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49731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趣味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趣味数学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与记录,在玩中学、学中乐,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2.掌握环形计数的方法,感受身边环形排列现象的应用。

活动准备:

夹子每人10个,纸盘、光盘每人一个,做记号用的小星星若干,各种环形排列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等每组各一人一个),操作时用的音乐,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流程:

一、趣味导入

师:夹子有什么用?(幼儿**交流、讨论。)

师小结: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除了可以夹衣服、夹袜子,还可以玩好玩的游戏。

二、游戏:夹夹乐

(一)玩夹夹子游戏。

1.看数夹夹子,复习感知10以内的数。

(1)明确游戏规则。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夹子,我们先来玩个看数夹夹子的游戏。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小朋友看清楚卡片上的数字是几,就将几个夹子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身上的夹子数量要和卡片上的数一样多!音乐一结束就停止游戏,看谁夹的又好又快。准备好了吗?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

师:请数一数你身上夹了几个夹子?和老师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吗?

师: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数数,夹对了没有?

2.看谁夹的多,复习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多少。

(1)明确游戏规则。

师:音乐一响你们就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比比谁夹的又多又好。

(2)幼儿游戏。

(3)交流、分享。

师:数一数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夹的多?

师:每一组小朋友比较一下,谁夹的多,谁夹的少,哪组小朋友的**夹的最多?哪组小朋友的**夹的最少?

(二)学习环形计数的方法。

1.在光盘上夹夹子。

师:现在夹子要表魔术了。请小朋友们从1数到20,老师来夹夹子(在光盘上夹一圈夹子),看看会变出什么?

师:老师变出的这个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呢?老师播放音乐,你们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夹光盘)

2.学习环形计数。

(1)数光盘上的夹子。

师:请你们数一数,自己的光盘上有几个夹子?

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能不漏数?不重复数呢?(幼儿个别回答)

师小结:在任何一个夹子上做一个记号,顺着一定方向按顺序一个一个数,每个夹子只数一次,不漏数不重复数,最后数到记号旁的这个夹子,就能知道光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夹子了。

(2)引导幼儿探究各种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

比如:认准一个记号,用手按住以示区别;用小星星来做标记,等等(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分组操作并尝试记录计数方法。

(1)教师出示收集的各种环形排列的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纸盘子、光盘等)提出操作要求及学习记录方法的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并延伸: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是环形排列的,他们不仅整齐、而且实用,仔细观察他们都有哪些排序的规律呢,怎样能让环形排列更美观且有序呢,下节课我们再体验吧。

趣味数学教案【第二篇】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 个数字好吗 ?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 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 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 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趣味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

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准备:

多**课件、各种三角形等。

学具准备:

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2)介绍三角形的“内角”。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旧知识而且可以为新知识教学提供知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预习,认识结论,提出疑问

2、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汇报测量结果

②产生疑问:为什么结果不**?

③解决疑问:因为存在测量误差。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剪法。

①分别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用“折一折”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折法。

①分别折: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看书质疑

设计理念此过程采用直观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量、拼等直观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而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图略)

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图略)

5、数学游戏。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中注意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坡度、又注意变式,更有一练一得之妙,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

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

1、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样?

2、知识延伸:给学生介绍一种更科学的验证方法——转化。

设计理念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方法:

①量一量 拼角(略)

②拼一拼

③折一折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策略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一)作业设计要趣味化。

古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良好的兴趣后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会大为提高,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可见,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作业设计要充满趣味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事务好奇的天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获得乐趣,是快乐的学习者,主动的学习者。

(二)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不高,具体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抽象的思想不是很发达。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注意结合生活的实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为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原则做了很好的注解。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要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价值。

(三)作业设计要多样化。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而与此相适应的数学作业设计也应多样化,把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课本和练习册的习题作业与实践性操作作业相结合、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等等,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作业的主要形式。

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设计策略

(一)关注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要重视数学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原则。注重挖掘趣味性的作业。教师在数学课堂让应该让小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也设计一些动脑的课堂作业。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的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其基本理念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应该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一起,数学知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知识并不是空中楼阁,数学知识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缺乏生命力活力的数字。生活的实际是数学知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要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小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开拓小学生视野。

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不一定要是笔头的,可以是实际考察也可以是实际的操作。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安排作业的形式。教师需要从分挖掘小学数学的作业形式。

1.游戏式作业的设计。

小学生活泼好动,一会儿也闲不住。有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只有15—20分钟。而我们一般一节课安排有40分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基本的内容。然后剩下的时间进行作业的练习巩固课堂的所学知识。针对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作业蕴含于游戏之中。笔者的实践经验表明,游戏作业是小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

2.绘画式作业。

前文已经提及到: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不高,具体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抽象的思想不是很发达。因此,小学生对具体的知识掌握比较快。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布置作业。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学习的对称图形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小学生回家后发现自己家中的对称图形,并用笔画下来,看看哪位同学画的图形最多。通过这样的作业,小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对称轴知识,而且能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关注生活、发现生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的绘画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让小学生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其绘画的水平也能得到提升,不仅动脑还动手,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3.自主式作业。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般就是教师设计作业,然后学生去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进行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十分被动不利的局面,其主体性完全没有得到彰显。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竭力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想小学生自主进行作业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上将同桌自主设计的作业进行交换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能充分挖掘小学数学知识中的趣味知识,需要教师充分关注生活能将生活的知识与小学数学的知识进行密切的结合,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形式多样的作业。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在遵循趣味性、生活性、多样性的原则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蒋兴华。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72.

[2]高小芹。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6):23.

[3]庄冬梅,苏震川。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08,(12):9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44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