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1863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材简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学习本文,能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为人民服务》是1篇演讲稿,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本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让学生感受议论文表达方式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鸿毛、炊事员”等词语,积累含有“鼎”的四字词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

2.通读课文,理清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初步领悟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要意思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三方面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通过“品评比较”、“感情色彩辨析”、“关联词语的咀嚼” 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通过层层朗读,触摸毛主席“引经据典”、“对比”、“举例”等论述方法,体会感受毛主席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严密,感受主席语言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触摸毛主席“引经据典”、“对比”、“举例”等论述方法,体会感受毛主席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严密,感受主席语言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巡视海空陆三军的视频;张思德的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媒体播放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巡视海空陆三军的场面。“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三军战士们的一句句 “为人民服务”是多么的铿锵有力,多么的震撼人心!

出示: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

苍劲有力的题词就是当年毛泽东号召全军全党的宗旨——(齐读)“为人民服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板书课题)

(多媒体呈现“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语境,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皈依,拉近学生与历史、与“为人民服务”的距离,使一声声“为人民服务”初步植入学生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文体

通过预习,结合资料袋,你发现这篇文章与我们平时学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这是一份演讲稿,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前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演讲;预设二:这是1篇议论文,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就跟你讲道理似的)

(意在让学生触摸议论文、演讲稿的文体特点。)

2.感知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指名逐节朗读课文,读中正音(如“鼎”、“铭”、“炊”等字),读中穿插教学“鼎”字(象形字,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指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积累“一言九鼎”、“三国鼎立”、“鼎鼎大名”“革故鼎新”等词语,并提炼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达成共识: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讲了三方面的意思——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板书要点。)

(读懂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把书读薄,进一步感受“围绕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议论方法。)

3.感知论点的开门见山

毛泽东主席从“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三方面具体阐述中心“为人民服务”,像剥笋衣一样一层一层地讲得清清楚楚。不难发现,文章的一开始就鲜明地亮出了主席演讲的观点。读读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品评比较。去掉“完全、彻底” 两个词读一读,从““完全、彻底”两个词中读出了什么?(体会毛泽东主席的用词的意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朗读这一段,背诵,让“为人民服务”也深入学生的心中。

(3)再读这一自然段,感悟开门见山亮观点的写法。

(鲜明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在读懂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毛主席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的方法。通过品评比较,体味“完全、彻底”词语的韵味,感受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感悟课题高度浓缩的魅力

再回读课题,结合课题,感受“课题”高度浓缩文章内容的魅力。

三、品析词句,感悟语言的魅力

“为人民服务”这简简单单的口号,经过五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是那样的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散发着如此大的魅力呢?让我们细细走进毛主席的演讲词去探个究竟吧!

(一)解读“死的意义”,感受引经据典的效应

1.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毛泽东又是怎样把“死的意义”说清楚的?看看主席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2.交流:

(1)引用

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示句子:

a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理解“固”、“或”、“于”等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②体会引用的效应,增强演说的说服力。

毛主席自己就是一个伟人,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

(简介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使人信服)

③读句子。

(2)对比

出示句子:

b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①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可以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

③体会“死”字的感情色彩。同样一个“死”字,前者的“死”字与后者的“死”所包涵的韵味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的“死”是怎样的死?联想到哪些表示“死”的词语或诗句?(如词语:“牺牲”、“就义”、“献身”、“捐躯”等;如诗句: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于谦的“浑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

后者的“死”呢?(如“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等)

④带上不同的情感色彩朗读。读中体会“对比”的作用,一比,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

(3)举例

出示句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介绍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生平,以及牺牲时感人的那一幕。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小结:毛主席先是亮出“死有不同的意义”的观点,然后引用司马迁的名言,继而采用对比的手法辨别“死”的含义,最后张思德为人民而牺牲的例子,字字珠玑,令人信服。

(强化学生对“引用”的感知,领悟“引用”的表达效益;在对比研读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明了“死”的褒贬义,;补充张思德的生平事迹,体会为人民而死的价值,丰厚 “死”的情韵味,感受“举例”的有力度。)

(二)解读“不怕批评”,体会语言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不怕批评”这一点,毛主席又是怎样娓娓道来的呢?

出示语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自由读读,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1)出示填空题: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论述                        。第一句论述                                                   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                                                   ;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

;第五、六句话举                         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

交流:(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只要对人民有好处的批评我们就采纳。第五、六句举采纳李鼎铭的“精兵简政”这一建议进一步说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2)将关联词语变红,通过师生引读,分句朗读等形式,体会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意思的层层递进。

(3)去掉关联词语,让学生填补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正确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小结:毛泽东主席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细致的描写,有的只是简朴的语言。但从这简洁的语言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主席那独特的语言魅力。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通过“关联词语”的咀嚼,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毛主席语言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自主解读“团结互助”, 用心体会句子之间逻辑的严密

自由地读读“团结互助”这部分的内容,动笔划划句子,感受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感受毛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读后交流。

预设:

如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又如:“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马上用“但是”一转,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着用“不过”一转,说“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思维真是严密啊!

指导朗读。

(教学由扶到放,在“死的意义”、“不怕批评”的语段中感受了文本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体悟,体会毛主席语言的严谨性,体会“举例”、“引用”、“对比”在论述当中的作用。)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两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我们朗读着《为人民服务》,你收获到了什么?

(感受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言语魅力后,喷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引用”或 “对比”或 “举例”来畅所欲言。)

五、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在这篇课文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的经典名句,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依旧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启发和帮助。把你最喜欢的,或是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是经典,引导学生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积累下来,积累经典的语言,丰厚语言的储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出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四、学习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

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六、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集体讨论。

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七、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八、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三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 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b 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 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幻灯片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 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 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

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 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 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 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幻灯片2):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幻灯片3)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出示幻灯片4)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我已教过多次,每教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但并不完全满意。教学这篇中老年人非常熟悉但今天的少年儿童并不熟悉的课文,我觉得需要突破两个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由于时空跨度较大,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句子有一定难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目标涉及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中,成绩有,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现总结如下,以利今后工作。

一、在读上下功夫

由于时空跨度大,学生很难理解1944年延安革命根据地所面临的困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准备,主要是搜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背景知识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外在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学生的读,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悟,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讲是辅助,读是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读的指导。

二、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求突破

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重要的,但教师的讲解要精,恰到好处,绝不能代替学生的自读自解,教师的讲解如果超过了度,还不如不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简单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多做努力,授生以渔,而不是像以前的简单的授生以鱼,我想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是做好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条件,而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已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在上师范学校时老师的教诲,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无论背景知识的呈现,还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再到像对课文内容的诠释,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总结与反思。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认真学习我校其它教师的经验,在阅读指导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求突破,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谋发展,力争通过本次培训,业务能力有较大进步。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交待目标

同学们,你们记不记得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江亲切慰问的话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是战士们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仿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十六课:为人民服务(板书)。这篇课文是议论文,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就是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希望同学通过本音标学习,能体会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之处。

二、预习检查

1、简介写作背景。

2、介绍书中的人物。

三、自学

下面大家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中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自学汇报

1、汇报字、词、句,师随机点拨。

2、提出在自学中没有弄懂的问题。

五、小组讨论

各小组讲座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组长同学做好记录。

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

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下次到一起来了。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哪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5、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七、质疑

1、李鼎铭先生是在怎样情况下提出“精兵简政”这条建议的?

2、全文是围绕哪一中心论述的?

3、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作为一个制度?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勇气从哪里来?

八、朗读课文,体会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怎么样活着才有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中心,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3、指读。

九、总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论述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

十、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为什么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生死

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正确对待困难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有趣。我的课堂上,常设置有“自由提问”的环节,我想: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25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