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数学六年级论文范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9463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六年级论文范例【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六年级论文【第一篇】

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我们可将其归纳成两句话:首先,是对第一和第二学段所学主要内容的巩固和加深理解;其次,提高数学学习的各种能力,为第三学段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是各种知识技能通过迁移手段形成的集聚点;同时,又是进行后续迁移的生长点。

一、问题的描述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经历过渡期,他们已经能较熟练地将形象思维上升为初步的逻辑思维。但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从而发展成为合情推理的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习惯于“类型+方法”的思维模式,而不能对结果作出有说服力的证明,以致无法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习惯于采用这种先判断是哪种类型、再用方法去套用解决的方式。当问题背景多样、多变的干扰出现时,就无法把握内容的本质,从而导致知识迁移的失败。如:

(1)一堆煤重吨,用去了 ,用去了多少吨?

(2)一堆煤重 吨,第一天用去了 ,第一天用去多少吨?

(3)一堆煤,第一天用去 吨,第二天用去的是第一天的 ,第二天用去多少吨?

(4)一堆煤,第一天用去 吨,第二天用去的比第一天少 ,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多少吨?

这四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第(1)(2)两题时通常问题不大,但是第(3)(4)题出现情境多变的干扰,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

以上的情况在典型数量关系的解决问题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小学阶段常用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在解答上述三种类型的习题时,分析解决能力较强,而当问题情境改变之后,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第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无法产生积极迁移活动。六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更使得这一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成为困扰数学教师的重要难题。在人教版第十二册“圆柱与圆锥”内容的教学中,教材的编写都是从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经历“形象―印象―抽象”的过程,实现具体内容到抽象形态的迁移。但是在学习了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计算以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教材中的练、三部分)困难较大,出现错误较多。

第三,运用多种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知识迁移的固定点不扎实,无法真正体现迁移的重要作用。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认知方法的迁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习题以多种知识整合后的形势出现时,对于第114页的“综合应用”,学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顾此失彼,游离于知识应用的表层而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此外,在解决一些需要利用多种知识的习题时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二、原因的分析

深入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过度重视解法的训练,忽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心理学认为:概括是学习迁移的心理基础。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然而,课堂教学中数学例题都是以情境性的方式出现,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较依赖于当时出现的简单情境。而习题的呈现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学生只安于“类型+方法”的模式,那么数学知识就毫无灵活运用可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题理”与“解法”的关系,通过对“题理”的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其次,对新旧知识的相同、相通之处缺乏深入分析,使教学出现“水到”尚待“渠成”的现象。桑代克的共同要素理论认为,如果新知和旧知、新技能和旧技能两者之间距离较大,迁移就很难发生。因此,在六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提炼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相同相通之处,为有效迁移的产生沟通渠道。

再次,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熟练掌握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只有一些肤浅的、理解不够准确的观点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对新知和新问题的掌握解决也会是模糊的和不稳定的。在“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充分夯实基础,为知识的迁移提供坚实的固定点,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三、实施计划

我们确定六年级各班作为研究对象,完成数据前测工作;同时根据研究需要,选取知识基础不同的若干学生作为个案跟踪研究对象。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学情,为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初步确定以下策略:

1.精选教材,选择迁移价值较大的内容

主要有: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的基本性质”、“圆的面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第“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用比例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综合应用”。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改进教材教法,自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

2.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数学知识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

导入环节:类推内容既要考虑学生实际,又要有针对性,能切实起到建立新旧知识迁移的桥梁作用;

探究新知:重视对“题理”的深入挖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加强探究和迁移类推方法的紧密联系;

新知应用:使学生尝试自主迁移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的迁移类推方法;

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背景多样、多变的干扰,使学生能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知识的概括来把握内容的本质,扩大知识迁移的范围。

3.逐步使学生建立清晰、稳定、概括、包容、连贯、可辨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的长远性和持续性

正确运用迁移的规律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演变―重组”,提高学生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充分利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教学。首先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进而利用迁移的手段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同时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实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为积极迁移打好基础。

4.深入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建立,创造有利于知识迁移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载体,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基于六年级面临毕业升学的特殊压力,教师应及时协调各种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对知识迁移产生的不良影响。

5.从各个层面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作为个案,根据实际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开展具体研究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和各阶段目标如下表:

四、改革目标及成果形式

(1)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实施,改进六年级数学教材教法,改变教法,实现学生学法的改变。以课堂教学各环节的优化为基础,建立适合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形式。

(2)使学生逐步建立具有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性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迁移的可持续发展。

(3)以迁移学习为主要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预期实验班级在下学年期末考试中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数学六年级论文【第二篇】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多么像他一样,在海小的十几年中,我也天天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也想说:“我们的海小老师是最可爱的人。”

海小之所以在市内享有盛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次夺魁,是因为有那么一大批团结奋进,乐于奉献的老师,他们呕心沥血,耕耘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曾记得这个学期期中的时候,班的顾亚儿老师嗓子哑了,一点发不出声,但是因为她是六年级老师,她感到学生的重要,坚持上班,我对她说,这么哑的嗓子你怎么上课,她笑笑说,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多写少说,凑合看吧。”简直成了聋哑学校的老师。有谁能不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工作精神而感动呢?她把六年级的课文重新组合,大胆地设想,勇敢的探索也多次受到校长的表扬。

我们办公室的老师都知道,杨华萍是一个贤妻良母,在管好家庭的同时她更管好学生。把自己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学生,尽管有时候身体不好,但硬是坚持上班,她教的二届毕业生中语文最高分都出自她的班级。

数学老师胡剑静不是班主任,却胜任班主任。不但认真地传授数学知识,也负起思品教育的责任。班有个学生往下扔东西,扔进了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学生上去告诉他们的老师,胡老师教育这个学生后又特地陪他来我们教室,要他向我们同学道歉,让我们的同学深受教育。

贺蕾是六年级老师里面最年轻的一位,这一年来对她来说真是内外交困。一面是六年级的毕业生,学习任务之紧可想而知。一面又要代表学校参加市教坛新透比赛,可以说用上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看着她那疲倦的面容,我也深深地感到真是难为她了。

六年级唯一的一位男老师陈岱为了工作也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奔波于二楼与五楼之间,办公室很少看到他有空闲的时间。

六年级的老师如此,我们五年级的老师也不示弱。班班主任李小君由于学校安排她们班搞中队观摩活动,而刚好这时她因病住院,硬要赶来排练班队活动,我去医院千方百计劝阻她,因为大部分节目她已安排好,叫她安心养病,她才罢休。

班的杨莹的奶奶病死,她没有请一天假,坚持上班,你能说我们的老师不可爱吗?

学校要进行演讲比赛,正当我担心老师是否肯担此重任时,出乎我的意料,班的徐淑艳自告奋勇,让我去试试吧,结果也获得校第二名。陈碧静、叶华永、胡逸飞哪一位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有的孩子体弱多病,幼儿住院,护理扔给家人。有的父母生病,无暇顾及,有的为了学生只有几个月的孩子就断奶,海小就因有这样默默无关,埋头苦干的年轻老师,海小才有希望,才有活力。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许老师更是有目共睹,我与她搭班,最清楚她的为人,最了解她的工作,她的妹妹因患病动大手术,而妹妹胆小,一定要姐姐去陪她。她一大早赶往奉化,到上课时却看到她在教室的身影。我问她为什么?她却说:“我把她送进手术室就回来了,等在门口我承受不了。实际上是因为她实在不肯为此耽误数学课,人家是视财如命,她是爱课如命,天天说英雄,实实在在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她们是实实在在的无名英雄,无愧于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正因为有这么一大片园丁的悉心照料,我们的幼苗才能更茁壮,我们的花朵才会这样鲜艳。四名同学被杭外录取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们的老师在埋头工作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科教兴校的必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自身素养的提高。办公室老师撰写论文蔚然成风,一年来获得可喜的成果。贺蕾不负众望,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发挥出色,虽然不知道最后结果,但反映不错,学校的论文比赛我们办公室老师写到将近一半,杨华萍、陈碧静、胡剑静、顾亚儿等都榜上有名。为了上好某一棠课,她们总是各抒已见,探讨最佳教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献计献策。

数学六年级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六年级 数学 复习

六年级的数学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概括复习。这就使得学生在复习时知识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必须首先制定有效而合理的计划来指导自己复习、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框架,从而进行强化训练,将知识点运用到考试做题中,反过来再深入理解整个知识体系,最后便是要及时纠错,重视错题的价值,温故而知新。

1、六年级数学复习的策略总结

制定复习计划,按部就班

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制定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第一步。复习计划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过程中保证正确的方向。

复习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复习时间以及知识的结构、数量等各个因素。教师要灵活掌握复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适度的调整甚至变更。计划总体分为四个复习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阶段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前两个阶段时间大致为4月中下旬,一般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第三阶段是知识的强化训练,第四阶段是查漏补缺。后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的,有时也会同步进行,持续时间大致为半个月。

复习计划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四个阶段也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在复习中除了要完成各部分的复习任务之外,还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实现复习的自然过渡,提高复习的效率。

巩固基础知识,走好第一步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复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只有掌握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前进,去挑战高分甚至满分。因此,复习策略的第二步就是要巩固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在巩固基础知识阶段,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的理解。小学数学中,对一些基本概念不仅要背下,还要理解。例如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数的整除的概念等,给定一个数要学会对其明确的分类。在复习中,要督导学生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不懂装懂。二是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六年级的数学复习免不了要进行大量训练,因此基本的计算能力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锻炼计算能力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保证简单的加减乘除实现零失误。

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建立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融通、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又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这两种联系,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合,建立起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他们之间可能是从属的关系,也可能是交叉的关系,学生要知道自然数和零都是正整数;又比如一些简单的运算题,学生可以运用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来进行运算,运算律的使用便取决于运算公式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简单的例题如(24+27)+(16+3)=?,此时便可以运用结合律来求解,将运算公式化为:(24+16)+(27+3),转化的依据便是24与16的联系,27与3的联系,从而简化运算。

强化训练,深入理解

训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和深入理解知识,甚至探索出知识点中隐含的某些要点,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做到游刃有余。

在强化训练阶段,要精选题型,强化知识点。首先,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便是课本中的例题。很多考试题就是对课本例题的变形或深入。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十四中的第2题,“李平家用600kg稻谷碾出420kg大米。他家稻谷的出米率是多少?”该题考查的便是实际应用中比值的算法,归根到底是对商数、分数的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化简运算。在考试中就会出一些对分式进行化简或者转化成百分比的计算。因此要深入研究例题,掌握其出题目的,考查的知识点,还要总结该题型的做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便是对课外练习题的训练,在课外练习题的选择上,应把重点放在中低难度的题型上,对于难度偏高的题型要进行适度训练,尤其在临近考试的最后阶段,便应该放弃对高难度题型的训练。

及时纠错,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顾名思义就是发现原来的遗漏,弥补原有的缺点。在数学复习中查漏补缺是最后一道关卡。也是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一步。

在每次测试或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解析,矫正答案,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记忆自己不熟悉或者遗漏的知识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强化,做题能力的提高。

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做题之后,要善于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探索该题型的知识规律,增加自己的做题经验,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类问题上犯错。例如一个六年级解方程的练习题,+=,该题便是借方程的形式考查四则混合运算,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做错了,要总结出原因,是马虎、粗心还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不牢固,然后对症下药,强化记忆,从而掌握该题型,不在此问题上重复出错,进而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2、总结

总而言之,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老师既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强调并帮助培养学生自己的系统复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对数学复习有热情、有自信、有策略、有成绩。在知识的掌握上做到游刃有余,在训练的强化上做到查漏补缺,在最后的测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仲义。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1,8(10):193.

[2]杨丽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16):167.

数学六年级论文【第四篇】

议论说理性文章和其他说理性文章的不同点在于:主要通过表达观点和举例论证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讨论事例如何全面而又严密地证明作者的观点,或者寻找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密切联系,是语文老师课上应该重点教授的。而不应该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读读文、学学内容、就教材谈道理,这是教材本身就具有的价值,不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上兜圈子。

议论说理性文章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说理,并且怎样做到以理服人。以上5篇课文,既有共同点,又有坡度体现,有很多不同点需要挖掘。

苏教版小学语文议论性说理文都是按照说理文的一般结构来写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证明观点。小学生接触的第1篇议论性说理文是《说勤奋》。这是学生初次感知议论说理性文章结构的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看看和其他记叙文有什么不同。首先,课题中的“说”是谈论、论说的意思,“说勤奋”是就勤奋的有关话题进行谈论、论说。从课题入手,解读本文从文体上和其他课文的区别,有助于学生从一开始条理清晰,明晰议论说理性文章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围绕“勤奋”这个话题,可以论说哪些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基本上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解决的问题,如:什么叫勤奋,为什么要勤奋,怎样做才算勤奋,勤奋的结果会怎样,不勤奋又会怎样等。这样,议论说理性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写作结构基本上呈现出来,然后,学生们到课文中去找对应的段落哪些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最后,文章的结尾号召大家“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至此,与课文开头的观点首尾呼应,体现了结构上的完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个深度比喻形象贴切。接下来,细读全文,研究课文例子是如何恰当地说明观点,一个勤奋的例子还不足以全面的说明观点,又增添了一个“基础比别人差一点”的例子,为了增强说服力,还补充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为了使议论说理性文章的举例更加全面周密,还可以举一个虽聪明但不勤奋的事例,《伤仲永》的例子再恰当不过,让学生尝试发表观点,三个事例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无可辩驳。

从学生们接触到的第1篇议论说理性文章可以总结到:1、议论说理性文章的特点是夹叙夹议,举例和议论相结合;2、议论文的目的不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号召去做,因此,结尾重申观点不可少;3、举例讲究,既有正反举例,让人无可辩驳、无可怀疑,又要生动恰当,和观点联系紧密;4、要归纳总结议论文写作的一般写法,为后续学习提供铺垫。

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生第二次接触议论说理性课文,议论文写作的一般写法已经可以通过复习来巩固。本文的另一大文体特征是议论性文字表达精要,突出表现是课文所举第一个例子――李时珍的故事可以和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感受到议论说理性文章的例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证明观点,只要抓住关键说清楚即可,而不是叙述具体、生动、形象。课文所举例子都是围绕“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来写,每个例子都可以找到具体的语句体现这个观点,包括滴水穿石的现象,目标专一体现在水滴“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都是体现持之以恒;李时珍目标专一体现在“从小立志学医”,持之以恒体现在“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爱迪生“迷恋电学实验”体现目标专一,“毕生孜孜不倦”体现持之以恒;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抓住他晚年作品丰盛的特点,着重写了他晚年的成就。本文还举了一个“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的反面例子,使论述更加全面周密。体会所举例子与观点的紧密契合是本文的一大重点。另外,本文提出观点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现象,与第一次学习的《说勤奋》直接提出观点不同,学生只需要了解就可以,也不需要赘述。

五年级下册《谈礼貌》引用古训提出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段议论,与《滴水穿石的启示》三个例子后共用一个议论不同,举例的时候还分有求于人时要有礼貌、自己犯错时要有礼貌、自己没有错时也要有礼貌三个角度,层层递进,体现说理性文章的逻辑性、严密性。

如果说,四、五年级说理性文章的举例在同一个层面上,那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就通过举例论证和说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除了问,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学好问,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就更加复杂一点,第一个例子告诉我们:成功的合作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第二个例子又更进一步: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个“不仅……而且……”是递进的关系,这两篇课文使学生在四、五年级学习议论说理文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螺旋式的上升。

课文《山谷中的谜底》学生可以通过把谜面概括成《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段,把谜底概括成《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段的实践活动,来感受说理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和举例与论点的严密结合。还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青海高原一株柳》等借事说理、借景说理的文章都可以改写成说理议论文,最后的论点在首尾提出和重申,中间的事情举例简约精练,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用课文内容来进行语文实践的好素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5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