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通用4篇
【导言】此例“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通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8-0048-04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承担着“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使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对班主任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都处在一种“业余”“兼职”的状态,既缺乏专业尊严,任命随意,又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压力大、报酬低。为改变这种不利状态,一大批班主任及班主任研究专家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并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班主任专业化已经有规可循,有发展的路径,并且深入人心。
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探索回顾
(一)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研探历程
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讨论从发起至今,已整整经历了十年,从网上、杂志上搜索,相关研究论文逾万篇。
2002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在大会上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理念。
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2004年8月,《人民教育》15-16期以合刊形式,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较为明确地阐述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要点,总结了柳州市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经验。
2005年4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他认为,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为“主业”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专业化。
2005年7月,全国第一个以班主任研究为主题的“班主任研究资料中心”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收集了目前能见到的各类研究班主任工作书籍及大量的图片资料。
200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论纲》,本书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黄正平研究员著,该书较为系统、辩证地论证了班主任专业化的丰富内涵,并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内容、观点和意见。
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将“班主任专业化”作为“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在“十二五”期间将自动顺延。这是全国首个“班主任专业化”专项研究课题,由《人民教育》管理室主任任小艾担任课题组长,魏书生、李镇西等是课题组成员,全国近两百所知名中小学和七个区域性实验单位参与课题研究。
2010年4月,《人民教育》创刊6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的《班主任专业化指南》出版,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全面剖析,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班主任专业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的科学开展;而班主任工作也逐渐从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门学科,并逐步成为师范生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二)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改革实践回顾
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以不同形式实践着、推动着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其中,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以广西柳州市的实践为发端。
2003年3月,全国第一所“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在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诞生。
2004年,广西柳州以部分小学为“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研究基地,进行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和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中心合作开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
2006年8月,教育部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2007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首届全省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专业能力”为题,突出“专业”理念,推动各中小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培养。
2008年,北京市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工作室项目的方式,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些行之有效、推动有力的方式和措施,在全国各地各学校创造、发展和完善,这些实践对国内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深化与实践路径的进一步探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专业化研究与实践取得的喜人成绩
(一)极大地丰富了“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是第一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理论界定的研究者,他提出的“班主任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的论断,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班主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提法,得到了任小艾等班主任研究专家的认可。班教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等理论,也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普遍认同。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第二篇】
“你已做了近10年班主任,该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了!”对我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这种提醒使我重新审视我的班主任研究之路。10年间,我围绕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力图更深地触摸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班主任工作范式的重新定位:班主任专业化
1998年8月28日,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校长找我谈话,让我担任班主任。尽管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担任班干部,但是,管理一个班级,我还是感到有些为难。为了尽快熟悉这一岗位的工作,在3天内,我请教了5位年龄稍大的老班主任,他们给我的回答都不一样,甚至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不一样。后来,通过读书、看报,我发现,在大多数学校,中小学班主任资格的取得都是很随意的:学校先确定班级的任课教师,然后从中挑选一位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样产生的班主任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在跌跌撞撞中,我带着自己的理解开始了班主任工作。第一年,尽管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在工作中仍出现了不少失误乃至错误:我没有做好一些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没有为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没有想到的班级工作就没有做,而按照自己的理解做的工作又不一定都符合教育规律。这时,我开始思考班主任岗位设置的缘由、目的等元问题。我通读了《外国教育史教程》、《外国教育管理发展史略》、《中外教育管理史》等书籍,对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有了一些系统的认识。随后,我系统地阅读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入。
阅读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逐步形成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较为成熟的理念,我的班主任工作在本地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000年3月,教育局在我所在的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的一些做法。随之,各种媒体也给予了不同方式的关注,吸引了山东省内的数百所学校前来参观考察。在此过程中,我初步找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受到肯定的原因:我摆脱了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追求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境界。
2003年8月1日,我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在山东教育出版社培训中心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我和几位教育行政官员、学者谈起这个概念,他们都认为不成立。以我当时的理论素养、价值判断能力,尚不足以对此作出符合学术逻辑的论证。
此后,在经历了几年的研究后,我做出了一个判断:“班主任专业化”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的现实呼唤,“班主任专业化”应该定位在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上。后来,我撰写了《班主任专业化:工作范式的转型》一文(《教育管理》2007年第3期)。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资格“业余”、职能履行随意、无群体效益的工作范式。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追寻价值追求定位明晰、学科专业自主、实践岗位专业化的新的工作范式。因此,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体现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
提出这一主张后,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班主任专业化”问题,并形成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困境与实践路径》(《人民教育》2008年第6期)一文。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探讨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路径:宏观上,追求班主任岗位的专业社会地位;微观上,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长效机制。
我曾在学校政教处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这为我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校本机制提供了条件。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撰写了《政教处在班主任专业化中应如何作为》(《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一文,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机制:兴趣调查: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科学测评:确定班主任的人选资格;上岗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准;制定目标:明确班主任的发展方向;形成机制:提供班主任的成长保障;营造环境:确保班主任的健康发展;及时肯定:提高班主任的成长速度。
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001年7月,我带的第一届学生的中考成绩骄人。有两位学生进入全区前3名。在我校,语文成绩的前6名全是我的学生,成绩过100分的(满分120分)也全是我的学生。成绩后,我和学生举行了庆祝会。但是,有的学生没来参加。我发现,绝大多数没参加庆祝会的学生都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这件事促使我深入思考学生发展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学生?从第二届学生起,我开始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定位是“形成班集体”。这一定位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于学生来说,班级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是带有强制性的。尽管学生的年龄相同,但学生的成长需求、成长轨迹是不同的。因此,班主任应该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标。
我的具体措施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发展计划;帮助学生明确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通过开设个性化的班级课程,支持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班主任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发展计划呢?我的尝试是,把每一个学生当课题来研究。例如:我带的2004级学生有40名,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我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思维品质等具体情况,为每个学生确立了一个符合实际的科研课题,共设立了40个课题。而且,我让学生成为研究主体,让学生和我一起研究他们的成长。例如:尽管曹谦同学的综合素质很好,但她却不自信,不能自如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因此,我为曹谦设立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优秀生”。让她研究怎么做才能自信,我也帮助她研究。初中三年,曹谦不仅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各类竞赛大奖,而且能越来越自信地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
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属于自己的语文。比如:我带的2007级学生有53名,53名学生有53种练字纸、53种日记稿纸、53个语文学习习惯养成重点。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力求让班级建设中的每一项事务都具有个性化内涵。例如:我为每个学生都设计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挂历。以杜爽同学为例:封面以杜爽的名字做底色,“杜爽,2008”、“十佳学子”、“学习委员”、“三好学生”等字样分布到12个月的页面上做底色,每一个页面上加上杜爽的照片和杜爽信奉的格言、杜爽的特长及获奖情况。再如:我给每一个学生都办了一份报纸。林钰聪同学学习扎实、刻苦,但有些内向,影响了她的学习爆发力。于是,我从教师的角度,每隔一段时间出一期《祝你幸福:林钰聪A刊》,向她介绍如何避免内向转变为抑郁等文章。而林钰聪自己办的《祝你幸福:林钰聪B刊》,则从学生的角度探讨同一个问题。
班主任工作基本难题的破解:“本位研究”
在历经一系列的挫折后,我发现,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难题尚需破解。比如:学生的生命教育被长期忽视;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班级是两种状态。班主任要破解这些难题,就需要采取“本位研究”的策略。这里的“本位研究”是指班主任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进行的研究。那么,班主任怎样开展“本位研究”呢?我的做法是,把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其在初中学段独特的生命价值,我选择了“生命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该课题后来被确立为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我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实践,而理论探讨和实践架构的切入点就是班主任工作。经过几年的扎实实践,我撰写了《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一书。
为了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和不在班级时学生是两种状态的难题,我选择了“自主化班级管理实验与研究”的课题(该课题后来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自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和学生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为价值取向的班级管理实验。该课题研究得到了数十家媒体的关注,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注重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2006年,我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
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回归原点思考
2004年,我到某地参加一个教育学基本理论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教育岗位而言,班主任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岗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管理岗位都没有我国的班主任承担的责任大,完成的工作量大,做出的贡献大。因此,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推进我国现当代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即思考两个基本问题;我国现当代教育为什么要设置中小学班主任岗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到底应有什么作为?
我的阐述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个新选题,所以,大多数与会者听得很投入。但当他们明白了我的观点后,便产生了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很有研究价值;也有人认为,这个命题在学术逻辑上不一定成立;更有学者直接指出,研究这个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旁门左道。大家争论到最后,我也没能把自己要说的问题解释明白。我带着遗憾告别了这次研讨会。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形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学生在固定的教室接受固定的教育的形式也未发生改变。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在一个时期内将长期存在。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个教育岗位得不到教育学学术圈的重视?这次学术会议敦促我回归原点思考一些问题。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班主任研究的基本原理没有搞清楚,存在争议。我不抱怨,不指责,不辩解,开始在研究中平心静气地寻找并呈现一些基本的东西。
首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去向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当展》(《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5~6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存不足。教育目标:以形成班集体为本的目标定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教育价值观:以金字塔形的师生关系结构为建构根基,不利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理论基础“拿来主义”居多,“中国化原创”相对较少;实践范式:专门化与条块化地划分工作职能,不利于班主任工作教育合力的形成;实践主体:长时间内没有专业尊严,工作低水平重复;管理制度束缚、督促的色彩浓重,不利于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评价指标:实用主义至上,一元化地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保持。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变革思路。教育目标: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的新定位;教育价值观:运用系统观点,重新认定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理论建构:以学科建设的标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范式:以专业化、信息化要求推进班主任工作;实践主体:中小学班主任应选择专业化发展的成长路径;管理制度:督促班主任形成工作个性;评价指标:追求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多元肯定。
其次,我思考班主任工作研究到底应该选取什么立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我作出判断:实践教育学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应选择的立场,并形成了《实践教育学: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立场选择》(《教育参考》2007年第8期)一文。班主任岗位带有明显的中国化特点,因此,开展基于中国立场、反映中国问题、汇聚中国经验、凸显中国风格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研究者需要有牢固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情结”。
最后,我思考如何将我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实践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我撰写了《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11期)一文,提出了“实践对接”的观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实践主体与理论主体共同研究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应用问题,在共同的研究中实现对理论的验证、发展、完善与创生。从微观意义上讲,当实践主体努力在实践中辩证地运用理论并形成了具有自主意识的个性化的理论时,当理论主体根据实践主体的具体表现及时修正已有的理论成果时,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就实现了实践与研究的对接。
班主任的生命价值:成就岗位人生
一种经过反复调试的程序,会形成一种持久的惯性;一种经文化浸染的习惯,会使我们获得可以终生享用的财富。所以,班主任应该思考如何成就自己的岗位人生。
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成就自己的岗位人生。
――在理念建构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教育追求。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就可能在实践中游移、徘徊,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和追求目标。在几年的实践中,我把生命教育作为我教育理念建构的关键词,并发表了《教育的生命意蕴》、《打动生命让学校成为吸引人的地方》等文章,初步形成了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框架。
――在自主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式。选择自主发展之路意味着自己要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选择自主发展的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走着走着,什么都忘记了,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澄澈透亮,做了蠢事、错事的自己不见了,那个患得患失的现代人消失了,只有一颗感动得无以复加的心。这几年,我不断地分析自己的发展现状,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以自己特有的专业成长方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在经典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对话方式。阅读经典,无异于与人类顶尖级的智慧群体对话。走进这种开放性的对话中,我的眼前出现了无数的崇山峻岭,我在高高低低中跋涉向前。这是一种无限艰辛、无比悲壮、无比舒畅的体验。
――在理论探讨中形成自己的教育存在方式。如果我拥有了理论话语权,就获得了真正的专业尊严。有了有尊严的专业生活,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尤其是在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提升理性思维的能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存在方式。
――在反思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通过反思,我在问题发现中求超越,从事实梳理中求真意,在行动改善中求发展。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第三篇】
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以及宁波市教育局〔2005〕37号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素质高低及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社会形势和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班主任工作比以前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班主任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各校应高度认识到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切实关心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努力为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学校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层次。
各校要选拔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乐于并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班主任的任职资格一般应在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上确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原则上须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采用助理班主任形式进行培养,其工作表现作为定级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未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应采取担任助理班主任形式进行培养,并把担任助理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及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2、确定班主任工作职责,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班主任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形势,科学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格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新型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的具体职责如下:(一)团结任课教师形成教师集体,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及本班学生的发展状况,建立班级工作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三)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做到学生思想学习进步必谈,学习退步必谈,身心发生变化必谈,做错事必谈,家庭发生变故必谈;关心班级的每一位后进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把班级建设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集体。(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取得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要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一般要家访本班二分之一学生,电话访问每一位学生家长;新接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中一般要家访每一位学生;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六)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教育艺术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成为研究型班主任。
副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要协助班主任做好有关工作。
3、采取切实措施,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各校应将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实绩与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起来。新教师要有一年以上的助理班主任工作经历,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表现和师生评价情况作为新教师转正、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今后,凡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在任现职以来,应有一定年限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经历。凡申报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两年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经历;凡申报小学中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三年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经历。教师担任班主任、副班主任期间的工作实绩作为对其职务评聘的依据之一。各校在教师职务申报推荐、评审时应优先考虑优秀班主任和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在学校干部选拔上,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或年级组长,应首先从优秀班主任中选拔或培养。在评优评先上,学校的各项评比,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优秀班主任。学校对教师学年度考核时,班主任工作情况应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机制,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
1、建立班主任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创新班主任工作培训机制。在培训途径上,要把分级培训、校本培训有效结合起来;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自学反思、集中学习讨论、实践体验活动、读书活动、案例分析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新班主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优秀班主任专业培训等。班主任工作培训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之中,建立区、校二级培训机制。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考核,班主任工作培训时间可核算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时间,并给予一定学分。
2、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班主任待遇。较大幅度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区教育局将在市定津贴的基础上按两倍以上的比例配套补助。学校制订的结构工资和校内分配方案,应向班主任予以适当倾斜。助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可享受班主任部分待遇,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拟定。
优秀班主任或班主任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可优先享有进修深造、休养等方面的待遇。
3、建立班主任教师表彰机制,充分发挥名优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
区教育局将每年评选一批年度优秀班主任,每逢双数年评选一批区级名班主任,对获奖的班主任,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各校可参照进行相应的评选活动,并对获奖的班主任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区教育局将通过报告会、各种媒体等载体大力开展优秀班主任感人事迹及成功的工作方法的宣传,通过榜样激励和典型示范,形成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做优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围。学校可以推广星级班主任制度,鼓励善于做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4、建立班主任工作研讨机制,进一步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工作探索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学生进入了高中以后,由于其身心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位年轻班主任,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了一些比较有效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规范班级制度,权力下放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我觉得现代社会将儒法结合,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据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轻松了许多。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暑假,当我得知将要做班主任时,就找了一些文章看,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一旦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后来,我挤时间打了草稿;其次,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督促学生遵规执行。我们班除了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每天有值日生值日,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作业、纪律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会汇报一次,并负责量化考核;值日生、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充分条件。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
二、注重培养学生骨干,打造得力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善于发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为班级服务、集体荣誉心强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在岗位设置上,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与分工,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引导建立团结协作的班级工作氛围。在班级活动开展上,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在平时加强指导,不断提升班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工作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我接手过一个高一的班级,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身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做事业,不可拘泥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是根据班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情况,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