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实例(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166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实例(汇总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激发探究兴趣,凝聚学生注意。【第一篇】

兴趣和注意都是心理现象,兴趣是人对事件喜好的情绪表现;注意是人把自己的注意集中到某一部分,某一点的表现。数学情境作为情感的诱因,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要把握激发兴趣的教学支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

1﹑知识的衔接点。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学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迁移,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中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而来的。我教这节课,先出示口算题:÷12,÷25,÷125,4÷8,÷。当学生口算到最后一题÷时,大部分愣住了。那我问:“这道题为什么不会口算呢?这道题与以前学的除法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答:“这道题与以前学的除法根本区别是除数是小数,而以前学的除法除数是整数,这是新知识,所以不会口算。”于是我因势利导,在这个基础上,出示例题÷让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关系?思考片刻,不要求回答。引而不发,暗示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使新旧知识衔接。

抓住新旧知识衔接点,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掌握认知策略,越学越有趣,不但愿学乐学,而且会学、善学。

2、知识的生长点。

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必须把握好一个重点,就是摸准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只有找准了这个点,我们才能有效设置前后承接的相关题目,有效引领学生进行高效自主学习。我们只有准确摸准了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充实、扩大了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才能进入高效的自主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9加几》,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很多算法,比较后,认为“凑十法”是一种简便、易懂的方法,教学《8加几》时,就可以在复习9加几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迁移。这样,由于有旧知识的铺垫,新知识的学习就轻松多了。

3、知识的转折点。

数学知识之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在横向联系中,可找出知识的转折点。我们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引导学生根据比同除法、分数的联系,找出知识的转折点,使新旧知识连接,整体地把握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亮点很多,例如根据“某班有学生50人,……女生有多少人?”,要求学生补充一个条件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生1说: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那个学生虽然没有按我的意图说,但我引用他的“打岔”展开活动,让学生找到如何把它转化为女生人数相当于全班的几分之几这个转折点,最终回到我意图上来,成为教学亮点。我们要善于抓住知识的转折点,使学生的“打岔”成为教学亮点,这样的课堂随机生成,富有生机。

4、知识的障碍点。

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思维受阻“卡了壳”。例如:甲乙丙丁四人有人民币若干元,已知甲的钱数是其他三人钱数的,乙的钱数是其他三人钱数的,丙的钱数是其他三人钱数的,丁有276元,甲乙丙三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

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复杂在哪里呢?从表面看,每人的钱都是“其他三人钱数的” 、、,但“其他三人钱数”不是同一的三人,也就是说、、不是同一数量的、、。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他们的解题思路往往卡在这里。教师要帮学生找到知识的障碍点,寻找解决办法,于是就提示学生,要求学生变换形式叙述方式:

以甲数为单位“1”,得出乙数是甲数的;

以两数和为单位“1”,得出甲数是两数和的,乙数是两数和的;

以两数差为单位“1”,得出甲数是两数差的,乙数是两数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了变换单位“1”的方法。这样再来解上面的应用题,学生看到题里的、、是不同单位的,必须先把单位“1”统一起来。这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统一单位“1”后,题目就变换为:甲乙丙丁四人有人民币若干元,已知甲的钱数是四人总钱数的,乙的钱数是四人总钱数的,丙的钱数是四人总钱数的,丁有276元,甲乙丙三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那么丁276元钱是四人总钱数的1---=。这样比较复杂的题就转化为容易的题,新知识就转化为旧知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知识的动静点。

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多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通过操作活动,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我认为课堂教学需要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如教学《9加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设计:

(1)我来探索。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9+4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摆学具的过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老师没有硬性地把“9加几”的算法强加给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在小组里议一议,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2)我的发现。

掌握了“9加几”的算法后,我把“9加几”的算式进行了归类整理,让学生轻声读一读,观察“9加几”的算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发现了很多“9加几”进位加法的特点:得数都是十几,得数的个位比加的数少1等等。虽然学生的表述还不够完整、准确,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后带来的愉悦感无穷。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也需要学生静下来,作为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动静结合。

赞可夫曾说过:“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当学生对学习萌发了一种浓郁的兴趣时,学习便成了一种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才是快乐的,充满创造力的。

引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内需。【第二篇】

好的情境就像一个平台,可以唤起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同时可以引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与否,课堂氛围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情感的投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教师除了可以借助语言、态势语来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1﹑生活情境。

创设情境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教学《认识物体》一课后,我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巩固了新知,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在学习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我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用加、减法来算一算,自己来出一个加法或减法的题目。学生很有兴趣,提出了“我有5个面包,吃掉了3个,还剩多少个”、“车上原来有2个人,又上车2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等很多问题并列式解答,更好地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创设以生活素材为内容的学习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

2、游戏情境。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既然儿童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创设游戏情景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极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一个艰难、无奈、成功、喜悦的心理历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学生用玩游戏的方式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例如《认识图形》导入环节先玩一玩搭积木游戏;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题设计成“比比谁先过河”、“比比谁先回到家”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学习的趣味性。

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均有明显的提高。

3﹑体验情境。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而体验性情境使学生更加乐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创设体验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让学生扮演角色,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

我们可以模拟生活现象,经历形成过程。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内容、教学目标,有意设计从生活中捕捉具有数学信息的现象,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模拟生活情境,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如五年级一个选学内容是有关付出的钱、买东西用去的钱和应找回的钱的四步应用题,我在教学时就地取材,将学生的学习用品汇集,标上价格,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老师当顾客,全班同学做营业员。老师拿着10元钱,走进这家“商店”:买了3支铅笔,每支元,又买了6本本子,每本元,付给营业员10元,应找回多少钱?全班同学帮着一起算,得出算式:10-(×3+×6),即付出的钱-买东西的钱=找回的钱。接着由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当顾客与营业员,学生通过活动对“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掌握了四步、甚至四步以上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新课程理念。

让学生来当售货员和顾客,模仿购物,体验购物过程,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学加、减法后,让学生当小小投递员,把算式卡片投进相应的邮筒,使原先单纯的书本练习变得生动活泼。

4、交流情境。

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但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例如教学中,我把五年级教材中“小玲看一本290页的小说。前4天每天看20页,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的问题改为“能在6天内看完吗?”

生1:(290-20×4)÷30=7(天)比6天多,所以不能看完。生2:20×4+30×6=260(页)少于290页,所以不能看完。生3:(290-20×4)÷6=35(页)比30页多,所以不能看完。生4:(290-30×6)÷20=(天)多于4天,所以不能看完。生5:(290-30×6)÷4=(页)比20页多,所以不能看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既有钻研数学的兴趣,又有效地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很好地发展了求异思维……效果显而易见。

5、质疑情境。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兴趣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创设情境:一段公路长6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我让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很快列出算式:60/(60/10+60/15)=6(天),并说明了算理。然后我又问:“如果把这条公路长改为120千米,那么两队合修几天完成?”“12天”马上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是吗?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再回答行吗?”“这还用算!”学生虽满有把握,但还是认真地算起来。计算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6天。”路程扩大2倍时间竟然不变!如果路程分别改成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时间又分别是多少呢?此时,学生不再显得胸有成竹,而是满脸疑惑。”“请同学们继续计算。”片刻,答案全出来了,“都是6天!”“为什么公路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时间总是不变呢?……”这样的情境,以问促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疑中生趣”, 在“质疑”中求知,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切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进行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圆剪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圆的面积也可以用:s=1/4cd=1/4πd2。”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探究性质疑。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竞争性情境、问题情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有意识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体验中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实例【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教学剪纸的意义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孩子们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笔,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剪纸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剪纸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精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活动结构

1、活动内容为欣赏剪纸作品;

2、认识剪纸工具纸、剪刀,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3、剪各种简单图形和贴画,包括水果、蔬菜、日常生活用品、人物、动物等;

4、活动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主,在生活中选取题材,图文并茂,体现指导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

四、实施建议

1、采取领导认定、上网查阅资料、请民间艺人等途径对学校的社团活动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同时利用教材作为载体,真正实现剪纸特色学校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一步一个脚印把特色办好。

2、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民族艺术瑰宝,如何使剪纸艺术在学校内进一步深化,与各学科整合,体现出教学的多元化,教师的一专多能,这需要长期努力和探索。

3、剪纸活动作为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如何更好地推陈出新,让剪纸走出学校,延伸到校外、家庭、社区,体现教育的实践性、实效性、可行性,这是我们今后着力要考虑的问题。

4、剪纸活动的开展,是我们学校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剪纸艺术同其他课程紧密结合,发挥出剪纸艺术对其它学科在构建校园文化,提升民族精神的渗透作用,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有所获。

五、教学时间安排:课外活动

第1周:第一课: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

第2周:第二课:上下对称剪法

第3周:第三课:中心对称剪法

第4周:第四课:蝴蝶对称剪纸步

第5周:第五课:三角折叠剪法

第6周:第六课:四角折叠剪法

第7周:第七课:五角折叠剪法

第8周:第八课:六角和八角折叠剪法

第9周:第九课:福字的剪法

第10周:第十课:寿字的剪法

第11周:第十一课:如意和古钱的剪法

第12周:第十二课迎春花的剪法

第一课

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在民间,逢年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人们剪出各种象征吉祥喜庆的剪纸,装饰在门窗、居室或者在嫁奁彩礼、祝寿礼物上,以增加祥瑞吉庆气氛。剪纸制作简单易学,只需要一把剪刀或者刻刀和几张彩色纸,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特点进行剪刻,便可制出许多可爱有趣的动物、花鸟、鱼虫、人物等剪纸形象。

剪纸艺术虽是根植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广的。要学习它、掌握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素质,诸如要有敏感的审美情趣,了解一定的绘画知识,懂得艺术造型构图原理,并有娴熟的操作刀法等。

一、简直基本流程

1、临摹

初学剪纸可先从临摹开始。选一幅你喜欢的剪纸,细心观察,用铅笔临摹下来,或者复印下来进行剪刻,这是初学剪纸效果最好、最便捷的方法。

2、起稿

首先要确立主题,再根据剪纸的特点,从构图、造型、黑白关系、和装饰纹样等全面考虑,构思好再落笔,修改定稿后,再勾勒线条。这样才能看出疏密关系、黑白关系、线条粗细、人物景物比例关系的基本效果。

构思确定后,起稿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画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对初学者来说,稿子越细,刻起来越省事。若刻对称的稿子,画一半即可。

3、剪、刻

如用刀子刻.须将画面和纸用订书机订好,将四角固定在蜡盘上,为了保证形象的准确,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鸟先刻细部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顺序如同写字一样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尽量避免重复刀,不要的部位必须刻断,不能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美观。

把画好或者复印好的稿样放在几张红纸或者色纸上,四周用钉书记订牢后,就可以剪刻了。剪刻的顺序,最好是从细小的、难以剪刻的地方入手,一般也可以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细后粗。剪刻人物时,要先从脸部五官开始。

4、揭离

剪刻完毕后需要把剪纸一张张揭开,电光纸、绒面纸,因纸面光滑,比较容易揭开,单宣纸和粉连纸,因纸质轻薄,又经闷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连,较难揭开,所以在揭离之前,必须先将刻好的纸板轻轻揉动,使纸张互相脱离,然后先将第一张纸角轻轻揭起,一边揭一边用嘴吹,帮助揭开。

5、粘贴 揭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起来,便于保存。方法有两种,第一是把剪纸平放在托纸上,用毛笔或细木条蘸浆糊由里向外一点点粘住,这种方法不能使剪纸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较慢,优点是比较简便;第二是把剪纸反过来平放在纸上,然后用排笔蘸调稀了的浆糊,轻轻地平刷在要托的纸上,注意不要把纸刷皱起来,刷子上的浆糊一定要少,然后很快地把刷好浆糊的这一面扣合在剪纸的背面,用手轻轻压平,使剪纸全部平粘在托纸上。轻轻揭起晾干夹平保存。粘剂除浆糊外,白乳胶也可以。

6、成品修改 在剪刻时有时会走刀剪坏,特别是刻纸。如果属大面积刻坏,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积刻坏,可把局部刻去,补上一块重新刻。彩色剪纸染错了是不能覆盖的,所以也只好将染坏部位刻去,重新补上一块再染。修改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后再下刀。

7、复制——薰样——晒样复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剪纸样放在白纸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纸面,而又不含水珠时,将刻纸和白纸同时拉出水面,贴在木版上,然后将纸朝下放在油灯上蒸,但不要离灯头太近以免烧焦。如果需要多量制作,可采取晒蓝图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层药液(赤血盐和水的溶液)的白纸,粘合在一起,用两块玻璃夹紧,放在阳光下晒3一4个小时,待显影后用清水洗净纸上的药液,即可复制。

二、剪纸的构图

剪纸的构图是平视构图,这种构图在民间剪纸中大量存在。

构图要饱满,装饰性要强,要把表现的主要形象放在中心位置上,周边装饰一些与主题有关的衬景,更好的衬托出主题。

三、剪纸的造型

剪纸的造型要概括简练,夸张变形。要善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加以概括和夸张,力求比原物更美。经过夸张变形的人物、动物和花卉,其特征更突出更集中,也更有装饰性。

四、剪刻

先把纸张裁好,放在画稿下面,用纸捻、钉书器或针线钉起来。初学刻时可先由少到多,等技巧熟练后再逐渐增加张数,纸层过厚,在剪刻时往往会出现剪不动、刻不透、容易断线条与走样的现象,剪时把纸捏紧,拿平。若用油泥盘刻,就用图钉把稿钉住即可,细的部分可以用刀切,稍大的部分用刀划,再大的部分用剪刀剪。刻刀要持正,刀口稍向后下方低一点,方向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写字一样。刀尖深入纸内,不要左右摆动,行刀要实,不要重复。剪刻要恰到好处,不要的部分,一定要剪断、刻掉。不要用手往下撕。 如果把需要留下的部分剪掉了,可以将其保存起来,等剪完后再粘到原来的部位,剪刻时不能边刻边看,这样会使画稿与下面的纸张脱节走样。剪刻完后,发现有毛边、连角和漏刻的地方,还可以再进行修整。 刻制剪、刻纸的顺序,要从里向外发展,最后清理边部。先刻掉小的空隙,留下大的块,以支撑全画面,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不应相反。既或是刻极细的线条也要行双刀,然后把刻掉的纸线剔除。刻较大型的作品时,不要刻完一半再刻一半,最好先把全画面的细部刻完,然后再按顺序进行。为了避免已刻好的细部线条在转动纸时被拉损,可用纸把暂时不进行的刻好部分上下两面贴起来。全部刻完再把贴的纸层揭掉,进行一次全面修整。

五、剪纸的装饰纹样

常用的有锯齿纹月、牙纹、云纹、水纹。和花朵纹等。齿纹月和牙纹是剪纸的重要装饰纹样,她广泛应用在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和器皿上;云纹和水纹多在配景或者以景为主的剪纸中出现;花朵纹是一种图案式的花头,可用于服饰、环境的点缀和器皿图案上。

六、剪纸的表现方法

剪纸有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最常用的是单色剪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者其它色纸剪刻出来的。它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一种明快、朴素大方 的表现式样。彩色剪纸有分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填色剪纸、补色剪纸等。

第二课 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

一、教材分析

这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感,所以课文为“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在自然界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都是对称的。例如,植物的叶就是对称生长的;昆虫的触角、眼、足,鸟的翅膀,鱼的胸鳍、腹鳍,哺乳动物的眼、耳、足等,也都是对称生长的;还有家中的物品等,也往往是对称的。指导低年级儿童了解什么是对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剪纸的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是对称剪纸,简单易学。其造型简练,夸张适当,变形有趣。学生们不仅喜欢,而且还爱剪。它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当礼物送人。

二、教学思路

本课可以分为“导入—创作—组合”三个部分。先是指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衣服、花瓶)和小动物(如蜻蜓、螃蟹、虾),使他们认识这些物体的造型特点,即对称。从而使儿童得到关于对称的感性认识;再指导学生学习对折剪的基本技法。所以导语的第一句是:“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进一步,可以将自己的多件作品或同学们的一组作品进行组合,拼摆成更丰富有趣的作品。所以导语的第二句是:“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发现规律

1.认识对称形

(1)出示花瓶实物

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花瓶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左右两边的样子相同吗?(花瓶两边包括“耳朵”的形状、大小都相同) (2)出示对折剪的图形 同学们,这件衣服左右两边的样子相同吗?(衣身、衣袖的样子、大小完全一样)用同样的方法了解蜻蜓、螃蟹、虾等图形。你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教师总结:物体如果从中间折起来,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甚至颜色、斑点、花纹等都完全一样,这样的物体或图形,我们就可以用对折剪的方法来制作。这些对称的物体结构完美,造型好看。 出示课题《对折剪纸》

2.说说生活中可以对折剪的物体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物体,它们的哪些部分是一样的?

(二)实践探究,学习技法

1.同学们找到了许多可以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的图形,请同学们先试着剪出苹果造型,注意只要剪出外形就可以了。比一比谁最快剪好。

2.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规律,都懂得先将纸张对折,然后剪出半个图形后,将纸打开会出现有趣的图案。再试试,你还能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什么图案,并将剪好的图案贴在纸上。 3.技法指导

许多同学们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漂亮的图案,但有些同学剪得不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如,将纸张对折后,对称线位置拿反了,结果剪成两半;对折后,纹样画得过小,剪坏了;对折后剪纹样时,纸张没有捏紧,剪的图形不够对称;

(三)学生实践活动

用各色彩纸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形,还可以试一试,重复剪出多个对折剪纸图形并拼摆成一幅画。

(四)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一件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五)收拾与整理

引导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与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评价建议

1.能否独立设计制作一个对折剪纸的造型。 2.作品设计是否新颖独特。

优化学习策略,拓宽学生视野。【第四篇】

优化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拓展”旨在落实教学目标、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知识背景和相关内容,使学生知识建构更加顺畅,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不仅仅展示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它同时包含着数学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学习的经验,所以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

第一,操作实践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操作是思维的起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为思维提供支柱。心理学家皮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这一基本理念。不同学段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作出这样安排,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感知是思维活动的开端,而组织学生操作是十分重要的感知手段。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精心设计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操作练习,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计算、推理、想象等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操作实践平台,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二年级教学“平均分”时,让学生拿出24根小棒或圆片进行平均分,看谁分的方法多。学生很快展开操作,摆出很多种分法,如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要求学生借鉴学过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有的拼成正方形、有的拼成长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先给予肯定:“好样的”、“肯动脑”等,接着说明:“拼成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情况,遇到一般情况应拼成什么图形最好?谁能说一说?”这样很自然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国标》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小棒、圆片来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用小棒搭建若干个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探索规律;用搭结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学生从中悟出:只有通过操作实践,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才能发现规律,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二,独立思维

学会学习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维、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思维、探索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一定探索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及运用数学知识明确表达想法的练习,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激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切实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例如在复习圆柱和圆锥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它们的体积和是24立方分米,求圆柱的体积。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这道应用题。(只要列式)学生出现了以下列式:

(1)24× (2)24÷(1+3)×3 (3)24÷(1+)

(4)解:设圆柱体积为X立方分米。(5)解:设圆锥体积为X立方分米。

X+X=24 X+3X=24 (先求X,再求3X。)

针对学生列出的每一个算式,教师先不是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进行比较,看一看哪种方法最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又养成了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第三,自主估算

1、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的方法很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估算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各自估算的结果和采用的方式。实践证明,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要不失时机,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例如:“一本书9元,全班52人,如果每人买一本同样的书,共需要多少钱?”不同的学生估算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认为:“10 50=500,则500元左右。”有的学生估算方法可能是“10 52=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 50=450,肯定比450元多。”教学时教师既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又要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交流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算法。只要学生给出一种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又使学生感到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树立自信心。

2、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事实上,只要我们更多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就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如: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大约要浪费7杯水(约1升)。照这样计算,请你估算一下你们班级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全校同学一天会大约浪费多少水?全国一天大约会浪费多少水?这样,学生既对这个大数有了实际的感性认识,同时又增强了节水意识。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实在太丰富了,我们要把生活中丰富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避免把数学的面孔搞得那么严肃,与生活那么格格不入,真正走出对数学理解的种种误区,还数学一个真实的面目,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认识数学、运用数学为自己和社会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估算能力之目的。

3、在情感趣味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能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更应该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显然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定为教学目标之一,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设计趣味性会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如:“某公园的门票每张15元,团体优惠:50人以下,每人12元;50~100人,每人10元;100人以上,每人9元。某校六年级四个班(四个班人数分别为49人、47人、51人、53人。)组织学生去公园活动。假如你是导游,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又如教学“四年级分类统计”时,可事先让学生调查了解本班一个小组每人的年龄、身高、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课上根据调查到的情况把这一小组的人进行分类,并在班内汇报交流。学生提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按年龄、性别、身高、个人爱好、衣着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探索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探索、创新方式是《国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实世界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都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需要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一个缺乏应用意识的人,会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视而不见,当然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发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教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思索从什么地方入手努力开拓创新的思路,创造出更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探索、创新的平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设计能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索与创新的练习,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复习分数的意义时,课前让学生调查本班的有关情况,本班有(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三好学生有(5)人,其中男三好学生有(3)人,女三好学生有(2)人。课上让学生想一想:“你能写出哪些分数?说一说每一个分数各表示什么?”结果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写出了一系列分数。这样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空间,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展示个性的机会。

第五,绿色评价

评价的方法很多,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且以过程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形式、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方式,这也是《国标》所倡导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构建绿色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平台。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学生设计绿色评价的练习。例如苏教版第一册在教学“4与5的分与合”时,教师通过4的分与合的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学习方式的培养,设计同桌相互合作,动手操作,做到分工明确,每个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4的分与合。对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当学生能说出“我把4个桃子分成了……”时教师可用语言评价激励学生:“小朋友,真聪明!”当一些平时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除了用语言评价激励学生,还可以用眼神、手势、动作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轻轻摸摸学生的头或竖起大拇指或给学生一个微笑,使学生感到亲切,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设计同桌合作,小朋友们根据教师的提示和引导,很认真地展开小组合作。合作完成汇报时,当平时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演示其他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样学生与学生间也展开了相互评价。教师对叙述较完整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同学可以奖励一些教学中的教具(苹果、桃子等),或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也可收藏在学生的成长记录簿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注重了学生情感发展的进程,优化了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乐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总之,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差异,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有创造性地优化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平台,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充分发展自己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升华。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6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