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案(精编3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自然之道》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
(一)检查预习,学会字词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与大自然有关的课文,伸出手指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词语是不是掌握了,谁想读前两行?
生:真诚……巢穴。
师:最后一个字没读准,(师出示“穴”的读音)给你拼音,再读一次好吗?生读;全班齐读。
师:后两行谁想读呀?
生读:……愚不可及。
师:都读准了。“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吗?
生:表示很愚蠢。
师:有点接近了,字典里“及”是“比得上”的意思,谁再说说“愚不可及”的意思?
生:愚蠢得谁都比不上。
师:看,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准确理解词语了!
师:课文里还有个地名很不好读,请你读读。
生:加拉巴哥岛。(没读好)
师:还真不好读呢!它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龟岛”(师出示地图),谁再读。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这些词语你们都会写了吗?老师从里面挑两个最难写的来听写,“愚蠢”,注意写字姿势。生写。
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听写的字),这位同学都写对了,你能告诉大家要把“愚”字写正确,关键笔画是什么呀?
生:关键笔画是中间“一条长竖”。
师:(师在关键处描红)看,就是这一长竖,然后再写“提、点”。记住了吗?
师:预习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观察字形,试着写一写,这样预习就更有效了!
师:同是上下结构的两个字,怎样才能写漂亮呢?请先观察生字表里的字,先来说“愚”字?
生:下边的心字要大一点,要把上面的“禺”托住。
师:真会观察。那“蠢”字呢?
生:上面“春”字的撇捺要写长些,把下面的两个“虫”字罩住。
师:你观察真仔细。对,春字撇捺要舒展。看我写(师示范写):写愚字要注意“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写蠢字时,“春字撇捺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试着再写一遍,看能不能写漂亮。
生:练写。(教师展示学生前后两次书写的字)
师:看,观察好了字形,掌握了方法,就比刚才写的漂亮多了。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师:字词没问题了,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做标记。
生:自由读。
师: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生:写了作者、七个同伴、向导、幼龟和食肉鸟。
师:找准确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生:首先我们和向导来到了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旅游,想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了食肉鸟在把幼龟往沙滩上拉,他们就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最后,他们让向导把这只幼龟抱入大海,结果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师:他基本上能把内容说清楚了,但语言可以再简练些!看(教师边说边板书能揭示主要内容的词语),我们和向导在加拉巴哥岛看到食肉鸟在啄一只幼龟,我们劝向导救了它,结果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大家很后悔。像这样,谁再说一说?
生说。
师:这次说的清楚、简练了。像这样,先找出课文都写了谁,再说清楚他们之间发生的事,用几句简单的话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白了!这是说清楚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师: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你有没有读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们很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地说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师:你想知道原因是吗?还有吗?
生:文中说太平洋绿龟长大后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我想知道幼龟体重到底是多少?
师:看来,你对动物感兴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吧!
(三)细读文本,探究体验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们很急,向导却若无其事,我们和向导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究竟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请两位同学读读三、四自然段!生读。
生:读“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是啊,幼龟这样危险,难怪我们会着急,谁再读读。学生读。
师:嘲鸫很凶猛,连狗和人都敢啄,它正在啄一只小幼龟的头,多危急啊!谁再读?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游客们当然非常担心了,一起读!(齐读)
师:我们这么着急,向导却若无其事?“若无其事”什么意思?
生:“若无其事”就是什么事也没有。
师:“若”的意思没解释出来。
生:好像什么事也没有。
师:这就理解准确了,再读读这句话,想想向导为什么这么说?说不定你就能读懂他若无其事的原因了。生读。
生:因为向导知道鸟啄龟是自然之道,他不想破坏自然界的规律。
师:是啊,食肉鸟啄幼龟,这是自然规律,向导心里有数,所以若无其事,谁想读读?
师:刚才我们在理解若无其事的时候,不仅借助了词典,还联系了上下文,读明白了意思,同时又解决了大家的疑问。我们分角色读读第四自然段吧。生读。
师:同学们,看到了幼龟这么危险,游客和向导却有着不同的态度,那咱们也去看看当时的情景,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游客看到危险,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幼龟欲出又止,好像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
师:也就是不危险,是吧?小幼龟欲出又止还有这样的侦察本领啊?谁还想说?
生:我还看到了这只小龟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
师:恩,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侦查。
师:抓住关键词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探”,探是什么意思?
生:伸出
师:为什么不用伸出啊?
生:探在这里是不让别人看见他,能看出它很小心、谨慎。伸出,就看不出来。
生:探的时候欲出又止,能看出小幼龟很机警,有保护自己的生存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机警的小幼龟吧(师出示动画)。
生:我觉得是故意把头探出去要看看外面是不是很安全。
师:恩,这可是它的生存本领啊!谁能读出它的机警、小心和谨慎。
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小龟把头探到了外面。谁再来读读。生读。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一个“探”字,在和其他词语的比较中,看出这小龟会保护自己,多么神奇!可是游客们不知道,还劝向导救了它,导致了文中这样令人震惊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看到了怎么样的情景,让大家极为震惊?画出相关语句。
生: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出示一幅没有很多龟和鸟的图画)看,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海滩,在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幅图上还应该有些什么?结合你画的句子谈谈。
生:应该有许多的食肉鸟。
师:是啊,许多的食肉鸟让我们极为震惊。还应该有什么?
生:有许多幼龟。
师:从哪个词看出有很多幼龟。
生:鱼贯而出、成群的。
师: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出了幼龟很多啊?
生:成百上千、结对而出、争先恐后……
师:同学们,看(出示带有很多幼龟的画面)!这么多的幼龟,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争着、抢着爬向大海的幼龟会想些什么呢?
生:大家快离开巢穴奔向大海吧!
生: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了!
……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一个“争先恐后”就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幼龟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他们的,是许多的食肉鸟。接下来又是怎样的场景呢?拿出笔把想象写下来,最好能用上你积累的四字词语。
生练写。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
生:可怜的幼龟不知所措,在无遮无拦的沙滩上无处可躲,它们在食肉鸟地追杀下,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师:是啊,一个不知所措,让我们看到了小幼龟们是那样的无助!
生:食肉鸟立刻扑过来,扑向小幼龟,小幼龟立刻四处逃散,却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被食肉鸟啄食。
师:多么惨烈的一幕啊,可是同学们,这一幕原本是不该发生的,可是现在却是这样,谁来读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幼龟的美好愿望,就因为我们全都破灭了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幼龟入海原本有他们自己的办法,可现在,看着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残体,回想我们的做法,如果你就是游客,想说些什么?
生:我们刚才做了那么蠢的事,很愧疚。
师:后悔不已啊。
生:我们再也不会干扰自然界的事了!因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不应该再破坏这些规律了!
师:是啊,我们要尊重自然!
生:早知道幼龟会这样惨,当初就不应该不听向导的话!我们对幼龟的了解太少了!
师:自责啊!作为向导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不应该救那只幼龟,不应该听游客的。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师:对,正如你们所说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样的神奇,每种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我们应该遵循规律,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不会好心办坏事,这也是自然之道要告诉我们的。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对自然感兴趣的问题,课后可以进行拓展性学习。(师出示作业)
生:作业1,读关于自然的课外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生:作业2,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体会用词的准确。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在这节课上学到的理解“探”和“若无其事”的方法。
生:作业3,带着对自然现象、大自然的动物感兴趣的问题,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
师:老师也送给大家一本书,刚才对大自然现象感兴趣的是谁啊?这本书就放在你这里吧,课后带着大家再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吧!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自然之道)来,我们齐读课题。
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老师点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学生自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自主质疑。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三、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1、学习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
抓住重点词“探”和“若无其事”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创设情境,默读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师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想象当时情景,进行写话练习,通过“语言表达”丰富原文画面,以写促悟。
3、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1)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外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小结:正如大家所言,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坚持己见,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容易办“坏事”。
四、回归整体,交流收获
课文学完了,师生共同回顾。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看蝴蝶故事,感悟自然的规律。
六、小练笔
学习了《自然之道》,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来吧!
七、板书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理解“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2)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3)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1)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1、读题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幼龟进入大海,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自我保护的方法,而“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们”做了件什么事?
2、请你浏览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概括“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思考:
(1)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为什么?
(2)向导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组交流,提出疑问。
3、汇报交流。
(1)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①看见探头幼龟遇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
(指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
原因是爱护幼龟,担心它受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规律。
②不顾向导的劝阻,执意要向导把幼龟抱进大海。
(读出急切的心情。)
原因是急切地、不顾一切地想救幼龟,丝毫没有从动物的自身规律去思考。
(2)联系下文,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由焦急变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轻声读,体会“我们”震惊的心情。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食肉鸟,又会想些什么?
(3)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4)汇报向导说的和做的。
①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谈理解
②向导在“见死不救”的呼喊中,不情愿地把幼龟抱进大海。
黑板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学生谈对重点词的理解,发表对向导做法的看法。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向导,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急切想就小海龟的人讲清原因呢?
4、朗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主题。
(1)“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致海龟收到巨大上海,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就海龟,但是“我们”的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们”的心情?
(2)黄昏海边的美丽自然景色和食肉鸟响彻云霄的欢快叫声像是一种讽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内心会想些什么?
(3)向导由“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
把“悲叹”换个词,向导为什么悲叹?你能读出悲叹的语气吗?
(4)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5.介绍原文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省略了。出示课文的结尾句: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三)、拓展延伸,内化“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我们对自然之道不解和违背亲手导致了一些幼龟被害的惨剧。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曾经学习过,记得吗?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3、你愿意更多地了解自然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4、默读综合性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