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的步骤及主要内容总结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31262

【导言】此例“教学设计的步骤及主要内容总结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教师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语的意思。

3、运用前两课学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略)

(二)、揭示课题:

板书:“燕子”

1、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来北往,会遇到那些困难?

板书:“过海”

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1、这一句话主要讲了什么?(海之大)

2、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说?(一望无边无边无际一望无涯……)

3、这种句式,我们那一课学过?

4、仿写句子:(略)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听课文录音,思考: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A、海之大

B、燕子飞

C、燕子落

D、爱燕子

(四)讲读第二节:划出写燕子飞的句子。

出示:“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燕子飞得辛苦)

2、从哪个词语看出燕子飞得辛苦?

理解“不分昼夜”“昼”是白天的意思。

3、从这一节中找出三对反义词:

北方---南方寒冷---温暖昼---夜

(五)自由朗读第三节,划出写“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1、说说“疲倦”的意思。----疲劳劳累

2、从那几个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确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还可以用什么来替换“太”?

(很挺好十分非常……)

4、词语比较:

“落”换成“飞”、“掉”可以吗?为什么?

“飞”---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掉”---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换成“停”、“躺”好吗?为什么?

“停”---说明燕子还有力气。

“躺”---说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点一样”说明什么?----燕子迫不及待。

6、说说水手们是怎样对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理解“崇敬”一词。

为什么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对待那些燕子,“尊敬”它们的原因是什么?----佩服它们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那么,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水手们是怎样做的?说明了什么?

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水手会对那些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燕子说些什么?

对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燕子又会说些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怎样选择材料,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学习写板报稿。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板报稿的要求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弄清板报稿与平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写作内容。

板报稿一般要写出哪些内容?

让我们先研究例文《和书籍交朋友》:本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都交代了哪些要素?(活动时间、场所、人物、活动情况、活动方法、意义……)这些要素就是写板报稿必须交代清楚的,也就是板报稿要写的内容。

二、区别比较,突破难点,学习写法。

根据习作要求:写报道做到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把内容写具体,标题要醒目,末尾要署名。

怎样把板报稿的内容写得乘法而不失具体呢?

研究例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地方写得具体?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板报稿与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板报稿并不需要仔细刻画人物,细致地描写事情每一步的经过,也不需要很多华丽的辞藻,精心的修饰,只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开展活动的情况,结果,意义……因此,篇幅短小。

再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自然段为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事例怎样做到简洁而又具体的?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发现,这一节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水滴石穿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写现象时只重点写了石头、石上小洞的样子。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过多的修饰,很细致地描绘,语句十分简洁。

通过这两篇例文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和要求,知道板报稿在结构、语言上的特点,并根据这一要求习作。

在习作中,命题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做到标题醒目?可以要求学生先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概括,用词语或简练的语句来确定命题。

三、习作要求,练说练写

明确了习作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准备写什么活动或事情?准备怎样写?在口述的基础上练写。不过,在说或写的时候,一定要对照习作要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写完后再命题,写完后在右下角署名。

这三步教学过程,要紧扣住教学难点重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习作要求,并按照要求,完成板报稿。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教师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包含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教师根据学科及教材内容特点制定。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 学 过 程

一、自为:

1.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会求?

二、共研

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7)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完成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5)小组讨论: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6)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得出:

A.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7)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动小结: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3.教学例1。

(1)(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答案。

三、看书质疑

1.判断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剪拼一个长方形。(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

(3)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实际上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 )

2、填空

3、练习十五第3题。

4、选择题

5、思考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直观,也很容易让学生发现问题。

大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通过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在这里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材料。

在学生出现沿着高来剪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加一句:“为什么要沿着这条高来剪呢?”

讲授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出示例题1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变式练习,多增加一条高,问学生能不能底乘高,引导出相对应的高才能相乘。

自学部分可以增加学生看书时间,有不懂的马上提问解决。

常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最后提问,唤起学生的记忆,老师适当加以小结,巩固新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93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