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课堂案例]《蚂蚁和蝈蝈》【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89152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课堂案例]《蚂蚁和蝈蝈》【汇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月亮湾》案例【第一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不知不觉间,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美丽的乡村去玩一玩,想去吗?准备好,我们出发了!

(齐唱歌曲《郊游》)

2.入新课。

出示插图:小朋友,我的家乡到了。怎么样?谁来夸夸我的家乡?

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湾。(板书课题,“湾”加拼音),“湾”是生字,前鼻音,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弯曲的“弯”,“湾”的意思本来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 “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谁能美美地读读这个名字?一起读!

3.月亮湾到底有多美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课本到24页,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看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月亮湾多美呀!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预习时圈画出来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 绕rao是翘舌音指名读字、词 绕着 从绕的部首看,绕与什么有关?(用丝线缠绕)这个字还可以组哪些词?(围绕、绕道、绕口令、绕弯子)

缓huan 读这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三拼音节前鼻音)指名读 缓 缓字就像一位友人在用手轻轻地慢慢地梳理着丝线。所以左边是绞丝旁。(板书缓)看到这个字,你还想到了哪个字?(暖)暖与什么有关?(日)你能选词填一填吗?

出示选词填空:

再把这个词读一读 缓缓地 (又轻又慢)

把词语放进句子读。指名读,左右分组读。

2.倒映、倒影(读并区分)。看这个字 映 这是一个(后鼻音)开火车读字词,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熟字换偏旁)

放进句子再读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这里加了停顿,听起来很有节奏感。还有谁来读?越读越流利了。

3.像 xiang 朝zhao 朝霞 灿烂

烂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左边一个火,右边一个兰)熟字加偏旁。灿烂都是火字旁,指光彩很鲜艳、耀眼。指名读好灿烂。 (读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朝霞(“朝”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它还可以读什么?组词)想不想看看灿烂的朝霞?欣赏完美丽的朝霞,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个词语?

你来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这句话是把 比作 ,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桃花?确实像朝霞一样灿烂,谁能读好它?

男女生赛读。

在生活中,你还观察到什么像什么呢?谁能模仿着用“像”来说一句话吗?

4.坡 山坡 指名读(简笔画画山坡)。 小朋友看,这是一座山,下面是山脚,上面是山顶,那中间斜斜的地形就是坡。坡跟什么有关?(泥土)坡上有泥土,坡是土字旁。

读好最后一段。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小朋友们真不简单,不但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更读好了句子,相信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比刚才有进步!

生自由读课文。

2.梳理脉络

下面老师请三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哪位小朋友来?其他小朋友来做小评委,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有一个关键词,下面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你知道是哪个词吗?(板书:美丽)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月亮湾哪里的景色?(板书:村子的前面)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介绍了月亮湾哪里的景色?(板书:村子的后面)

课文先向我们介绍了村子前面的景色,再介绍了村子后面的景色,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以后我们在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四、学习生字

1.那村子的前面和后面到底有哪些景色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

细细地读读,美美地欣赏。

2.小朋友字音读得准,老师相信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法上都是左窄右宽)

刚才我们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它们,下面我们动手描红吧,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附板书:

3.月亮湾

美 村前

村后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课堂教案【第二篇】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

幸福是什么?(语文 课 堂 网)

——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建议w w w k

幸福是什么?夏天真热,蝈蝈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他们以为,那就是幸福。(语   文 课 堂 网)

烈日下的蚂蚁在搬运粮食,个个满头大汗,蝈蝈们说,那是傻瓜。(语   文 课 堂 网)

幸福是什么?冬天真冷,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又冷又饿的蝈蝈们却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简洁明快的故事告诉我们很朴素的道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教材的对象是一年w w w k 级的小朋友,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说,简单而有效,文中横纵对比,不难让孩子们领悟文字中的真谛:(第一范文网)

(语 文      课堂网)

夏天的蝈蝈的自由自在与夏天的蚂蚁的满头大汗对比;

冬天蝈蝈的又冷又饿与冬天蚂蚁的“躺”着过冬对比;

夏日、冬日的蚂蚁、蝈蝈的纵向对比。w w w k

课文一共7个生字,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地渗透到课堂中,使我们的课堂能动手又动嘴,可以设计如下包含了5个生字的板书:

蚂蚁         和      蝈蝈(语文 课 堂 网)

夏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       躺 装满粮食            又冷又饿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像低年级的课,一定要把理解定位到恰当的程度,不能喧宾夺主,我以为,低年级的理解也同时体现在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之上,学生能把课文读好了,就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此外,课文是要求背诵的,如何在课堂上通过教者的教学来达到这一目标,值得关注。(第一范文网)

正如教材说明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我们必须把这三项任务落实到位,尤其是识字、写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课课都要落实的任务。

《月亮湾》案例【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亮湾。

谁来喊一喊它的名字?(读课题)

板书:湾。(学生写字!)

组词,今天我们就去参观月亮湾!(把题目书写完整。)

二、检查生字(通过预习我知道大家肯定想去看一看,要想到达这个美丽的地方,必须闯过下面的生字关。你们有信心吗?)

三、讲解课文

1、生字大家掌握地不错,那课文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再读一遍,注意要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我来检查一下,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2、第一段

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回答我一个问题:月亮湾是个什么样的村子?(回答完整)(板书:美丽)齐读第一段!

(1)月亮湾究竟有多美丽呢?我们先睹为快,看看画中的月亮湾!

(2)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美?给你留下了最深刻印象? 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3、第二段

(1)你觉得哪个地方最美?图上画了什么?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

(2)小河:老师也有一句喜欢的话,因为这一句介绍了月亮湾名字的由来。齐读!月亮湾因此而得名!

(3)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我们在认识“缓缓地”这个词的时候,知道了可以用“慢慢地”一词代替,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老师好像听到了河水缓缓地流淌地声音)鱼儿在干什么呢?想象一下它们在干什么呢?有的……有的……还有的……瞧,鱼儿多欢快啊!能把这种欢快的气氛读出来哪就更棒了?假如你就是这只鱼儿呢?

(4)河里还有什么美景?(幻灯片出示,对比句子)

a什么样的河水才会有倒影?你看,我改成这样好不好?真是喜欢观察生活的好孩子!是啊,只有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才会有倒影。哪个句子漂亮?

b到底有多清啊?我不想听你解释,我想听你读!

c瞧,多清的河水,多美的倒影,多想生活在小河边啊!(分排读)

(5)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早晨的朝霞,美不美啊?桃花跟它一样美呢!多美的景色,我觉得你读的还不够美。来,欣赏着画面,把桃花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图片对比)指导读“灿烂的朝霞”说明桃花美!什么样的朝霞?该怎么读呢?评价读!(男、女分读)

(6)河岸上还有什么?(幻灯片出示,对比句子)那是因为第2个句子有个词用的特别漂亮……该怎么读好这个词呢?

2、第三段

(过渡) 欣赏完村前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到村子的后面去看一看,听一听!

a、有什么美景?

b、是啊,采茶姑娘一边采茶,一边说笑,这就是农家人的幸福生活!

c、带这这种幸福感觉,我们一块读读,体会体会!

三、小结

1欣赏完这些美丽的风景,我们把课文的2、3段再读读!

2、这节课我们游览了这些地方,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去看了……(根据板书)

四、拓展延伸

1、(过渡)喜欢月亮湾吗?月亮湾这么之所以写得这么漂亮,多亏了一些漂亮词语的点缀。像你们刚才说的……你能加个词语使下面的句子也变得漂亮吗?

2、小朋友,我们的家乡也很美!你去过哪些美丽的景点?能用上漂亮的词语说一说吗?我觉得张面河特别美丽,有……!

3、瞧,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说明大家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月亮湾的人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才会把文章写得如此美丽。下面配上音乐,我们把课文美美的读读。其他同学伴随音乐走进月亮湾,尽情享受它的美丽吧!

五、作业

1、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不管是村前,还是村后,都让人流连忘返。你愿意把这美丽的月亮湾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也来做小导游,试试吧!

2、小朋友,我们的家乡也很美!那就让我们动动手吧!选择你喜欢的一处地方,想些就写,想画就画,让美丽的家乡呈现在大家面前!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孔繁森》【第四篇】

《孔繁森》教学反思

我深知一节语文课,成亦文本,败亦文本,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有多深,学生的收获也就有多大,在对教材的钻研上我下了较多工夫。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的事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孩子来说比较遥远,要想从孔繁森抚养孤儿,献血为其交学费这一故事中体会他的无私与伟大,关心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知其优秀,我觉得难度较大。文章末尾诗歌的渲染在感知上学生更觉得有高度。但我相信学生内在的潜力是无穷的,等待着去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是灵动的,等待着去点燃。我用什么去开发、点燃呢?当然是文本这个媒介。本节课上我着力让学生体验文本角色,近距离亲近文本,不仅要知其表面意义,更要领悟出深层次的内蕴,从而很自然地衬托出人物的精神,并对文中难点——歌词的感悟能有了突破。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还是成功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深入浅出,高潮迭起。几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解读教材的深入浅出。

1、读厚教材。

于永正曾说过:“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这是1篇非常短小的教材,只是择取了孔繁森的一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其高大形象,怎样把教材读厚,丰满人物的内涵呢?课前,我阅读了大量关于孔繁森的资料对本课进行反复还原解读,他的其他很多事例让人感动,最后一个自然段藏民们深情唱的歌词中的“光明”一词,也就深刻起来,让我出现了灵感。如在教学难点文中的歌词时,我先以“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为引子,多元化地读出“深情”的不同内涵,(感激、热爱、自豪、团结等)。再适时地补充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走进孔繁森,对孔的优秀品质有更深的感受,激发情感进一步升华。接着问:听了这些故事后,你认为孔繁森为西藏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为:富裕、爱心、无私、奉献等,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师:是呀,这些美好的东西带给了藏胞们无限的希望,让他们看到了“光明”,所以他们唱到(生深情地读)。这一环节,对全文的难点进行了有效地突破。文字力透纸背,带给学生的是强烈心灵冲击。

2、读薄教材,抓精要。

把教材读厚了只是我的感悟,如何让学生感受得到呢,我又尝试用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引导孩子抓住课文精要之处,把教材读薄,提高课堂效率,激活学生思维。(1)把这篇课文读成两个词“优秀”“感动”。如以“哪些词语让你感动”贯穿全文,抓关键,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品位朗读。(2)对教材进行重组。在品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导出第一小节的“优秀”。此时的“优秀”,在学生眼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是有着学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为支撑的“有情物”,学生朗读地释放自然更加精彩,学生在一笔一画地跟着我写优秀这个词语的时候,心里装着的是敬佩和感动。(3)抓关键词,品味阅读,抓住“恳求”“深夜”“悄悄地”“亲生儿女”等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实质,这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易接受,学生品读得也较为精彩。

二、语文教学要朴实扎实。

这节语文课我想充分体现这一点。语文教学的真谛是高屋建瓴,但又朴朴实实,可以模仿,可以借鉴,没有故弄玄虚,不要花枝招展,有的只是对文本的个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我想借助的仅仅是图片和文字而已。如课堂上我以关键词“亲生儿女”为契入口,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回味体验,填补课文空白,发挥想象,活化感动,由己及他,由表及里深入体会孔繁森的优秀精神品质。再如课堂上我结合语境,多角度地思考“悄悄地”,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人物有全面地了解。在理解“再三恳求”时采用换位阅读的方式,把自己假设为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说,我只是自然地引导,这样学生离文本最近,最容易读懂。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我想让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生的登台亮相提供了一个个平台,学生的精彩来源于课前精心设计的训练,也想让课堂因扎实的训练而精彩。

三、着力体现“语文味”。

本节课着力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积累语言,因为我知道将语文的工具性夯实了,语文的人文性就跑不了了,语文的人文性是依附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多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多读也是教师教好语文的保证。在教学重点句子“像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再三恳求献血”以及歌词时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入境,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在反复地读中对句子的体会越来越深入,同时也读出了不同的理解。教材是有生命的。我们的语文课,除了知识点的认识,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鸣,需要“语文味”。我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还需要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了解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开始以“地图“导入到一个个过渡语和评价语以及描述性语言的设计我都注意激起学生的情,让学生真正做到“情动而辞发”。

此外在这节课上我还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对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我也进行了有效地利用。如在教学中我问学生:成为孤儿的孩子,他们会过怎样的生活?可是你们看?(出示插图)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看到了什么?这样有效利用插图资源,反衬突出了人物的高贵品质。在过渡到第三小节的教学时,同样借助插图的内容导出: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孔繁森的爱和关怀,一天天快乐健康的成长起来了,他们从不会想到,为了帮助他们上学交学费,他竟然去(献血)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化。思维的启迪。

当然,这节课也有感觉不到的地方,如有些地方的处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过于深入,要求是不是拔得过高了,还请专家评委们给予指正,谢谢!

我们呼唤有活力的课堂,我想这不仅需要学生有“定力”,更需要老师有“定力”,“宁静以致远”我需要的守住一颗平常心,在活力课堂的追求中走好每一步。

《孔繁森》教学反思

经过几天紧张的准备,《孔繁森》一课终于上完了,而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再好的课也会有缺憾,现就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欠缺的地方作如下总结。

一、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

孔繁森是80年代的模范人物,他的事迹对于一个生活在当代的8岁孩子来说是遥远的,要想让孩子们理解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学习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孩子们对孔繁森有一些了解,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孔繁森的资料。孩子们找了很多,有孔繁森的简历,有他的人生格言,有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有关于阿里地区的资料,但没有人收集关于他的小故事。这是一个欠缺。为此,在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了孔繁森为挽救一位突发肺病,被浓痰堵住喉咙的藏族老人,用听诊器的皮管为老人吸痰的故事。然后播放《公仆赞》并配有关孔繁森的影视资料、图片。这样,学生对孔繁森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初步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二、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语言

《孔繁森》这篇课文,讲述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故事。如果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读,挖掘句子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是很难让人感动的。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中体会感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例如,学习“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藏族孤儿”一段时,我声情并茂地说:“孔繁森在西藏做的许多事情都让藏胞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请你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有没有让你也感动的句子。”学生带着要求去读。交流时,有的学生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时我问他“读这句话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说他觉得这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很可怜。我又提出:“你能不能带着对这三个孩子的同情去读好这个句子?”这个句子读好了,再让学生去找有没更让人感动的地方了?学生会找到“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疼他、爱他的。学生们很自然就能想到孔繁森怎样爱这三个孤儿。有的学生还联系后文中“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这一句来体会孔繁森对孤儿的爱。此外,到底哪些句子会让学生感动,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例如,有个学生讲他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是“1992年,拉萨附近发生了大地震”。刚开始,我觉得奇怪,这一句怎么会打动他呢?让他说明理由时,他讲:“那里发生了地震,一定会有很多孩子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看,孩子的想象多么丰富。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语文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计算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但归根结底,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它的运用在精不在多,用在恰当的时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假若不注意媒体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就会搞的课堂花稍、气氛活泼,而效果不佳。在讲《孔繁森》一文时,幻灯片由最初设计的十张,减至七张,又减为四张,最后只剩下了一张配有孔繁森影视资料、图片的《公仆赞》。原来我计划在结课时播放《公仆赞》,想起到深化中心、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试讲,感觉效果不好,不如放在开头,既让学生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迹,又营造了气氛。为学生学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在上《孔繁森》一课时,课中有个小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孔繁森去医院献血的情境。活动时,我只注重指导两个小演员而忽略了其余学生,出现了纪律涣散的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

苏教版《夏》阅读与写作训练【第五篇】

(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喜欢夏天吗?

生:喜欢(兴奋地)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1:夏天可以光着膀子下河洗澡。

生2:夏天可以裹着毯子睡在地上。

生3:夏天可以捉知了,可以摘莲蓬。

……

师:这一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梁衡笔下的夏。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诵一遍,在听老师朗诵课文的同时思考“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

(大屏幕:听读课文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

(朗读配乐:《献给艾丽丝》)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作者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

生1:作者对夏天有赞美之情。

生2:作者非常喜爱夏天。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把文章大声地朗读一遍,朗读的时候思考作者对夏天的具体感受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来表达。

(大屏幕:自渎课文作者对夏天的具体感受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来表达)

学生大声地自读课文……

师:作者对夏天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生1: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生2:紧张、热烈、急促。

(师敲击键盘,大屏幕上依次出现:紧张、热烈、急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文章写了很多的内容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举一到两个例子讨论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内容来表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的。每一组最后要得出相同的结论。

(大屏幕:作者用了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表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举一到两个例子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激烈地讨论,老师在同学们中间走动,并且不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

师:有了结果的组请把手举一下……看来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请同学们都坐好……哪一组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生1:我们认为文章的第四段中“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作者通过写农民的热烈的劳动场面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的。

师:说得很好,通过农民的劳动场面。还有吗?

生2:我们认为文章第三段中“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tiāo)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重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作者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生长来写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

师:说得很好,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这些农作物来写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有一个字注意一下,“挑着”这里的“挑”读“tiǎo”。还有吗?

生3:“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里不仅通过农作物,还通过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

师:作者写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观,夏天的农作物,夏天农民劳动的场景,通过这些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大屏幕:自然景观农作物劳动场景)

师:作者在写这些自然景观、农作物、劳动场景的时候强烈的感情。下面我想让同学们通过文章的具体的语句来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大屏幕: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

师:这一点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我先举个例子。比如“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tiāo)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重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师读得有气无力)

生:不能这样读!(一齐喊出来)

师:为什么不能这样读?

生1:应该读出感情。

师:读出怎样的感情?

生1:读出对夏天的赞美之情。

生2:挑、举、匍匐这几个词可以重读,这样会好一点。

师:好在哪里?

生2:可以把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可爱神态读出来!

师:那老师请你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生2:读课文(读得很有感情)

师:大家说他这样读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那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两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你学着老师的样儿,也从文中找出一处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作者的感情!

(大屏幕: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

生1:我觉得“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里体现了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师:你再读一遍,试着读出这种赞美之情。

生1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2:“那夏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蕴涵了作者对夏天的赞美,喜爱!

师:你读得很好,能再读一遍吗?

(生再读课文)

生3:“轻飞曼舞的峰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师:还有什么要说吗?

生3:没有,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

师:这里也包含了作者的对大自然的对夏天的热爱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怎样?

(师生齐读课文)

师:总结一下同学们回答的内容,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赞美夏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同学们,这么好的文章我们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再大声地朗读一遍呢?

(大屏幕:热爱自然、赞美夏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师:作者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从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来感受夏天,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大屏幕:作者简介:1946年生于山西

现任: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师:梁衡的官位很高

(大屏幕: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

•梁衡很谦虚

•梁衡待人诚恳

•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颤

•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强调)

师:你有什么感想?

生:作者关注百姓。

师:是啊,难怪他在文章的结尾要那样写了,一起把第五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段)

师:我们再来读一首诗歌。

(大屏幕: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生轻声吟读《山亭夏日》)

师:与我们课文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生1:都写得很美。

生2:也许梁衡是个积极向上,喜欢轰轰烈烈的生活的人,而高骈是个闲情逸致的人。

生3:山亭少了一种紧张、热烈、急促。

师:都说得很好!梁衡写了很多的内容来表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除了他所写的这些内容,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有夏天特点的景观和劳动场景来吗?

(大屏幕:除课文写到的以外,你还能说出夏天的哪些景物来吗?)

生1:夏天有荷花。

生2:夏天农民们会很早起床到田里锄草。

生3:夏天有蛙声、有萤火虫。

……

师:课后你也学着作者的样子写一点夏天的东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89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