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8586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学设计理念:1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

教具和学具准备:2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课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

符号"。"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

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 因为两条边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

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

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

A.顶点对中心

B.一边对0刻度

(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

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这儿合适吗?)

B.延长角的两边。(可以吗?为什么?)

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

角1是30度  记作30。

即   角 1=30。

教师说明"。"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 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

(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

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2.测量P54 第1题

A.看一看,哪几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与角4。

填空:P54 第 2题

3.第54页 第3、4题

(四)小结: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4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两组角(如图)。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2、想一想: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小结: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半圆边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

(3)介绍周角、平角及1°。

2、试一试

(1)量一量p27∠a∠b各是几度,说一说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质疑:量角器上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

(3)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与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p28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判断谁说得正确?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教会学生先估计是锐角还是钝角)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案5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本节内容属于平面几何图形范畴,是在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估计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角的单位的必要性;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能否正确使用量角器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情分析

1、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生在正确使用量角器的环节掌握不好,尤其对里圈、外圈两个0°线混淆,导致角度写错。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对于角度相差大的角,学生可直观比较角的大小,但要准确量出角的度数,学生对量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量角时,没有做到“两重合,一对齐”(中心点与基点重合,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与刻度线对齐。)导致所量的角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2、认知目标: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能力目标:正确使用量角器,能用量角器,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准确量出任意角的度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4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