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找规律》【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第一篇】
1.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东家厨房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厨房的墙面和地面的图案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它们的规律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规律不同,从同一角度观察,它们的规律相同。以行为标准观察,它们都呈循环排列。以墙面为例,它的第一行有四种图形,下面各行都是这四种图形循环排列而成: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地面的规律和墙面一致,只是要从颜色的角度观察。
教学时,既可由教材的情境引入,也可以设计一些更加贴近儿童的情境。如,分别出示两个学生布置的房间:一个用上学期所学的规律来布置,一个用循环排列的规律来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第一个房间有什么规律,复习旧知,并激趣导入:这第二个房间怎么乱七八糟,一点规律也没有?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单独出示墙面、地面的图案,引导学生找规律。学生找出的规律可能很多。如,竖着看,第二竖行是将第一竖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下面,其他图形依次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其他各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前 一竖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从右上方往左下 方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是一样的。对学生发现的不同规律,教师应给予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基本规律与主题图是一样的,区别是图形不再按行列方阵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组图形呈循环排列:从左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想:例1与主题图的图形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来找例1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经验,重点谈找规律的方法。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巩固例1的练习,没有任何提示,基本规律类似,只不过每组图形循环变化的方向相反,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教师重点关注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
4.在“做一做”之后,教材安排了给手帕设计漂亮的花边和图案的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活动前,应提醒学生:要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活动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手帕可用正方形纸代替。设计的方式既可采取画的方式,也可采取贴的方式。贴的图片尽量选取简单有趣的,如水果图案、动物图案、所学的平面图形等等。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可将作品贴出来,请大家欣赏,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同时感受创新的乐趣。
5.例2是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与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类似的地方是:无论是图形还是数的排列,不再研究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是研究数量的变化,图形的变化也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规律。与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不同的地方是:它的规律是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是1。而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数列本身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先复习一年级下册第91页例6第(1)题,再把例2与例6进行对比:与例6比,图形和数的排列有什么新的变化?你能发现新的规律是什么吗?然后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找规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先试着独立完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启发指导,再小组合作交流想法。最后教师进行小结,重点说明: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6.例2下面的“做一做”与例2类似,区别是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新的等差数列,等差的差不是1,是2。此题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启发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
7.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与例1基本类似,不同之处是图形按顺时针旋转循环,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的题型与前面学过的略有不同,在一年级上册思考题中出现过类似的习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3题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来思考(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每一项上的数的10倍是后一项上的数。
第4题是学过的等差数列,渗透了数轴知识。
第7题启发学生根据数位知识思考。
第8*题第(1)题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教师可向学生略做数学史料的介绍。第(2)题是等比数列,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练习二十三的最后是思考题。是一个特殊的数列,每一个数是这个数所在项数的平方。
《找规律》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
教具、学具准备
CAI、每组一张例1情境放大图。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大家正在忙着布置教室,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彩排节目先走了,整个布置工作停了下来,我们能不能帮助布置完哪?
二、自主探究、发展智能
师:请前后座4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接下去怎么布置?并在题纸上完成。(小组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这么布置?
生:彩旗后面是黄旗、红旗、黄旗。彩灯后面是紫灯、蓝灯、紫灯、蓝灯。彩花后面是绿花、红花、绿花、红花。
师:像这样前面是什么,后面也是什么。并按照一定顺序有秩序排列就叫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师:去参加彩排的小朋友回来后发现教室布置好了,高兴极了,围成一圈跳起舞来(出示投影),请你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男一女,一女一男。
师:你们能不能按照规律站成一排?
(学生自由站成一排)
师:请同学说说都是怎么排的?
生:一男二女,二男一女等等。
师:请你看看下列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一个一个出示)
生: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
师: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师:再看看下面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接下来应摆什么?为什么?
生:它的规律是一个三角,一个圆,一个正方形,接下来摆圆、正方形,因为前面是三角形,所以后面是圆、正方形。
师:出示例3,涂一涂。
师:后面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后面涂绿色、黄色,因为前面是一个绿色,一个黄色,所以后面涂绿色、黄色。
生:第二排涂黄色、红色,因为前面是一个蓝、一个黄、一个红,所以后面是黄色、红色。
三、拓展思维、深化升华
1.请涂上合适的颜色,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生:第一排涂红色,蓝色;
第二排涂黄色,绿色;
第三排涂粉色圆,红色三角形。
2.请同学们圈出合适的图形。
3.联系生活。
a.师:(出示跳棋)同学们,这是同学们经常玩的一种玩具,叫跳棋。下跳棋有什么规律?
生:隔一个一跳,隔两个一跳……
b.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有规律?
学生汇报电影院里的灯,教学楼的瓷砖,长城的烽火台等等。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桌布,气球,手帕等物体)
4.实际应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用手中的三角,圆,长方形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贴一贴,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四、展示作业、提高认识
1.在展示的作业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2.在身边继续寻找有规律的事物。
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变化之一。这部分知识学生接受得快而且饶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例如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的排列。在本课开始时并未给出布置完的会场图,而是将一部分隐藏起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图补充完整,在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运用了一定的规律去摆,不知不觉就体会了“规律”的含义。在初步理解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男女生站排可以怎么站?引出规律不只可以数量上一个一个变,还可以两个,三个,或一个两个变。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及时加以巩固练习,通过摆一摆、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并运用规律。在跳棋这一环节中,通过走棋子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对规律的运用掌握,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有规律的事物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如:在操场上找有规律的物体,老师展示装饰的图案,到生活中找
有规律的事物,还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手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创造出美丽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
专家评析
人教版的一年级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能力发展的极大空间,“找规律”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课。赵老师上的这节课就较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意图。
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结合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动脑、动手实践、充分体验、反复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挖掘知识要素,领会事物的本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共进,情感与体验提高。
教师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的专心、听的仔细、想的认真、做的投入、说的流畅、合作的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评价观。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引导或是委婉的提示,学生对他人的做法的肯定、指正,学生自我评价时的自悟、自醒,达到了师与生,生与生的互补和共进。
新教材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实施者──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思路、教学实施都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设计适合学生、适应社会、适于发展的教学。
执教: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小学 赵岩
评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殷杰
找规律【第三篇】
一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 第116页例2
二 教学目标 :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四 教具准备:课件
五 教学过程 :
课前轻松,请同学们互相猜谜语。
师:大家情绪这么活跃,能不能课堂上也这样。我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这节课就让同学们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正式上课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小朋友,猜,他是谁?(课件出示 明明)明明觉的大家很聪明,想和大家来猜谜,你们愿意吗?(愿意)
明明带来了一堆小旗子,第一组他贴出了一面。(课件出示)第二组他会贴出几面小旗子呢?你能猜出来吗?
二、初步探索
1、小组讨论,猜测明明第2组会贴出几面小旗子。
2 、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第二组摆出2面小旗子
(二) 第二组摆出3面小旗子
(三) 第二组摆出10面小旗子
……
3 、 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课件出示)
是几面小旗子?(2面)
谁猜中了举一下手。其他同学虽然你们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细看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第2组比第1组多出1面旗子。)
大家愿不愿意继续来猜猜明明是怎样想的?我们来听听明明是怎样说的吧。课件出示。(画外音:我想让小旗子有规律的摆放)
三、深入探讨
1、师明确要求:老师来提一个要求,请同学这次继续想出下面3组小旗子的摆放,如果同学们想和明明想的一样的几率大一些,可以多想几种情况。先自己利用小旗子代替学具摆一摆。
2、 4人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想法画在纸上(播放音乐)。
3、汇报:(明确先说一说,每组摆了多少个小旗子,再说一说有什么摆放规律)
第一种 1 2 3 4 5 (课堂上生是指着所画小旗子来说的)
规律:每次都比上一次多一面。
师在纸上画出来,每组都比上一组多出一面。问:大家看明白了吗?是有规律的吗?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
第二种 1 2 1 2 1
生说出每组小旗的摆放数量,让大家共同找出其中的规律。
师:谁和他们组想法一样请举手。
第三种 1 2 4 7 11
生说完之后,师:这么多的小旗子,大家能数的过来吗,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吗?
生在黑板用数字上记录,横着记录。
1 2 4 7 11
+1 +2 +3 +4
师引导生继续发现 1 2 3 4 都相差1。
明确再继续汇报时,一人指着图说,一人在黑板上写。
第四种:1 2 5 10 17 (板书)
第五种 1 2 4 8 16 (板书)
4、汇报后,揭示谜底
师: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样想的吧。
课件出示,先出示第3组,再出示4,5组。
请一个学生说一说明明是按着怎样的规律去想的。
师:谁和明明的想法一样,举一下手,你们真棒。如果明明能像大家一样再添上黑板上的表示方法,我想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对吗?
5、明确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又多又好。
真善于动脑筋!这节课我们探索的就是事物中存在的一些简单的数量规律。板书:
6 、基本练习
(1) 师:刚才有的同学猜的小旗的摆放是这样的
出示1 10 100 1000
最后一组,应是多少?(生齐答10000)
师:为什么?
提示:数量上是怎样有规律的变化的?几个1变成了10,几个10变成100……
指明答后,师总结:也就是说,每次增加10倍,就变成了下一个数。
(2) 师:老师也摆出了几组小旗,课件出示
2 4 8 14 22 44 58
师:你能不摆出图片,就猜出老师空中所要摆的数字是几吗?规律是什么,想好后,可以像黑板上的样子,写出来。
指明订正,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发现。(即增加数字都相差5)
四、巩固练习
师:明明从同学们的讨论中也得到了许多知识,现在他想带同学们到森林中走一走,坐一坐运动,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要去森林王国必须要闯过三关,你们能闯过去吗?(能)
第一关 2 7 17 32 52
第二关 100 90 70 40
第三关 1 3 9
每一关都让学生说一说答案,以及找出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三关都闯过了,我们就一起随着明明到达森林里去吧。
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一段大森林里的动画美景。)
师:大森林里这样美,明明做起了运动。你知道他是怎样运动的吗?
出示练习十二第四、五题,学生完成。
五、拓展练习
师:聪聪看大家玩的这样高兴,也来了。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拼摆游戏。
课件出示,练习十二思考题。
第四组该是几个圆片,是多少,应该怎样放呢?愿不愿意和聪聪一起想一想,分成4人小组,利用学具代替圆片,摆一摆想一想。
六、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推理。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规律,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来发现它,创造它,丰富它,好不好?
找规律【第四篇】
找规律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教具准备:例2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
提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
2、……的第15位上的数字是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二、创设情境,欣赏规律。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2)、思考:照这样排列,第18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3)、出示例2中的问题: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交流解答方法。把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
18÷3=6式子中的3和6分别表示什么?
18只兔像这样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白兔,几只灰兔?
2、“试一试”
(1)、回顾刚才解答例题时的思考方法和步骤。
(2)、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灰兔?
学生自主探究,与例题进行比较后作出判断,算出结果。
说说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什么?
三、竞赛激趣,巩固规律。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独立完成“练一练”
第1题:说说出现余数后的思考过程。余下的2枚是什么子?
可以怎样计算黑子、白子分别共有多少个?
第2题:画廊上沿的瓷砖排列规律是怎样的?
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35块瓷砖中一共有这样的17组,还余下的1块是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长方形的瓷砖各有多少块?
2、完成练习十第2题
提醒学生求的是每一种灯笼各有多少个?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4月份一共有多少天,每周应上课几天,休息几天?
思考:根据月律的排列规律应该把几天看作一组?
每组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其余各天呢?
独立解答。
除法计算时余下的2天应该分别是星期几?
4、完成练习十第4题
解答第一个问题。
第1小题得到答案后启发学生利用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继续计算报“1”的学生总人数。
说说这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还利用生活中的规律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