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上渔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81068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江上渔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上渔者》原文1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为名贵。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

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上渔者》教案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此诗的学习知道这是一首赞美江上渔者的诗歌,从而启发学生联想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2.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重、难点:体会捕鱼人所冒的危险。

教学材料:学生自制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古诗《江上渔者》

1.介绍作者范仲淹。

2.重点字词的解释。但:只。

3.教师解释诗句的含义。

大江上来来往往的读书做官的人们,只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喜爱它,却不知捕鱼人所冒的风险。你看,江中那小船像一片树叶在大风大浪里摇摆飘荡,一会儿爬上浪尖,一会儿跃入浪谷又看不见了。

二、朗读古诗《江上渔者》

1.教师领读古诗。

2.学生有语气的练习朗读。

3.师生对读。

三、古诗表演《江上渔者》

1.根据古诗的意思创编情景剧《江上渔者》。

2.请一部分学生表演古诗。

四、古诗绘画《江上渔者》

1.由学生描述所要画的内容。

2.教师讲明诗句书写的格式。

3.完成作品后讲评。

小学三年级语文《江上渔者》教学反思3

为了有效地教学《江上渔者》这课,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精心的设计:

一、简介诗人范仲淹,并提出他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写的这首古诗正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体现。

二、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找出诗人站在酒楼上所听、所见、所想的句子。第一句“所听”,重点抓住在“南来北往、不住地、柔嫩味鲜”三个词语,这里有一个拓展:“不住地称赞”,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进餐馆吃到美味时那种感觉,充分地说,大胆地说!孩子们兴致很高,第二句,我抓住了“波涛汹涌”、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排比句,先用手势比划“波涛汹涌、浪尖、浪谷”。为了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印象,我还通过课件让学生看画面,体会渔民打渔的艰辛和危险,学生有感才有悟!学到这里,不由得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渔民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打鱼?原来他们是被生活所迫,鲈鱼有时南来北往的客人喜欢吃的鱼,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所以他们必须去打鱼,教学到这里,已经到了高 潮,师生和诗人一样,对渔民的打鱼生活深表同情,渔民真是可怜啊!于是诗人写下了千古名诗《江上渔者》,后让学生饱含深情地读这首诗,再背诵这首诗。

三、课文上完了,联系到现实生活,学习这首古诗,也有现实意义。我教育学生,我们生活得非常优裕,衣食无忧,可是有些同学在吃午餐和午点时,经常剩下很多食物,这是浪费,从今天起,我们比一比。看谁的碗里吃得干净,谁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孩子学习不大胆,主观能动性不够,个性化朗读有欠缺,这是我今后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78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