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汇总5篇)
【导言】此例“《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汇总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活动名称:
新浪网扬帆计划跨省实地爱心捐书活动
二、时间:
20XX年3月23日、24日
地点:xx小学
三、统筹:
沈建荣(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中心小学)
叶龙兴(江西省上饶市岑阳中心小学)
四、落实:
严卫强
五、参加对象:
盛泽中心小学师生代表、岑阳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社会爱心人士代表、新闻媒体。
六、媒体支持:
吴江电视台、吴江日报社、盛泽电视台。
七、策划:
沈建荣、严卫强
八、主持:
xx(盛泽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委成员)
xx(盛泽中心小学雏鹰广播站副站长)
九、活动安排:
第一天午时:
(一)扬帆计划跨省实地爱心捐书活动仪式(具体活动略)
(二)盛泽中心小学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物品和爱心基金
(三)盛泽中心小学张磊明教师(音乐)、计振娟教师(英语)执教上课
第二天上午:
(一)两校师生手拉手联欢活动
(二)盛泽中心小学心语少年邮驿站代表(蔡心萍)与岑阳中心小学学生代表交换信件及礼物
(三)随行人员参观校舍,了解学校实际需要
(四)两校签订扶贫帮困职责书
(五)随行人员与学校师生合影留念
十、总务安排
(一)饮用水、横幅、捐赠图书、电脑、羽绒被等。
(二)随行人员餐饮及住宿安排。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课堂设计【第二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注意什么?
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解决三个问题:
1.哪个年级捐的多一些?
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达标检测
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题(“练一练”第1、2题),促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回顾整理。
这一环节中先设计了课后的第3题,可以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回忆本节所学内容,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
六、说教学效果
1.提出数学问题环节学生可能出现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
2.本节课容量较大,学生计算量及数字大,可能会完不成学习任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课堂设计【第三篇】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捐书活动》教案。本节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册六单元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正确计算。在学习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时,学生能够根据前面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的知识经验和百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的经验进行估算和计算。
研究主题
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在我们国家里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的孩子捐了很多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
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一年级捐了118本书,二年级捐了104本书,三年纪捐了95本书。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想一想,估一估。
(1)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可能的估算结果:300320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估算能力。
3、算一算,议一议。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汇报展示学生的不同算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种算法展示,一人汇报,一人板书,其余两人补充。竖式是强调格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法1:100+100+100=300
法2:120+100+100=32018+4-5=17320-2+4-5=117300+17=317
法3: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加深学生对不同算法的理解。
5、(课件)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并列出竖式。
设计意图:运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6、做一做、比一比
(1)后来,民族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2)汇报算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班交流。
(3)练一练1.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运用刚才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连加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教材分析
《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教师:捐书活动统计表图片
学生:练习本。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今天,老师来到我们田家小学,看到我们田家的校园干净整洁,田家的`教室宽敞明亮,田家的老师和蔼可亲,田家的孩子聪明活波,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学习,大家感觉幸福吗?
生:幸福。
师:可是,在我国的边远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学习用品更是少之又少,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刻苦努力,用功读书。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读书的乐趣,我们育红小学特举办了一场“捐一本图书,献一片真情”的爱心捐书活动,在捐书活动的现场,淘气和笑笑将四年级同学的捐书情况做成统计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赶快来看看吧!(出示图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获取信息
出示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表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
生2: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
生3:三(1)班比四(1)班捐的数多,三(2)班比四(2)班捐的书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能力。
师:同学们找的数学信息还真不少,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看看都有哪些问题?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这一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空间,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3、解决问题
(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来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
设计意图: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能准确的算出每个年级捐书的总数再比较就更简单了。
(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
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三位数的连加)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引出课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118+104+95。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计算吗?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同桌小组交流。
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行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对比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
教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么计算?思考一下。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其实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新的知识同样难不倒我们。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师:到现在,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师:在以上的多种计算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其实你们喜欢的方法老师也喜欢,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确保计算准确。
三、课堂巩固,内化提升。
1、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吧!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现在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2、(分组练习)五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六年级捐书多少本?
列竖式计算
127+114+863解决问题
春节快要到了张阿姨和李叔叔想给买一些礼物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想买一些什么东西?大家帮忙选一选。
197+204+120
四、回顾整理,小结反思。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困惑?
生:学会了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你给大家说一说三位数连加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他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生2:也可以将这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
生3:要注意相同数位要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课堂设计【第五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
1、下面各数最接近几百或几十。
98、50、41、383、96、251
2、用竖式计算。
465+307=
271+436=
241+27=
49+17+32=
3、复习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三、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想一想,估一估。
⑴解决问题:“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出示问题)
①、口头说出算式。列式:118+104+95=
②、你估计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呢?
③、计算。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④、反馈。
算法展示。当你在计算连加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⑵试一试: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1、先自己列式,估计得数是多少,再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选一种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做。
3、汇报答案。
⑶小结: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注意算法的简化,可以采用简算的方式。
四、练习巩固。书本练一练1。用竖式计算。生独立计算,汇报答案。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