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编3篇
【导言】此例“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编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x的慈父情怀的主席的无私胸襟。
3、感受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悟毛泽东同志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以及x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周我们感悟到了x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x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谁能接下一句?
(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
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
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3)教师介绍:
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爷爷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还有些生字,我们来认一认。请一位同学带读。这些词语的意思你都明白吗?让舒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说出相对应的词语。
三、感受丧子之痛
1、同学们,当主席得知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描写他心情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还可以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做些批注。
教师巡视。找到的同学可以自己轻声地读一读。
2、交流体会:同学们,此时痛失爱子的x心情怎样呢?
(1)一生:心情悲痛。我从“从收到这封电报起,x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这段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
a、“整整一天”给我印象最深,我从这个词语可以感受到毛爷爷已经一天没有说过一句话了,从中感受到主席心情的悲痛。
b、“一支又一支”给我印象最深,我仿佛感受到主席靠着不停地吸烟来排解心中的痛苦。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段话吗?(生读)
c、“原封不动”这个词语给我的印象最深,从中可以从侧面看出主席心情的极度悲痛,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你能读出那种茶饭不思的沉痛吗?(生读)
师:同学们,知道以前人们所说的人生四大悲事是那四件吗?那就是——雪上加霜,年幼丧母、中年丧妻和老来丧子。对于当时已经将近60的毛爷爷来说,失去像岸英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对他来说是怎样剜心刺骨的痛啊,读——师:更何况岸英已经是毛爷爷一家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第六位亲人了,这是一种怎样肝肠寸断的痛啊,读——师:同学们,此时此刻的主席虽然很悲痛,但他有流泪吗?(没有)那他的眼泪在哪里呢?(心里)是啊,他心里难受的只能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师:此时,透过这满屋子的烟雾,往事一件件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此刻主席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岸英——生答(预设:小时候的岸英趴在x的腿上,央求着爸爸给他讲革命战斗的故事。)此刻主席仿佛看到了少年岸英在他的书房——生答(预设:岸英在他的书房偷偷地看书的时候。)此刻主席仿佛看到了青年岸英从部队回来时——生答(预设:开心幸福的模样)是啊,有岸英在身边的日子,总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高兴,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作为主席他希望岸英能成为一个为国家人民奉献的英勇战士,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他只是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简单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幸福。读——
(2)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是啊,主席此刻是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希望岸英还在他身边啊。
(3)你还找到了哪句话?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在主席仰起头的瞬间,他的眼泪不仅在心里,还在哪里?(在眼眶里)为什么你觉得是在眼眶里?(因为主席仰起头不想让他的眼泪落下来给别人看见。)
师:此时此刻,透过天花板,你分明看到了主席怎样的眼睛?
生:盈满泪水的眼睛。
生:布满血丝的眼睛。
生:疲惫不堪的眼睛。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深刻,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吧。
四、感受抉择艰难
1、同学们,你知道痛失儿子,此时主席最想的是——(生:见见儿子)
是啊,此时他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个豪气万丈的主席了,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城楼上气定神闲的主席了。此时此刻,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亲,一个想再见见自己儿子遗体的父亲而已。
2、然而第二天早上,当秘书来到主席的卧室时,竟然看到电文稿下那一行醒目的大字,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3、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明明主席这么想见见岸英的遗体,为什么他会决定将他葬在朝鲜呢?你能告诉我吗?(你能用文中语句告诉我吗?)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4、同学们也找到这段话了吗?(找到了)。那么毛爷爷是真的不爱岸英了吗?(不是)难道失去了爱子,主席真的不悲痛吗?(不是)那么难道是主席真的不想再见岸英的遗体了吗?(不是)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5、同学们请把手放下,不急。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读读这段话,从中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你又读懂了一个怎样的主席呢?
生:一个爱子情深的父亲。
生:一个舍己为公的'主席。
6、是啊,就是在作为父亲与主席这两种身份之间,x作出了这样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决定,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7、可是同学们,要做出这个决定对于刚闻得噩耗的x来讲,又是怎样一种艰难而痛心的抉择啊!文中哪句话最能触痛你的心?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五、情感升华
1、是啊,一个曾经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的主席,一个曾经带领红军顺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主席,一个曾经面对强敌临危不惧的主席。这样无畏的他竟然流泪了。也许这验证了一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透过这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喃喃地对他的爱子说……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想到的写下来(想想他会说什么?)
预设:岸英啊,岸英,我是多么想要再见见你,可是你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所以,你就安心地在朝鲜长眠吧。我的儿啊。
师:多么慈爱的父亲啊!多么伟大的主席!
2、拓展升华
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有一叠整整齐齐的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
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主席爱子情深。)
3、没错,就是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作为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读——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做志愿兵,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
想到这里主席挥笔写下了一行醒目的大字: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此时这句话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3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课文。
出示毛泽东少年时所作的诗:▲幻灯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hǐ)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由读。
2、你读明白,毛泽东当时有怎么样的志向?
提名说——学成名,
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尸骨,这是何等的豪情呀。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
3、毛泽东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3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新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从有关词句中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知识链接: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3年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援助朝鲜人民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15个仆从国的军队,公然发动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并派海军第七舰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经过近三年的顽强抗战,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毛岸英简介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人物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划出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说说文中有那些描写人物的好方法,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描写一个片段。
我来闯关:
1、金日成首相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因为
2、毛泽东虽然深爱自己的长子,最终还是
3、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的意思。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读读有关记叙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文章,如,《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谁是最可爱的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