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好玩的数学趣味教学设计方案(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8356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好玩的数学趣味教学设计方案(汇总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趣味数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xx月xx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扑克"与年xx月xx日、季度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 "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趣味数学教案【第二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获得准确的感性材料。

2. 培养学生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3. 观察力的训练是伴随着理解思维而进行的,同时也检查你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是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使自己更聪明,就要经常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多观察、多思考问题中使思路灵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观察力的训练是伴随着理解思维而进行的,同时也检查你的记忆力,即你是否见多识广,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者一听就明白。愿这一节课能使你的头脑更灵活。

二、知识新授与应用

1.课件出示:一组有趣的图片

图1: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仔细看一看。

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图2: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

让学生跟着要求做,然后说一说看到的。

图3:有多少个黑点?

图4:是静的还是动的?

图5:“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教师介绍学生认识。

2、练习。

三、回顾小结:

学生谈收获。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第三篇】

活动设计

丝巾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系法:做腕口,做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流行起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许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着自己的丝巾,于是我就想到,是否可以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鉴于丝巾本是四方形,装饰起来太费时,所以改成了三角形的头巾,减少了操作的时间。于是,我想到了无纺布,无纺布是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见的材料。因此,我决定采用数学中的间隔排序的方法设计头巾上的花纹,巧妙的将无纺布结合在一起,此活动便应运而生了。

教案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图案排列的基本规律,并尝试自我创造排列。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排列规律,体验自我装扮后的快乐。

教案准备

1、范例头巾两条,三角形的无纺布每人两条。

2、装饰图形片若干。

3、轻音乐、音乐《最炫民族风》。

教案流程

一、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漂亮的头巾,请小朋友看看头巾上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2、幼儿观察、讨论,发现排列规律。

3、小结:原来这些花朵是按大小交替、颜色交替排列的。

二、初步尝试,自由排列。

师:咦!这些头巾上的花纹真有趣!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头巾吧!

1、提问:那头巾上的花纹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对了!从红旗的后面,并且在红线的上面排列好有规律的花纹,头巾就会变得独特而漂亮!

2、提醒幼儿按规律排列花纹。

3、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师:等下完成的小朋友请你拿着头巾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检查,你也可以说给客人老师听一听你是怎样排列的,如果你做对了,客人老师还会送你一个贴纸贴在头巾上哦!请大家加油去做头巾吧!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3)全体检查对错。

三、层层递进,二次操作。

师:那小朋友还有更好的排列方法吗?现在请大家再来做一条和刚才不一样的。头巾吧!

师:完成的小朋友再去和客人老师说一说你的排列方法,如果你这次做对了,客人老师还会帮你们把头巾系在头上哦!

四、展示成果,体验快乐。

师:宝贝们,你们太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秀一秀吧!

四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有一首儿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那么,两只青蛙几张嘴?三只呢?

课件出示

1只青蛙 1张嘴

2只青蛙 2张嘴

3只青蛙 3张嘴

4只青蛙 4张嘴

…… ……

师:相信大家还能说下去。但老师现在想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列数有什么特点?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一样的。

师:前面的数表示什么? (青蛙的只数)

后面的数表示什么? (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数等于嘴的数量。

师:那n只青蛙有多少张嘴?

课件出示n只青蛙n张嘴

生:因为嘴的张数和青蛙的只数是相等的。

师:在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数,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来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方便。这里我们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数量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摆小棒

师: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可以这样列式:1 3

如果你想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如果这样摆3个呢?4个呢?

生: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2 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3 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4 3

板书三角形的个数 小棒根数

1 1 3

2 2 3

3 3 3   …… ……

师:仔细观察,再思考,若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板书:a

生1:三角形的个数 3就是小棒的根数

生2: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为a 3板书:a 3

师:在这里,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数?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师:这些数我们叫做自然数,刚才的1 3,2 3,3 3,……,这么多的算式,只用a 3就把刚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来字母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变简单了,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在数学中,我们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a 3。请同学翻开书本86页,看看最上面小博士说的话。板书 a 3=3 a=3·a=3a

师:观察,能简便的是哪种运算符号?

生:乘号。

情境二:妈妈的年龄

(1)师:上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我们的朋友淘气出了一个与妈妈有关的问题给大家。

课件出示:

淘气说:妈妈比我大26岁。那么当我1岁时,妈妈几岁?2岁时,妈妈几岁?3岁时?

趣味数学教案【第五篇】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加法,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子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

2、感受合作下棋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棋盘八副,围棋子若干。

2、“8”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算式卡若干,“9”的加法算式等。

活动过程:

1、复习8以内的加减。

师:今天幼儿园要举行趣味围棋赛,你们想参加吗?参赛队员在赛场不能乱跑,要坐在位子上。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门票,请小朋友们对号入座。

幼儿根据门票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并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2、学习9的加法并列出算式。

(1)热身赛。

师:比赛马上开始,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相对的两人一组,两人一副棋盘,一人执黑棋子,一人执白棋子。首先,我们来进行热身赛:两人一组,每组小朋友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谁先出棋。我出示一个数,要求小朋友出的黑棋和白棋合起来是我给你们的数。

(2)趣味黑白棋大赛:学习9的加法,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

师:正式比赛现在开始。规则是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摆棋,每摆一次各自列出一道算式。第一轮比赛开始,一个幼儿先出一部分棋子,另一幼儿根据前一幼儿出的棋子的数量,出另一部分棋子,然后两幼儿根据双方所出棋子的数量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3)验证趣味黑白棋大赛的结果。

师:请把你们列的算式告诉大家。幼儿验证记录卡。

(4)同样的方法开始其他几轮的比赛,学习其他的几组9的加法。

(5)最后,请每组幼儿说说他们所列的算式及其结果。

小结和是9的8道加法算式。

3、“9子通”游戏。

师:在画架上有许多“9子通”的图谱,里面藏着许多9的加法的。秘密,请小朋友找找看,找到了就把它的算式列出来。看谁找得多,看谁找得快,看谁算得对。

4、结束。

检查幼儿所列的算式并请小朋友说说他是根据棋盘上的哪个部分的棋子列出的算式。

活动延伸:

将模盘、棋子放到活动区供幼儿自由操作。

活动反思:

由于活动的设计源于幼儿的兴趣,而且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幼儿在已有8以内数的加减法和9的组成这些知识基础之后,学习了9的加法,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的近期发展需要。

在活动中我始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活动的设计都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为达成目标服务,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面广,这样能使幼儿在轻松的操作活动中达到目标要求,做到在玩中学数学的目的,同时也重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我班幼儿学习数的组成时,已经发现数组成的交换规律。但是由于我认为幼儿学习了8以内数的加减法和9的组成,已经掌握了这一规律,所以在本次活动就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活动中,我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数学的规律,让孩子能做到举一反三。

活动评析:

活动中教师能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重视个别辅导,注意与幼儿的互动,主动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了幼儿数学教育中“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本次活动前幼儿已经学习了8以内数的加法和组成,已经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学会了列加法算式计算,因此在学习9的加法时若活动目标:仍然停留在“能根据每次摆黑白棋子的数量列出9的加法算式”的水平上,我认为目标要求太低了。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活动过程:的情景看,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发现加法交换的关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中教师对于数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于可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因素的挖掘还不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2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