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25631

【导言】此例“小学教师德育论文(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1

摘 要: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圣的。爱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应努力以爱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充分发挥好爱的作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育教育中“爱”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这样小学生们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小学教师应该用无私的“爱”感化差生,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其健康的发展;小学教师应该宽严相济,显露真爱,向每一名小学生传播爱的雨露;小学教师应将心比心,以爱换爱,充分发挥爱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师;爱;德育教育;策略。

1 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她的所有学生,爱是学生们的基本需要,是心理寄托、内心渴望。在班级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真诚真心付出自己的爱,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爱的温暖,被教师真诚的爱而深深的打动。爱能够满足小学生们心理需求,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增进,真正的实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在每一班级里,学生们的情况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好,有的学生在特长方面表现好,有的学生在才艺方面表现好等等。往往表现好的孩子在大家会将他们确定为优生,受大家的喜欢和宠爱。但是这种孩子的抗挫能力非常差,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在大家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中生活的。承受困难和失败的能力非常的差。

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这样的孩子一些适当的批评。例如: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好,遵守纪律,才艺好,有特长,是个比较全面发展的孩子,但是通过课下我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们一起玩,而且说话的声音小,胆子小。以后我就很注意培养她的胆量,主动给她提供和其他孩子沟通合作的机会,经常用真诚的爱鼓励她,帮她有勇气战胜胆怯的毛病。经过老师爱的教育和孩子的努力,最后终于克服了,孩子更加开朗了。爱可以帮助学生们充满信心,积极主动的改进,努力提高,性格得到优化,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打动学生接受教育。

2 用无私的爱感化差生

爱是纯洁的感情,不能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的给予学生,作为一名好的老师,一定要爱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都要爱,无论是聪明的爱是反应迟钝的都要爱,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要爱,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在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行为习惯也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总是给予批评,这样孩子会非常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有时候会更加的不努力,会向相反的方向去做。所以我经常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自然就会有信息并配合老师去改进。例如:我们班级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特别淘气,成绩不太好,经常打架,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他的教育真的是一个难题。我平时很关注他,发现这个孩子很重情义,而且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他跑得特别快。于是在运动会的时候,多鼓励他参与不同的项目,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为他加油,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

然后在运动会后我有主动的。找他去谈,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帮他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一起努力去改进,这个孩子在无私的关爱中真的有很大的改变,而且开始主动积极的学习。对于班级里这样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放弃,不嫌弃、不歧视,要给予更加多的爱,去无私的关心他,感化他。帮助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感化他们的心灵。

3 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很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总以严厉的态度去批评,或者让家长写保证书等。这样的做法是简单粗暴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另一种角度说宽容也是严格,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可以将严格的批评转换成宽容的爱,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孩子,爱孩子,使孩子感受到爱。在爱的力量下变得上进,变得聪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推心置腹,以诚相见。例如: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他特别不爱完成作业,每天留的作业几乎都不完成,忘性比较差,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课上总是不认真听,无精打采,总是困。

看到孩子的这个情况,我没有马上给予严厉的批评,我先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原来是孩子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他和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为了生计开了一个小仓买,每天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检查孩子的作业,而且每天仓买关门时间很晚,孩子睡得比较玩。通过了解情况,我先和孩子的家长沟通了一下,商量出改进办法,然后再鼓励孩子,虽然环境差,但是咱们更加应该努力去做才是,平时多给予他提醒和鼓励,效果很明显。作为老师应该允许孩子们犯错误,我们应该做到严中有爱,爱而有方,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首先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有其注意在师生之间沟通的时候,教师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学生们的感受,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就可以随便说,甚至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个有心人,将心比心以爱换爱。有个孩子总是惹是生非,当有活动时,老师们都不愿意带他,孩子也感受到了,因此他总是犯错更多的错误来对抗老师。当我注意到这点时,有活动的时候我会第一个叫他,并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爱,渐渐的这位学生愿意主动的找我聊天,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和我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心与心的交流,孩子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那么叛逆了,在学习中也能够积极的主动了,很少惹事了。看到孩子的改变将心比心,以爱焕爱收到了效果,我真的很欣慰。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教师以爱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爱是相互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在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爱的作用,采用有效的措施懂得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孩子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有充足的爱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坚持不断的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每一位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都应该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满满的爱走上讲台,应充分发挥好爱的作用,让学生们在爱中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美铭。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J]。新校园旬刊,20xx(12)。

[2]王育忠。小学教师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xx,13(5)。

[3]王志成。小学低年级开展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读写算:教师版,20xx(26)。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2

孔子名言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儿童、少年学生,除了向书本上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好教师应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自古以来,人们所以尊师,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大历史作用。教师是人类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者,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确实,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知识的延续,社会文明的传播,都和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

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本色。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师表就是表率、榜样的意思。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树立威信的基础威信就是指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是教育学生和搞好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我们能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领导需要在师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才能被师生认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能。领导的威信是建立和谐教育氛围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在于他们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中国古代的荀子就十分注意树立教师的道德威信。他说:尊严而惮,可以为师,只有具有尊严和威信的人才能为师。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树立不容争议的教师威信是绝对必要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得好: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思想与他的个人品质是分不开的。

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是最高尚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的确是这样,有威信的教师教的课,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就好;有威信的领导说的话,师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就好。这是我们每一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能亲身体会和认识到的。树立威信是十分重要的。但威信的树立,不能靠威吓、粗暴的手段来实现,只能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才能赢得师生的信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有地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们要赢得师生的爱戴和尊敬,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外,还要给他们以真诚的爱护和尊重。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渴望等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是学生的普遍心理要求,渴望等到领导的认可和尊重是每一个员工的普遍心理要求。我们只有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才能引起师生对我们的尊敬和爱戴。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谆谆教导是爱护他、关心他,就会自然产生对教师尊敬的心情,从崇敬教师到接受教师的一一教导。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用教师的示范和榜样去影响学生。做为一名教师更要注意用自己的示范和榜样去影响学生。

教师能否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教书育人是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关心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能力,让他们掌握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思维、学会交往,使学生初步形成坚毅勇敢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初步具有辨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既能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又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教师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以身作则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俗话说,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榜样。因为,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很强,需要教师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更希望在自己崇敬的老师身上看到应该做、学到如何做的问题。为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以身示范,言行一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助人为乐,自己却自私自利;在课堂上讲文明礼貌,自己却随地吐痰,出言不逊,粗暴惩罚学生;在课堂上讲遵守纪律,自己却自由散漫,不遵守法纪教师讲一套大道理,自己又做一套,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把课堂上讲的道理、传授的知识,打上问号,化为乌有,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总之我们作为学生知识的启蒙者,行为道德的示范者,成人成才的引导者,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学生尊重的教师。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3

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牢固的基础知识,更要教育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对待生活和工作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小学生感恩的缺失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问题。因此,拓宽感恩教育途径,推进和加强小学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本人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十余年,觉得加强小学感恩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课堂教学中重视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小学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理性的感恩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二、积极创设校园感恩文化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创设独特的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一是可以设立校园“感恩节”。二是开展系统地感恩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如开展以“感恩、自强、奋进、成才”、“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校”、“感恩帮助过我的人”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使学生们认识到,除了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母校、老师和同学,感恩社会和国家。

三、拓展校园网络渠道

建立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与小学生进行平等的、双向互动的、真诚坦率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加之网络教育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方法灵活,寓教于乐,更能吸引广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是指寓小学感恩教育内容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服务活动相配合,运用感恩教育方法,更加紧密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小学德育。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4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但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误区: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苍白,效果甚微。改革传统的德育僵化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

一、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

1、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首先要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2、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在统筹安排好德育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

①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②开发德育资源,整理乡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③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

④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⑤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社会环境是教育的载体,具有客观的教育力量。通过打造德育舆论,净化社会环境、组织社区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途径,形成关心、爱护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风尚。总之,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只要广大工作者多想办法,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学校德育工作的节奏必将扑面而来,定能鲜花盛开、硕果累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1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