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和氏献璧(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91888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和氏献璧(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和氏献璧》教案【第一篇】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从卞和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入手,用“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和“‘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两句话统领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卞和动作神态的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因为整篇课文就那么一句描写卞和神态动作的句子,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然后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反复练读这句话,体会卞和的痛苦之心。学生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问学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然后我让学生自由汇报,抓住对“坚贞之士”这个词的理解回到课文的前两段,看看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让他们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从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诚。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读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来。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卞和的忠诚。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次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

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做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没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时,做为教师要有梳理、概括学生的零乱的发言的能力,把学生语言中提到的闪光点做一下恰当的结语,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整体的认识。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抓主线  明中心  透析人物内心——《和氏献璧》之教学反思

记得,2005年在观摩窦桂梅、孙双金等名师的现场教学后,我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教学一定要主线明确,而这条主线必须是自己对教材的深读熟思、精心琢磨后的成果,这条主线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教材的精髓。此后,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开始这种尝试、摸索,或许有时做的很粗糙,但确实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我就以《和氏献璧》为例谈谈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初读《和氏献璧》觉得这故事如此精短,一读就通,怎么用、怎么讲?当十几遍读下来,感觉这文章有嚼头,最终我确立了以 “献”字为主线,以关键词句为突破口,理清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我从课题入手,先理解“献、璧”的意思,指导孩子们查字典、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何为“献”,它同给是否一样,使孩子们初步感知到卞和对国家的忠心、对楚王毕恭毕敬的诚心,为后面的学习铺路搭桥。再以“卞和抱着这块石头,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血都留了下来”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体会之后比较抱字的表达效果,从而与“献”字融为一体,再次感受卞和的忠心耿耿;接着,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空间,假如你是卞和,在接连两次献璧之后痛失双腿,是否会第三次献璧?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畅谈,“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如果不去献璧,那人们就认为我真的是个骗子,为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必须献璧。”“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这样才能让无价之宝的说法得到证实。”“ 如果我是卞和,我不会第三次献璧,因为我不想再让自己的身体遭受痛苦,不值得。”……学生的争议在我的意料之中,课堂上每个学生有所想、有所表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最后,回归整体,回味全文,结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探讨卞和的“献”的价值、意义,从而让学生的学与个性体验巧妙结合。

这堂课我上的激情飞扬,学生热情洋溢,我想正是有了课堂主线的捕捉,才让课堂活起来,今后我想在教材主线的捕捉上继续努力!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的开始,我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质疑解疑。在 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意学法的指导。复述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二是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通过比较第三次献璧和前两次献璧的不同,找出描写卞和动作,语言的词语,达到积累语言,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记生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使不同学生都有收获。注重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发言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和氏献璧》这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课文。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师:请孩子们齐读5-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献璧时,卞和是否直接将璧献给文王?而是怎么做的?

生:卞和没有直接将璧献给文王,而是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读了这个句子我感觉卞和很伤心。

师追问: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沉默。

师相机出示对比句式:“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和“卞和拿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痛苦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仔细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生一:第一个句子是“捧着”,而第二个句子是“拿着”;

生二:第一个句子是“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第二个句子只是“痛苦了三天三夜”。

师:相比,多了哪个词语?

生二:多了“一连”这个词。

生三:第一个句子是“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第二个句子只是“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你认为哪个好?请你结合一处不同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一:我认为第一个句子好。因为捧着说明卞和很小心,而“拿着”觉得很随便。

师追问:为什么卞和会这么小心呢?

生一:因为和氏璧很珍贵,他怕把璧弄坏了。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下一个同学也能像他一样抓住重点词来谈体会。

生二:我也认为第一个句子好。因为“一连”这个词语说明卞和一直在哭,中间没有停过。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伤心。

生三:我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因为第一个句子说明了卞和哭的程度,不仅眼泪流完了,而且血都哭出来了,更体会出他的难过。

在这个小片段中,我就通过对比的方法,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学会在对比中找准关键词,从而通过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和氏献璧》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10个生字。

2、有条理,清楚地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师板书课题: 和氏献璧。2、教师介绍和氏璧的价值。

3、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交流释疑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卞和把这块宝玉先后献给了谁?(2)练习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卞和献璧

献给谁

玉匠判断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组交流,完成表格。4、集体反馈表格内容。

四、当堂检测

1、组词。

匠  (      )    报(      )    查  (      )    价(      )

贞  (      )    鉴(      )

2、收集有关和氏璧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体会课文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鉴别、急切、无价之宝、坚贞、价值连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示标

1、复习卞和三次献璧的经过。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读课文,交流释疑

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故意欺骗砍去右脚

命名“和氏壁”

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

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

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

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

三|、扩展延伸

1、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我来评价:卞和是————————————的人。

四|、课堂检测:

1、对照课文,说说下来古文的意思。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2、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砍掉左脚

卞和    第二次      砍掉右脚       终得如愿

第三次      哭干眼泪

《和氏献璧》教案【第三篇】

《和氏献璧》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和氏献璧》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和氏献璧》阅读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和氏献璧》阅读题目

17.给下面句子中的粗体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

(2)奉而献之厉王( )

(3)王以和为诳( )

(4)而刖其左足( )

(5)厉王薨( )

18.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1)武王使玉人相之

(2)王又以和为诳

(3)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5)遂命曰

19.指出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用法,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1)泣尽而继之以血

(2)吾非悲刖也

(3)贞士而名之以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20.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21.说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2)此吾所以悲也。

22.和氏献壁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什么?

《和氏献璧》阅读答案

17.(1)pǔ (2)pěng (3)kuāng (4)yuè (5)hōng

18.(1)察看,鉴别 (2)欺骗(3)称 (4)打磨 (5)于是

19.(1)动词用作名词,眼泪(2)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悲伤(3)名词用作动词,称(4)兼词,于之,从中

20.(1)它,代玉璞 的 这么 (2)以……为,认为 用

21.(1)介词结构后置。和氏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2)判断句。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22.良宝见弃,埋没真才。

这篇“和氏献璧阅读答案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和氏献璧》教案【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它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本课所在的第六单元,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编排了3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石头的知识和故事,表现了不同石头的奇妙所在。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2篇主体课文,承上启下,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使我悲伤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②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

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

(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

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

(5)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到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结果。(7)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五)美读课文,品味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

(理解课文后再美读课文,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作业设置

1、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2、将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写完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09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