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8859

【导言】此例“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精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伤仲永》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案背景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5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1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教学课题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1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1篇说理文言文,它的特点是借事说理,借仲永故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说理的同时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的读音、难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人的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勤奋起决定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学方法设想:

一 、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类似文中成长过程的事例,在教学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读课)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三、 学生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啊?(学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学习,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介绍作者:

百度搜索,查相关资料。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 辙欧阳修曾巩 王安石

三、 学生自读课文

(一 ) 解题。

1、板书课题:伤仲永,“伤”字是什么意思?

2、布置学生看本文注释,了解文章出处。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字典,正字、正音。

3、译读课文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师做适当点拨。

重点识记下列词语: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也( ) 卒之为众人( )

固众人( ) 得为众人而已也( )

2、明确词类活用。

① 父异焉( )

② 邑人奇之( )

③ 父利其然也( )

④ 宾客其父( )

⑤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组内合作探究,自己翻译文章,不懂的地方,班内解决,再不会的,老师讲解。

四、试着背诵课文第一段

1、自由背诵

2、指名背诵,师生共评

3、齐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重点字词及含义。

2、理清故事脉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伤?

2、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3、 五岁时的方仲永表现出了怎样的。才能?在文中勾画语句。提示字义:书、为、意、一、可观。

4、邑人和父亲是怎样对待方仲永的?读课文,勾画语句。提示字义:稍稍、宾客、利、日、泯然。

5、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的语句朗读。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二、方仲永“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

5、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参考: 。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6、归纳主题

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师作补充。(可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聪明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奋努力更重要。)

四、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其”各指代什么?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余闻之也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属于)

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奔跑)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

E、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F、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忍受)

3、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愚昧无知的句子是:

4、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三个字:五、扩展迁移

1、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

2、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学的故事。

课件展示名人名言和古人勤学故事事例。古希腊演说家得摩斯梯尼的故事。

伤仲永 教学设计【第二篇】

文言文《伤仲永》赏析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赏析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的众人,作者的感慨和文章的思想意义也就深刻多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伤仲永 教学设计【第三篇】

关于伤仲永文言文翻译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够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二百三十四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之后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伤仲永》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较有吸引力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详尽的书下注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

读课文,说说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难,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你们认为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解答提出来,全班共同探究。

课文理解难点:

1、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力图写真,人物有名有姓,哪里人氏、身份家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仲永如何神奇也有明明白白的细节描写,还有“父异焉”“邑人奇之”的确证,另外叙事所用见闻录的方式,使仲永成为“我”生活视野里的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叫人不得不信。

现在我们争论故事的真假已无多大意义,仲永现象不乏其例,作者意在用仲永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更见作者匠心,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把仲永的天赋之高渲染得越浓,其才能泯灭引起的哀伤之意才会越深,作者的痛切之感、肺腑之情就会更有感染力。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⑴ 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

⑵ “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

⑶ “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4、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

作者把方仲永放在值得哀怜的位置上,重点表现对他的同情惋惜,强调其父“不使学”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且后文所说“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侧重点不同。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伤”是文章的文眼,文中叙可“伤”之事,说可“伤”之理,表可“伤”之情。若能以“伤”为线,串起全文的教学,定能达到以尽可能单纯的教学线条带动尽可能丰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高境界。

〖教学步骤〗

一、朗读,理解课文

1、落实字词,通晓大意。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知课文内容: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了解本文形式:随笔,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二、朗读,体会“伤”意

1、读文中叙事部分,简述作者“伤”为何事?作者是怎样突出仲永才能之“奇”的?

2、读文中议论部分,说说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仲永何以可“伤”?“受于人”从文中看至少应包含哪些意思?

3、文中哪些词句、哪些安排可见作者的“伤”情?这些地方该怎样朗读?

4、你认为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三、朗读,熟读成诵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本文借事说理,语言精当,论点鲜明突出,作者强调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却把造成仲永悲剧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其父,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有异议。开辩论会是解决分歧、提高认识的最佳途径,教学中抓住学生思辨的火花,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准备,老师“冷眼”看学生忙碌,岂不悠哉!

〖教学步骤〗

一、自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大意

二、讨论

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在仲永才能衰竭过程中,其父应负主要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由仲永自己负,对此你有何看法?

三、交流,组织辩论

分组,定题,推选正反双方的发言代表和主持人,组稿,辩论。

四、教师小结,赠送“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22岁中进士,从此开始仕宦生涯,在各地任州县官吏达二十多年,对宋朝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痛切的感受,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39岁时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提出改革政治的方针。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时年仅49岁。在他为相期间,大力推行新法,以期改变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国家臻于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成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是他政治斗争的工具,内容多直陈政见,揭露时弊。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笔力雄健,语言简洁。他的诗歌多咏时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晚年之作,别有含蓄雅洁的情韵,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被时人称为“王荆公体”。他的词作不多,而能一洗五代绮丽风习,意境开阔,感慨深沉。有《临川集》。

2、“天才与勤奋”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天才就是勤奋。

──李卜克内西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

──亚历山大(马其顿)

3、课外扩读材料:

周士君《救救“神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58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