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计算机毕业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231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计算机毕业论文精选4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计算机毕业论文参考【第一篇】

随着北京电视台整体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业务和需求不断涌现,对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一个跨部门的、能够满足协同工作要求的现代IT工作环境,使得各信息系统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目标是根据北京电视台信息化总体规划,搭建一个覆盖全台节目生产、行政管理、产业经营、技术支持等业务的综合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台内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提高节目生产、办公管理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综合信息服务的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

业务管理需求

近几年来,北京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宣传、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事业的发展,对全台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共享和分析的要求,各级领导需要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和动态,而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统计,例如电视节目收视率与节目制作经费、广告收入之间的关系;技术设备经费投入与使用频率的关系;人员情况、人员费用与节目生产量的关系等等。利用先进便捷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日常工作的协同化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利用价值,减少重复劳动。

技术需求

首先,从全台利益出发,建立全台统共享、规范的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规范应用服务平台软硬件选型,在提供统高效的基础运行环境与工具的同时,避免出现各个子系统承建商各自技术标准不统一,系统间的技术分割,难于互连互通与运维的情况。其次,建立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规范各个子系统内部业务数据,避免出现系统之间数据重复、口径不一致等情况,实现全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第三,在总体应用规划的基础上,对台内总体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立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避免出现跨系统流程断裂、重复等情况。第四,优化各系统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信息安全和系统可靠性,最终实现统一系统资源、统一信息资源、统一用户操作界面、统一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的需求。

平台技术架构

北京电视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范围中,应用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完成特定管理业务功能的核心业务应用和服务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基础支撑应用。核心业务应用包括:节目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基础服务应用包括:桌面管理系统、邮件系统、统一认证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

WiseMedia在设计中遵循了技术架构服务于应用,同时为了保障业务开放性和未来可扩展性,我们采用了层次化的架构。层次划分从下至上依次为:

首先,遍及北京电视台众多工作岗位的网络应用,需要稳定快速的网络平台作为支撑。

其次,作为业务规模较大的企业型应用,要用一系列硬件平台,包括主机、存储、备份等设备作为运行环境。

第三,为实现各分散建设的子应用集中管理与集中服务,设计了统一的软件支撑平台,提供集中的目录管理、统一的数据存储、单一的门户服务、共用的消息系统。

第四,为持续保证北京电视台各类管理信息资源的有序性管理与使用,我们设计了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和数据接口。

第五,通过整体唯一的、基于SOA的应用集成与数据交换平台,各子应用可以与外部应用安全地进行应用或数据交互。

第六,基于统一的北京电视台信息门户,各业务应用的各功能模块可按需集成到门户当中实现用户操作界面统一。

通过此架构,我们可以很好地将各新建子系统纳入到统一的技术体系中来,保持新建系统的相对同构;利用大量的支撑平台与组件,降低子系统建设成本;同时在公共平台层建立了灵活的,技术无关的对外交互渠道,使得各子系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与外部的异构系统实现低成本交互。

数据架构设计

数据架构是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架构蓝图要识别出北京电视台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需要由信息系统处理的主要信息类型,并揭示这些信息的内容、结构、位置、来源等。在建立北京电视台的'数据架构蓝图时,我们综合考虑业务特点、数据本身的技术特点、应用系统架构的影响以及整体信息化需求这四方面的因素,将北京电视台的业务信息数据划分为以下模块:节目生产管理数据模块、节目制作播出数据模块、媒体资产管理数据模块、资产管理数据模块、广告管理数据模块、财务管理数据模块、行政办公管理数据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模块、决策支持数据、公用数据及外部数据等。图2是北京电视台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业务信息数据架构蓝图,体现了上述信息数据模块的划分以及各数据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节目制作播出数据模块和媒体资产管理数据模块是由节目制作播出平台产生并同步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中来的。 该数据模型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数据模块划分的粒度比较细,有利于根据各个应用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的不同,将相应的信息与数据交由相关的应用系统管理。

(2)单个应用系统内部的数据不存在数据关联和数据传输的问题,而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可通过企业信息服务总线进行数据交换。

(3)尽量减少数据冗余是数据分布的一条基本原则,但考虑到系统效率的问题,对于一些多个应用系统都需要经常访问的数据,可以允许适当的冗余,但各应用系统应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数据一致性。

核心业务应用系统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是对电视台内部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任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都直接服务于业务,需遵从于业务发展战略的要求。电视台核心业务系统包括 人、财、物、行政、广告和节目 六大类,下面对其进行介绍。

节目管理系统是是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中最重要的核心业务应用,该系统通过对节目规划、节目制作、编排播出、节目播后四个主要阶段的有效管理,经过栏目规划、节目选题、节目制作、内容审核、技术审核、节目入库、节目编排、节目备播、节目播出、监控与播后管理等环节,建立规范统一的节目生产管理体系。节目管理系统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总编室和各节目生中心,同时也为全台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与制播网的节目生产制作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编播一体化;通过共享汇集各部门与节目相关的各项信息,服务于全台各级领导和各部门,为节目生产相关决策和节目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节目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节目制作管理、节目编播管理、版权管理、品牌管理、播出及播后、分析与报表、节目综合评价、节目决策管理等。

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对电视台内部行政办公业务和后勤服务业务的管理,其中内部行政办公业务包括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外事活动管理等内容;后勤服务业务包括办公用品管理、劳保用品管理、用餐服务等内容。行政管理系统是电视台行政办公业务和各项生产业务顺利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是覆盖全台收发文管理、档案管理、行政办公、日常事务办理的综合办公与行政管理平台,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应用。各级领导与员工能够通过综合行政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块之内、跨业务块和跨级别的工作协同。

财务管理系统目标是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管理等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分析体系。其建立了统一的报表管理,满足各项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业绩考核分析要求和收入、成本的核算要求,满足资产的核算和实物的管理,满足对往来款项的核算要求,掌控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规范可财务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及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电视台事业健康发展Ad7财务业务系统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应收应付、成本管理、总账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功能。

人事管理系统负责维护全台职工的基本信息,进行人员招聘、内部调动、绩效考核、档案管理等人事方面的管理,负责全台职工工资、奖金、保险业务的管理,负责台内员工职称评定、教育培训、学历管理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的管理。通过和 节目评估与奖励、岗位评估与竞聘、人员薪酬查询与管理 等动态化的客观实际有机地结合,使其产生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联动效应,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人事管理、工资管理、保险管理、职业培训和考勤考核等功能。

资产管理系统业务的目标在于对全台各类资产的采购、调配、使用、维修、报废等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有效提高全台资产的调度及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为节目生产管理及其他业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广告是北京电视台经济的主要来源和手段,广告管理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规范和加强广告业务过程的管理,强化各部门协同,集中共享各部门广告相关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广告管理的效率,确保广告创收和客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面提升电视台广告部的核心竞争能力,支撑电视台的发展战略。广告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客户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串编管理、磁带管理、统计分析等。

基于WEB服务的应用整合

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中各个业务系统均与其他系统有大量业务数据交互联系,如:各业务系统均需要从人事系统中获取人员和部门基本信息,节目管理系统也要将节目栏目基本信息发送给节目制作播出系统、广告系统、财务系统等。系统间接口需求如图3所示。这种接口需求要通过开发软件接口来满足,软件接口是实现一个系统跟另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根据系统的关联程度的不同存在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紧耦合要求接口响应反应快,消息不能阻塞;松耦合则对响应反应要求比较低。多系统互联时也存点对点对接和总线型对接两种连接方式,由于点到点的集成较复杂且不利于后续维护和接口复用。在符合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为保证跨系统异构数据间的交互,我们采用了松耦合总线型交互方式,目前这类方式中最为灵活的方案首推面向服务的架构,即SOA架构。基于该架构可将各系统中的服务通过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不仅能实现内部各业务系统间的灵活集成,还可以用统一方式安全有效地实现的内外部系统协同。

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将北京电视台跨系统互联的技术方案定位于SOA架构的具体内容。企业信息服务总线是以服务聚合的形式将各分散的异构应用及数据资源以总线方式整合在一起,实现分散资源对外服务的复用。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是以上述应用及数据封装而成的服务资源作为执行单元,配合业务流程的可视化设计,实现跨系统的业务协同。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均为基于WEB服务的应用整合技术,仅侧重点不同,前者为服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件,而后者侧重服务资源协同过程的灵活设计与控制。其中,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为集成整合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北京电视台的SOA架构中,各个应用系统不允许直接调用其它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必须由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向各应用系统提供统规范的服务和流程控制。改进后的系统间接口示意图如图 4,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通讯,都需要以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为中介,实现服务智能转发、消息过滤和格式转换等,各系统需根据接口规范实现对外接口和与平台间系统的集成。

本次北京电视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业务复杂的特点,因此在设计阶段就遵循了高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一些重要原则以保障后续建设的顺利衔接和有效执行。系统设计在追求业务覆盖面广、架构完善、技术先进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可实施、可管理、可维护,并在设计中重视建设后的管理与维护体系。

北京电视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根据北京电视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以节目制作、管理、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为基础,以节目管理为核心,以人、财、物为要素,以收入、支出2条资金流向为主线,建设了基础软硬件平台和 人、财、物、行政、广告和节目 等核心系统,实现了各业务、职能部门的高效协同,进而通过企业信息服务总线和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对各系统进行了应用整合,智能抽取所需接口数据,直接服务于北京电视台的节目生产、管理、决策的各个层次,最终成为北京电视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服务的信息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协同办公、智能处理待办事项和跨系统业务流程,在实际运转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这一新平台在内容生产和业务管理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必将随着今后全台网络化应用的进一步推广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计算机毕业论文【第二篇】

浅谈网络安全治理路径

计算机网络无可厚非的是在世界发展史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计算机能够穿越时空,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方便了很多,并且用计算机办公我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同样的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身处越来越危险的网络环境下,那么就应该赶紧地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

本文接下来将要沦述的就是解决这种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恶性影响,还有其相应的管理手段和影响因素。

1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因素分析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网络,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在日益严重。

网络在这些威胁下使其收到极大的影响,不能发挥出其有益的运用,所以尽快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极为重要。

接下来就简析一下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当前网络所面对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木马和病毒入侵。

一些不法分子把各种信息资料当做病毒的载体,在这些信息中编写一些木马程序或者恶意的指令来破坏网络系统,对网络存在的漏洞进行入侵,从而破坏网络的一部分功能,甚至造成数据丢失,比如熊猫烧香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等

木马程序病毒是一种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程序,不法分子通过将程序编辑到计算机中,达到能够控制别人计算机的目的,从而进行信息的窃取和恶意操控

第二,垃圾信息的传播和非授权访问也是现在计算机网络急于解决的问题,因为其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不法分子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精通来编制一些程序,运用这些程序来进行非法操作,侵染授权公司的网络,从而做到授权信息的窃取。

但是一些垃圾信息的传播,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将程序编写到信息中,此信息一经浏览,程序就会强制性的写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内,不法分子便会有机可乘,实行信息盗窃。

第三,电磁波的干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计算机陈旧的因素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系统漏洞,便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入侵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实施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措施

当下,网络普及程度高,网络用户不断增加,对于网络使用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加,网络安全不可忽视,保护私人信息安全,维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用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

在新的信息时代中,如何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

以下是对于应对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介绍: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历史较久,这中技术的操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访问量和筛选访问信息实现的,防护墙对于进入个人网络的信息进行筛选,利用特定的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审视各种信息的安全程度,并进行严格的限定,增强网络内部抵御不安全信息的能力。

防火墙技术只要是由不允许访问和不允许通过两个地址表构成,再利用 IP地址匹配和信息包过滤两种算法对网络进行安全保护,他的作用就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屏障,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安全筛选,限制危险程度高的信息进入内部网络,保护内部网络的相对安全。

就当下而言,具体应用于防火墙的方法主要是代理服务器、动态以及静态分组过滤等。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数据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并成为众多安全措施中的关键技术,其特点就是网络保护人员设置的各种不同算法进行网络保护,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优势。

举一个具体的实例,密钥管理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应为它的运行方式占据优势,网络保护人员运用独特的方法将访问系统的信息发乱,以至于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破解该信息排布方式,从而无法完成非法访问。

相比之下,公钥的使用是利用两条新的加密和解密程序对网络进行保护,私钥则是利用一条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这两者都是从保护网络安全出发,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利用为所欲为。

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认证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将独特的身份与客户绑定,使得符合身份认证要求的用户进入,而将不持有有效身份认证的用户阻止在外,避免非法分子的非法访问。

在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技术中,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数字签名等的应用也有所体现。

具体的操作说明如下:身份认证是网络用户自己设定属于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在访问时需要登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方可访问。

授权访问时针对部分用户而言的,系统仅仅授予一小部分用户特殊的访问权而不具有权限者,无法进行内容的浏览。

数据签名是一种函数算法技术,通过用户设施个人私钥实现的。

报文认证则是从双方文件传递的内容出发,在经过双方认证之后确认内容准确无误,未受到损害和破坏,从未送达受传者手中。

3结语

网络安全关乎每一位使用网络的用户,其所设计的安全面广泛,包括财产安全、人生安全等等,这就可以看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这样给我们启示,需要我们每一位网络用户携手合作,关注网络安全,积极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更重要的是,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提高创新能力,研发应用相关治理网络的软件,联合网民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和虚拟专用技术,打击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白兆辉 。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几种关键技术 [J]。 科技信息 ,2013,23.

[2] 戴锐 。 探析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J]。 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11,11.

[3] 李传金 。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及其技术措施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计算机毕业论文【第三篇】

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对策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广泛用于经济、军事、教育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同时网络安全性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如何防范计算机系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持强劲的工作状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关策略提出了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攻击;防范策略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全面地影响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

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的防御能力,增强网络的'安全措施,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否则网络不仅不能发挥其有利的作用,甚至会危及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安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

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破坏,如地震、雷击、洪水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天灾造成的损害。

以及因网络及计算机硬件的老化及自然损坏造成的损失。

(二)无意失误

误操作引起文件被删除,磁盘被格式化,或因为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的设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三)黑客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计算机毕业论文【第四篇】

1 软件性能测试

根据测试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2)强度测试:确定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条件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

(3)容量测试:在用户可接受的响应范围内,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

(4)压力测试: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最大使用极限的测试。

(5)疲劳强度测试:以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能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或者日常运行用户数,持续执行一段时间业务,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强度性能的过程。

(6)大数据量测试:大数据量测试侧重点在于数据的量上,包括独立的数据量测试和综合数据量测试。独立的数据量测试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测试,而综合数据量测试一般和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相结合。

2 软件性能测试流程

测试方案设计

在软件性能测试的初始阶段,首先应对业务模型和系统架构进行调研,收集测试需求。然后生戚性能测试计划。业务调研和系统调研,需要性能测试团队提前了解被测试项目的业务功能和系统架构。其间。开发部门应协助提供被测系统相关的文档和说明,如系统总体介绍、系统规格书、用户使用手册、网络拓扑结构图和系统配置说明、关键服务器及应用部署与配置等文档。通过和业务部门协商明确本次测试针对哪些业务行为,制定此次测试的目标,细化测试的关注点和性能指标要求。通过以上内容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并制定详细测试计划和各阶段目标。

测试环境的搭建

测试环境的搭建分为软硬测试系统的环境搭建和测试相关的数据准备工作。环境搭建包括被测试系统的硬件环境建立和软件应用系统建立及基础数据环境建立。保障被测试系统的业务可用性和功能的正确性,包括测试系统(如被测试项目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压力测试控制台、压力测试发起工具等)的环境搭建、软件的安装;测试环境的网络环境建立(如开放防火墙和网关等);最后进行测试环境可用性验证。测试数据准备包括测试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准备,即需要按性能测试规模要求,准备足够的、一定规模的基础数据,通常采用全量恢复生产数据的方式以达到和生产环境数据一致性的要求。

测试场景开发

测试场景开发指测试程序(脚本)的开发。测试程序(脚本)的开发是对被测系统的用户业务行为进行模拟、录制、编程、参数化、脚本定制和调式等一系列工作,以使测试程序(脚本)可以真实模拟实际生产中的业务交易行为,并通过对程序中参数的配置实现对并发数、思考时间等属性的准确控制。

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是在测试方案的制定、测试环境准备、测试场景开发工作正确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测试报告和分析

性能测试报告和结果分析是在测试执行完成以后,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结果收集工作和针对性能测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的阶段。性能测试报告是对性能测试过程中的监控结果以及报表进行汇总,按照一定的模板整理出的一份结论性文档。开发团队和性能测试团队应依据对性能测试实施过程中监控和记录的数据和表格,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性能问题和程序缺陷。并有针对性的在报告中阐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或优化方案。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开发部门在性能测试报告的基础上针对软件的性能或者效率缺陷进行优化或者修复,为了验证优化的效果而进行的再测试。

3 软件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

作为软件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性能测试已经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重视,成为软件测试的重中之重。性能测试通常在系统测试阶段执行,常常与强度测试结合起来,一般需要使用测试工具。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工具,不仅可以辅助测试工作,满足科学测试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自动化测试过程,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员和资源,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测试工具有微软公司的WAS(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Compuware公司的QALoad、RadView公司的WebRunner、HP(Mercury)公司的LoadRunner。下面以LoadRunner为例。介绍软件测试工具的工作流程。

Load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来确认和查找问题,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通过使用LoadRunner,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发布周期。LoadRunner能支持广泛的协议和技术,功能比较强大,可以为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由下面三部分组成:Virtual UserGenerator用来录制脚本、编辑脚本Controller用来布置测试场景、执行测试场景;Analysis用来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用LoadRunner进行负载测试的流程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监视执行和结果分析。

(1)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响应时间;根据软件项目相关需求,定义相关测试的细节,撰写性能测试报告。

(2)创建Vuser脚本: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到自动脚本中LoadRunner的脚本是C语言代码,LoadRunner有自己的一整套函数接口,可以供外部调用。脚本可分INIT、ACTION、END三部分,其中:INIT部分可以理解为初始部分。ACTION可以理解为事务部分,也是测试的主体,END是退出结束。

当录制完一个基本的用户脚本后,在正式使用前我们还需要完善测试脚本,增强脚本的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完善测试脚本。插人事务、插入结合点、插入注解、参数化输入。

(3)定义场景:使用LoadRunner Controller设置测试环境;录制好脚本之后,就可以把脚本加入到场景里面去了,这里首先介绍一下LR的场景类型,LR有2种大的场景类型。

①Manual Scenario:该项要完全手动的设置场景,这项下面还可以设置为每一个脚本分配要运行的虚拟用户的百分比,可在Controller的Scenario菜单下设置。

②Goal―Oriented Scenario,如果你的测试计划是要达到某个性能指标,比如:每秒多少点击。每秒多少transae,tions,能到达多少VU,某个Transaction在某个范围VU(5D。一1000)内的反应时间等等,那么就可以使用面向目标的场景。

(4)设置场景:

Design:设计测试场景的静态部分,设置模拟用户生成器、模拟用户数量、模拟用户组等。

Run:设计测试的动态部分,主要指添加性能计数器,在脚本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计数器反馈的数据。

建立了测试场景后,我们可以对Edit_Schedule进行设置,设置测试开始执行的时问,对于手动设计的测试还可以设定它的持续时间,以及何时起用或禁止调用模拟用户。

(5)运行场景:通过LoadRunner Controller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设置完毕后,点击“开始方案”运行场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监视各个服务器的运行情况(DataBase Server、WebServer等)。监视场景通过添加性能计数器来实现,下列数据需要特别关注:

①Memory:Available Mbytes物理内存的可用数(单位Mbytes)至少要有10%的物理内存值。

⑦Processor:Processor Time CPU使用率。这是查看处理器饱和状况的最佳计数器。显示所有CPU的线程处理时间。如果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该数值持续超过90%,则表示此测试的负载对于目前的硬件过于沉重。为多处理器服务器添加该计数器的O到x个实例。

③Processor Queue Length:是指处理列队中的线程数,小于2。处理器瓶颈时会导致该值持续大于2。

④Context Switches/sec;如果切换次数到5000*CPU个数和i0000*CPU个数中,说明它忙于切换线程。

⑤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

(6)分析结果:使用LoadRunner Analysis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

LR的报表分析功能也异常强大,有各种各样的报表,甚至可以将单个报表组合,也可以导出到Excel文件和Ht-ml文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4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