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案例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835

【导言】此例“教学设计案例最新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篇】

教材分析

《彩虹》是1篇富有情趣的课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留个问句巧妙相连,呈现出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开头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随后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以亲切的称谓开始,用反问句方式呈现了3个奇妙的想法,之后又是一个加强语气的问句“你高兴吗?”要指导学生读好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积累“荡来荡去、飘啊飘”等词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虹、着”等12个生字。

2、会写“那、着”等7个字。

3、认识偏旁:衣字旁“衤”。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课题识字

1、猜谜引出课题并板书。

2、指导读课题,学习生字“虹”,讲述“虹”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初步试读长句子。

依次“一座桥/一座美丽的桥/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3、想象说话训练:这座美丽的桥是什么?是的。彩虹就是美丽的桥。瞧,不用说“像”字,我们也能说比喻句呢!那你觉得彩虹还像什么呢?

(出示:下雨了,天上的彩虹像________)

4、比较“座、—、坐”。(选词填空:()下、()位、()好、一()山)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有一个小姑娘,看见了美丽的彩虹,可高兴了。她会想到些什么呢?自读第二段。

2、识记第二段的生字,学写“高兴”。

(1)(课件出示:浇、提、洒、挑)

学生自己练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这4个字,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家族,你发现这个秘密了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总结三点水旁与提手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再读4个字。

(3)这4个字还可以做动作呢!谁愿意上台来表演?

(4)学写“着”。练习书写“着”字。师生游戏互动,老师做动作,学生猜“着”的朋友。

(提着、拿着、笑着……)

小结:“着”字常常跟在动词后面,表示这个动作正在进行。

(5)生字宝宝和大家交上了朋友,可高兴了。出示词语“高兴”,齐读,强调“兴”的后鼻音。

(5)指导书写“高”“兴”两个生字。

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结构、中线上的笔画、“高”字两个“口”的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示“兴”字的点和撇都要写好。

3、练读长句子,读好第二段。

(1)学生自读。

(2)这段课文里,你发现了什么标点符号?(逗号和问号)看见它们,我们都要停一停。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新的符号朋友。(出示间隔符)它叫间隔符,看见它的时候,我们也要停一停。

(3)(课件出示第二段第一句,标上间隔符)指名读,评价。

(4)我们来挑战这个最长的句子吧!(出示第二段第二句)

指名读,教师指导,必要时示范,和学生一起读。

(5)出示最后一句,指名读,大组读。

(6)这一段里,还有很多问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师生合作读)

4、回顾第二段,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第二课时

一、练习读长句子

1、复习词语。

2、再识间隔符号,并利用间隔符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学写生字“那”“到”,指导学生按照“结构、笔画、占位”的顺序观察。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当场评价、指导。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姑娘在彩虹上还干什么?同桌两人先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再一起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

2、识记“镜”字。(课件出示:“镜”字,镜子的发展变化图片)通过组词,认识生活中的各种镜子。

3、识记“拿”字。请一个同学拿出“拿”字生字卡片。编记字口诀。(合手拿起甜豆豆)

4、识记“照”字。解释字理。

5、齐读第三自然段,注意分句间的停顿,读出问句的语气。

板书:镜子、梳头。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姑娘又去彩虹桥上干什么?小朋友轻声读一读,找找答案。

2、学写“千”字。学生自主学习写字。

3、学习“___来___去”的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谁发现了词语的规律?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4、识记“裙”字。利用图片、挑战认读带衣字旁的字词。(课件出示:棉袄、袖子、裤子、袜子)

5、学写“成”字。关注笔顺。

6、学习了第四自然段,小姑娘在彩虹桥上干什么?(板书:荡秋千)

四、奇思妙想大家说

1、跟随小姑娘一起去看彩虹,齐读课文。

2、看到彩虹,小姑娘有了奇思妙想,你有什么好玩的、奇妙的想法?

3、小结:奇思妙想,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哦!愿你们的生活充满彩虹的色彩。

《散步》教学设计案例【第二篇】

《电功率》教学设计相关案例

江西省大余中学 刘XX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PZ220-25、PZ220-60、 、 、学生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有W和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电功率的大小是仪器的主要指标之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培养节能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观察铭牌,计算电功,培养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

电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

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教师:你家装修房子采购了两种不同规格的灯泡,有60W和25W的;根据需要客厅、书房的灯要亮些,卧室、厕所里的灯要暗些,如果让同学们从中选择,你会怎么选?为什么?

同学们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客厅、书房安装60W的灯泡;卧室、厕所里安装25W的灯泡。

原因:60W的电灯泡比25W的更亮。

二、认识电功率

教师:演示60W和25W灯泡正常工作情况;

问1:电灯泡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刚才实验看出60W的电灯泡比25W的更亮,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问2: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学生观察灯泡亮度

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这表明相同时间内60W的电灯泡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也就是说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

教师类比启发: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可以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1)利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

(2)利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即功率);

(3)单位时间电流所做的功。

教师:物理学中就引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它就是电功率。从刚才的比较中得出应该怎么来描述电功率呢?

电功率就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如果用Ρ表示电功率,用W表示电功,用t表示通电时间,用数学公式就应该这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教师:但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如起重机上的电动机,功率往往很大,这时就要用更大的单位千瓦(kW)来表示。1kW=1000W

如农田灌溉时用来带动水泵的电动机,功率大约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之间。

电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当电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单位是秒(S),电功率的单位就是焦/秒(J/S),常用瓦特(W)来表示。

学生熟悉电功率的常用单位。

平常我们说40W的灯泡、150W的。电视机说的就是电功率。电功率是家用电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在各种用电器的铭牌和说明书中都有标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图7-2-2并思考讨论:

(1)该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2)看两小时电视要消耗多少电能?

教师说明:计算时只要单位配套使用即可,计算日常生活中用电时消耗的电能用此方法更简便。

学生观察后回答:(1)该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40W;表示它1s消耗电能140J

(2)由公式,可得

或:

学生了解单位的配套使用

(1)P―W,t―S,W―J;

(2)P―KW,t―h,W―KWh.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要节约电能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学生:根据公式W=Pt,可以在不改变用电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用电器的功率;也可以在不减小用电功率的情况下,减少用电时间,如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当然可以同时考虑。

三、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教师: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其电功率一般不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然后与组员讨论,提出共同猜想的影响因素。

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引导督促学生进行猜想,避免学生盲目猜想。

学生猜想假设:

(1)可能与两端的电压有关;

(2)可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3)可能与用电器的电阻有关

…………

学生各自猜想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小组成员共同赞成的猜想,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本组的猜想。

教师将学生主要提出的猜想列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因素,确定出需要探究的猜想。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出可能影响的因素。明确只需探究电功率跟电压、电流的关系。

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一个验证我们提出的猜想的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各小组内进行方案交流。

教师:每组派代表与大家交流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强调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操作如下:(1)将小灯泡串联,保持电流相等,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2)将小灯泡并联,保持电压相等,测量灯泡的电流。

教师: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分小组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

3.收集数据、分析论证

教师:请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且进行分析。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学生设计表格,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小组结论。

4.交流讨论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果。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得到结论:(1)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同时,用电器上的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2)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5.评估

教师: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数据与所得结论是否可靠?

学生审查思考

教师:进一步实验发现: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即P=UI

公式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V),P表示电功率,单位是瓦(W).

学生领会两个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1)

(2)P=UI

推导出公式:W=UIt.

四、例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课本例1;

教师:有无办法直接由电压和电功率求出电阻?

学生尝试完成例1和“自我评价”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课本例2并启发学生完成讨论交流----电流过大的原因。

学生尝试完成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电功率,知道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练习

“发展空间”之“自我评价”剩余部分

七、课后练习

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

教学反馈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同学解答,在解题中激发兴趣。

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和思维的方法,所以在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来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说明根据家庭用电的实际情况,本课用60W、25W的灯泡代替100W和40W的灯泡。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第三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让幼儿懂得的一般用处,知道什么东西该玩或不该玩。

2、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3、通过动手试做,让幼儿动手、动脑,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

2、制作的各种材料:废旧纸板、塑料小瓶、橡皮筋、卷纸筒、剪刀、双面贴等。

活动重点: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现戴的老奶奶,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

今天,奶奶有什么不一样?

还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

人们为什么要戴?

二、观看情景表演,边看边回答问题

1、小宝看见爸爸妈妈带,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2、妈妈会让小宝戴爸爸的吗?小朋友为什么不能戴爸爸的?(幼儿分组讨论后回答)

3、小宝还想戴,他想了什么办法?

4、用电话线做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5、看见小宝用大剪刀做的,妈妈为什么急得大叫起来?

6、妈妈为什么不让小宝用玻璃杯做?

三、完整讲述故事后,让幼儿交流讨论。

小宝为什么不能用前面这些东西做呢?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东西做?

四、制作。

幼儿各自选用适合的废旧材料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启发。

五、欣赏交流经验。

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交流制作经验。

六、延伸活动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案例【第四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能运用想象力仿编诗歌。

2、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操作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3、各种小花伞把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猜伞

播放多媒体课件:

(1)教师在纸上画“︵”,问:你想这会是什么?

(2)在大的弧线下添画数个小的“︵”,问:它又有可能是什么呢?

(3)添画伞面伞柄。

2、感受理解诗歌。

(1)你们有伞吗?下雨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伞来避雨。

(2)观看flash,提问:今天天气真不错,小鸟、青蛙、蚂蚁都出来晒太阳,可是突然,天下起雨来,这下可怎么办?

提示性问题:那动物们可以找一把伞来避雨吗?他们用什么做自己的伞?

(3)观看flash完整地倾听诗歌。

3、仿编诗歌

(1)启发性思考: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会撑什么伞呢?

(2)幼儿在一首音乐的时间内自由添画一把伞。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提问:你为谁找了一把什么伞?你能用好听的句子来说吗?(将幼儿的画放到黑板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编的诗句,对幼儿合理的想象、大胆的仿编给予鼓励。)

(5)仿编诗歌。我们也把他们编到诗歌里去?

4、师幼一起撑伞到外面玩

(1)出示伞,提问:伞除了可以避雨还有什么作用呢?(防晒)

(2)教师提议:今天的天气不错,我有个好提议,我们一起撑着伞到幼儿园里春游一翻怎么样?

(3)引导幼儿创编“小花伞是小朋友的伞”,边念诗歌边到户外去。

教学设计方案【第五篇】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学习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本次练习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平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学生练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