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样例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76301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样例精选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一篇】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人才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还要有比较突出的专业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知识,对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技术要有所研究,能够准确地估计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術中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课本上,并没有运用到实际中去,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另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重视,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以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教学观念滞后。

要推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当前,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不能够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许多教师只求完成基本的课程教学任务,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flash、photoshop等教学时,对照课本进行的讲述较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这对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极为不利,造成学生的水平距离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教学内容不新颖。

教学内容影响教学的质量,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当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内容较为单一,过于肤浅,大多是一些对计算机产品知识的介绍,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实践所起的作用不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如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计算机网络与人类生活等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吸引学生的内容。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是依据课本来授课,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都是课本上有的,单一、滞后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这样不仅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很多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但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仍大有市场。高校中许多老师仍然比较信任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论是c语言还是数据库,许多科目都还是以说教的形式进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新颖的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和其他课程不一样,它具有时代性和技术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并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只有及时地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法,才能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教学环境封闭。

一般高校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都是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学生也只能利用小范围的校园网去实践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种种条件的束缚,让学生没有办法灵活地进行实践活动,同时,也不能够对网络通信技术原理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限制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发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高校要及时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进行更新,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吸收新颖的教学内容,建立“实践导向、理论奠基、思维发散”的三要素教学理念。推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尤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地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如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再给他们出题,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来获取答案,必要时教师可做出讲解,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工作中,要坚持将教学和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例如在进行课程考核时,不仅要进行教学大纲要求的笔试和上机考试,还要重视当前计算机发展国际化的动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中英语教学和考试,注重相关专业证书的作用,包括a、p等,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早日取得实践性收获。

(二)更新教学内容。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就需要校方提高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合理地删减一些,打破课本的束缚,引进更多新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计算机原理和基本概念占据的内容比较多,容易因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又如对互联网、计算机、新软硬件技术等的认识,对vb、dreamweaver等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过为繁杂等。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高级名词的解释过于理论,缺少实践指导,例如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等的教学。再如,局域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基本构造等都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分清内容的重要性,合理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比较快,我们应时刻关注着发展动态,第一时间把新的知识融入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让学生思考这些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三)更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要想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就要先提升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flash软件教学和实践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讨论课堂的知识,最后教师再进行解答式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還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进行flash作业和课堂小测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即时性进行讨论和学习,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又如,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说一些自己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探求答案,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课堂知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传授了知识。对待一些需要发散思维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作业,如让学生讨论mooc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托发展等,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主动地去上网查阅资料,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四)更新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学生只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验证与使用。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能利用小范围的校园网来应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这样封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学校应该扩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范围,让他们能够在大范围的网络环境里验证网络通信技术原理等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自己的不足之处,完善自身。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小组,然后根据需求分配给学生不同的研究课题,合理地安排时间,为他们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性、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为了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的现状对症下药,推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改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帮助高校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邢长友,陈鸣,许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

[3]贾银亮.虚拟实验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5]南群,郝冬梅,乔爱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二篇】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使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并且它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乃至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非常重要,使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作了深入探讨。

目前,计算机技术这一现代化科技手段,已经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且被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技术支持,现如今我国计算机专业也经开展了许多的后续基础课程,越来越多的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间的会话以及生生间的讨论和协作活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已经被认为是开展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国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不能够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发展,实验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等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网络课程并非是那种简单容易的小儿科知识,在研究生中能够找到对计算机网络精通的技术性人才都是少之又少,我国一部分研究生在通过多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及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够真正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然而一部分本科生则是以片面的理解去反映:“计算机网络课程太简单”,但当其接触到实际的时候,其便会发现自己对很多的技术性概念理解的还不够彻底,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然而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授课教师,要想着有限定时间里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原理讲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非易衷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迫切需要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教练。

想要编写出一本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教材,我们深感其责任的重大。如何去应用有限的篇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体现出来,并且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能够让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与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发展速度迅猛,其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用爆表来形容也不为过。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领域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讲清楚并且能够具体地说出来,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完全理解,并且要结合实际去进行操作,理论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将二者相互结合,但是教材的编写不同于网络产品的说明书,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复习和自习提供有利的帮助,能够使读者的眼界更加开阔。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应用板书的形式及简单的幻灯片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得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得到做得到”,让学生能够在直观上看待知识理论,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管能动性。可以将一些理论性、片面性的知识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算法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crc校验等理论课程。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被动变主动。

在我国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教导下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并且不去思考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逐渐取缔,如今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既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

在现今课堂上,很少见到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及教师平时上课的授课习惯。显然,这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代的教学发展的需求。对于目前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来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气氛搞得更加活跃:

首先,每节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并且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解答,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们都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中开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探索精神,并且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互动交流时间。课堂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内部讨论,最后由负责人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再由学生踊跃回答或者教师给予解答。教师只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们都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对于那些教学课程中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必须认真预习,并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后才能把课讲好,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科技产物,他可以将文字、照片等信息快速的进行传递,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于邮政通信等信息传递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里将信息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并且电子邮件的信息是用键盘来进行输入的,摒弃了传统手写的方式,从而使信息的保存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信息群发工作中,必须要将信件内容复制成多份,并且要分批量进行发送投递,对方接收的时间也不是很统一,而电子邮件可以将一封邮件同时发送到多个邮箱当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群发信息的复杂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现如今,电子邮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作业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作业及问题做出解答和指导,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现如今电子邮件也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又一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相互传递,使其在互联网中能够准时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进行交互,因此,聊天室更具有实时性。在聊天室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不会受到系统的权限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聊天室中,参与者可以针对公开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聊天室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聊天室中提出问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也可相互之间聊一聊在学习中和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聊天室中很少有学生会提出专业的学术问题,然而更多的是情感发面的交流,通过聊天室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及人生态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即时信息交互系统。

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带上了新的巅峰,在聊天室的基础上,即实信息交互系统现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早期qq,msn得到了广大人们的一度追捧,现如今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快,其形式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微信、陌陌等,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可以使教学内容实时同步,并且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让彼此之间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四)讨论区。

讨论区是以bbs技术为主要支持的,并且其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界面形式,起作用的本质就是能够实现实时交互。万维网作为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根据地,其上面的讨论区更是精彩万分,其中包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多种网络多媒体信息话题供人们交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实时交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区常常被用作实时交互系统来进行使用,但是讨论区与聊天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讨论区不支持点对点的交互,如果想要实现一点对一点的交互,在讨论区中可以引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另外讨论区和聊天室一样,都是没有权限的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并且在讨论区上的内容可以长期保留,学生和教师可以反复阅读,相关的话题和知识内容都会永久性保存,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查阅。因此,其具有组织管理功能。

结论: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互联网教学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课程完美结合的产物,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对我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家网络院校都已经停止招生,但是,并不能够说明网络教学的不好,只是在网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还没有得到解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交互模式还不够完善,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必将成为现代化教育领域的主导者,成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三篇】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其应用日益广泛,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然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结构严格,理论复杂,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体,涉及软件和硬件的方方面面,而且其衍生应用不断出现。因此,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网络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开发基于网络的不同应用。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只记住了僵硬的理论条文,不知道为什么需要这些理论,更不知道如何应用。为此,我们开展了网络教改项目,通过摸索和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问题,结合我们做的教改项目,对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我们的做法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教改思路和建议,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贡献一点我们的智慧。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堂与许多其他课堂一样,时常会出现学生出勤率低和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不活跃、精神状态较差等问题,学生到了考试之前突击复习,考试之后快速忘掉的怪现象,有的同学到了研究生阶段需要用到网络编程知识时,还得再学一遍。我和同学们交流,得到的普遍看法是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因此,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积极性,没有饱满的精神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下来,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没有积极去探索发问消化知识;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原因是教学模式老套、僵化,不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课程枯燥乏味的印象;还有,老师个人的教学素质和教学魅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部分老师教学死板,没有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像是陈述性教学。课堂里引入和复习的环节也常被忽略。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再加上“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授课内容大多是偏理论的,没有讲述更多的原理应用,这些就导致常常带动不起学生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若在引入环节就为学生做好相关知识讲解的铺垫,从一些实际应用中切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复习阶段,老师应该从更高的视角将所有章节联系起来,尽量用一条主线,以问题解决方式来逐步推进理论,这样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应用匹配达到较佳的复习效果。引入和复习这两个环节尽管简单,但也是老师可能忽视的。

当前大学里教师的讲授方式往往局限于ppt演示和口述两种形式。这是一种非常基础必不可少的方式,然而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时,一些用于过程演示的辅助短片往往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直观的印象。虽然演示阶段更直观容易理解,但不足之处是学生往往在脑中产生一个印象后很快便会遗忘,为将印象加深,教师在课堂应多添加头脑风暴环节,调动学生动脑,同时教师也可利用板书思维映射,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开始时回顾上节课相关知识,课堂中穿插一些小练习,课堂结束时再总结本堂内容,这些复习环节所占时间不多,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知识的阐述,可以有更多灵活的发挥空间。与“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堂学习相对应的则是实践实验。尽管高校普遍拥有足够的实验环境和条件并开设了网络课实验,但实验教学往往缺乏开放性。

虽然课程上安排了实验,但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尽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但这样“手把手”的安排不能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更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外,实验课时安排少也是普遍的情况,由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总体而言,“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诸多可改善之处,需从课堂课程复习、新课程引入、课堂调动激发学生动脑穿插小练习、课堂结束时再总结课堂内容、加强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对于高校而言,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有不同层级的目标,这里大致分成三类: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本科阶段,大学的教育以第二层为主要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特点决定了教师们应贯彻“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教学理念。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还应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最终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独立型学习者”,以适应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讨论、类比,在涉及重点原理时通过类比、联系等形象的方法去阐述;在阐述重要概念时强调,帮助学生疏通点的知识,由浅入深讲解理论知识。

比如,对于各种协议的教学,不仅仅是解析其原理,更重要的是解析其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要理解协议的动态性(面向思维)知识,而不仅仅是理解协议的静态性(面向工作原理)知识。同时,对于协议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使用和剖析,而是要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协议设计机制的改造和分析。

再者,应该将多个协议联合起来,从多个协议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机制中寻找和挖掘一些设计模式,并且从某种协议的发展历程中领会其进化的本质,达到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目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实验课的设置有助于及时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体现实验课的重要性,可以考虑对实验课独立设置,同时建立相应考核评价的机制,且保持与课堂进度的同步,实验周期贯穿在“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中。有关于实验内容的设置,验证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任务应并重,实验课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义务,逐步指引学生掌握网络编程技术(如dns技术、email技术、术等),强调实验应用所应解决的实际问题。该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老师最好具备良好的实践基础,比如有网络技术管理或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和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这样在进行讲解时能联系实际讲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相关知识的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现实是“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师中涉足过实际网络项目的人数并不多。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尤其实践教学更是如此。

这样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派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任务的老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只有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才能提高整个教学的实践教学水平。

在连续多年的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教师在新思路课堂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及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将问题的症结及时解决并反馈给学生。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很快将思路理通,及时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加以学习改进。学生除在课堂上得到教师指引外,在实验实践中能协同学习、协同讨论、协同解决问题,在综合实验中得到锻炼,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对问题不再有畏惧感,而是能很好地将问题克服解决掉,学生的兴趣也会因此得到加强,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得到系统的实验实践锻炼,在毕业后的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出色,表现突出,自信满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因此常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程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核心知识模块,它的特点是在较深厚的数理方法基础之上,综合了计算机软硬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知识更新周期快。做好“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绝非易事。

尽管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但通过行之有效的教改实践能够及时弥补高校教学和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及综合考核多维一体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在教学实验的效果上,这种多维一体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师生之间课堂上对未解决问题的互动交流和以及同学之间对综合实验设计的讨论交流,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实验效果。学生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实践认知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整体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也更适应新科技潮流下的用人需求。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四篇】

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目前的教学背景,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提出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在教学上、实验上两方面阐述改善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各高校中的计算机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此门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又很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本文从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入手,针对其具有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知识更新快等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相应方法和对策。

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以硬件和软件形式存在的网络设备,以无线、有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链路,以及加载于其上的控制规程、通信协议等。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具备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开始学习的一门专业课。这些理论特性和学生平日对网络的理解差距较大,由此给此门课程的授课带来的难度提高,使得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门课程教学质量。本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就是要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探究式性质的教学模式。即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依托此思想,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授课内容中按照软件工程中的项目开发思想结合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授课过程中,把原本教学过程中网络技术知识点及其基础理论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正确处理好网络的原理与网络实验环节之间的关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实际需求,并跟随当前技术发展的步伐,对网络技术研究热点开展拓展性介绍。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为: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项目开发的思想来介绍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将整体教学材料的知识尤其是教材中各章节的重难点连贯起来,对以后的原理性内容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该基础中,使用可以使用学生比较能够了解和掌握的项目任务进行教授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例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之前就对如何上网很熟悉了,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在上网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如何组建一个网络,一台计算机想要上网需要一些什么设备,这些设备搭建好之后如何能够实现用户想要的功能?”等等从这些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对网络通信理论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依此类推,让学生们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使他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过程也会增强主动性。

第二,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每次课后总结都将下节课的重点总结为几个问题,让学生先带着疑问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并重点对解题的思路进行分析。例如,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的划分等。鼓励提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更好地起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理论讲解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将网络技术原理知识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结合展示给学生,对网络技术原理的讲解部分不照本宣科,并突出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并拓展介绍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技术最新发展。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实验内容定义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组建网络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比如从第一层到第三层网络设备的配置直接分配为一个网络如何搭建,实验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第二,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验最终结果由学生得出,不局限于获得一个答案。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换位,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术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引入软件工程的理念来书写实验报告,为学生以后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网络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内容改革等方面的介绍,积极探索利用“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目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通信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和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五篇】

摘要:本文提出在数据库教学中将多媒体手段、课程特点和创新理念进行结合,分析了数据库知识领域的教学手段、特点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使用创新理念和情景模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方法;创新理念。

一、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门知识,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既不知道有何作用,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以致于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现代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并真正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成了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开发,优化了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时间的无效耗损,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知识的密度以及能力训练的频度。为此,我们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精心编制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主体并没有改变。因此,要始终把握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能以课件为主。此外,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呈现快速、表现直观、操作简便等特点,这就容易导致师生依赖荧屏展现,从而忽视了教学的策略、方法,忽视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以及同他们的情感交流。这样,就不容易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实践证明,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就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并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创新知识的'能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此外,还要利用指导法教学、启发教学法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理论与任务相结合。

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经常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此外,还应配以适量的练习,使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增加他们学好数据库这门课的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施模拟项目,加大技能培养力度,把模拟项目贯穿于平时的实操课和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3―4人左右一组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所设计的系统由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和各组选出的组长进行检查、提问,并分别打分,从而激发各组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3.重视实践环节。

数据库课程除了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借助实际的数据库实例进行解释外,还必须通过实验的手段来实现。从教学角度来讲,理论知识要经过实践检验后,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项目设计的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一种项目设计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通常采用布置一个大项目,分步完成的做法,使学生对前部分的知识通过上机操作综合掌握,对下一步可以通过预习等方式了解知识,课堂上老师再把项目设计的方法教给学生,重点要分析如何进行项目分析、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在本门实验课程完成时,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门知识,也使学生完成了一个综合设计,更使学生系统掌握了一种项目设计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了二次飞跃,在进行阶段测试时,学生通过设计软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描述一下,这是第一次飞跃,在进行下一步乃至完成大实验的时候,学生要把前续实验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实现第二次飞跃。

4.采用互动模式。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学生思维活跃,采用互动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达到良好效果。互动式我们是采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生可以随时自由提问,对于带普遍性的问题和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课堂随时回答讲解,但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普遍性的,课后单独回答,以免影响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课前老师精心设置问题,设置的问题要针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使学生思考后,有茅塞顿开的感悟,否则互动只能使课堂有说有笑,难得到达应有的效果。

5.改革考试方式。

在考试方法上,打破传统的单独笔试的考试方法,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采用开卷、闭卷、实际操作等多种考试方法,增加平时考核次数,从只考理论知识,到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避免学生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现象。如在数据库原理的考核上,除了原理部分采用常规的考试外,还可对学生的上机实操环节、课程设计环节进行考核。采用这种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能引导和督促学生平时多动手,多锻炼,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方法的转变,对于数据库知识领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远远不限于以上内容。教师除了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外,还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扩大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以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从而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六篇】

伴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比例不断增长,中职教育事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规模的扩张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中职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实践能力偏弱,专业技能不熟练等,以至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重视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把理论学的够好,掌握得足够扎实,就能在工作岗位上将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分地去锻炼实践能力。但是如果一味地重视理论教学,这和纸上谈兵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愿意将精力和时间花在实践教学上,指导性的实践教学就成了摆设,这种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相悖的,而且这种片面的、不健康的教学观念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是影响到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

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对实践教学都不够重视,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实践教学所用的设备得不到更新和完善。很多中职院校受到经费的限制,所以其硬件设置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接触不到最先进的设备。其次,中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兴趣。计算机通常有软件硬件之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软件的操作能力,还应具有硬件的组装和扫描设备的能力。学生虽然经过学习,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的分析等比较熟悉,但是对主板、cpu、显卡等实物却是不熟悉,虽然认识实物,却不能组装,这就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

改变教学观念,合理安排课程。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作为初学者,在专业课程开始阶段肯定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主要教授学生操作方法和步骤,例如制作精美的图片,组织打字比赛游戏等,激起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热情。然后,在学生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对专业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的激励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在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时候,笔者就会在课程开始时规划好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比重,然后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引入较为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快速入门,然后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论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理论结合实际,学用结合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理论和实践并重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让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了理论的掌握,更锻炼了自己的实操能力。学生拥有实践能力的基础就是理论,只有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才能进一步的实践,但是这并不是说实践教学不重要,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更是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逐渐地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时候,一些同学对cpu、主板等知识混淆不清,教材给出的图片和实物有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差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理论掌握,然后在掌握理论之后,让学生去实践,去自己组装,通过实践来加强对自己混淆的知识的认识。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效开拓视野。

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天的知识更新都是不计其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是如此,所以在学校进行实践的时候让学生接触到前沿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学生走出校门会发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去,这种学校和企业之间脱节也就导致了一些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鼓励学生积极去实践,到一些企业去了解他们的硬件设施的操作等,在学生接触到更新的设备的时候,他们的视野也会更加宽阔。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单一,知识落后的缺陷,这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进行一定的知识学习之后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然后通过实习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的锻炼实践能力。

总之,中职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全方位专业人才。教师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七篇】

有人说:“计算机是最有耐心的朋友”,这句话道出了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的心声。网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只有灵活、合理地运用网络正确地引导,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学习,让师生之间及时地交流,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上课的质量。以下谈谈我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每次上课前,精心准备好上课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word2000课程的学习,如果只是机械式教学,先输入文字,文字格式的排版等,学生们学习时就较枯燥和被动,课堂的气氛很沉闷。为此,我改变了教学模式,课前事先准备了很多设计好的电子海报,动态的文字效果、精心装扮的版式,让学生欣赏“垂涎”一番,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导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当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后,通过具体的练习,讲解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点,然后再适实地布置一些练习的操作任务,通过网络评阅学生的作业,点评一些好的作品。这样,师生能和谐地融为一体,进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指法练习和窗口操作等是很枯燥的,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学生却从未接触过电脑。如果上课时一味地讲解、示范、讲解,有基础的学生自然会感到乏味,总会不由自主地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对计算机的兴趣就会降低,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于是,我改变了网络教学的方式,而采用了分小组学习的方式。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挑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当组长,每节课先检查组长的练习情况及操作的速度,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稍难的练习让组长做,重点培养他们,并让他们负责辅导本组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其他学生感到踏实,没有压力,愿意去学,在班里形成互帮互助的好风气,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络教学虽然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也存在着严重的学习依赖性。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然后进行模仿式学习。我发现每次示范完毕,让学生操作时,很多学生都是依葫芦画瓢,不愿思考,不愿变通,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识别与判断,失去了主动追求知识的乐趣,学习的兴趣也就不会持久,知识不会巩固,有些学生一紧张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两种措施:其一、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操作失误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先留时间让学生自己预习新知识,自己先动手上机尝试操作一下,并通过网络讨论操作的失误,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求助。其二、我在每节课上总会精心地设计操作题目,力求内容新颖、实用,让学生多练多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们相互促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多样化,而又专业化的。例如,电子课程的学习中,必须先打好电工和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能够自己动手做电子实验,并要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电子模拟实验等。因此,必须我们先给学生上一段时间理论课,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这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如此而已,循序渐进,这样将理论知识转化实际技能,学生一定能学到应有的操作技能知识。

职业教育的精髓就是使学生们获得一技之长,寻求到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所以职高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计算机课程,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学,如何去运用学过的知识,那么他就没有创新能力,就会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淘汰。我在教学时,总是提醒学生要多动手,勤动脑,不要完全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步骤,要大胆、创新。如网页制作课程的学习,在课堂里我只是引导、启发、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并不示范怎样制作一个完整的网站,而是提供部分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给他们最大的“空间”,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上网查找信息,积极地思考,按老师教的方法大胆创作,而我对他们的作品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强求太高的标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站也就越做越有新意了。

一言以蔽之,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真正做到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有效的教学,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更爱学、更乐学。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探索【第八篇】

快乐体育教学法,扩展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空间,把“育体”和“育心”完美的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学生强韧的毅力,树立起可以自我实现的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大有益处的。

一、快乐体育教学法概念。

单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快乐体育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快乐和轻松,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快乐体育教学法的意义就是在于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课程的无限魅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的目的。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一样,快乐体育教学法更加提倡个性和自由,不再将学生的思想束缚起来,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快乐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是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彰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排球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通过快乐体育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长久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将体育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即使是没有了专门的体育教学课程,学生也能随时保持体育锻炼的决心和毅力,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快乐教学法给学生传授的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的理念和信念,而不是一种束缚,在快乐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是刻板单调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会收获到更多有意义有用的东西,也会真正从内心深处爱上体育和排球这门学科。

二、在快乐中体会成功是培养自信心的第一步。

推崇快乐足球的米卢的经典语录为:“态度决定一切”,情感驱动是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最好的工具,学生如果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及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够养成信任、坚持和自信。尊重和理解学生永远是快乐教育的内涵,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体育教学从业者,我都会安排一堂“体育与自信”的主题课,通过让学生观看最近一些体育名人的比赛成绩、讲故事与心得体会等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我暗示中获得对体育锻炼的认同,营造一种跃跃欲试的参与热情,正确评价自己和体育锻炼,在榜样的力量支持下让学生充满对体育锻炼的期待与自信,这种快乐体育教学法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育智慧永远是上好一堂好课不可或缺的,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难度,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限制每个学生,也可以结合一些当下流行的形式来设定上课情景,如选秀、闯关。积极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豁然开朗,比如传统教学模式下,一直贯彻“竞技”为中心的初中体育跳高训练,忽视了它自身存在的趣味性,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弹跳力和灵活性的魅力所在。所以摒弃这种传统观念尤为重要,可以分成高、中、低竿三组,在教授学生基本技术和技巧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来选取跳高的高度和跳高的方式,或者采用小组闯关的形式,从低到高层层递进,实现高度的不断增加,以展现初中生爱尝试、拼搏和赶超的特点,在向高度挑战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自我挑战,当体育课成为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的舞台时,就可以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不同的成功体会,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对学生来说,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又培养了坚强的品质,还养成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克服自卑与胆怯,让学生勇敢面对挫折。

自卑与胆怯是伴随体育课的一种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有的学生上体育课躲躲闪闪,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也有的同学做一些基础动作时,非常的胆小,甚至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就选择放弃,自卑与胆怯让这部分学生吃尽苦头,也根本不能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所在,所以体育老师在面对这样情况时,首先应该具备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让这部分学生逐渐打开心扉,重获自信。在我任教的班级中,采取学生轮流做体育委员的方式,让学生在整队、带领同学做操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原本自卑与孤僻的学生也参与到体育课中去,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是非常有用的。

对于胆怯,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胆怯和对体育器材的胆怯两方面,前者多半是由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教师言语的目的或教师对学生急于求成造成的,中学生可塑性强,对于这种胆怯,可以从多鼓励表扬、安排学生担任体育小干部等途径来消除,首先应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可以故意安排那些体育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协助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场地布置等活动,明白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对于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能够及时加以表扬与肯定,不要让批评成为主旋律,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于体育锻炼项目教学要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和急功近利,让学生可以在自信和勇敢中体验学会去战胜困难和挫折。

对器械的胆怯则是学生有害怕在体育鍛炼中受伤等心理因素造成的,毕竟初中体育课不是竞技比赛,它还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导向,所以可以改造运动体育项目,如跳高比赛用的竹竿可以用橡皮筋代替,即使有同学跳不过去,也不会存在受伤的情况,对于减轻学生的心理恐惧感是立竿见影的。另外,让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也是根除学生胆怯情绪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初中女生面对跨栏等项目时都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就该将消除这部分学生对栏架的恐惧心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期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也呈现出简化技术结构、降低运动难度和改造场地器材的特点,符合了新课标准的新理念,也顾及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成为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重要武器。在挑战和游戏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四、结语。

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法能够给学生一种愉快地学习体验,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德育力量,对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37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