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06235

【导言】此例“《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优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交待目标

同学们,你们记不记得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江亲切慰问的话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是战士们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仿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十六课:为人民服务(板书)。这篇课文是议论文,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就是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希望同学通过本音标学习,能体会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之处。

二、预习检查

1、简介写作背景。

2、介绍书中的人物。

三、自学

下面大家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中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自学汇报

1、汇报字、词、句,师随机点拨。

2、提出在自学中没有弄懂的问题。

五、小组讨论

各小组讲座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组长同学做好记录。

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

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下次到一起来了。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哪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5、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七、质疑

1、李鼎铭先生是在怎样情况下提出“精兵简政”这条建议的?

2、全文是围绕哪一中心论述的?

3、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作为一个制度?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勇气从哪里来?

八、朗读课文,体会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怎么样活着才有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中心,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3、指读。

九、总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论述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

十、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为什么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生死

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正确对待困难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有趣。我的课堂上,常设置有“自由提问”的环节,我想: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课堂上,同学们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视角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它究竟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内容。

教师思考

本文是1篇演讲辞,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准确把握议论文在小语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特点,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设计特色读、议、画、悟多种手段运用,理解课文的论述美。

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信息资料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⑴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⑵ 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通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四、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影响。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确定阅读方向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提高认识。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教者可以适当提示研讨的问题。

如: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发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合作交流,既利于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深读背诵,升华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背诵。

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录在积累本上。

2、选择恰当的词语,并仿写一句话: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五、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简短的议论文,阅读体会并尝试动笔写写看。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出自毛泽东1944年的一次演讲,影响很深远。教法上以朗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领会讲演稿的特点。

2.通过熟读背诵,领略毛泽东政论文的语言风格。

3.结合文章和自己的阅历,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60多年前,一个烧炭战士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让一代伟人吟诵出光焰万丈的名篇,它照耀了过去也温暖着今天。这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普通士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二)整体把握

1.从演讲思路上切入:

毛泽东那天讲话时手里没有讲稿,却思路严谨。朗读课文,说说他讲话的主旨是什么,有哪几个要点,观点和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明确:

(1)讲话主旨:为人民服务。鲜明集中的主题(话题),是演讲成功的首要因素。

(2)找段落中心句:演讲稿的中心句多在每段开头,但又不绝对。本文三、四两段首尾句都是中心句。

(3)明确文章思路:本文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因前两者不证自明,故“怎么办”是重点。文章围绕哀悼的话题,层层递进,构成了严谨的总分总结构。

严谨的结构是演讲成功的重要保证。

2.从人称代词上切入:

本文的人称代词和指称人的名词用得较多也很有分寸。如:我们(的队伍)、人民、张思德、李鼎铭、替法西斯卖力的(人)、别人、你、他、中国人民、他们、全民族、老百姓、村上的人。称呼背后体现着作者的阶级分析思想、革命策略和党的方针政策,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揣摩体会不同词语背后的感情色彩。

3.从文本比较上切入:

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何异同?小组讨论,作多角度探究比较:

相同点:①体裁都是议论文(演讲);②时间都在抗战时期;③都用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④都是红色经典著作。

不同点:①时间背景;②对象;③场合;④听众;⑤方式;⑥开头结尾;⑦语言风格。

通过比较,领悟演讲稿运用语言的原则或技巧。

明确的对象、鲜明的针对性,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重难点突破

1.从词句理解上突破:自读画出难点,师生交流。

2.从逻辑分析上突破:本文是运用逻辑的典范,运用了大量的三段论。即:a→b,c是a,那么c→b。

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三句话环环相扣。这类推论,文中很多,能激活听众的思维。(建议不在逻辑术语上过多分析,讲课时可以不出现“三段论”这个术语。)

以理服人,是一场好演讲的重要因素。

3.从语言品读上突破:

通过朗读,揣摩句子含义,感受表达效果,体会毛泽东的演讲风格。

①关联词的运用使文脉流畅严谨。如第三段、第四段。

②短句联用,很有气势和感染力。如第四段运用三个“要”、三个“互相”的句子。

上口入耳,可讲可听,这是好演讲的基本要求。

③引用、对比和口语的运用,使文章雅俗共赏,入理入情。

以情动人,是取得好的演讲效果的重要技巧。

四、拓展延伸

搜索浏览相关网页进行探究学习(选做一):

1.写悼词仅仅因为张思德是毛泽东的警卫员吗?——《为人民服务》写作动机和背景探析。

2.课下阅读《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了解毛泽东的语言艺术。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想【第四篇】

湖南省靖州县新厂学区 陈学明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

教学难点 :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五、课堂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 还(huán hái) 要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 )兵( )简( )政( )

(2)死得其所( )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六、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2、完成练习册。

七、附板书设计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20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