唱,如“唔”、“啊”、“啦”等。

A、部分幼儿围坐在大树下哼唱衬词,其他幼儿坐椅子上唱。

B、一半幼儿在树这边唱衬词,一半幼儿在树那边唱歌词。

C、一个幼儿在大树下哼唱衬词,其他幼儿围着大树边唱边表演。

建议:请幼儿思考衬词合唱的方式,并根据演唱情况提醒幼儿科学的演唱方法、音乐倾听以及衬词和歌词的协调感等。

五、结束拓展:

1、师:在我们的歌声里,小熊安安静静地冬眠,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

2、师:冬眠的小动物们等到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呢?

3、小结:等明年春天会醒来结束冬眠,那时我们再来找他们一起玩,唱一唱他们的歌曲吧。现在,我们轻轻地和小熊说再见吧!

附歌曲《冬眠的小熊》

1=F 4/4

1 1 1 3??2 2 2 4 ?? 5 4 3 2 ?? 1 — — —??

秋 天 已 过 冬 天 来 临 呼 噜 噜 噜 噜 ,

1 1 1 3?? 2 2 2 4??5 4 3 2?? 1 — — —??

一 只 小熊 躲 进 树 洞 呼 噜 噜 噜 噜 ,

3 3 3 5?? 5 — 4 — ??3 3 3 4 ??4 — 3 —??

它 就 这样 睡 着 整 个 冬 天 睡 着,

1 1 1 3 ??2 2 2 4??5 4 3 2??1 — — — :‖

秋 天 已过 冬 天 来 临 呼 噜 噜 噜 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同伴交流与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他们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情感上相互支持,行为上相互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表现的欲望和信心会更足。

幼儿园小熊教案【第四篇】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师:认识他们吗?小熊一家喜欢旅游,瞧,他们这一次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森林游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城堡,进入城堡看到一桌丰盛的食物,小熊一家太饿了,坐下来就吃了起来……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如果幼儿数得不一样,师:到底有几只呢,你是怎么数的?如果幼儿的答案一样,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数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我们可以怎么数?)这是活动的开始部分,直选用了绘本中的三张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结合故事情节,本环节中还渗透了多种方法数数的内容,现阶段大班的幼儿应该学会多种方法的数数,本环节中数数小怪物的数量,运用魔术笔功能圈出数群,能够帮助幼儿学习多种方法的数数。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师:我们用这个标记来表示xx,那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是与不是、有与没有)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幼儿找出小怪物的特征,并运动白板的淡入功能,逐一显示幼儿说到的小怪物的特征标记,并区分“是”与“否”的标记,为后面的多种特征的分类做好准备。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在故事情节中,利用小怪物的身份提出根据5个问题找出大王的要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师: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会说出某种特征)师:那我们来问问“大王,大王,你长(有)xx吗?”(操作课件,出示记录表,在第一个问题处放上标记)在这里如何将问题引导特征上是关键,因此,在这里,运用了指向明确的提问“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孩子肯定会回答“我觉得是有牙的那个,或者是有角的那个……”等等,减少了幼儿不必要的胡乱猜测,突出特征的功能。老师接着孩子的回答,“那我们来问问大王,是不是长了牙齿……?”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指引,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师:长(有)xx可能会是大王,那我们就用这圈圈把可能是大王的小怪物找出来吧。(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告诉第几排第几个,为了不漏掉,我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当第一个问题得到解答后,我运用了套圈的方式,把初步选中的目标圈出来,缩小目标范围,在套圈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第几排第几个符合要求,为了不漏掉,告诉孩子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渗透了排序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正确的检查方法等。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xx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师:第三个问题谁来?(……)这次要把谁排除出去?(幼儿操作)师:第四个问题?(……)(幼儿操作)师: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怪物的圈圈拿下来?

师:大王长什么样子的呢?(看着记录表说一说)对这就是大王(把大王拿到标记图上)这个环节是根据接下来的提问,逐一排除目标的过程,电子白板的随意拖动以及淡入淡出功能,能够清晰地呈现排除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从第二个问题开始都由幼儿来操作,排除目标,老师给了孩子与白板互动的机会,同时起到了示范讲解的作用,为后面的幼儿自主操作奠定基础。

四、幼儿操作,深入复合分类的活动。

1、介绍操作内容,提出操作要求。

师:大王说,你们都不要走,今天是王后的生日,请你们一起来参加王后的生日派对,不过先要请你们找出我的王后还有王后喜欢的糖和蛋糕、以及送给王后的礼物。

师:王后在这些小怪物中间,王后什么样呢?"。教。案网出处"在这上面有她的特征标记,等会要找王后的可以到这儿来,这里是找蛋糕的,这里是……每一桌上都有标记图,大家可以根据标记来找。

2、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操作活动。

师:请你找3、4个好朋友一起,凳子不搬,轻轻找一个你们喜欢的一个任务,一起完成它,并把找出的结果送到国王这里来。

3、幼儿介绍小组操作情况,大家检查操作结果。

白板的互动操作人数毕竟有限,因此,在此环节中安排了每个孩子的实物操作,让每个孩子都有实践的机会。《指南》指出: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么做等。那么,在操作结束后,我又利用白板让孩子进行介绍、演示他们小组的操作情况,并利用白板验证操作结果是否正确,给了孩子分享经验的机会。

五、游戏活动“蹲一蹲”

1、介绍游戏方法。

(1)进一步了解自己怪物朋友的特征,为游戏做准备。

师:谢谢你们找出了王后还有王后喜欢的糖和蛋糕,那我们一起来参加派对游戏吧,这个游戏邀请每个小朋友去找一个小怪物做朋友,找到到怪物朋友后,在这两边的线上找个空位置站好,说一说你的小怪物长什么样。

(2)介绍游戏方法。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对,比一比哪队的反映最快,而且不出错,我念儿歌,跟着儿歌做游戏,我们来试一次,

2、师生游戏。

这是一个经验迁移的环节,也是对幼儿倾听和记忆能力的考验,利用白板播放录音与标记,减少了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语言,让老师可以更好地观察孩子,以便进行指导,同时,也让幼儿学会相互检查和自我检查,运用游戏的形式,也提高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活动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趣味性很强的数学绘本课,故事中讲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突然遇到了一个大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但有一桌子好吃的。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要它们——猜猜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熊也不慌也不忙,分类再分类,找出城堡主人好轻松!最后大家一起玩,热热闹闹好开心!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教会小朋友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概念。通过分类的方法来“找出城堡的主人“教会小朋友复合分类的方法,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书里,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一边读着精彩的故事书,一边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个二次分类板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看标记把图形分类,事物有很多特性,但由于幼儿期的孩子只注意最显眼的那个,所以他们缺乏同时考虑几个属性的能力。所以刚开始时把最显著的特征:头上有角的和没角的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逐渐把分类标准详细化。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分类标准一起展示出来,让孩子体验二次分类的过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5 10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