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教学范例【精编4篇】
【导言】此例“片断教学范例【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片断教学【第一篇】
师:面对这各种各样的风筝,老师看到你们惊讶的嘴巴都合不上了。你一定有话要说吧?
(孩子们畅所欲言)
师:文中的这几个孩子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放风筝,他们已经做好并且迫不及待地要出去放了,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哪个聪明的孩子找到了孩子们放风筝的句子?赶快读给大家听。
师:(大屏幕上出示句子)谁愿意来照着书上的描写演一演?该怎样放?请一组同学演一演。
(一人读,两人演。过程中间大家还可以及时提醒演的不恰当的地方。)老师及时点播几个动词,孩子们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他们演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孩子们说出表演者把关键动作都做出来了)
师:如果少了“跑”行不行?
生:不行,那样风筝就飞不起来了?
师:如果少了“托”呢?……
师:孩子们把这些动作做的如此准确,看来他们放风筝的技术很高啊!肯定是经常练习,嗯,是真喜欢放风筝啊!那风筝放上去了,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回答,师出示相关句子。
师:从哪个词看出来孩子们高兴?
生1:快乐地喊叫。
生2:拼命地奔跑。
师:谁能读出孩子们高兴的劲头?
生1:读的一般。
师:读的很流畅,只是感情的投入上稍有欠缺。哪些字重读会好一些?
生2:“快乐地喊叫”和“拼命地奔跑。”。
师:你能试着读一读吗?(生读)嗯,好多了!掌声送给他。
谁想和他比一比?指名感情朗读。
师:读的真好!孩子们高兴坏了,因为他们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村里人看见了,会感到?
生:羡慕、惊讶。
师:他们会想些什么?
生1:这些孩子放风筝的本领可真高!
生2:这些孩子们玩的真高兴!
生3:这些孩子真了不起!
生4:这些孩子可真棒!
师:带着羡慕、带着惊讶,来读读这句话。“放得这么高!”
广泛指名比赛读,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涨。
师:看到自己的风筝飞的这么高,听到村里人对我们的羡慕,对我们的夸赞,我们更高兴了,我们快乐地喊叫,我们拼命地奔跑。!
你会喊些什么呢?
生1:风筝,再高点,再高点!
生2 :我的“幸福鸟”,你是最厉害的风筝,加油啊!
生3:你是最棒的,谁都没你高!我崇拜你!
师出示设计好的话,让同学们齐读:我的幸福鸟,飞吧!飞吧!你是最漂亮的风筝!我是最快乐的孩子!
此时此刻,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我适时出示练习填空:
1.我来到了白云身旁,我会对它说:白云你好,我们做朋友好吗?
2.我来到了会唱歌的小黄鹂身旁,我会对它说:
3.我来到了____身旁,我会对它说:
生1:我来到了 太阳身旁,对他说:太阳公公你好,有了你万物才能生长,你真棒!
生2:我来到了啄木鸟身旁,对他说:森林医生,你好!有了你,大树都很健康,谢谢你!
生3:我飞到了的上空,对着他呼喊:你好,你是中国的!
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回答的很精彩。掌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师:是呀,孩子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上了天空,高兴坏了!让我们带上高兴、羡慕,再来读一读吧!
片断教学范文【第二篇】
上述教学案例,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很显然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教师似乎在无奈之中生拉硬扯地将学生拉回了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上。试问: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学生还会主动探求知识吗?说不定,学生还在回味无穷地想着怎么报出30个5相加的加法算式呢!
其实,教师如果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了。比如,教师可以稍作等待,让学生先说下去,等他自己也觉得弄不清楚说了几个5相加后再追问:“怎么不往下说了?”“你刚才说了几个5相加?”“别人能知道你报的结果吗?”……这样,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和心理需要:要是能有一种更加方便的计算方法,那该多好啊!此时,教师再恰如其分地引出“乘法”,新知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以往,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似乎已经不那么管用了,即使是一些被认为是经典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常常“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以学生新的思路为基点,灵活调整教学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并巧妙引导,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几种策略作以下探讨。
一、“预设者”策略,创建课堂生成空间
以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采用单线型前进方式,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现象,课堂上一旦出现了离开预设的动态生成,教师就会手足无措。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课堂上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尽量有多种供教师临时选择的设计。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产生的思维火花,及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轻松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例如,设计“搭配”一课教学时,教师就预想了本节课可能有以下的生成:(1)如果学生搭配是无序的、有遗漏的,怎么引导?(2)如果学生只出现以上装搭配下装的方法时,要不要告知学生以下装搭配上装的方法?(3)如果学生在用符号来表示搭配方法,且大多用画实物的方式呈现时,要不要做出更多的提示?(4)如果学生在第一次搭配中就出现用“2×3=6”来表示搭配的方法时,怎么调控?(5)如果学生提炼不出用乘法表示时,该如何处理……在这节课教学中,由于教师课前注重预设学生的多种学习行为,预想学生出现的多种可能,所以就有更多引导策略上的准备,就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预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便于在课堂中及时选择预想的方法,及时找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切入点”。
二、“守望者”策略,机智面对课堂生成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其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而学生的思维却是随机的、丰富的,因此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计到所有学生思维的变化。生成性的数学课堂,就好像是悬崖边上的“麦田”,有一群学生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不断出现新的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上的守望者。教师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学生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学生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例如,教学“认识乘法”一课,我在课堂小结时就采用了这一策略。我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一学生很快站起来回答:“在这节课上,我学会了加法。”面对这一动态生成的错误资源,我本来想否定的,当时我只要指指板书或让他听听别人的小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并没有进行否定,而是继续问道:“很好,那你学会了哪些加法?”他回答:“我学会了加数相同的加法。”我进一步引导:“这样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对于教师而言,这位学生的回答是一种不需要的生成资源,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不比采取简单的读板书或让其听其他学生小结的策略来得精彩得多吗?
三、“引领者”策略,点拨课堂思维生成
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虽然要预想学生课堂中会出现的多种可能,但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想法,预设再充分,也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意外生成,虽然教师课前未预设到,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就要及时地捕捉,机智地生成。
例如,教学“元、角、分和小数”这一单元后,我安排了一节复习课,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当复习到小数的读法时,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小数点后面要分开读?比如,为什么不读成十三点五十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思考,而是直接回答:“本来就规定这么读的。”“为什么不规定读作十三点五十一?”学生似乎非要找个合理的解释不可。“你们说呢?”我决定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个个都皱着眉头思考,或许他们也奇怪这一点吧。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前面是整数部分,后面是小数部分,为了区别,所以小数部分分开读。”一位学生解释道。“我知道了!”一个学生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是因为小数部分的末尾加上0,大小都一样,如果按照整数读法就读不清楚了。比如,如果读作十三点五十一,那么就读作十三点五百一十,五十一怎么跟五百一十一样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一位一位分开读。” 还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从意义上来说,这种读法也是不妥的。如,整数部分的15是表示一个十和五个一,小数部分并不表示一个十和五个一,而是表示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五。”……经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我也有了正确的解释,并及时进行了小结,这时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
在上述教学中,面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我用一句话“你们说呢”引领学生去考虑,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学生给了我们意外的生成,更给了我们生成的惊喜。这里,正因为教师机智的面对动态生成,采取了恰当的教学策略,才凸现了学生的个性,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因此而充满活力。
四、“助产士”策略,促进课堂智慧生成
当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可能会和教师课前的预设发生偏差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时甚至可以果断地放弃自己课前的预设,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创造性的生成。像苏格拉底那样,教师应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学生课堂的智慧生成“接生”。
例如,我在教学“摆一摆”时,先出示一张数码宝贝的卡片,请学生估计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接着,我引导学生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结果是54平方厘米),师生评议后将数码宝贝的卡片送给估计得最正确的学生。然后,我拿出一块花手帕,请学生估计手帕的面积,再检测验证。正当许多学生拿出小正方形来铺的时候,一位学生说:“这样测量太麻烦了。”这时许多学生都停了下来,思考着。沉寂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说:“是的,太麻烦了,刚才我摆了好久才摆完。如果每一次要摆才能知道某物的面积,那也太麻烦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正要引导学生进入“摆一摆、填一填、找规律”的教学环节时,又有一位学生说:“我刚才摆的时候发现,每排摆6个小正方形,摆了这样的9排,总共是54个小正方形。”紧接着,一学生又说:“1个小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54个小正方形就有54平方厘米了。”我马上请这位学生演示,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卡片和小正方形的大小。
生1:一排摆了6个小正方形,摆了9排,6×9=54,卡片的面积就是5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生2:6条小正方形的边刚好是卡片的长度,是6厘米。(学生仔细观察,都说“是的”)
生3:一列有9个小正方形,那样卡片的宽就是9厘米。
生4:6×9,刚好是卡片的长×宽。
生5:卡片的面积=长×宽。
师:是不是凑巧呢?
接着让学生动手画几个长方形来验证自己的发现,然后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先估后摆,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大胆质疑,思考寻找更简便的方法。同时,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发现方法,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样的课堂生成无疑是精彩的。正确地采取引导并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恰当地调整教学策略。
片断教学【第三篇】
[摘 要]通过“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探究和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应抓准教学时机,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 教学时机 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4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呢?下面,我以“一个数除以分数”(西南师大版)一课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利用化归,解决新知问题。
师(出示下图):请看屏幕,你们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呢?
生1:一辆小轿车穿过长900m的隧道用了3/4分钟,问它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米。
师:要求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米,该怎样列式解决呢?
生2:900÷3/4,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来列式的。
师:你真会思考。这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分数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3:这是整数除以分数的算式。
师:下面,就请大家试着借助以前的知识计算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反馈)
生4:900÷3/4=900÷0.75=1200(m)。
师:你们听明白他是怎样做的吗?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5:900÷3/4=(900×4)÷(3/4×4)=3600÷3=1200(m)。
师:介绍得真仔细,大家赞同吗?看来,大家能像以前一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不起!
……
思考:通过设置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来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问题,使学生自然产生转化为小数除法或运用商不变性质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解决问题的需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进一步理清分数除法、小数除法、整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更多探索的空间,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终身受用的数学思想,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片断二:巧用数形结合,突破新知难点。
师:以后我们计算整数除以分数,都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计算就行了?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怎么样?
生1:第一种方法有局限性,第二种方法太麻烦了。
师:看来,我们还需要找到一种既简单又适用的方法。刚才有同学提出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这倒是一个好想法。那么,又该怎么算900÷3/4呢?
生2:900÷3/4=900×4/3=1200(m)。
师:结果也是1200米,这样做会不会只是巧合呢?想想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说明这样做是正确的呢?
生3:画线段图。
师:这是一个好方法。下面,就请同桌一起边画图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同桌合作后交流汇报)
师:用900÷3求到什么呢?
生4:1/4分钟可以行驶多少米。
师:再乘4呢?
生5:求出的是1分钟能行驶多少米。
师:同学们,900÷3就是求900的1/3是多少,所以900÷3可以换成900×1/3,再算900×1/3×4时,可以先算1/3×4,就等于900×4/3,结果是1200米。
师:如果把这个计算过程的前两步圈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6:将900÷3/4转化成用900乘3/4的倒数4/3来计算。
师:你们看,通过画线段图,帮助我们探索出把整数除以分数转化成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来计算的方法。
……
思考: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正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反馈交流、集体回顾等活动中,正因为有了线段图的支撑,才能直观地理解900除以3是求出1/4分钟可以行驶多少米,再乘4求出的是1分钟能行驶多少米。然后教师通过转换算式的呈现形式,使学生有效地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算理。整个过程,学生既学得轻松,又理解透彻。
教学片断三:运用类比推理,轻松探究新知。
师(出示2/5÷4/7):再来看看这个算式,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1:分数除以分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整数除以分数就是转化成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来计算,那分数除以分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生2:我想是用第一个分数乘第二个分数的倒数。
师:你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下面,就请大家打开书完成第51页的例4,并想一想怎样去验证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做法)
师:现在谁能说说怎样计算分数除以分数?
生3: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分数的倒数。
师:同学们,这里有两个分数,为了不混淆,我们可以说成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除数的倒数。
……
思考:学生对知识的同化过程,决定了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自然会把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迁移到分数除以分数的学习中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去尝试、去验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拓展分数除法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教学片断四:适时归纳小结,建构整体认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小数除以分数的知识,那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今天学习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师:看来,今天学习的整数除以分数和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一样,都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的。如果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就可以说a÷b等于a×1/b(b不等于0)。
……
反思:鲁宾斯坦曾说过:“思维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学生通过对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小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并归纳出a÷b=a×1/b(b不等于0)的计算法则。这样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建构起知识的网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辨别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找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的有效结合点,明确每个数学知识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并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
片断教学【第四篇】
创设情境 自读自悟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断、反思 东城区花园小学 陈利玉 课堂教学实例: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 具体片断:以读促情,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英勇跳崖”片断)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学生自学6-9自然段。 (1)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采取个人、小组、分角色、师生读,并及时给予评价。) 3、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 4、说话训练: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5、学生自由交流。 6、现在,你最想读哪一句?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7、分小组表演读。 8、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吧!(配乐,起立面对五壮士纪念碑齐读) 9、小结:是呀,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配乐放抗日英雄图片。) 反思: 本片断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录象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