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酒吧文化论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646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酒吧文化论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酒吧文化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调酒;实训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33-02

《酒水知识与调酒》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课堂多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线的方式进行,学生普遍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技能不够扎实的窘况。实操课程作为一种亟待开展且必须开展的教学模式被提上了日程。本学期,笔者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对实操课程进行了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性竞争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技能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教学设计

《酒水知识与调酒》课程实施工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导入工作情景,创建“边学习,边工作”的学习气氛,学生既学习理论知识又掌握实操技能,同时还能锻炼技能实际运用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典型工作情景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成为教学课堂上的一大教学内容。典型的工作情景来源于酒水实际工作中,而这将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酒水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和升华。

二、教学实施

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工作情景将统一逻辑,即将工作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工作情景细化、深化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围绕工作情景进行展开。而这也是课程实践有序、有效进行的一大保证。

(一)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重组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整体而言都是理论偏重,知识结构完整而丰富,但刚进入中职的学生通常对知识理解的能力较弱,并且课时极其有限。在这个现实背景下,完全按照课本原有结构进行教学,只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就是知识太多,学生接受不了;第二就是书本内容讲不完,知识结构不完整。因此,结合授课班级的学生特点和层次,进行了知识结构的重组。笔者把本教材中贴近酒水行业实际,能够足以让学生初步认识酒水和酒水行业,了解酒水与酒店专业关系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整理与深化。

2.还原“酒吧”环境

“酒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情景模拟的接受程度,成功的环境,学生能快速自然地融入教学,而反之亦然。吧台、各类酒水、酒具、调酒师、音乐是构建酒吧环境的必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以经典酒吧――立式酒吧为常态课堂环境,进行一一还原。

3.设定“酒吧从业人员服务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设定“酒吧”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酒水学习的兴趣,规范学生学习的行为,树立优秀的酒水服务意识。“酒吧”制度可从酒吧服务程序及岗位作为入手点,根据不同的酒水岗位,如调酒师、服务员、领班等,设定不同的岗位服务流程,细化管理,确立学生分岗理解酒吧职责。

(二) 实施过程――创设“酒吧服务”情景

通过教材的简化和酒吧环境的还原,“酒吧服务”情景的创设便显得水到渠成。针对每堂课知识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服务情景,引导学生在其中扮演情景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主人翁”意识。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三) 实施后反馈

关注学生学习反馈,实施多种考核方法,对学生酒吧服务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360度全方面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查成绩比例的分配,记录好每次情景模拟教学下学生的优秀表现及不足。同时,设立合理的奖惩制度,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学风,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下的挑战

(一)酒吧仿真环境硬件要求高

仿真的酒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中职学校多数未能配备相关硬件,如调酒室、各种调酒器皿、杯具等。这些硬件成本如由学校单方面承担,将会对学校运营有一定的影响。最好的方式是将仿真酒吧环境进行对外营业。

(二)教师授课突况多,对教师要求高

情景模拟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死板印象,活化了教学课堂,但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对突况的处理能力,以便应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教师课前必须具备引导学生完成情景模拟的知识积累,这使得教师教学的难度增大。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但可行性相对较低。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派遣教师到酒吧进行社会实践,到岗学习。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酒吧文化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 “X吧” 语用化 社会文化

1.引言

“X吧”是当今流行于社会多个领域中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网吧”“氧吧”“贴吧”。它迎合了人们追新追异,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吧”已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凸显了当今人们的生活情趣及精神需求。对于这个快速被吸收的外来词,有必要对它的语用化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作研究,探求它快速被吸收的缘由。

2.“吧”词义发展过程

“吧”词义的最初来源

英语中的“bar”与“吧”类新词有很大的关联。“bar”原意为“棒”“木条”,后逐渐引申为“栅栏”,继而演变为酒店服务员与其顾客隔开的柜台。通过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人们在汉语中恰当地选择了与bar音极其相近的“吧”,“吧”的“口”偏旁保留了“bar”被借入前的部分特征,另外添加了意义标志语义“酒”。在此词引入初期,只存在“酒吧”这个词语的搭配,这是一个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词语。

语义的扩大和泛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X吧”中的“X”仅仅由“酒”来充当,且“酒吧”中的“吧”只依附“酒”而存在。此时,“吧”具有某种模糊的语意,只表示与“酒”有关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吧”泛化为休闲场所,泛指某些具备特定功能或设施的室内休闲场所,例如餐饮(水吧、酒吧)、娱乐(迪吧、网吧)、休闲(清吧、氧吧)。

如今的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网络上,这样的“吧”频频出现,被用来命名节目,如考试吧、创意吧、贴吧、灌水吧等。

3.“X吧”的语用功能

建设人际关系

首先,“吧”是“罢”的弱化,表示建议、商量。如忘情吧、怀旧吧、聊吧、侃吧、泡吧、烤吧,这是对顾客的礼貌的邀请、建议。其次,“吧”是“不啊”的融合,如:“你快乐吧”“这些惊奇吧”。此类是非问句与反义疑问句效果类似,期待回答为肯定的。因而,“X吧”商家也较易抓住顾客的心,此类名称具有人性化,能帮助商家和消费者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指代营业性场所,如“X屋”“X坊”“X厅”“X馆”。

缓和语气

“动词+‘吧’”:“吧”可作为“罢”的弱化此类,“X吧”有较强的建议、商量语气,这种结构符合汉语祈使句。一般的祈使句语气较强硬,“吧”放在后面则大大削弱了“请求、命令、催促”等语气。“X吧”可看做是一种商家关切、贴切的邀请。这样增强了交际意图的驱使性,推进了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的进行 [1]。

4.“X吧”现象探究

店名属于一种极为鲜活的语言现象,是个涉及文化、心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有较高的理论、实际价值。“X吧”的发展泛化的过程值得大家进一步分析。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前许多领域仍保持传统特色,如商业标识语仅有少数几个,如“店、楼、世界、市场”等。改革开放后引入了具有欧陆风情的服务业形态,大量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新鲜事物和新的阶层、文化、价值取向,“X吧”作为其中较具特色的休闲服务场所名很快赢得了大众的承认。另外,现代人压力增大,而含有谐音双关的“X吧”贴近人心,所以具有闲雅特色的“X吧”成为了人们的极佳选择。

文化因素

汉语中的商业标识语折射出传统文化中的等级之分。规模大的店大多选用豪壮气派型的商业标识语,如“大厦、集团、世界、中心、楼”;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的会选取雅致、精巧型,如“舍、庭、居、轩”。从西方引入的“吧”冲破了这一传统等级的束缚,发展趋势相当迅速。此外,“吧”与“发”是谐音。中国的文化中,数字“8”读音与“发”相似,为财富之义,而“吧”发音与“8”相同,所以“吧”颇受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

心理因素

商家们奉行“顾客至上”的原则,在为店子取名上试图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从表达者的目的意图和在接受者身上所产生的言后之效应看,广义的语境应该包括接受者的诸特点,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言语行为的得体 [2],即店名的选取也应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汉语中传统的商业标识语中并没有涉及能够激发顾客求异求变听读兴趣的领域,而从西方引入的“X吧”通过双关的修辞,大大增强了表意效果,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这是由易感知心理发展为喜感知心理,进而上升为欲求知心理 [3]。“X吧”便符合这一过程,且能激起受众求新、求异的听读兴趣。

5.结语

本文对“X吧”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析,并为“X吧”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找到了原因。大部分商业标识语没有人性化,不具有一些正常情感,而“X吧”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X吧”也可以看做是商店等对顾客的期待、建议,这样一个具有人性特征、生动形象的新词类当然格外受人欢迎。

参考文献:

[1]冉永平。言语交际中“吧”的语气词的语用功能及其语境顺应性特征。现代外语,2004,(11).

酒吧文化论文【第三篇】

1915年秋,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在伏尔泰酒店随意翻开词典,找到一个名为“达达”的词语,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源于法语的“达达”(dada)意为婴儿最初的发音,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因此达达主义艺术家宣称文艺的创作,也应像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

于是,在重庆植被茂密景色幽雅的大学城,几个年青人本着对纯真、自然、本我的追求,创建了“达达”酒吧。

华灯初上,万物升平,“达达”的大厅就隐没在浪漫、古典、柔和的萨克斯吹拂之中。

设计考究的高柜吧台,台面上令人欲罢不能,只渴求一醉方休的啤酒机沉默倾吐。柔和的灯光洒落在吧台上,各式各样,不同品牌的酒品琳琅满目,无一不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悬挂的玻璃酒杯,倒映着迷离的光影,诠释着:“嘿,朋友再来一杯?”的万丈豪情。

镜、画、光、饰、挂、摆、陈、色、间等九大娱乐空间要素,匠心独具、浑然天成。桌子和桌子之间隔着自得的距离,瀑布幽草,暗香浮动,墙面是斑斓无声的纯平,简洁的线条,浓烈的红色块,蓝幽幽的玻璃,冷冰冰的金属,这一切都让身处其中的人感觉到一种既前卫又原始、既现代又古典的多元心理――视觉意识的全方位。 具有震撼效果的MARTIN音响,YAMAHA 功放,先锋打碟机套,墙上全国各地知名艺术家待售的油画,鲜艳的色彩强化着视觉张力,不仅仅是蓝和白,还有更浓烈的艺术气息在流动、汹涌。无论是热舞K歌,还是谈情叙意,无论是party聚会,还是重大节假日狂欢,无论白天还是夜里,夕阳、星光、激情四溢的艺术观点讨论与诗歌朗诵,大学城中慕名而来的各色人群,构置了一幕幕流动、鲜活的历史生活图景,深深嵌入了“达达”这个词语包含的深刻含义――迁移于重庆的另一个“家”。

当午后的阳光斜洒进窗户,坐在阴影下的沙发上,人的心情会十分静谧。空气中弥漫着玫瑰或啤酒花的甜香,轻柔的音乐在空间纵越嬉戏,阳光挺着胸膛在玻璃窗上散步,周遭一片岑寂,恍若身处被人遗忘的美好角落。而胶片的声音,却是摩擦在夜里的催眠,躁动着你的心,这里有充裕的空间可以铺张,伴着音乐,请喝酒吧!

吧台内的“林宝坚尼”,是你来“达达”不容错过的一款鸡尾酒,它的甘烈程度远大于酒本身,随着燃烧的火焰,甘烈程度逐渐加大。身处其中,你要做的就是跟着大屏幕上的音乐舞动起来。灯光虽耀眼,却没有那般喧闹;音乐虽劲爆,却是如瀑布般让人畅爽;红酒虽妖媚,却是那般的诱人。而温和的服务生、帅气的调酒也师成了这里最美的点缀。

酒吧文化论文【第四篇】

1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全球化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学者的关注。全球化对旅游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交通、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在心理上缩短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使游客出行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全球化冲击了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造成较大影响。但全球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仍然缺乏相应的理论解释。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GeorgeRitzer)在《虚无的全球化》中建立了“虚无(nothing)”与“实在(something)”的理论框架,用“虚无”与“实在”作为分析全球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虚无’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生活的特征,并从消费领域的购物中心、连锁店、快餐饮食等,扩张到社会的其他领域”[1]。在旅游领域,全球化带来的便利性促使游客大量地进入旅游目的地,从客观上促进了“虚无”的扩张。但旅游领域又不同于纯粹的消费领域,旅游者追求的是异质化体验,相对“实在”的地方性是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旅游目的地中“虚无”与“实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应更为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大研古城,自旅游发展至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是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大量进入使古城吸纳了越来越多非本土的“虚无之物”,这加速了古城原生文化的变迁,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是古城酒吧。然而,现在的古城酒吧却成为丽江旅游符号之一,并集中体现着古城的旅游文化,从这一层面讲,古城酒吧又是相对“实在”的。古城酒吧这种“虚无”与“实在”的转换和交织体现了丽江古城文化变迁的特征。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城文化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虚无”与“实在”之间如何转换?转换的表征有哪些?促使其转换的动因是什么?等等。这些是本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逐渐探索、逐步深入的过程[2-4]。最初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旅游负面影响的批判上,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外学者格林伍德(Greenwood)的观点,他认为,当地传统文化变成了商品化的旅游吸引物。我国学者如王宁等也指出了旅游开发导致的民族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民族文化价值观退化的现象[5]。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也逐渐认识到旅游并不是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唯一因素,现代化浪潮下,目的地文化变迁往往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6]。而旅游有时甚至可以发挥积极作用[7],如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强化当地的民族意识等[8]。已有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如探讨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9];二是运用理论解释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如应用比较文化理论分析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变化机理[10]、运用人类学中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当地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迁与重构[11]等。其中,以丽江大研古城为案例地的研究也较为丰富。旅游发展对古城纳西东巴文化的影响[12,13]是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如有的研究深入分析丽江旅游开发对当地的生活文化、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以及民间音乐、歌舞和手工技艺等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14];也有学者将这种影响概括为主城功能的转变、社会网络的变迁和文化的涵化3个方面[15]。除了说明文化变迁现象,也有一些学者对古城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引用较多的是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通过分析丽江古城纳西族群文化,来探讨旅游场域对族群文化变迁所产生的影响[16]。尽管目前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方面的研究日渐多元化,但很少研究能依托某解释力较强的理论框架而建立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笔者虽长期致力于相关研究,也对旅游对目的地文化变迁、族群认同、族群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理论突破依然不足。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也是本文无意于详述有关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①而旨在尝试运用新的理论解读目的地文化演化的缘由。对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丽江大研古城而言,酒吧既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吸引要素和旅游文化要素,是一种旅游文化“场域”。本文将通过对丽江古城酒吧“虚无”与“实在”的研究来探讨古城文化变迁,从“虚无地点”、“虚无人”、“虚无产品”和“虚无服务”这4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解释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以丽江古城的地方性经验为全球化理论提供本土化知识与经验。

2理论与方法

关于“虚无”与“实在”理论Nothing,即“虚无”,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在《虚无的全球化》中对消费领域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虚无”指的是一般由集中创立、控制并且比较而言缺少有特色的实质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形式。“虚无”又可以细分为“虚无地点(non-place)”、“虚无产品(non-thing)”、“虚无人(non-person)”和“虚无服务(non-service)”这4个亚类。“虚无地点”往往指缺少本地地理联系的、可任意复制的流动空间;“虚无产品”代表一般的、经过集中设计并重复生产的、缺乏独特性的东西;“虚无人”指那些提供表演或服务的人,他们所说所做都是照本宣科并经过设计的;“虚无服务”指顾客得到的服务与体验往往是无地点特征、无时间特性而又基本相同的。与“虚无”相对的概念为“实在(something)”,即指一般是由本地创立、控制并比较而言富有独特的实质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形式,它同样包括“地点”、“产品”、“人”、“服务”这4个亚类。乔治•里茨尔指出,虽然作为一个二分法提出来,但这包含一个从实在到虚无的序列。趋向于这个序列虚无一端而存在的现象,也可以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少个性的;而在这个序列实在一端的实体,是高度个性化的。为了更具体地描述实在与虚无序列,乔治•里茨尔将其分成5个次序列,其中,靠近“虚无”这一端往往与一般的、缺少本地联系的、相对无时间特征的、去人性化的、无魅力的相联系(见表1)。乔治•里茨尔界定了“虚无”与“实在”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了“虚无”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全球化”是特定社会组织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和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意识的普遍增长。可以说,全球化为“虚无”提供了扩张的土壤,而“虚无”的扩张又促进了全球化的形成。乔治•里茨尔认为,尽管全球化意味着高效率、低成本,但全球化同样带来了“虚无”的扩张,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实在之物”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实在”与“虚无”的此消彼长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虚空[1]。这种观点延续了其之前几本著作(《社会的麦当劳化》[17]、《让祛魅的世界再着魅》等)的思想。张墩福总结了乔治•里茨尔在消费社会学研究中的几本著作,并指出其可能忽略了地方消费实践和消费者的多样性,从而使结论过于概括化[18,19]。乔治•里茨尔提出“虚无”与“实在”概念之后,对其进行了发展,但在旅游及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引入。乔治•里茨尔在研究中多次引用迪士尼乐园案例,迪士尼乐园虽然全球化扩张(美国、法国、东京、香港),但无论在世界上哪一所迪士尼乐园,游客的感受近乎相同(虚无地点),游客所购买到的旅游纪念品都是统一大批量生产的(虚无产品),游客所见的迪士尼人物、它们的表演也是完全程式化的(虚无人、虚无服务)。由此可见,乔治•里茨尔在提出“虚无”与“实在”概念时因得源于对主题公园的分析,这已经隐含了这对概念能够适用于研究其他旅游领域[20,21]。

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第一次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7月,共计13天,主要了解丽江大研古城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次调查的时间为2010年4月,共计10天,主要调查丽江大研古城酒吧发展状况。两次实地调查共历时23天,期间主要运用了访谈法并结合观察法搜集资料和信息。其中,访谈法主要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预先设定好标准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再根据访谈对象的反馈追踪提问。两次实地调查被访谈者总计53位(见表2),调研过程中根据访谈对象的类型对其进行编号①,主要的访谈对象有丽江大研古城内的酒吧老板(B)、酒吧员工(E)、酒吧客人(C)②、游客(T)③、古城管理人员(M)和本地居民(R)。通过对酒吧老板、酒吧员工的访谈了解古城酒吧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历程,主要的访谈内容包括酒吧的成立时间、规模、发展历程、经营现状,酒吧老板和酒吧员工的来源以及其对古城酒吧发展的态度;通过对酒吧客人的访谈了解游客对古城酒吧的感知和满意度,主要的访谈内容包括酒吧客人泡吧的动机、对古城酒吧服务的感知以及对丽江艳遇的态度;通过对古城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丽江旅游的发展概况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的访谈内容包括古城旅游发展历程、古城酒吧发展历程、古城酒吧管理条例等;通过对古城居民的访谈了解古城原生文化和居民对丽江旅游发展和文化变迁的看法,主要的访谈内容包括古城原始的文化习俗、旅游发展对其生活的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3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丽江大研古城文化演化及酒吧发展

丽江大研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中心。丽江旅游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86年,丽江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云南省政府对滇西北进行旅游规划,丽江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当年游客量接近22万人次;1996年丽江县发生级强烈地震,古城内部分建筑被摧毁,丽江抓住震后重建的契机,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恢复打造大研古镇;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正式批准将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游客量迅速增至173万人次。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之后,旅游业蓬勃发展,至2009年,丽江市游客量已超过7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亿元④。旅游业已经由小变大,成为丽江市的支柱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成为丽江古城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

丽江大研古城的文化演化丽江旅游业发展之前,大研古城的主体文化主要是纳西东巴文化以及茶马古道商贸文化。这源自古城近800年的历史积淀。丽江大研古城初建于宋末元初,在明朝木氏土司时期形成基本格局,木氏土司在此期间世袭知府,纳西族人世居此地,并形成了纳西东巴文化。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滇藏之间茶叶贸易加强,丽江地处滇、川、藏三省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商贸的繁荣使丽江古城逐渐形成了茶马古道商贸文化。纳西东巴文化和茶马古道商贸文化是古城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丽江旅游发展的文化基础。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旅游业迅速发展。伴随旅游业的崛起,丽江引发了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些媒体开始宣扬丽江新文化或旅游文化。2002年,《新周刊》以“你丽江了吗”为封面主题做了一期杂志;2003年,《丽江的柔软时光》出版,介绍并宣传丽江舒适慵懒的生活;2009年,《踢踢兜丽江之恋》中的那句“趁年轻,去丽江”让很多年轻人渴望在丽江邂逅。可见,古城的文化形象逐渐发生了转变。“2005年以来,丽江在民间话语成了‘艳遇之都’而不再是一个‘古王国’,丽江古城被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不是‘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而是‘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和‘休闲娱乐’。”[27]体现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城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及由深厚流传到休闲娱乐的转化。丽江旅游刚兴起时,古城的古朴和清幽吸引了一批追求“品味、浪漫与品质生活”的外地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留在丽江边开店边享受古城生活,古城也因此逐渐被赋予了“小资情调”。“小资情调”是一种生活品味,它在前卫与时尚中,品味着生活中的浪漫情怀。随着“小资情调”在古城内的蔓延,与“小资情调”相对应的小资文化也不断凸显。此后,丽江旅游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古城,小资情调渐渐变了味道,游客们开始刻意地寻求偶遇,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丽江艳遇”,为艳遇而旅游又使得当初的小资情调庸俗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再生产出的小资文化与庸俗小资文化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新成分。因此,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使古城文化内涵及构成发生变化。一方面,它稀释了古城原生文化,现在的纳西东巴文化和茶马古道商贸文化已经成为丽江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丰富了原有的古城文化,再生产出的小资文化与庸俗小资文化成为古城旅游文化新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旅游发展背景下,丽江古城原生文化和旅游文化相互交融,并形成了原生文化、小资文化和庸俗小资文化多元共存的状态(见图1)。

丽江大研古城酒吧发展历程及现状古城酒吧是丽江旅游特色之一,并代表着古城的旅游文化。它的发展历程是古城旅游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丽江大研古城酒吧发展历程丽江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旅游吸引力日渐增强。不少外来游客来到丽江,并喜欢上了丽江幽静、慵懒的生活,于是有人在丽江古城的新华街自发地开起了小茶吧。之后,小茶吧演变成了小酒吧。据调查,1996年,丽江大研古城出现第一家酒吧———樱花屋,当时的樱花屋也只有两间门面的规模。酒吧相对于古城是缺乏本地联系的,表现出了“虚无”的特征,可以说,酒吧的出现是对古城原生文化的稀释。随着丽江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逐年攀升,丽江旅游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丽江酒吧也逐渐成长为一种产业。2002年后,古城内酒吧业不断扩张,特别是在古城西环境清幽的新华街,临河而筑、傍水而开的酒吧逐渐有了规模,并于2004年开始形成了今天的酒吧一条街。除酒吧一条街上的大酒吧①以外,还有很多小酒吧②散落在古城各处。酒吧规模化发展体现了“虚无”的扩张,但古城酒吧在扩张的过程中又不断增添本地元素,目前,丽江的酒吧一条街已经成为古城内的一大特色,诠释着丽江古城的新旅游文化。由此,丽江大研古城酒吧的发展可大致分为萌芽和扩张两个阶段:萌芽阶段从1996年持续到2002年,以出现第一家酒吧为标志,酒吧多为一两间门面的规模,酒吧数量也较少,以休闲为主;扩张阶段从2002年开始至今,以形成酒吧一条街为标志,酒吧规模增大,多数酒吧开设分店,酒吧数量增多,娱乐和艳遇是其主要特色。丽江大研古城酒吧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虚无”的不断扩张。

丽江大研古城酒吧发展现状目前,新华街酒吧一条街位于新华街翠文段和双石段,共有酒吧27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本文整理出酒吧一条街27家酒吧的字号、位置和大致经营规模(见表3)③。其中,规模较大的酒吧是樱花屋、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樱花屋是古城区内最早的一间酒吧,1996年创立时只有两间门面④,2002年扩建至今天的16间门面,可同时接待600位客人,员工近百人。一米阳光酒吧开始于1999年,现在已经有4间分店。千里走单骑创立于2005年,目前在酒吧街共整合出3个分店。这3大酒吧的规模占整条酒吧街总体规模的60%以上,且这3家都成立了各自的公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除酒吧外还经营餐厅、客栈、休闲会所等项目。相比于这3家酒吧,酒吧街上的其他酒吧相对较小,但经营规模都在两间门面以上,一般酒吧的员工数在20人左右。在经营内容方面,所有酒吧都提供餐饮和酒水,并配有音乐和民族歌舞表演。晚上8点钟左右,整条酒吧街充斥着喧闹的音乐以招徕游客。总体上讲,酒吧一条街上的酒吧,经营规模大小不一,但经营的内容和方式大致趋同。除酒吧一条街外,五一街、七一街等街区也有很多小酒吧,比较出名的如“我在丽江等你”、“38号”。这些小酒吧规模都比较小,且多数离古城中心四方街较远,客人较少,但氛围更亲和、交流更充分,客人们围着火塘听歌手唱原创歌曲,而酒吧的主唱歌手也往往就是酒吧的老板。因此,在经营方式上,小酒吧与大酒吧风格迥异。一位在丽江开客栈的老板(S01)说:“大酒吧在(晚上)11点半以后就不能放音乐,12点多也就关门了,(大酒吧)关门后大家就转移到小酒吧,在那里可以泡到两三点,通宵也可以。”可以说,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小酒吧都可以说是大酒吧的一个补充。总体而言,丽江古城酒吧形成了以集中布局的趋同化大酒吧为主体、以分散存在的个性化小酒吧为补充的格局。

4酒吧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虚无”与“实在”

酒吧是一种全球化浪潮下的舶来品。因此,酒吧相对于丽江古城是缺乏本地地理联系和独特性的“虚无之物”,但丽江古城的酒吧经过经营者与游客的再生产,已经成为丽江旅游符号之一。“无论是大酒吧还是小酒吧,都是丽江的特色,来一次丽江,当然都要去看看。”(T07)访谈中近70%的游客也都表示“早就听说过丽江酒吧”、“一定要去看看”。古城酒吧经过文化再生产后变成另外一种“实在”,它是丽江旅游文化的代表,并集中体现着旅游文化中的小资文化和庸俗小资文化。可以说,丽江古城的酒吧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是“虚无”的,而相对于古城旅游文化又是“实在”的。

酒吧“虚无”与“实在”的表征分析

酒吧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而言是“虚无之物”古城酒吧作为一种虚无的流动空间最先出现在新华社区。酒吧出现之前,“古城没有多少游客,新华街那边都是居民住的地方”(S06)。1996年,古城新华街翠文段出现第一间酒吧。新华街沿古城西河而建,环境清幽,此后又陆续有几间酒吧选址在新华街,并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现在新华街翠文段和双石段的大部分门面都是酒吧,这条街也因此被称为“酒吧一条街”。在受访的16位游客当中,所有游客都听说过酒吧街,其中%的游客知道酒吧街在哪里,但听说过新华街的游客却只有两人(T01、T02)。可见,新华街的建筑功能已经由本地社区完全转变为酒吧街,新华街的传统街名和历史街区形象在游客和酒吧经营者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被模糊。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新华街的这种转变过程是体现在“地点”方面的“虚无”。而在“虚无地点”中又蕴含着人、产品和服务的“虚无”。首先,本地纳西人大多已迁离新华社区。据新华街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新华社区大部分本地居民都已搬出古城,并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酒吧经营者,目前酒吧一条街27间酒吧的经营者①都不是丽江本地人。酒吧内的歌舞表演人员也都来自外地,“他们都是一个表演团的”、“都不是本地人,但是会跳本地舞蹈”(E02)。此外,在酒吧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尽管有一些是纳西族人,但他们都穿着同样的服装接受着统一的训练,无论是在酒吧外面招徕顾客,还是在酒吧内为客人提供服务,其言行举止完全都是预先设定好且经过职业训练。酒吧经营者与表演者缺乏本地地理联系,酒吧服务人员去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这是体现在“人”方面的“虚无”。其次,酒吧里提供世界各地的美食,任何地方来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家乡风味”,当然古城酒吧也提供丽江本地的特色小吃,但很少有客人会选择地方小吃,“(地方特色小吃)路边老婆婆那里几块钱就买到了,这里又贵又不正宗”(C11)。因此,西餐与洋酒仍是古城酒吧最主要的产品,这是体现在“产品”方面的“虚无”。再次,酒吧所提供的服务和体验也往往是不真实的。酒吧一条街上的酒吧每晚都会有歌舞表演,与纳西族传统打跳不同,这些表演由专业的表演团队负责,表演的内容有民族舞蹈也有流行歌曲。一些酒吧客人表示“这跟我们家那边的Disco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C04)。这些表演缺乏丽江古城的本地联系,游客所感知到的这种无地理特征体验是体现在“服务”方面的“虚无”。总体来讲,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古城酒吧在“地点”、“人”、“产品”和“服务”上都缺乏丽江本土特色,它是一般的、缺乏地方特征以及无魅力的,处于“实在—虚无”序列中偏向“虚无”的一端(见图2)。

酒吧相对于古城旅游文化而言是“实在之物”尽管酒吧的出现和扩张对于古城原生文化是一种“虚无”,但古城酒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一面。它与古城四方街、大水车一样,是游客必去的“古城一景”,“即使不泡吧,也要到酒吧街上感受一下那种氛围(T07)”。首先,古城酒吧代表着丽江的小资文化。酒吧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它的内部装饰和所要传递的整体氛围都是“富有情调的”。萌芽阶段的酒吧规模不大,较为安静,在酒吧里聊天、听歌、品酒,享受丽江的幽静,是一个“绝妙的好去处”②,这样的酒吧可以被形象地称为“小资酒吧”。“小资酒吧”符合都市小资的生活理念,它与丽江古城相结合,成为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相对于古城小资文化的“实在之物”。其次,酒吧作为“制造艳遇的空间”是庸俗小资文化的集中体现。“都说丽江是艳遇之都,但不是待在客栈就是在街上瞎逛能有什么艳遇?后来我想明白了,想要艳遇就得去酒吧(C07)”;《丽江的柔软时光》中也有一章专门描述“艳遇酒吧”。酒吧经营者为迎合游客需求,不断地扩大酒吧规模,并且特意去制造“艳遇”的氛围引导游客寻求艳遇[22]。樱花屋酒吧内挂满了具有诱导性语言的标语,如“全世界一切美女都是纸老虎”。这样的酒吧可以被称为“大众酒吧”,它们逐渐成为复制艳遇的场域,传递着庸俗小资文化。由此可见,古城酒吧是丽江小资文化和庸俗小资文化的典型代表。小资文化和庸俗小资文化尽管不属于丽江古城原生文化,但却是古城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对于古城旅游文化,古城酒吧是具有独特性的“实在之物”。古城酒吧既有“虚无”的一面,又有“实在”的一面,这反映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古城文化的变迁。古城原生文化是当地人生活中所使用的文化,而古城旅游文化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再生产出来的文化,并为游客所使用。随着旅游业与地方性的不断融合,古城旅游文化也逐渐被本地居民所接受和使用。以古城酒吧为例,它虽然是古城旅游文化的代表,但仍有很多本地人到古城酒吧去泡吧、交友,甚至是去寻找“丽江艳遇”。这是古城旅游文化逐渐“实在”的过程,也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过程。

酒吧“虚无”与“实在”转换的动因

“实在”向“虚无”转变的动因:多元化酒吧在本地社区的出现和扩张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是“实在”走向“虚无”的过程。这其中的动因可分为3类。第一,全球化作为无处不在的外部力量是最基本的动因。在全球化力量的作用下,酒吧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并迅速蔓延和发展;同时,全球化力量为旅游提供动力并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量的增长和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为酒吧的出现和扩张创造了条件。第二,旅游力与现代性的交织增加了游客对古城酒吧的需求。一方面,随着游客接待量的逐年增加,古城内需要更多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古城酒吧恰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代性促进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带来的利润和增长驱使酒吧经营者们不断扩大酒吧规模,如古城内的樱花屋、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这些大酒吧的产业化发展,将“概念化”和“控制”进一步集中,逐渐变成一种相对“虚无”的社会存在。

“虚无”转换为“实在”的动因:本地化古城酒吧的出现相对于古城原生文化是一种“虚无”,但相对于古城的旅游文化则是一种“实在”,这种“虚无”转换为“实在”的动因主要是本地化。本地化是在本土力量的作用下使事物呈现出本地特征的过程。古城酒吧的出现和扩张是全球化作用的结果。但古城内的酒吧在本地化的作用下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酒吧。古城酒吧临河而筑、傍水而开,散发着休闲、慵懒的气息,游客在酒吧聊天或发呆是一种情调也是一种享受。在受访的游客和酒吧客人中,有近一半人表示“(丽江的酒吧)挺有气氛的、挺有感觉的”。由于这种游客对本地性的追寻,古城与酒吧相互融合,使原本的“虚无之物”有了新的内涵,转化为“实在”。与全球化相比,回归本地化需要更多成本。但政府以及商家都舍得花费这些成本来制造具有本地特色的酒吧。究其根本原因,是为满足游客对古城文化背景、纳西民居和民俗特色等差异化的需求。旅游本身追求异质化体验,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本地性完全被全球性压倒,则旅游需求不复存在。因此,可以说,游客异质化的旅游需求是“虚无”转化为“实在”的根本动因。尽管旅游发展从客观上加速了古城全球化进程,但旅游者主观上却是追求本地特性的,在这种旅游需求的引导下,古城酒吧展现出了一些地方文化表征,如酒吧员工身着民族服装、店内装饰符合丽江本地特征;同时,古城原生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据古城保护管理局文化保护科科长介绍,现在有很多人学习东巴乐舞和东巴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政府也组织了一些相关培训班。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古城的原生文化正在逐渐“复兴”。

5结论与讨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4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