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摄影人像摄影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摄影人像摄影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拟电影:唯美人像摄影技巧1
判断题
1. 颗粒越粗的胶卷,感光度越低。 ( 错 )
2. 反差大的胶卷,感光度就低。 ( 错 )
3. 黑白相纸号数越大,反差越大。 ( 对 )
4. 3号黑白相纸比1号黑白相纸反差小。 ( 错 )
5. 不同地域色温都是不一样的。 ( 对 )
6. 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高。 ( 对 )
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 ( 对 )
8.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 对 )
9. 摄影布光、是指对人造光的运用。 ( 对 )
10. 高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小。 ( 错 )
11. 望远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小。 ( 错 )
12. 红光的波长比X光的波长短。 ( 错 )
13. 高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大。 ( 对 )
14. 顺光是从被摄主体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 ( 错 )
15. 光线只可以直线传播。 ( 对 )
16. 红光的波长比红外线的波长短。 ( 对 )
17. 红滤色镜允许黄光通过。 ( 错 )
18. 照相机镜头前加偏振镜保护镜头最好。 ( 错 )
19. 凹透镜是发散透镜。 ( 对 )
20. 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纽扣电池 圆柱形电池 方形电池。 ( 错 )
21. 在二度空间里只有长度和宽度。 ( 对 )
22. 拍摄点是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 对 )
23. 主光又称塑型光。 ( 对 )
24. 光线可以曲线传播。 ( 错 )
25. 镜间快门不受闪光灯同步限制。 ( 对 )
26. 多触点的闪光灯是专用型闪光灯。 ( 对 )
27. SB系列是尼康相机专用闪光灯。 ( 对 )
28. EZ系列是佳能像机的专用闪光灯。 ( 对 )
29. GN值是闪光灯亮度的标志。 ( 对 )
30. 小孔成像是正像。 ( 错 )
31. 灰卡最适于测纯白色的物体。 ( 对 )
32. 入射式侧光表用来测定被摄体表面一定区域亮度。 ( 错 )
33. 反射式测光表也称照度测光表。 ( 错 )
34. 高反差的被摄体应采用明暗兼顾的测光方法。 ( 对 )
35. 点测光要对被摄体多部位进行测光。 ( 对 )
36. 入射式测光表应在被摄体位置,朝向照相机。 ( 对 )
37. 入射式测光表测被摄体的亮度的。 ( 对 )
38. 发射式测光表是测光源照度的。 ( 对 )
39.近摄接环又叫镜头延长管。 ( 对 )
40. 利用快门线操纵快门,可以减小震动。 ( 对 )
41. 变焦遮光罩又称变焦随动追踪遮光罩。 ( 对 )
42. 变焦随动追踪遮光罩是我国发明的。 ( 对 )
43. 反射率高物体受光照明强。 ( 对 )
44. DX编码是自动识别装置。 ( 对 )
45.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 对 )
46. 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 ( 错 )
47. 散射光是光源照射方向不明显的光。 ( 对 )
48. 晴天时的光是散射光。 ( 错 )
49.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 对 )
50. 自拍器只可以用来自拍。 ( 错 )
[自考《摄影基础》练习题和答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摄影人像摄影》,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九个人像摄影构图心得2
在开始拍摄的阶段,初学者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人像摄影时相机如何设置?使用什么样的拍摄角度以及怎样构图?人物要什么样的姿势才最漂亮?使用什么样的光线才最有效果?看似复杂的拍摄过程,其实掌握些最常用的拍摄技巧,就可以快速上手人像摄影,在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后,再开发你的摄影创意手段,拍摄出你的精彩人像摄影作品吧!
・使用中长焦距拍摄人像特写
使用中长焦距镜头拍摄人像特写,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让人物充满画面,占据更大比例,从而起到突出人物主体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使用全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人像时,根据半身像和头肩肖像的不同景别,使用镜头焦距85mm 和105mm 为宜。这样,可以在适当的距离,拍摄出精彩的作品了。
任勇(蜂鸟ID:市井布衣)摄
尼康 D80 相机
镜头焦距90mm 光圈f/ 速度1/200s ISO100
85mm 或90mm 的镜头焦距,通常被称为“人像镜头”,表明它是最适宜拍摄人像的焦距段。在室外,它最适合拍摄人物的半身像,作者取人物腰部以上,主要突出模特的脸部表情,尤其是她的迷人的眼神。同时,中长焦距虚化背景的能力很强,配合使用大光圈。注意,作品背景中,穿过人物颈部的暗黑线条被虚化,不至于影响到画面效果。初学者只要记住中长焦距拍摄人像,可以弥补对杂乱背景的掌控能力,这是最直接的制胜法宝。
注意,拍摄人像特写时,如果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要想拍摄足够充满画面的人物时,就得离人物很近,这样会使得人物变形――鼻子拉长、鼻头显大,下巴夸张,头的后部变小,这样的“大脸盘”效果,会令你的模特很不满意,所以如非必要,一定要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人像特写。
小贴士:
使用90mm焦距拍摄人物的半身像时,通常保持与人物3m~4m 的拍摄距离为宜。让靠近镜头的树叶作为虚化的前景,可以让画面产生纵深感,避免单调。
・使用远摄镜头拍摄自然环境人像
在拍摄人物全身像时,初学者经常使用广角镜头来囊括人物和背景景物,但其大景深效果,往往使得人物和背景都非常清晰,造成相互干扰。尝试使用长焦距的镜头如135mm,甚至是200mm,利用虚实变化,使得背景产生一定的虚化,既可以突出人物,又可以一定程度地让人物与情景交融。使用光圈f/ 或f/8 是个合适的选择,长焦镜头的景深范围,既可以保证人物整体清晰,也会适当虚化背景。
任勇(蜂鸟ID:市井布衣)摄
尼康 D80 相机
镜头焦距200mm 光圈f/4 速度1/320s ISO100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取景的视角只有很小范围,稍微改变拍摄位置,就可以让背景单一整洁。作者通过使用200mm 的远摄焦距,从视觉效果上,形成了人物贴近岩壁的感受,并以单一而阴暗的崖壁局部为背景。运用这种拉近人物与背景距离的手法时,一定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亮度对比――高亮的白衣少女与阴暗的石壁对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突出人物。
而长焦段镜头还可以拉近主体与背景、前景的位置关系。擅用长焦距镜头的这些特点,不但可以控制前景背景的虚化,还可以控制它们在作品里的位置和比例,从而起到更好地陪衬主体的作用。这种拍摄手法不但运用于艺术人像创作,也常用于街头纪实人像的抓拍。
小贴士:
距离,因此在人像摆姿方面,更多是靠模特的自由发挥。构图时避免将人物放在画面中心,过多的地面景物、尤其是近处的杂物会影响到人物,因此人物宜放在画面偏下部分。对焦时需要格外严谨,最好使用先构图,后利用覆盖人物的边缘对焦点完成对焦操作。
・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
大光圈可以完美地虚化背景,让本来纷乱、复杂的景物相互融合,变得和谐、优美,配合焦点清晰、轮廓明确的人物,从而得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创意效果。
穆杉伯男(蜂鸟ID:穆杉涧翔)摄
佳能 EOS 1D Mark III 相机
镜头焦距195mm 光圈f/ 速度1/250s ISO500
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使用大光圈可以尽量虚化掉与主题无关的景物。如本作品中,背景中的蓝色池水,甚至是模特的肩膀和颈部的头发与肩膀的泳衣,
但过大的光圈不但会虚化掉背景,也会影响到模特鼻尖的清晰效果(对焦点选择在眼睛的情况下)。因此,作者选择了光圈f/,清晰的景深涵盖了人物迷人的眼睛和性感撅起的嘴唇,而从耳朵的花蕾处开始迷人的虚化,直至肩膀。人物的神态极为突出。
很多技法书都会推荐在拍摄外景人像时使用大光圈,但在实践拍摄中,并非要一味地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尤其是针对中长焦距镜头,如85mm/ 或70~200mm/ 这样的镜头。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最大光圈的成像质量(如f/),会远低于这款镜头的最佳光圈(f/);其二,是最大光圈的景深会很浅,尤其是在拍摄头部肖像特写时,如焦点的眼睛处是清晰的,其前后的鼻尖或耳朵都是虚化的。
因此,如果是拍摄特写时,最好在最大光圈的基础上,缩小1~2 挡的光圈,就可以兼顾最佳的成像与最美虚化两种效果。
小贴士:
拍摄头像特写时,一定要将焦点选择在眼睛处,如果是侧脸眼睛一前一后时,焦点应选择在偏前的眼睛处。一些定焦长焦镜头的最大光圈达到f/ 或f/,而其景深只有焦点前后的几毫米,使用最大光圈时一定要慎重。
・保证清晰的焦点
对于一幅人像作品来说,焦点选择的准确与合焦的清晰与否,绝对是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甚至有些摄影师会将对焦不实的作品直接淘汰,无论它的光影、神态、动作再佳。
嘉炜 摄
佳能 EOS 5D Mark II 相机
镜头焦距100mm 光圈f/8 速度1/50s ISO1000
在拍摄人物的头肩像时,脸部在画面中占据着足够大的比例,选择对焦点时,一定要明确地对焦在人像的眼睛部位,即使人物的眼睛并不在画面的中心部位,或人物并没用睁开眼睛。确定眼睛为清晰焦点后,可以根据虚化的效果,来决定光圈的大小。作者使用100mm 的镜头焦距,希望脸部清晰,而头后的长发虚化,因此使用了f/8 的光圈;如果希望整个头部都清晰,可以使用f/11 或f/16。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焦点与景深的关系,控制作品中人物的清晰范围了。
因此大多数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会采取先对焦,后构图的拍摄顺序,原因就在于强调焦点清晰的重要性。 人像摄影在对焦时,通常根据头肩像和全身像类别,或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按照先眼睛,后头部和身体的焦点选择顺序。
小贴士:
拍摄人像时,如果想要精确地控制人物的清晰与背景的虚化,最好的方法是控制人物与背景的距离,人物离背景景物越远,虚化效果越强烈。头肩像拍摄时,最好使用竖幅取景,这样更突出人脸的狭长。在使用横幅取景时,更需要帽子、围巾等饰品的搭配和走向。
・小清新高调人像,曝光宁加勿减
现今流行的小清新人像,其实是传统的高调人像的新发挥。所谓高调人像摄影,更久远地来源于黑白摄影中。通常的中灰调作品,是依靠自动曝光所得到的影像,是综合画面中的黑白灰影调,得到18% 的中灰调效果,画面中的都具有一定比例的黑与白,而主体色调为中灰,这是我们日常观察景物的常见的影调。而高调作品,是通过增加白色(亮部)比例,提高中灰亮度,抑制黑色(暗部)的比例,来重新形成整体色调,此时照片的整体灰度值,要小于18% 的中灰调。
丛曦(蜂鸟ID:肚子也有春天)摄
索尼DSLR-A900 相机
镜头焦距135mm 光圈f/2 速度1/640s ISO200
拍摄小清新的高调人像,拍摄环境和人物的着装也有所讲究。作者选择初春时节,树叶刚刚吐出嫩绿,浅淡而娇媚,百花刚刚盛开,一尘不染;人物的衣装也是以白色或浅色调为主。配合明媚的春光,充满着清新的色彩气氛。拍摄时,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增加一级曝光量,让画面中从人物到背景的主要影调,都呈现于淡淡的粉嫩色彩中,小清新的画面效果自然浮于纸面。
说来复杂,从拍摄技巧上,可以简单地通过增加一级左右的曝光值,即可实现。当然,在彩色以及当今的数码摄影中,高调人像还需要考虑色彩的影响,如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使得高调人像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拍摄小清新高调人像,通常只有注意以下几点,就不难得到:一是适当增加曝光,二是选择白色或明亮的景物为背景,三是人物衣着最好为白色或浅色。
小贴士:
作者运用虚化的花丛作为前景,以晕染、扩散的方式,为画面增加了水粉画的效果,值得借鉴。注意在画面中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暗调景物,如人物的黑发和暗黑的树干,以增加作品的沉稳性。路面的高光部分,极易过曝形成亮斑,在前期可以利用诸如“高光色调优先”之类的功能,予以最大的保留。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摄影―人像摄影3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人像摄影用的器材,分析人像摄影的特点;熟悉和掌握人像摄影技巧。 重点: 人像摄影技巧 难点: 人像摄影器材的选择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程序: 人像摄影就是以人为被摄对象,并以拍摄人的相貌和神态以及形态为主的一种摄影门类。 所谓人像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鲜明突出的形象描绘和表现被摄者相貌和神态的作品,它是被摄者自己的影像写真。很早以前,人们就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最早,人像画面出现在绘画中,尤其到19世纪早期,当时的油画肖像已经非常时髦,创作上也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肖像绘画作品。不久,当摄影术发明之后,人像开始进入摄影领域。当然,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人像的拍摄还仅仅处在初始阶段。随着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艺术观念的发展,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电子闪光装置、高速自动聚焦镜头、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使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为许多被摄者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杰作,大大丰富了摄影师的创作可能性。 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援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上图是一幅在照相室内拍摄的人像,它只表现人物的相貌和神态,并没有更多的生活情节,自然是一幅人像摄影作品。下图则不然,被摄者的相貌在这幅画面中并不鲜明,它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活动,应该看作是一幅人物摄影作品。 一、人像摄影所适用的器材 1、照相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款适合人像摄影的相机对于摄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镜头 照相机的各种镜头,虽都能用于人像摄影,但同样的景物使用焦距不同的镜头拍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严格说来,人像摄影的镜头应有以下一些选择性: 1)成像:人像摄影的镜头成像质量既要成像清晰又要有一定的柔和效果。因为人像摄影一般以表现脸部为主,镜头成像质量就应能达到层次丰富、质感真实、细节毕露、肤质滋润的要求。 有一些特殊的镜头在拍摄头像的时候也常常会用到。如柔焦镜头,这种镜头能刻意地提高像差,降低影像的部分清晰度,从而对影像有部分柔化作用。这样既可以掩盖一些人物面部的瑕疵和疤痕,又能使整个画面部分体现出一种柔美的感觉。柔焦镜头对影像的柔化程度可以进行调整,当调整到“0”时,镜头没有任何的柔化作用,而调整到“3”的时候,柔化的`程度更明显,这对于在拍摄人像时对最终影像的效果的控制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种镜头是专门为拍摄人像而设计的,称为人像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像质量非常高,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被摄者的细部层次和质感,而且所拍摄出画面效果非常明亮清晰。 2)焦距:一般照相机上都装有标准镜头,这种镜头,只宜拍摄全身或大半身人物照片。若用于拍摄半身人物或头像特写由于距离太近,往往引起人物影像透视变形,而且有的镜头如果在近于规定的最近摄影距离拍摄,就不能聚成清晰的焦点。所以,拍摄头像或特写人物,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以135照相机为例,镜头的焦距需在105豪米以上,这样,照相机与人物距离,可保持米以上,既能使焦点清晰,又可避免产生鼻大耳小等变形现象,被摄体看上去比原景物要大,而且背景会大大地虚化。在室内拍摄小合影照片,如果遇到缺少退步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但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两边人物稍有变形的缺陷。尤其在拍摄人的正面的时候,这种变形尤为明显,会严重影响画面质量。 3)口径:拍摄半身人物和头像特写,镜头的有效口径以大为宜,以便使主体清晰,背景略呈模糊,增强远近空间透视感,从而突出主体。另外,镜头的有效口径大,在光线略暗而又没有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动态人物,仍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3、闪光灯 闪光灯可以在较暗的拍摄条件下提供明亮的光源,因其光源明亮,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易于操作,现在已成为人像摄影中不可缺少的附件。 户外晴朗的天气下闪光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补光以及眼神光点,如此一来可以就可以不用麻烦使用反光板或投射灯,却只有脸部补得到光。所以建议拍摄人像时,不妨使用闪光灯,可加上柔光罩等小道具柔化光线,将光圈开大,速度定为1/125秒,若天气阴阴的可调至1/60秒。就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4、胶片 通常感光度越低的底片,粒子越细,色彩越饱和。反之感光度越高的底片,粒子越粗,色彩较平淡。拍摄人像时可以常使用100度的底片,表现肤色最自然,当然还有一原因是它便宜。黑白底片方便转换照片的颜色,高感度底片适用于增感、粗粒子等特效。若天气阴暗须拍摄且镜头光圈不够大,高感度底片也可以弥补光圈的不足。 在摄影中有一些胶片是被专门用于拍摄人像摄影,主要因为其拍摄出来的人像反差适中,颗粒细腻而且人像细部层次的还原好。这种胶片被称为人像胶片,目前,很多厂商都开发出了这种适合拍摄人像的胶片。 5、三脚架 在人像摄影时我们有时还需要一稳固的三脚架,以防快门速度过慢时,因手晃动造成的画面模糊。名牌的三脚架,定价高达两至三万元,在此建议初学者选择一只轻量、稳固又便宜的三脚架使用。 7、其它配件 快门线、反光板、滤镜或其它的小物品。 二、人像摄影技巧 1、外形的塑造 (1)布光法 在摄影中,布光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体现着摄影师的个性和风格,而且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 运用布光照明来修饰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做法是:利用有目的性的来突出被摄对象的外形和特征,同时利用阴影来遮盖脸部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拍摄时用前测光,会在被摄体的脸部的背光侧形成阴影,这时通过调节光源的照射角度,让阴影部分向亮处移动,使阴影的面积增大,而亮部缩小,一旦阴影的面积要大于亮部的时候,被摄对象看起来就会显得比较瘦。而反过来,让亮部向阴影部移动,当亮部的面积大于暗部的面积时,就会使被摄对象给人以比较胖的感觉。 布光法不光只是用来遮盖缺陷,也常常可以作为修饰,比如在被摄对象的光线已经确定好以后,再适当地加上一盏逆光或者侧逆光灯来打亮被摄对象的轮廓或者直接用来增强头发的质感,也可以达到进一步美化被摄对象的效果。 ①光线特性 摄影上,光线特性的研究一般从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等六个方面着手。 a 光度 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呈现亮度的总称。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光度大,所需的曝光量小;光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大。此外,光度的大小也间接地影响景深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容易产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则容易产生小景深和模糊的运动影像效果。 b 光位 光位指光源的照射方向以及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摄影中,光位决定着被摄体明暗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影响着被摄体的质感和形态。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在被摄体与照相机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光位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和散射光等六种。 c 光质 光质指光的硬、软特性。所谓硬,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轮廓鲜明、反差高;所谓软,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柔和不明快,轮廓渐变、反差低。硬光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它能使被摄物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硬光往往给人刚毅、富有生气的感觉;软光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它适于反映物体的形态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物体的质感,软光往往给人轻柔细腻之感。 d 光型 对被摄体而言,拍摄时所受到的照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各种光线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就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体起的作用。光型通常分为主光、辅光、轮廓光、装饰光和背景光等五种。 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 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装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自然光人像摄影全攻略4
1.不同强度的光照
根据明度划分,有强光、弱光和微光。其中,强光环境往往是有阳光直射的户外。此时光比最大,光源冲击力也最强,但是曝光需要更准确,后期的时候,对器材宽容度要求也相对较高,不然容易出现“死白、死黑”的情况。
阴雨天或者室内拍摄的时候,往往属于弱光环境。此时光比相对较小,控制曝光相对容易,很适合新人练习,培养对光源方向的感知。
微光环境多见于夜景,比较考验相机的高感表现以及镜头光圈大小。倘若是在城市环境中,则光源较多,拍摄时需要理清主次。
许多人认为,光线越强,光的质量就越高。而实际上光强和光线质量并没有直接联系。中午的太阳光会在脸上洒下难看的阴影,也会让环境的层次感减弱不少。而光线质量是由画面中光影分布决定的,合理的光影比例和分布可以让照片更有质感。而不一定需要强光来达到这一效果。
2.不同方向的光照
根据方向划分,光照方向可以分为顺光、逆光、侧逆光、散射光四类。每一种光源方向都可以让图片的影调、风格乃至情绪都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顺光环境下,往往人物的亮度大于背景的亮度,可以和背景形成反差,突出人物。但是如果光线太强的话,又会导致反差过大,倘若要保证人物曝光正确的话,背景就容易一团死黑。此外,人物因为受光面积较大,影调不强,人物本身的层次感也会较弱。
顺光的特点:
・光影分配:前亮后暗
・视觉效果:主体突出
・拍摄难度:较小
・视觉效果:较弱
在逆光环境下,人物处于相机和光源之间,光源照亮环境,但是人物处于暗部,虽然人物和背景在亮度上有着很大的反差,有时候也能看见好看的轮廓光,但是人物主体细节较少,面部光影也不美观。此时如果使用反光板补光,往往会给画面增加额外的光源,打破原本的光影平衡,让画面显得不自然。
逆光特点:
・光影分配:前暗后亮
・视觉效果:主体轮廓突出
・拍摄难度:较大
・视觉效果:强
侧逆光环境意味着尽管人物基本处于相机和光源之间,但是光源与人物形成夹角,形成轮廓光的同时照亮人物一侧,让人物的层次更强,细节相对逆光更多。这一光源位置让曝光和后期处理难度降低,比纯粹的逆光更容易把握。
侧逆光特点:
・光影分配:前暗后亮
・视觉效果:主体轮廓突出,保留一定细节
・拍摄难度:一般
・视觉效果:强
散射光常见于阴天户外,云层挡住了太阳,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罩将光线均匀地铺洒到每一个角落。由于光影过渡太柔和,缺乏明确的影调,这种情况下不论人物还是环境的层次都不明显。虽然拍摄容易,但是视觉效果较弱。但是散射光也适合特定主题的拍摄,这一点也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讲解。
散射光特点:
・光影分配:无
・视觉效果:较差
・拍摄难度:低
・视觉效果:弱
3.光与情绪表达
光产生影,这两者在画面中的关系可以给观众带来各种不同的感觉。摄影师也可以利用这二者的搭配来表达情绪。根据光线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把情绪分为三大类:
(该模型只是概括了大多数情况,需要摄影师针对特定场合来应用)
倘若画面中亮部占比重大,那么可以一定程度给观众积极的感觉。如下图,画面中大部分区域都是明亮的,扩大了视觉上的空间感,进而让人感到明朗和放松。而这种情况下,摄影师应该更加留意暗部的构图和细节把握,因为处在暗部的人和楼房才是这张照片的重点。
倘若图片中暗部比重较大,那么就压缩了视觉空间感,进而让人感到压抑的情绪。如下图,整体的暗也让蒲公英和手臂狭窄的亮部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在该情况下,摄影师应该注意主体的亮度是否足够与环境形成反差。一张整体都很暗和整体都很亮的照片很容易让观众找不到重点。
削弱光比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情感强度。虽然阴天的时候,照片视觉效果不佳,但也可以让光影带来的情绪削弱,让作者在画面其他方面发挥创意。如下图,选择了阴天拍摄是因为图片的亮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和莫名的云雨,试想倘若图片右边是日落的火烧云,观众的视线也很很难集中到人物身上了。
多光或者多影都可以表现激烈地情感,一般而言,反差越大,情感表达相对越激烈。
4.光影与构图
在谈到构图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想到画面中的点、线、面。但是除了极简摄影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仅依靠这三个要素是不够的。因为图片虽然是一个2D的平面,但是摄影师的工作是在2D上展现3D的效果,此时不仅要考虑图片在横向上的构图,也需要利用光影的变化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下图中,三棵明度不同的树配合较亮的背景构建了图片纵向上的空间,人物的位置处于黄金分割并且利用直射光产生了较强的'反差和质感,一方面确立人物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将人物放在这个纵向空间的中间位置,加强画面立体感。
同理,下图也是利用前后三棵树和背景来营造空间感,人物的明度和前景、背景形成反差,吸引观众视线。
5.利用反射光
很多人在面对光比较大的逆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补光。然而人造光源难免会让补光显得生硬。此时,摄影师可以尽量依靠环境中自然的反光来对暗部进行补光。
下图中,阳光从右后方射过来,让模特把反光率很高的纸船靠近脸部,就可以对左侧较暗的脸部补光,也可以消除法令纹一类的阴影。
而在下图中,让模特蹲下,靠近地面的反射光,也可以在逆光环境中形成合理的补光。
6.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上文中已经提过,拍摄自然光人像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拍摄时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而言,一天之中最适合摄影的时间段集中在日出日落前后30分钟。
下图拍摄时间就是日落后20分钟左右顺光拍摄,用模特手持的闪光灯配合橙色色片模拟火炬的光。虽然已经没有太阳直射,但天边留下的最后一抹光依稀照亮了云朵,让云有着白天能看到的层次感,也让画面的暗部有一定的细节。而因为光线很弱,所以用闪光灯的亮度足以盖过自然光对模特的影响,让观众看不到明显的日光的效果。如果拍摄时间早了,闪光灯不足以压住阳光,拍摄晚了,太阳对云层和画面中暗部的影响过小,那么云层就缺乏质感,暗部也会出现死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