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师读书笔记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6130

【导言】此例“教师读书笔记优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关教师的读书笔记【第一篇】

假期学校安排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有效教师》这本书。继续教育考试的时候曾经大体浏览,但是书中究竟讲些什么,我的脑海中已经没有了印象。于是第二次阅读时便多加用心,同时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读书笔记。原本以为像这种名为教材的书,往往都是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而又高于理论的。然而真正阅读后发现,其中不仅仅是说理,更多的是一个个教育故事、教育案例,而这些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贴近教育生活,因此就更容易激起自身的共鸣。

温总理总理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素质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是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今年我改了执教学科,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学期的首周里,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都感受到了源于专业水平有限的阻力。尽管认真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获得了她们真诚的帮助,但还不能够弥补自身专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会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在反思中成长。一名好的教师,总是会在反思中总结优势和不足,该发扬的发扬,该弥补的弥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对于学习者的告诫,但我认为者更加适用于教学者。时代在发展,这一点在教育上更有体现。作为一名教育者,固守陈规,不思进取必定会造就失败的教育。因此,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在反思中探求发展。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教育是一项既要细心又要高效的工作,低效劳动不仅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工作热情。因此要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在双发的相互协作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学习问题。如果总是一个人关起门来闭门造车,那么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我要学会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做教师不易,做一名有效教师更是难。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善不足之处,向着成为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前行。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第二篇】

读了《守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感触颇深。书中一向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指教师应经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帮忙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资料,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并且也应帮忙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在《伟大的发现》这1篇随笔中,余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小陷阱”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循环节,在整节课中,学生完全没有感觉自己在被灌注思想。回答问题的、没回答问题的,都感到自己有一个“伟大的发现”。而在平日的教学中,应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仅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有的时候,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是我教六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样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副模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本事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从不用思考慢慢发展到不会思考,之后遇到问题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这就会发生以上的情景。

在《三角形的认识》这个教学案例中,余教师抓住了怎样画一个三角形这个点,促进学生对“围成”的理解,从而建构三角形的意义。正如书中所说: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不是无源之水,其生长点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构成数学本事、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

在《一个都不能少》这篇统计课的教学反思中,我看到了一个数学教师应有的核心素养。统计教学重在观念,观念的构成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所以,统计学里,所有数据一个都不能少。少了数据收集,数据就失去了生命力,少了整理,数据就失去了冲击力、减少了说服力,少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价值就难以得到体现。在统计学教学中,千万不能图快、赶时间,我们应当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也体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意义所在!

这几年我都是带六年级数学课程,除了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训练课外,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进取、主动参与知识构成的全过程,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思维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替代。这样做,我觉得对启发他们的思考有一点作用,有时候我也会泄气,因为学生的答案往往和题目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在努力地坚持着……在我们忙着应付各种考试的时候,请留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

优秀教师读书笔记【第三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教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教师的,教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教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教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 “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 “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20多年来,我始终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我先后在《课改通讯》、《小学语文作文》等县级、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我联系教改实际,撰写的《作文互评好处多》、《剪纸与语文教学》、《课堂评价的妙处》等论文获奖。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教师读书笔记【第四篇】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名起得恰到好处,另人对此书很是向往。品读其序言,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本十分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书,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草根化的案例”等语句,处处体现着此书对我们教师的价值。看来,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们度过漫漫暑假的好书。

作者巧妙地借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很好地诠释了一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嫩蕊细开、红枫绚烂、踏雪无痕,那么地富有诗意。当我品读到“我与师傅之间的动人故事”章节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师傅——支老师。

零四年八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或许还怀揣着一些理论知识,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孩子,我居然手足无措。幸好,在园领导的关怀下,我和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成为师徒,在她的带领下,我也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走向成熟。“好师傅是一根拐杖,有力地支撑我们前行;好师傅是一座富矿,我们越努力、从师傅身上挖掘得越多,我们收获的指导与帮助也就越大”,我说:好师傅,是我一生的财富。工作上,我时常会想到支老师和孩子相处、和家长沟通的种种情景,为什么孩子和她能够相处得这么好,感觉他们之间有种互相吸引的力量,那到底是什么呢?是责任,是爱。通过细致的观察、反思、总结,我似乎有些感悟,支老师几乎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她知道孩子所需、家长所需。每每我和孩子发生一些小插曲,支老师总会和我一起分析孩子的表现、孩子的心理,从而推论出自己在处理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她时常对我说: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在业务水平上,支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深深感染了我。听她的课,两个字:舒服。孩子舒服,有所收获,听课教师舒服,却也有所收获:收获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之道、收获如何将一个活动准确把握、收获细节之处的精彩、收获语言的精炼……原来,一个好的活动并不是花枝招展或者内容繁琐。生活上,支老师也时时刻刻关怀着我,告诉我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方法。有的时候她就像妈妈一样,为我张罗着各种生活琐事,也会为我的着急而着急,以我的快乐而快乐……

所以我说:我的师傅,我的财富。

接下来,我会以师傅为目标,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相信自己也能成为这样一个让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幼儿教师:听教师成长的拔节声,也要听孩子成长的拔节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33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