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7924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

师: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有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主人。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来共同感受这本“书”的无穷魅力吧!

(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题,看有何问题要问?

生:什么是启示?

师:哪位同学告诉他?

生:启示的意思是启发,有所领悟。

生:钓鱼给我留下了什么启示?

师: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都很会思考,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正是文章的中心问题。这次钓鱼与以往钓鱼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件事究竟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一同感受作者那难忘的钓鱼经历,体悟给作者带来的启示。(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都很投入,在钓鱼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那深深的夜晚,那皎洁的月光,那不同寻常的钓鱼经历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经过昨天的预习,刚才声情并茂的读书,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生字词:生字词大闯关: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师:这些词语大家有没有不理解的?(依次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乞求、沮丧、诱惑、告诫、翕动、皎洁抉择等词)

生:我不理解“翕动”。

生:我通过读课文理解了“翕动”的意思,课文中说“看着调来的大鲈鱼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鱼离开了水,鱼鳃会一张一合,这个“翕动”应该是一张一合的意思。

师:翕动的意思是一张一合地动,你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真会学习。

生:“沮丧”是什么意思?

生:(生做垂头丧气的动作)这就是沮丧。

师:课文中的作者为何沮丧?

(生读课文,纷纷举手)

生:作者因为钓到很大一条鱼父亲非让他放掉,他非常沮丧。

生:什么是“涟漪”?

生:细小的波纹就叫涟漪。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们把线轻轻往湖中一抛,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美吗?

生:抉择是什么意思?

生:抉择是选择的意思。

师:在课文中,作者面临着什么样的抉择?

生:(读书,思考)在文中,作者不知是放鱼还是不放,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师:由这件事,作者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启发?

生:(读)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

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钓鱼经历,给作者一生都带来深远的影响,致使作者受用终生。、让我们再来随同作者一起走进那个夜晚,共同聆听作者的心跳。

(学生读1——9自然段)

生:我认为,在钓鱼的夜晚,作者与父亲发生了争执,争论放不放条鲈鱼,最后作者还是在父亲要求下,迫不得已放了那条鲈鱼。

师:(板书:不放、放)我为什么不放鲈鱼,而父亲为什么坚决要放呢?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次细读本部分内容,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投入地读书,在书中仔细地批画)

生:“我”不放的理由是因为四周无人,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和船的影子。

师:是啊,虽没到开放日,但四周无人,把这条又肥又大的鲈鱼据为己有,也是可以的。若是你,你会如何做?

生:(我会要了这条鱼,因为四周无人知道。)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还没到捕捞开放日,我们应尊守规则,放掉鲈鱼。因为,那是不道德的。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我选择放掉鲈鱼。

(学生频频点头)

师:是啊,在面许多事情的是与非上我们应以道德标准来衡量,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我”不放鲈鱼还有哪些理由?

生:(读第三段)我从这一段了解到作者钓这条鱼费了很长时间,是相当不容易的,况且这条鲈鱼有时那么漂亮、肥大,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情,拿回家顿到锅里,吃着鲜嫩的鱼肉,喝着鲜美的鱼汤,那是何等的感觉?(众生笑)

师:是啊,这么一条大鱼谁不喜欢呢?我干脆别放回去了?行吗?

生:不行。不放父亲不愿意。

师:父亲为何非让我放掉呢?他自有他的理由。谁来谈?

生:读“父亲划着了火柴……”, 因为还没到捕捞时间,所以父亲非要放掉。

师:从这一段话中谁还读出了什么?

生:从“盯”一字中我知道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鲈鱼,父亲也在经历道德体验,到底是放还是不放鲈鱼?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毅然选择了放鲈鱼。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生入情入境地读)当我听到父亲的话时,我急切地问道:(生读)“爸爸,这是为什么?”

师:在面临道德难题时,父亲决定了的事,不容更改,平静地对我说,(生读)“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师:我气极了,哭着大声争辩到“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当我看看四周无人,我又一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可最后我还是把鱼放了。你认为这位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遵守规则的父亲。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尽人情的父亲。

师:面对我的乞求,父亲真的是不近人情吗?

生:父亲在虽然很心疼孩子,但实践道德没法妥协,是必须去做的。

师:(出示“但是,在人生旅途中……”)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认真阅读,沉默片刻)

生:诱惑人的“鱼”这个鱼不是真正的鱼,而是指让人心动的东西,如见到钱,钱就是鱼,买东西时别人多找的钱,也是文中的鱼。

师:其实,这“鱼”指的是不应该得到的地位、荣誉,在你的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生: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我前面的阿姨兜里掉出了十元钱,我迅速跑过去,捡了起来,是给阿姨呢?还是不给呢?我将钱塞进了自己兜里,可是我心情沉重,心里忐忑不安的,最后还是将钱还给了阿姨,还给阿姨的一刹那,我的心里马上轻松了,唱着歌走了。

师:是啊,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文中的我面临着放与不放的问题,这位同学面临着给钱与不给钱的问题,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谁还理解了哪句话?

生:我理解了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正是因为我从小经历了这件事,所以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我放弃了那条诱人的鱼。

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生:面临诱惑时,首先选择道德。

生:克服诱惑,遵守规则。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明白了我和父亲在放与不放与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我们遵守了道德规则,将鱼放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在面临道德的是与非时,我拒绝诱惑,受用终生。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这篇课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生: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我喜欢“月光如水”这个词语。

师:写文章时多用些好词好句大家都喜欢读。

生: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先写我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鱼,然后父亲一看不到开放日的时间,让我放鱼,不放,最后又讲了因这件事,自己终生受用。

师:文章要写层次清楚、明了,大家才爱读。

生:这篇课文写得很形象,如当听到父亲让我放鱼时,我急切地喊了起来,后来有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父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生动、具体的内容能使大家身临其境,读得投入。

生: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美,“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在写叙事的文章时,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师:老师虽没有讲过这篇课文,但原来读过,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四周无人的情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之所以喜欢这篇课文,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在你的生活中,除了刚才那位同学谈到的捡钱外,还有没有像作者这样面临着道德抉择的难题?

生: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总部,刚上公交车坐下,就有一位老奶奶上来了,车上已经没有了座位。是让给她作为呢,还是不让呢?

最后还是把座位让给了年迈的老奶奶。

师:面临着让不让座位的难题。

生:我感冒了,口里有一口痰,一直想吐掉,可是周围既没有垃圾箱,也没有水池,我的衣兜里也没有装纸,将痰随地吐痰是不道德的,怎么办?最后我生生地将这口痰咽了下去。

师:你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生:前两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当时结账处人太多了,这得排多长时间的队呀!这是,前边有人给我打招呼,我一看是我们家一个院的王欣哥哥,他说,来,到我这里来,是去呢,还是不去呢?我左右为难。

师:看来,在同学们身上发生的这样的事还不少,请把你的这一段经历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吧。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第二篇】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黑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⑴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

板书:

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④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⑵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③分角色朗读。

⑶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⑷小结升华:

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2、再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⑴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

(特殊的含义。)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

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⑵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⑶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实录【第三篇】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文质兼美,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钓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使学生懂得,自觉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修养。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学生"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引导他们在读中悟,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6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詹姆斯的心理变化。

(3)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预习自学生字。

(2)创设情境展开讨论促进理解。

(3)在朗读中深入理解父亲的正确做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詹姆斯的心理变化。

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

设计理念:("黑板"使用权的易主,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这种亲身体验是主体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表征。)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练读中把课文逐步读正确,流利。具体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设计理念:(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他们将更乐于参与读书。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设计理念:(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或其它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练字的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4---16自然段,了解詹姆斯心情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的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陪爸爸钓鱼

有一天中午,我的女儿被她爸爸带去钓鱼。他们先找了一块平地,钓了好长时间,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女儿着急地对她爸爸大叫:"你怎么老钓不到鱼,你不是钓鱼高手!"因为女儿在一旁吵闹,她爸爸没办法,就让她去看别人钓鱼,等她走过后了,她爸爸就钓上了一条小鱼,女儿看到她爸爸钓了一条小鱼,就兴奋地喊了起来:"爸爸上钩了,爸爸上钩了。"她爸爸觉得这条小鱼太小,就把它放走了,女儿因此哇哇大哭了一场。

师:同学们,你们跟过爸爸妈妈钓过鱼吗 谁来说说你钓鱼时的感受。

生谈体会。

二,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师: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是个钓鱼爱好者,我们来读读他的故事。

师范读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詹姆斯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去钓鱼,在他爸爸的要求下,詹姆斯将刚钓到的一条大鲈鱼又放回水中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再读默读课文,要求画出文中描写男孩钓到鱼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后汇报。

出示以上句子:

两上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尽了,詹姆斯开始慢慢地收钩。那个大家伙一点点地露出水面。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

指名学生读以上句子,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句应读出惊奇的语气,因为詹姆斯钓到的鱼实在是太大了。师板书:钓到鱼---惊奇

生:我觉得詹姆斯钓到一条大鱼后感到很兴奋。

师:请你读出他的兴奋之情。师板书:兴奋

生:我觉得詹姆斯钓到一条大鱼后感到很激动。师板书:激动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情来读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该段。

师:詹姆斯将钓到的鱼带回家了吗

生:没有,他将这条鱼给放了。

师:他放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相应段落。

生汇报。

出示以下句子:

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那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还在不停扭动着的大鱼,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

指名学生读以上句子。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感到此时的詹姆斯一定很难过。

师:请你读出他的难过之情。

师板书:放鱼----难过

师:你们还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感到此时的詹姆斯一定很不情愿,放走这条鱼是被逼无奈。师板书:不情愿,无可奈何

师:此时的詹姆斯心情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为什么

生:是因为他的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

师:詹姆斯就心甘情愿地将鱼放掉吗 生:不是。

师:这条鱼足有20斤,身体闪闪发亮,这么大,这么美的鱼对詹姆斯来讲是太具有诱惑力了,詹姆斯怎么舍得放掉它。让我们来读一读,细细品味一下,在放鱼之前,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体会出这对父子心与心间的较量。

师:同学们从"爸爸!"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詹姆斯对爸爸的话感到突然,不理解。

师:从爸爸的这句"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话中,你们又读懂了什么

生:爸爸很平静,但又是很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

师:同学们听 同学读的语气中又明白了什么

生:詹姆斯对他爸爸的决定不服,表示抗议,也表现了他对这条大鱼的不舍得。

师:当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时,如果你是詹姆斯,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爸爸,你会怎么说

学生分角色在本上写写感想。

(设计理念: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参与阅读实践,避免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那些常爱当看课学生的思维过程,我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努力写出自己特有的思想, 因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此处设计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三,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师:看到你们本上写得密密麻麻的,我知道你们今天的学习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一下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设计理念:教师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师:请这组扮演詹姆斯的来说说你心里的想法。

生:爸爸,这可是我花了两个小时才钓上来的鱼啊!它足有10公斤重,我们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耶!

生:爸爸,这儿没有一个人,也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况且这可是我第一次钓这么大的鱼呀!你就让我把它带回去吧!

生:爸爸,你应该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花了两个小时才钓到这么大的鱼,怎能轻易放掉

生:爸爸,这儿没有一个人,也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况且这可是我第一次钓这么大的鱼呀!你就让我把它带回去吧!

师:是啊!你让我把这条鱼放走,这太令我难过了。不知爸爸到底是怎样想的 请另一组说说。

生:孩子,虽然离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可这是规则。如果每个人不遵守规则的话,那么整个世界会将乱了套。我的好孩子,听我的话吧,不要再犹豫了,亲爱的。

师:有道理!你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问题,说明你已掌握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了。

生:孩子,虽然你放了那条可以卖很多钱的大鱼,但你却获得了另一样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品德,要知道诚实比金钱更宝贵,是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师:有见地!你能从这简单的小事领悟到这番大道理。

生:儿子,虽然这件事没人知道,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道德是无形的,如果你放了这条大鱼,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道德问题时,那无形的道德就会来帮你的。

师:是啊!遵守道德规则会让我们因此而受益匪浅的。三十四年来,詹姆斯还钓过这样大的鱼吗 他因此而感到后悔吗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5自然段。

生谈读懂了什么 (即使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也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已有。)

四,升华认识

师:在以后的日子里,詹姆斯还会面对怎样的"大鱼" 他会怎么做的 这"大鱼"实际上是指生活中的什么呢

生:是指各种各样的诱惑。如金钱,美女,权利,地位等。

总结全文:

正是詹姆斯爸爸的严格要求,詹姆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实践着道德准则,长大后才得以成为一名成功的建筑设计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一样有勇气,有毅力去执行各项规则,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五,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2,将文中某句话改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3,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

板书设计:

钓鱼-----兴奋,紧张,激动

放鱼-----不情愿,委屈,无可奈何,悲哀

启示:在诱惑面前,坚持真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课堂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达到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詹姆斯一悲一喜之情带到朗读中,让学生有感情,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朗读中,在动笔思考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再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是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地与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实录【第四篇】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彭金云

〖关注学情,顺学而导〗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行为发生持之以恒的变化的过程。关注学情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是“生长问题”的地方,它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换而变换,也会随着教师的引导提示而变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极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对症下药,从学生实际出发,讲学生所缺,练学生所需,读学生所爱,要善于根据学情的变化来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有时甚至需要转换教学机制,实行教学重组,务求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效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朗读感悟这样一个教学思路。孩子们读文之后,我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表现父亲品德高尚的语句读给大家听,想让他们从中受到诚信教育。突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课文中的父亲特别傻,儿子钓上来的鲈鱼那么大,周围又没有人发现,为什么要把鱼放了呢?就算放了别人也不知道啊!”教室里哄堂大笑,当时我一听就愣住了,谁料到孩子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孩子的回答完全与我的教学设计背道而驰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原有的教学设计还要不要继续呢?我这才意识到,孩子们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出现这种想法完全是情有可缘的。这时候再继续跟他们讲诚信肯定是苍白无力的!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学生,还有哪些同学也认为这位父亲很傻?还真有好几个孩子举手了!接下来,我便安排正反双方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并要求他们从课文和实际生活当中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直到下课,他们还意犹未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调整,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学情是动态的,是多样的,也是可变的。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学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分析了学情,研究了学情,教学才有相应的对策,才有具体的方法,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实验小学 林丽卿

〖以文眼为课眼〗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是一首诗的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1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如果能以文眼为课眼,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文眼的选择因文而异,小说的文眼经常设在高潮处,哲理性散文如《钓鱼的启示》,有关表述启示的语句就是文眼。“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寻找文眼作课眼,就是探寻作者思路,深入文本的过程。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语和重点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把握“我”的心情变化。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想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培养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读故事,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上课是出省接班上课,对于山西太原三附小的学生的认识、表达、朗读、感悟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等不够了解,所以我在备课中设计了学情预设和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词语积累,质疑引入

1、读题目:《钓鱼的启示》。

2、读词语:晚霞辉映、银光闪闪、月光皎洁、月光如水

3、读句子:三十四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师板书:什么事?启示?

设计理念:丰富积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概括故事,找出启示

1、那个夜晚发生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钓鱼、放鱼

2、那个夜晚,给我留下的终生启示是什么?学生回答时,板书:启示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故事,初悟启示。

三、品读故事,体会心情

1、体会钓鱼时的“得意”

A、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B、体会我钓到大鲈鱼时的惊喜、得意之情。

2、体会放鱼时的“沮丧”

抓住我和父亲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找出相关语句,弄清父亲放鱼的理由、我不愿意放鱼的理由。

4、品读细节描写,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A、读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B、同桌讨论:此时,父亲的心里在想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我钓鱼、放鱼的不同心情,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诵读涵泳、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品读“启示”,深化感悟

1、结合故事内容,生活经验,理解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父亲的做法。

3、理解“鱼”的含义。

4、写自己的启示,全班交流。

5、。

设计意图:理解启示,突破难点,写启示,深化感悟。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得意

什么事?

放鱼沮丧

启示?自律诚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27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