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虎门销烟》教案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45893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虎门销烟》教案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鸦片);你了解鸦片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鸦片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鸦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中国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虎门销烟【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 阅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上的<智斗义律>

作业设计 1.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中心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

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指名领读

师生提醒注意:

寨    渣     (翘舌音)

轰           (后鼻音)

讯    盐     斤     (前鼻音)

2、出示讨论:

(1)“喝啊,叫啊”的“啊”读轻声;

“身着朝服”中的“着”读“    ”,“朝”读“    ”

“倒下去”的“倒”读“   ”

“分外”的“分”读“    ”

“一担担”的“担”读“     ”;“应邀”的“应”读“      ”

(2)长句子的朗读

礼台下,| 一侧 | 是身着朝服的 | 文武官员, | 另一侧 | 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 外国商人。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

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讯、轰、侮”按笔顺描红

2、“寨、轰、抛”结构要均匀,笔画要紧凑,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讯”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

“轰”共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

“顿”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

分(             )外       应(             )邀

朝(             )服       倒(             )水

身(             )着

三、组词

寨(    )  汛(    )  销(    )  壮(    )  侮(    )

赛(    )  讯(    )  消(    )  状(    )  海(    )

塞(    )  迅(    )  稍(    )  装(    )  梅(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听说训练

1、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二、精读课文

1、(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即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应该记住的日子)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关词语。壮举:伟大的举动。嚣张:邪恶势力上涨。气焰:比喻人的威风气势。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4)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剩下来的文章。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战立在台下两侧。)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4)讨论

1)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2)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3)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5)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1)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2)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硝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倒生石灰。再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硝烟的。)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那当时的在场的老百姓高兴吗?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

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语的理解,想象当时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硝烟得民心,顺民意。

(3)细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硝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返读全文,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中大,而它又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指导写话(要求:课后题5)

1、指导。先指名读文中带有“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分三步以上按先后顺序做的事。

2、学生练写。

3、交流。

作业设计:

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林则徐一声令下,_______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背、赤着双脚的工人,_____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_______下盐巴,_______把收缴来的_______入池内,_______又把一担担生石灰_______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请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写上一段话,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虎门销烟

销烟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伟大壮举          销烟后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先撒盐    再抛  然后倒生石灰

《虎门销烟》——林则徐请客【第三篇】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7

前两天,实习老师执教《虎门销烟》一课时,学生的一个质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使重点段落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语第七册中的1篇课文,记叙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其中“怎样销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关于怎样销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只见一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关于这一重点段的教学,老师在课前是这样设计的:

先在整个自然段中找出这一具体描写销烟过程的句子;然后找出这一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再看看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把这一系列动作连接起来的;最后试着用“先……再……然后……”这一关联词语说话。

在课堂上当老师引导学生找划关联词语时,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抛’这个词就是‘扔’、‘倒’的意思?为什么要用‘抛’呢?”这个问题原本在备课时设想由老师来提出,想不到学生很爱思考,给了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于是,老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讨论结果:大多数同学认为还是用“抛”好。接着,老师进而启发道:再比较着读一读,感觉一下有何不同。这时,学生举手说道:“‘抛入池内’和‘倒入池内’都能说明工人销烟的动作,但‘抛’的力量比‘倒’更要大些。”话音一落,许多同学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老师再提醒学生要边读边观察插图边思考,学生通过充分地品读、看图、思索,体会出:“‘抛’更加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对害人的鸦片的痛恨心情。”一语中的,水到渠成,学生体会得真好。

在这样的基础上,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我想,通过思考——默读——辨析——背诵,“虎门销烟”的经过也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爱国主义的种子也悄然播下。

这节课的教学比原来设想的更精彩,我们一直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直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线,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我想,我们收获到的“意想不到的精彩”会更多!

(第一范文 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id=1926

虎门销烟【第四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谈话: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齐读课题)从课

题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对人有什么危害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及对人危害的课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大意。

2、指名说说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件。

3、你了解林则徐吗?生汇报课前搜集资料,师出示课件:林则徐生平简介。

4、出示词语,检查自读情况。

5、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6、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你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7、四人小组复述课文。指名在班上复述。

8、交流如何识记生字,师范写“寨”、“毁”。

9、描红仿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三、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无能清政府下的中国,,让中国白花花的银子象水一样流入了英国人的腰包;,让中国人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给中国人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给中国带来耻辱,带来灾难!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记住这个让人难忘的日子?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我们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相机板书: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场面的词语画上横线,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

(2)指名汇报,相机板书: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3) (出示课件)指名赛读第1至3句话。

(4) (出示课件)指名读第4、5句话,生评价读得怎样,指名再读。

(5)播放销烟视频,酝酿感情。

(6)齐读第三自然段,回味难忘的历史一刻。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名读课文,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男女生赛读。

5、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出示课件)

指名读,齐读。

师:看着咆哮的潮水将害人的卷走,假如你就是虎门销烟现场的一名老百姓,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民族英雄林则徐,你想说什么呢?

1、 学习第6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的壮举呢?

指名读最后一句话,齐读第六自然段。

2、 小结全文: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虎

门销烟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三、延伸拓展

1、欣赏林则徐的话:

(1)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为门墙辱。

(2)生死见命,成败天也。

2、搜集有关林则徐的故事读一读。

3、办一张“远离毒品”的手抄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74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