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了》教案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上学了》教案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上学了》教案【第一篇】
之一
南安市帽山小学/洪少茹
教学案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丁丁和冬冬,他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呢!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大家知道什么是语文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谈一谈对语文的认识。
3、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今天起就要开始过学校生活了,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翻开课本第二、三页,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丁丁、冬冬在干什么?
二、观察画面,练习自我介绍
1、我们从校门口开始看起,看到了什么?(老师和同学们互相问好)。
2、他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我们愿意像他们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让我们来试试看,好吗?师生练习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丁丁、冬冬走进校园后在说什么呢?学生猜一猜,教师读一读丁丁、冬冬的话。原来他们在自我介绍呢!对呀,我们同学之中还有很多都不认识呢!我们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4、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5、谁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认识你?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让几个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
6、全班同学一起认识了这些同学,还有些同学大家还不认识,我们可以等到下课以后再互相介绍。我们来看看图,校园里的同学在干什么?请学生指图说,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7、教学楼是学习生活的地方。快看看,这里的同学在干什么?学生小组里说一说。
8、冬冬和丁丁生活的校园多美啊!我们快点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三、参观校园。
四、畅谈感受。
1、你在学校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
五、小结。
让我们把今天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上学了》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时,我先出示丁丁、冬冬的图片,激趣导入 ,告诉同学们“冬冬”和“丁丁”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了,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自我介绍,师生相互问好的情景,接着参观校园,最后畅谈感受。
本来,我想以组织、引导、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自我介绍、参观校园、畅谈感受,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引领学生跳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孩子们在入学的第一天就亲身感受到环境的优雅,老师的亲切,小伙伴的友好,激发他们对老师、学校、同学的热切。
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再加上学生初入学,课堂纪律不好,注意力分散,为了维持课堂秩序,顾此失彼。“丁丁”、“冬冬”的形象特点让学生观察得不够,以致后来有的学生问:“老师,哪一个是丁丁,哪一个是冬冬?”参观校园占去了课堂一半的时间,走走停停及我的讲解,加上天气炎热,学生排队时推推挤挤,打小报告,效果不太好。让学生畅谈感受的时间太少了,而且一进教室就乱哄哄的,说:“凉快多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节课,这两方面的课标精神我都处理得不够好。我想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个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丁丁和冬冬的头发、服饰的不同来认识他们。课前成立“校园探密队”,先让学生观察校园,课堂上再汇报交流,课后让探密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去看一看,走一走,课堂时间的安排得比校充裕,课标精神会体现得更好。
上学了【第二篇】
第一单元一、 教学目标 (一)聆听《上学啦》,演唱《上学歌》、《放学歌》,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二)知道音乐课的学习常规,唱歌时能够注意姿势的正确,认识教科书中的音乐标记。二、 教学设想本课是起始课,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上的第一节音乐课,这对他们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1)教学目标 巧设计:要参考教师用书,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调整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要弄清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这两个环节的含义。教学目的是给教师制定的,是从教师,从学科出发的;教学目标 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参与、感受等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教师教的目标。教学目标 的设计是多元的,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2)教材分析要到位: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三首歌曲速度、力度、情绪,以此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良好的心境。教师在分析歌曲时要关注歌曲的音域,这是避免学生喊唱的前提。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把歌曲在相邻的两三个调上练熟。(要用自己弹奏的音高去适应学生)课时安排要合理,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教学建议中建议本课安排两课时,我认为在这一课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可以安排三——四课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一课时中的建立课堂常规这一项,是否在教学各环节中逐渐渗透,不要生硬的说教。教师在学生唱歌前,应该强调坐姿,启发学生用心歌唱,体会歌曲情绪。在学生演唱后,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唱歌时不良的习惯。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上学歌》、《放学歌》和聆听《上学啦》,学生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放学歌》中的“一字多音”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确定依据: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因此,通过学唱歌曲以及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学的第一课时就要给学生明确课堂常规,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的思路:以教师为主导,注意掌握课堂上轻松、愉悦的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为学习音乐打好良好的基础。 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听范唱,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读词,启发学生把速度放慢些。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唱。 教材分析:一、 演唱歌曲《上学歌》是北京市小学唱歌教研组50年代初集体创作的一首低年级儿童歌曲。是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的分节歌,2/4拍,五声C宫调式。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流畅,词曲结合紧密。歌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过拟人化的问答和对太阳、花儿、小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去的喜悦心情,表现了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和“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心愿。《放学歌》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儿童歌曲。大调式,3/4拍,两段体结构。旋律舒展、优美,两个乐段通过节奏变化形成对比,最后四小节运用移位变化反复和放慢速度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音乐形象完整,曲调很有特点,歌词写得也很好,它以孩子的口吻,显得纯真而亲切,先是叙述了放学时的情景,接着次能够校园长高了的小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继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二、 欣赏《上学啦》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3/4拍,降B大调。歌词描述了小学生初上学校的情景和高兴的心情。音乐写得很有意境,三拍子节奏舒展中透着动感,形象地表现了小朋友们的喜悦情绪;旋律轻快、优美、动听,贴切地表达了歌词的内容。 作曲家刘炽是人们所熟悉的歌曲大师,毕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我的祖国》、《祖国颂》、《英雄赞歌》、《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第 一 课课题第1册第1课 (4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上学啦》歌曲《上学歌》、《放学歌》教学目标 1.聆听《上学啦》,演唱《上学歌》、《放学歌》,能够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2.知道音乐课的学习常规,唱歌时能够注意姿势的正确,认识教科书中的音乐标记。教材分析《上学啦》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3/4拍,B大调。《上学歌》旋律优美,轻快中速。《放学歌》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儿童歌曲。教学重点1.建立音乐课常规2.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挂图 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 第一课时第( 1 )册第(1)课()共( 4 )课时课题我上学了第( 1 )课时教学内容1.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2.聆听《上学啦》教学目标 1.聆听《上学啦》,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2.用律动表现音乐。教材分析 《上学啦》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3/4拍,降B大调。歌词描述了小学生初上学校的情景和高兴的心情。音乐写的很有意境,三拍子节奏舒展中透着动感,形象的表现了小朋友的喜悦情绪;旋律轻快、优美、动听,贴切地表达了歌词的内容。 作曲家刘炽是人们所熟悉的歌曲大师,毕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我的祖国》、《祖国颂》、《英雄赞歌》、《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教学难点 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挂图 课件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内容及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建立教学常规播放音乐《小白船》指导学生进教室后围成圈落坐。教育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学习听音乐进教室五人围成一个圈师生建立感情播放自我介绍的课件。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的目标?我们要做的事情?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学生观看,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老师的了解。 大方的自信的介绍自己学习音阶歌(师) (生 )13 5 | 6 6 5 |1 1 7 6|5- |小朋 友 来 唱 歌 11 7 6 5 (师) (生)1 3 5| 6 6 5| 4 4 3 3|2- |你也 唱 我也 唱 4 4 3 3 2 (师) (生)1 3 5|1 76 5| 1 3 5| 4 3 2 1|唱什 么 1 7 6 5 唱 什么4 3 2 1 (师) (生)12 3 4| 5 6 7 |1 76 54 | 3 2 | 1—|轻声学唱音阶歌聆听〈上学歌〉著名的作曲家特别喜欢小朋友,他不仅给大人们写歌,也给小朋友写歌,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著名的歌曲。今天我们听他写的〈上学歌〉播放歌曲的录音。播放歌曲说说你们的感受用律动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大家谈个人的感想 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大家彼此已经相识,意味着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今后,大家在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第( 1 )册第(1)课()共( 4 )课时课题第( 2 )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放学歌〉2.学习〈上学歌〉3.律动表演教学目标 1.学习音乐书上的标记2.唱歌时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教材分析 歌词描绘出儿童们第一次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通过对太阳、花儿、小鸟等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拟人手法的对话,表达了学生初入学时高兴的心情。 歌曲旋律优美、轻快,充满朝气,教唱时要启发学生唱的生动、活泼。教学重点体验和表达上学的高兴心情。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歌唱姿态,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教学软件教学过程内容及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建立教学常规播放音乐《小白船》指导学生进教室后围成圈落坐。教育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学习听音乐进教室五人围成一个圈落坐复习音阶歌(师) (生 )13 5 | 6 6 5 |1 1 7 6|5- |小朋 友 来 唱 歌 11 7 6 5 (师) (生)2 3 5| 6 6 5| 4 4 3 3|2- |你也 唱 我也 唱 4 4 3 3 2 (师) (生)1 3 5|1 76 5| 1 3 5| 4 3 2 1|唱什 么 1 7 6 5 唱 什么4 3 2 1 (师) (生)12 3 4| 5 6 7 |1 76 54 | 3 2 | 1—|轻声复习歌曲 节奏、音准要做到位认识书上的小图标结合活动认识音乐小图标:唱歌——小话筒 听音乐——小耳机跳舞——孔雀开屏 演奏——乐徽做游戏——对拍手 学知识——小书本动脑思考——小电脑 分辨书上的小图标聆听〈上学歌〉 培养合奏能力导入 :当你们背上小书包走进学校时,心里肯定特别高兴。你们听〈上学歌〉就说出了你们心里想说的话。播放歌曲的课件1.学习歌词2.教师范唱3.分小组唱歌词4.完整的演唱5.加入律动表演6.加入打击乐伴奏7.分角色表演:鼓励大家的实践活动初听感受、体验歌曲的 情绪 有语气的朗读歌词轻声唱歌词 学习歌曲表演串铃:撞钟:X-|花、小鸟、太阳小学生课后反思 第 三 课 时第( 1 )册第(1)课()共( 4 )课时课题我上学了第( 3 )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上学歌〉2.学习〈放学歌〉教学目标 体验感受歌曲中的活泼、欢快的情绪教材分析〈放学歌〉是一首欢快、流畅的儿童歌曲,大调式,3/4拍,两段体结构,旋律舒展、优美,两个乐段通过节奏变化形成对比,最后四小节运用移位变化重复和放慢速度的手法,形象的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歌曲虽然短小,但是音乐形象完整,曲调很有特点。歌词写的也很好,它以孩子的口吻,显得纯真而亲切,先是叙述了放学的情景,接着从校园长高了的小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继而充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六度跳跃教学准备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教学设备及软件教学过程内容及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建立教学常规播放音乐《小白船》指导学生进教室后围成圈落坐。教育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学习听音乐进教室五人围成一个圈落坐复习〈上学歌〉导语 :表现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学的歌叫〈上学歌〉,有的小朋友要问,我们放学了,有没有〈放学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放学歌〉复习〈上学歌〉学习〈放学歌〉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记忆力1.播放歌曲录音2.教师范唱3.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歌词4.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带有叙述性的5.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带有抒情性的完整的演唱歌曲6.为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7.部分同学表演8.分小组表现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采用听唱法进行学习 难点:节奏造成弹性,情绪有大的起伏。学习打击乐的使用撞钟: X — —|三角铁:X — —|在第四小结用| 方法敲击课后反思 第 四 课 时第( 1 )册第(1)课()共( 4 )课时课题第( 4 )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本课2.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兴趣2.养成正确的拿竖笛的姿势教材分析竖笛:是一种最古老的乐器,属于原始的乐器,可以分成高、低、中、次的顺序。1.及时的放好乐器,安排好正确的高度,坐着齐膝的高度,站着奏的高度及肚脐。2.按圆形排列演奏集体;同类或相近的乐器并放在一起,音较低站在指挥者右边,较高者站在左边。教学重点学习竖笛的吹奏教学难点 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设备 竖笛教学过程内容及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建立教学常规播放音乐《小白船》指导学生进教室后围成圈落坐。教育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学习听音乐进教室五人围成一个圈落坐复习音阶歌(师) (生 )13 5 | 6 6 5 |1 1 7 6|5- |小朋 友 来 唱 歌 11 7 6 5 (师) (生)3 3 5| 6 6 5| 4 4 3 3|2- |你也 唱 我也 唱 4 4 3 3 2 (师) (生)1 3 5|1 76 5| 1 3 5| 4 3 2 1|唱什 么 1 7 6 5 唱 什么4 3 2 1 (师) (生)12 3 4| 5 6 7 |1 76 54 | 3 2 | 1—|轻声复习歌曲 节奏、音准要做到位复习两首歌曲教师用竖笛吹奏两首歌曲欣赏学习竖笛的演奏1.拿竖笛2.端起竖笛3.练习两次4.吹音的时候身体放松,不能与自己较劲5.吹奏1 2 3三个音6.教师指导:左手在上、右手在下7.有什么问题,请大家提出来8.小结听讲进行模仿 分组找1 2 3 三个音的吹奏法课后反思
上学了【第三篇】
《我上学了》单元分析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行为与习惯:学习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知识与技能: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初步认识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能用游戏、观察、询问等方法掌握与老师、同学交往的知识技能,养成遵守学校规则与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深化喜欢学校、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设计构想
儿童刚入小学,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一直是老师们努力探索的内容。设计“我上学了”这一单元,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并学会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
“我上学了”是本套教材的起始单元,包括四个主题:(1)我背上了新书包;(2)校园铃声;(3)新朋友 新伙伴;(4)平安回家。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从学生“我”的视角出发,以与其密切相关的小书包、校园环境、新老师、新朋友、校园铃声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人员已经发生了变化,感受到每天当自己背上书包走进学校时,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学生了,将学到许多本领和知识,还能结识许多新老师、新同学,这是令人愉快的事!这与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涉及认识学校的要求——“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学校的生活,但是侧重点不同,选择的切入点不同,提出的学习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主题活动指引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引导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能与同学分享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并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感受上学的喜悦心情。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学校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1.忆一忆:从开学第一天家长的叮咛、校门口迎接新生的场面和学生充满期待的心情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2.比一比:可让学生将教室、课桌、座位、学习用品等与学前作比较,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从新书和课程表,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各门功课的思想准备。
3.说一说:学生亲历了开学过程,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愿望,教师应给予学生发表感受的机会,表达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向往,感受上学的喜悦心情。
4.采用“校园探秘”的形式,教师带领或几个“小分队”分路“探秘”,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校园环境,增进对学校的亲近感。并通过采访有关人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设施、设备及其功能。探秘后可以通过说说、画画最喜爱的地方,增进学生对校园的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知道利用设施解决校园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二“校园铃声”,以学校铃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懂得校园铃声的意义,学习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1.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一年级新生对铃声的反应不太敏感,教学时,可让学生听铃声,看校园中其他同学的举动,并讨论:预备铃响时,我们该做什么?为什么?上课铃响时该怎样做?为什么?下课铃响时该怎么做?为什么?
2.教师可创设一个喧闹的环境,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老师或同学讲的话复述一遍,以此使学生体验到上课要有纪律,这是学习的保证。通过讨论上课应该怎样听讲,引导学生明确听课时,应做到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不分心,大胆发言。
3.教师事先制作一些小卡片,画有“喝水、上厕所、写作业、游戏”等,通过“课间活动巧安排”,提示学生下课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使其明白课间休息适宜开展哪些活动,不适宜开展哪些活动,哪些活动会有危险等。
主题三“新朋友 新伙伴”,以自我介绍和游戏的形式,使学生熟悉老师和同学,进行人际交往和合群能力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在新的环境下与新老师、新同学友好相处,克服孤僻、冷漠、羞怯等不良心理。
1.交朋友比赛:一个同学试着说出开学以来认识的新伙伴,其他同学计数,小组中依次进行,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2.让学生通过口述、照片、绘画、自制名片、手工作品、特长表演等方式进行自我介绍,着重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喜好、性格和特长。学生在“叫名接龙”和“找朋友”、“猜猜我是谁”、“击鼓传花”等游戏中,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感受到小伙伴间的友爱和班集体的温暖。
3.应该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可借助教材中的情境以及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并展开辨析、讨论,这样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表演后得出的行为要求,会比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落到实处。
主题四“平安回家”,主要通过学生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安全、自护、守规则的意识。
1.学生讨论:(1)放学铃响告诉我们什么?(2)回家前要做哪些准备?(3)如果忘了把书本带回家会怎样?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整理好书包的意义。
2.现场调查回家方式,如独自回家、结伴回家、家人来接等。通过录像或情景模拟陌生人来接或路遇陌生人的情况,设想可能发生的后果,让学生明白“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随便要陌生人东西”的道理,树立安全意识。
3.模拟活动:模拟农村公路交通,邀请学生自己来扮演驾驶员和行人,在师生共同游戏中,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与行人有关的交通规则。
4.认一认、画一画与学生交通安全有关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人行道、车行道、隔离墩、护栏、天桥、地下通道等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农村儿童还应增加认识与之生活相关的交通标识,如火车道口、容易塌方路段等。
5.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将学生上学和放学路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编成小品表演,进行辨析(如在马路上撒开家长的手独自奔跑等),来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上学了【第四篇】
(在刚入学孩子的眼中,小学生活充满陌生而新奇的色彩。如何把握契机,在儿童心田种下爱学习、爱语文的种子?)
教学片段一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着:“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
师:一大早,丁丁背着崭新的书包出门啦。路上,他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摸着长胡须,笑眯眯地说:“小丁丁,我要带你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在那里,有亮闪闪的金钥匙,快乐的小伙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树和香甜的知识果……”丁丁刚想说:“快带我去吧!”可老爷爷不见了……咦,这神奇的乐园到底在哪呢?
生1: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
师:你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吧!能不能告诉伙伴们,你还没上小学,是怎么读童话的呢?
生1(很自豪):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里?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师:这么说,现在我们就在这个神奇乐园里啦!那么,小朋友们想在这里学到什么知识呢?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师:好,小朋友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
评析
好教师应当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教师深谙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动听的故事将学习伙伴丁丁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快乐有趣的事。这对于满怀憧憬踏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尤为重要。
教学片段二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做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答):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
(师生共同抽取图标,教师很快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7(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1)班。
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听到小木琴敲响了,就离开座位,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当小木琴第二次敲响,就结束自我介绍,把图标放回纸盒。听明白了吗?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评析
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话题并创设具体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实践活动并从中获益。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动的,教师也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游戏。课堂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这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课堂上师生的情感始终是积极、和谐的,相信它必将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