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案例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6574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案例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案例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要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感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板书:心愿

谁会读这个词语?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了,郊外的景色一定很美,在这个多彩的季节里你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郊游)有个班的小朋友也要去郊游了,我们去看看吧?今天一起和我们去的还有月亮姐姐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图1、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2、图上有画了什么?

2、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这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月亮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遍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一定要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加字。

3、老师看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如果老师把词语单独抽出来考考大家怎么样?出示词语:

窗帘 背包 装着 照顾 生病 太累 医生 悄悄(轻声) 离开 点心 孩子们 太阳公公 商量商量 玩玩吧 窗户

生自由读、师教读、生齐读、男女赛读、抢读(以各种形式读词语)。 抽读——评议

3、看着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但是老师读的时候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师范读)

三、深入朗读,感悟亲情。

(一)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一天,月亮姐姐在空中散步,她来到一个小女孩家的窗户前,看到了什么呢?

(1)男生读1——2自然段。想月亮姐姐来到第一个小女孩的家,她有什么心愿?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能读一读吗?

(2)什么是自言自语?谁来表演一下?练习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2、思考: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3、情景再现:月亮找到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太阳公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表演)

(二)角色表演,理解体验。

1、可是,当月亮来到另一家窗前时,又改变了主意,想让明天下雨,为什么呢?女生读3——8段。

2、引导看图:月亮看到了什么?妈妈和珍珍在说什么呢?

3、此时的珍珍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珍珍,你会怎么样决定?(老师渲染:一年就这么一次郊游,我们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盼来了春游的这一天,东西我老早就准备好了,可是妈妈却病了。)

过渡:是啊,珍珍真是个好孩子。如果你听到了珍珍与妈妈的对话,你会更感动的。(师范读对话)

4、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珍珍她真的不想去吗?她的哪一句话可以泄露了她心里的秘密?(可是。。。。。)

听到珍珍说的这些话,相信大家更了解珍珍了。现在,你们想读一读吗?(小组合作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第二篇】

教学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体会实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十课(师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生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强调哪个词?试着读读,最好说出理由。

生:我强调“一次”,一次成功的实验,因为以前许多次实验都失败了。

师:我们也来读读看。

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生:一次成功的实验,我强调成功,因为这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师:这两位同学课外一定预习得很认真,不仅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还讲出了理由。我们强调“成功”也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这次实验为什么会成功?

师:你想知道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吗?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板书:

原因?

生:我想知道这位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师:你想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还有吗?

板书:

目的?

生:我想知道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师板书:

过程?

评析:“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基础。读题质疑,激活学生思维,营造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二、初读感知,评评议议

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提了这么多精彩的问题真了不起!有了问题怎么办呢?

生: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

师:你真聪明。大家赶快读书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认为这篇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实验过程的?最好能说出理由,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生:我觉得是第4、5、6自然段写实验的过程,因为这里写教育家开始实验了,一直到实验成功。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应该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教育家从包里拿出一个瓶子”说明实验已经开始了。第一自然段写实验前,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写实验中,后面的都是写实验后的。

师:你们认为谁的理由充足些。

学生大部分都说:温怡。

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我请三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三部分。谁愿意?

好多学生纷纷举手。

师:温怡读第一部分,少琦读第二部分,豪士读第三部分。其他的同学当评委认真听。

学生读课文。

(当第二个同学把“系绳子” 的“系”读成xi 时,有位同学说:你读错了,应该读成ji。那个同学马上纠正过来。)

师:这位评委听得真认真!“系”在这里应该读ji。

学生继续读完。

生:老师,我有问题。“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师:有问题我们先来读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你把上下两句读一下好吗?

学生读:“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生:“不假思索”就是不讲假话的意思。

生:不对,应该是想也不用想的意思。

师:你说得对。志勇,你是哪里人?

学生很快回答出来。

师:你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生:因为我早就知道了。

师:佩燕,你几岁?

生很快回答:“九岁?”

师:你为什么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生:因为我早早知道了。

师:那小女孩为什么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生:因为她早早就知道“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这句话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学生思考,想不出来。

师:先……

生:先人后己。

生:这里的井字为什么用引号?

生抢着回答:因为这里的“井”不是真的井,而是瓶子。

生:老师,我要评少琦的读。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这里的“一”、“二”要读得快点,他读得太慢了。

师:这里应该怎样读呢?我们还是来轻声读读这句话吧。轻声读有利于思考。

生:我也认为要读得快,因为有危险。

生:我认为要读得慢。要是读快了,下面小女孩的话就来不及说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读真棒。

生:我也认为要读慢。因为“一”、“二”后面都有省略号。

师:一般情况下“一”、“二”之间用什么符号?

生:顿号。

师:用顿号,我们就要很快地读:一、二。用逗号呢,就要稍长一点。这里用省略号该怎样读呢?

学生拖长声音读。

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说话要拖长。

师: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声音的延续,也就是字音要拖长。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这时下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嘀咕:“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呢。”

师:同学们,还有两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解决好吗?先休息一下。

生:好。

评析:初步阅读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评评议议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捕捉第一印象,做到有感而发,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解疑释疑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边说边檫掉过程后面的问号。)这节课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再次感受一下这次实验的整个过程,看看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到底有哪里?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二部分。

生:我有问题。教育家为什么要向井里灌水。

生:因为他要做实验。

师:这里的“水”表示什么?

生:表示洪水来了。

生:表示有海啸。

生:表示敌人冲来了。

生:表示火烧起来了。

生:表示炸药要爆炸了。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示什么来了。

生:危险。

师:对呀,教育家向瓶里灌水表示危险来了。

生:我也有问题。“三”字为什么用引号?

生:“三”是教育家说得话,所以要用引号。

生:“刚出口”是什么意思?

许多学生都笑了说:就是话从嘴里刚说出来。

看学生没有提问,我就顺势引领:现在该轮到我来提问了吧?(学生都笑了。)请听题:小女孩为什么等到教育家喊“二”时才对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教育家在喊“一”的时候,小女孩在干什么?

生:在“一”的时候说,她怕同伴忘记了。

生:不对,那时她正在思考,怎样才能脱险?

师: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她还在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善于思考。

生:小女孩在危险面前不慌不忙。

师:对呀,从这里我们看出下女孩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当教育家说“二”时,小女孩说了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比较响读: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师:你们都想让教育家听到吗?(学生笑了。)谁来试试?

学生轻声地读,读得较慢。

生:他读得太慢了,要读得快点。

师:那你来试试。

这位学生读得又轻又快。

生:不能太快,因为“你第一”、“你第二”后面都是逗号,再说要让同伴听清楚。

师:你来试试吧。

学生读得恰当好处,大家都鼓掌了。

师:我们也一起来好好读读吧。

学生齐读。

师:读着小女孩的话,你心里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把危险留给自己。

生:小女孩热心帮助别人。

生:小女孩先人后己。

生:小女孩合理安排。

师:是呀,从小女孩的话里,我们感受到了在危险来临时,小女孩不仅有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行,而且有处事果断的能力。当教育家“三”字刚出口时,孩子们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地提了出来。你们知道“顺利”是什么意思吗?

生:表示没有遇到困难。

生:也表示实验成功了。

师:从“一个一个”中,你有感受到了什么?

生:瓶口小,不能一起出去。

生;小女孩对他们说了要这样做。

师:也就是说他们听从──安排。

生:他们很配合小女孩。

生:他们合作得非常好。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学生齐读:“三”字刚一出口,三个小女孩顺利地把小铅球一个一个地提了出来。

师:如果教育家喊完了“三”,他们还没拉出铅球,将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实验不成功。

生:意味着他们有生命的危险。

师:可是危险已经来了。

生:意味着死亡。

师:多么可怕啊!要是喊完“三”还没出来,意味着三个小生命的死亡。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这次实验的全过程。想想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读第二部分。

生:小女孩有先人后己的品行。(檫掉问号在原因后面板书:先人后己)

生:小女孩沉着冷静。(板书:沉着冷静)

生:小女孩善于思考。(板书:善于思考)

生:同学们配合得好。

师:对呀,如果没有他们的密切配合,他们是无法安全逃生的。(板书:密切配合、顺利逃生)还有吗?

生:小女孩关心别人。

生:小女孩合理安排。(板书:合理安排)

师:在危险的时候关心别人,先人后己。

生:他们很好地合作。

师:很好合作也就是密切配合的意思。大家请看黑板,大家一起说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原因是什么?是小女孩──

生:沉着冷静、善于思考。

师:是小女孩──

生:先人后己、合理安排。

师:是大家──

生:密切配合、顺利逃生。

生:老师,实验后,教育家为什么要抱着小女孩好久才放下?(急着又说)我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也就是教育家被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品行深深地感动了。

师:你这叫什么?这叫自问自答,设问句,以后我们会学到。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后这部分,轻声读读,这部分你能读懂吗?

学生读课文。

生:“如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诚实的意思。

生:是一五一十的意思。

生:就是把小女孩刚才做的事照实说了。

师:对呀,就是照实说,刚才怎么做就怎么说。

生:教育家为什么要做实验呢?

师:你们猜猜吧。

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先人后己的品行。

生: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合作的精神。

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险面前,是不是沉着冷静。

师:(檫掉“目的”后面的问号。)看来你们也有合作的精神,三个问题都被你们解决了。现在我们一起再一次读读全文,感受这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实验。

学生读课文。

评析:学生在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思维,但由于年龄小,认识、理解能力局限,很难明白实验成功的多个原因,在此,我以教育家说的“一”、“二”、“三”为切入点,加以引领、提升,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释放积淀,运用实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请赶快拿出你手中的笔,把你所想的写下来。

学生练笔。

师:谁先来?

生: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玩游戏,我们玩得正高兴,谢天佑来了,他也要玩。我叫他等我们玩完这局就让他参加,可是他不合作来捣乱,结果大家散了,都玩不成了。

生: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位消防队员救出了屋里的小孩,自己却被大火烧死了。

师:你所讲的多么感人啊!消防队员把生给了小孩,把死留给了自己。

生:雷锋叔叔把自己省下的钱给了战友的父母。星期天,自己不休息,还去帮人家做好事。

这是有许多孩子都纷纷举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里,书上,有关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观察,关心他人,我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的事。由于时间有限,下课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说说,回家也可对爸爸、妈妈说。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评析: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在朗读、理解、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有了充分的情感积淀,也有了一种想释放的强烈欲望,通过小练笔,既释放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2、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六、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4、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七、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八、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九、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教学反思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1篇抒情散文。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了解我们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和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这样的情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受。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感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在第一课时,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课文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这一课中我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田忌赛马》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三年级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 、田忌和和谁赛马?

b 、一共赛了几次马?

c 、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 、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 、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 、“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 、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 、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 、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 、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  新课。

(5)<(6) ( ) ? (6)

(7)<(8) ( ) ? (8)

(9)<(10)  ( ) ? (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 第一次 齐威王(赢)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田忌(赢) 第二次 齐威王(输)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设计时间:

《田忌赛马》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己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自己动手摆马,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须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想办法,大大培养了创造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2004-05-0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2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