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育经济的论文专业(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86385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育经济的论文专业(优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一篇】

摘要:“五位一体”指由科技社团、科技竞赛、科技奖励、专业指导和院校支撑等组成的有效融合体系。具体表述是以成立科技社团扩大科技创新覆盖面,以更多的科技竞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以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以专业指导提升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并以院校支撑着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精品项目和转化事宜。为了全面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笔者在系统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整体局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结果表明:“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能有效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五位一体;大学生;双阶导师;科技社团;科技竞赛;院校支撑。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二篇】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领、调控和监督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问题大量出现,这其中不乏有政府官员和领导干部。这就使政府部门不仅是改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在各种各样的腐败中,权力寻租是产生消极影响最为严重、对党和国家人民危害最大的。政府部门的各级官员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逃避各种规章制度和审查的监控,从而维护和获得自己既得的利益。一些政府官员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控,一些政府官员本身是经济人,受权钱的诱惑,在客观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主观上缺少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手中的权利公款私用、收受贿赂等,利用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换取金钱以满足其个人的利益。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干部内部之间的关系与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且也严重无视了各类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由此表明,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培养人,也能够腐蚀人;既能够促进社会大众获得利益,也能够将人类送向毁灭的坟墓。腐败不仅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吞,也势必危及我国的政治稳定及社会前进。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深化对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的教育,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导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经济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们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私有化;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经济利益上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因此,各种社会经济利益之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便广泛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还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树立正确政治观,是引导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前提。在经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使人们自觉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自觉遵守经济改革的原则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动力推动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决策,节省了决策时间,从而以较低成本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动力。

安定有序、健康和谐的经济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扩展,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追逐利益作用等,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摒弃道德原则,为此进行不公平的经济交易,这些现象,均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新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能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使人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培养人们形成顺应时代发展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在整个社会提倡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树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以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经济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三篇】

摘要: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学内容和手段。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约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也对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二、经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办高等教育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投入,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是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学校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校园校舍及其配套设施的硬环境,作为校园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和建筑特色的文化环境,作为办学理念、基本制度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软环境,不仅应满足教学、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更应体现环境育人功能。然而高等教育在快速扩招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存在低成本运行的情况,校园校舍、文化体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育物质资源的生均占用紧张,另外,在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也将办学条件评估列为量化考核指标。

(二)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进行资源配置的机构和制度,是对一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作为制度性的框架体系,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重要作用。根据一定的制度安排,将有限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到不同的部门、行业和具体的教育实施机构即学校,满足个体对教育的需求。任何经济体制,都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的。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能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因此经济体制变革必会引起教育体制的变革。也即是说不同的经济体制就有相应的教育体制,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不同。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实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或该地区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在学率有直接关系。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经历了从普及初等教育到普及中等教育,最后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程。高等教育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发展,根据地区和行业整体的增长效率和变化状况,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积极主动的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就会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同时也为许多家庭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另外,该地区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在客观上就会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解决了“出口”问题,该地区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会相应的提高。

(四)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大体系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及联系方式,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及区域结构等方面。高等教育结构要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相对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相对应的层次结构,与消费和分配结构相对应的形式结构,与经济的区域结构相对应的教育区域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形成高校发展的多样性。依据不同的标准,多样性发展的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改革受到经济结构的制约。

(五)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高等教育除了传授科学文化外,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反映现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应结合实际需求,调整课程门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接受先进的知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学的设备、教学仪器等都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高校加大投资引入新的科技成果,实现教育与科技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学内容和手段。经济发展会对高等教育起作用,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受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的影响,正确分析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向前发展。

作者:洪艳。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四篇】

摘要: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完全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二)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具有的收益滞后性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复杂而微妙。一方面,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投入到教育中去,增加教育经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然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的投资比例如何把握仍是一个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国家还很困难,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我个人认为,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中。”〔21〕1980年,他在对比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之后指出:“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22〕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国“六五”期间教科文卫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由“五五”期间的11%提高到%,并提出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要逐步增加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开支的目标。

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入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作了专门规定:“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所有的经济行为不得不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生产要素,而教育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社会部门,将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前进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腾飞,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技术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战略思想。一切有远见的领导都应该向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2〕。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对教育地位的认识问题,站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思考教育问题,打破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是经济建设组成部分的传统观点,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生产性,把教育看作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投资行为,把教育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极大地提高落实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主动积极地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这对于我国教育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教育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在经济改革中的方向和出路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疑惑、观望或裹足不前的现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安于现状、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仍起着惯性作用,教育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机制上都显得不太适应。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仍然有少数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最基础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须继续用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和精神实质,促进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变。坚持邓小平关于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教育的教育经济思想,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实际,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在思想观念全面转变的基础上,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指针,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契机,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我们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灵活高效的教育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的社会功能,使其肩负起知识创新、技术推广、创建知识型产业等多重功能;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大搞科技和大力兴办产业,大力推进科教兴国,走上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各级各类的新型特色学校;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不断调整、改造和优化教育结构,优化课程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办学新机制;坚持质量与效益第一的经济观念,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总之,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视角和内涵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确切结论,它开启了教育思想解放的先河,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它为解决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参考文献。

〔1〕〔2〕〔5〕〔6〕〔10〕〔11〕〔12〕〔13〕〔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190,274-275,92,380,120,121,275.

〔3〕〔7〕〔8〕〔9〕〔17〕〔18〕〔21〕〔2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40,88,95,107,107-108,250,57.

〔4〕〔15〕〔16〕〔19〕〔20〕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04,105,104,104.

〔1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五篇】

1、国内研究现状10—13。

2、国外研究现状13—15。

1、瑞士职业教育的“工读交替制”产学结合模式17。

2、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产学结合模式17—18。

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产学结合模式18。

1、工学交替形式19。

2、结合中后期形式19。

3、结合实际任务形式19—21。

1、初步建立阶段22—23。

2、开拓创新阶段23。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25—26。

2、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需求26—27。

3、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量27—28。

4、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28—29。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9—30。

2、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布局不合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大30。

4、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亟需提高31。

1、政府投入不足与政策导向因素32—33。

转载自

2、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因素33。

3、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因素33—34。

4、教育成本与就业因素34—35。

1、乌海市推行产学对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37—38。

2、乌海市推行产学对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可行性38—39。

1、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方向40—41。

2、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41—42。

3、坚持市场化目标发展职业教育42—43。

4、坚持四个主动纳入43。

5、政府部门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3—44。

6、保障职业教育供给增加教育投入44—45。

7、增强职业院校实力,突出办学特色45—48。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六篇】

民法是一种用来约束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法律,同时也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法律。曾经有人说过,民法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法律展现的形式,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民法是约束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法律,制定民法的基本出发点体现了民法的重要性;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人生追求体现出来,而人们的社会价值追求和自我的人生追求将对我国民法的制定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民法的理念应体现市民社会的价值追求,所以本文从社会变迁角度出发,剖析民法内外体系,寻求社会变迁与民法变化的联系。

一、民法的内在体系。

(一)民法内在体系的内涵。

民法的内在系统是社会人民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之一,甚至是一个可以反映社会价值取向的体系,而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伦理价值以及经济基础所决定,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由于内在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抽象。基于民法内在体系稳定又抽象的特点,民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价值差别非常明显。民法内在体系基于实际发展情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色,这就是法的素材:法基本原则――法次基本原则――制度基本原则――规范价值导向。

(二)民法内在体系的变化规律。

要探寻民法内在体系的变化规律,就必须以社会的进步发展变化为基本出发点。由于人类伦理价值和经济基础对于民法基本价值取向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极端的特殊性格,使民法形式发生改变,然而这并未影响民法的本质。也就是说民法的内在体系依然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社会的变迁会使民法内在体系在稳定的基础上促使体系重点发生转移,重新通过哲学变化调整到平衡状态。内在体系的调整势必影响外在体系,促使外在体系随之调整到新的平衡上面,当然内外体系在这种动态平衡调整过程中会出现时间差。例如,某起民事案件比较特殊,基于对弱者的保护以及舆论的导向和民法内在价值观的体现,需要对民法的外在形式做出一些调整,维护市民合法权益。然而对该起案件的处理势必影响其他雷同情况的处置,这个过程就需要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共同协调,相互作用。

(三)民法内在体系反映出的社会价值取向。

民法的立法依据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社会人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需要提炼法的基本价值,再运用到民法中体现价值,并且渗透到所有民法规范中。这种核心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民法价值观更是市民价值观的体现,所以在内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和市民价值观紧密联系,充分反应社会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由于会受伦理价值和经济基础影响,所以具有时代特征。例如政治运动导致的历史问题和社会进步产生的新问题,都会使民法价值取向出现波动,人们对于民法价值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四)民法内在体系的原则。

在确立民法内在体系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正确的导向,以防在建立体系的时候偏离方向。不能单纯照搬整个法的价值,需要提炼归纳民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同时必须渗透进整个民法当中;在社会发展相当迅速的现代化社会,更应该有相应的原则来指导民法体系的改进,而且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民法内在指导原则在制定时,要保证可以自治,能够给予弱者安全感,能够使人信赖,这些是最基本的原则。首先是意思自治原则。该原则的重要前提就是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即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用民法为载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次是弱者保护。对弱者进行保护措施是人性价值的使然,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合同法》,将消费者包含在主体原型中,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再次是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能够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交流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对于社会的有序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是自己责任原则。这个原则基于自治和信赖的原则之上,没有前者的作用后者也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后者也是前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将有利于民法内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这四个原则处于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此起彼伏的动态关系。

二、民法外在体系。

(一)民法外在体系的内涵。

外在体系是内在体系的外在表现,是对生活中人的行为及各种事物使用法律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对不同的社会行为进行再次加工再一次地编排。民法外在体系的特点就是将社会活动划定相对具体的范围,是从内在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抽象过程中摒弃事物自身的个性,提炼事物之间的共性,作为外在体系的基础,形成民法体系外在表现的载体。

(二)民法外在体系的原则。

民法的外在体系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对内在体系的具体描述。所以,也需要对外在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原则。首先要对外在体系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性进行规范;其次要适当调整特定的社会层面中能够进行划分的规范领域;最后对具有相同目的的外在形式保持妥当性。

(三)民法外在体系的逻辑体系。

民法外在体系的逻辑体系串联起了各种概念和类型建构的网络。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一直是民法外在体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民法典与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层建筑的意志,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在民法典起草阶段,民法的制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民法的制定会涉及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因此制定民法典常常不能_成一致的意见,这将会严重影响民法外在体系制定工作的进程。

构建民法体系不能只考虑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仅仅将民法典机械式地编排,还需从历史脉络中探索建构之路。纵观历史发展历程,民法的外在体系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从法学的角度来讲,随着法学的进步和发展,民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通过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价值观来实现社会的正义。但是,在目前民法的制定过程之中很容易脱离社会生产的生活实际而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同时没有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看待民法内外体系之间的隐含关系。所以,在民法体系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人民社会中的生产实际为基本出发点;要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民法学普世知识进行吸收与借鉴,此外还应该对社会基础的变迁进行充分考虑。

(一)民法中人的原型。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仁政,党和国家也一直以“以人为本”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我国是一个讲究“礼”的国家,所谓的“人”是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的“人”;其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农民依附于土地,没有土地农民就无法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慢慢地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随之变迁转型。同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地域性差别。所以,民法在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人群,呈现的外在形式就会有不同的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发展高速阶段之后,社会变迁的速度随之加快。农村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脑来的集体生产合作社的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所以,过去的民法渐渐变得与社会生产实际不相适应。“以人为本”永远是建设民法体系的重要原则。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民法的体系建设是为了让社会活动更加规范,让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有更多的安全感。从法律体系来看,我国法律制度及社会中各种规范的制定,“人”是这些规范、制度的基本出发角度,一切的概念、理论都是围绕“人”而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的一些特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民法典必须随着“人”特点的变化而做相应的界定来与之相适应。首先,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点不改变,在法律上界定平等的基本条件,农民与市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其次,民法还必须接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法律的层面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物权法的问题。

在物权法诞生的时候,双重体系在本质上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还在债权与物权的概念上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抽象所有权是物权最为本质的核心概念,而且还是以处分权为建设的中心出发点。资本主义国家所有权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们对物质有绝对的控制权利,并且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物权概念有所不同。我国的物权法的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分别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这三层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设计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在进步,民法也随之在一点一点地改进。从民法现有的外在体系来看,国家、集体和个人是三个有着不一定相同利益的集团,是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别。国家和集体所有讲究的是社会的整体的利益,是大众的利益集团的代表。而个人所有,则强调的是专属的个人利益,变现为所有者对物有着主观的排他性,这就使得物权法在概念层面上产生了矛盾,与社会人民的价值观层面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民法的内在变化,在实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使法律政治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迁。随着历史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就必须有新的民法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民法也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现实中,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地向前运动,都会遇到自然中许多的挑战。当然,在民法的发展过程中遇到阻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也是在所难免的。民法的发展仍然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社会的变迁所反馈回来的信息。

四、结语。

民法典的起草不仅需要精准把握民法涉及到的概念以及逻辑联系,还需要深入分析历史,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合理编排撰写民法的外在体系。社会的变迁影响到民法的制定,这也意味着民法的制定工作与社会的上升式的运动之间存在矛盾,使得人们对民法典的研究要与时俱进,而民法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研究民法体系的关键所在,为民法典的编写奠定基础。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七篇】

新时期,知识经济不断对人们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人们只有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新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探究构建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相对接,发展和完善与终身教育相融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们研究职业教育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终身教育是指人在人生各阶段所接受的各种类型的教育的总合,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校的和社会的,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终身,与终身教育对接,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职业教育,从而更好地为每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支撑。

一、紧贴社会发展,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理念应积极向终身教育转变。

职业教育由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组成。学历教育大部分集中在学生阶段,非学历教育则贯穿于工作后的各个阶段,而且与个人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现代社会的非学历教育已经不是学历教育的辅助性、补充性教育,而是使社会成员能不断跟上社会步伐,持续取得个人成就的十分重要的教育,它的作用并不低于学历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和职业的迅速更替,从而结束了仅一张文凭便可以保证一生职业生涯稳定的传统观念。因此不能把学历教育视为一劳永逸的终结教育。因此,职业技术学院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积极向终身教育转变,处理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关系。

(一)办学方向由升学型向就业型转变。职业技术院校应积极走集团化、多元化、联合办学之路,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技能精湛、素质全面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积极为每一个在校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档案,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明确近期、中期、长期人生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进而制定出不同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和努力措施。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事关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开展思想大交流、大讨论,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和职场对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和新要求,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把握趋势,进而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坚持终身学习。

(二)培养模式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要和终身教育相对接,在培养模式方面必须狠抓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强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注重企业需求、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育人的基本内涵,使其两者能同频共振、协调发展。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采取优化文化课所占课程比例,增加专业技能课和增设拓展选修课的办法调整课程设置,构建和形成职业导向性的课程体系。从而确保课程设置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即适当压缩文化课的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

(三)课程体系注重行动导向和实践教学。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课程体系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职业技术院校必须积极将以课堂为中心的知识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性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努力让实践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牵引。大力构建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的实训平台,建立以校企合作与院校联合培养为拓展的校外实践平台,打造科学、稳定、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以技能展示为牵动的交流平台,努力为教学模式构建中的实践教学提供条件和保障,让课程体系充满实践、实战的元素。

二、形成制度机制,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在社会发展进步中逐步出现的,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西方国家,各种职业的从业者,无论其学历高低,都要接受相应的职业训练和考核,并取得经有关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职业资格证书,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认可,拥有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已普遍成为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对职业教育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一)强化终身教育对职业证书制度的牵引作用。国家终身教育战略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教育与职业、与工作、与劳动的关系,强调教育要符合职业的需求,强调学习和工作的相互影响和交替进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在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终身教育战略促使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并逐渐完善和发展。我国现有的职业技术院校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无论在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还是在专业师资与教学管理方面,都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也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职业技术教育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可以聚焦职业资格认证,积极发挥终身教育对职业证书的牵引作用。

(二)职业证书制度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证书反映一个人所具有的某种技能、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更准确、更直接反映了一个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反映了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需达到的或者实际已达到的能力水平。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共分为五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二级和最高级。首先,我国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我国法律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国家法律、法令或者行政条规的形式,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由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其次,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在我国,第三方认证是由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就是由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鉴定考核机构来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做出认证。第三方认证不但完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与国际通行的规则相一致,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最终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创造了条件。再次,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标准参照考试是以某种既定的标准作为参照系进行解释的考试。这种考试的成绩具有绝对性和达标性功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探索职业技术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相融的新路子。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融是职业教育办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利于打破传统的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有利于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并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进行,还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融合发展。一是双证之间的融合是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要跟上时代脚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双证融合的道路。既有利于院校和经济社会的无缝连,又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二是双证融合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我们衡量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工作岗位的胜任及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技术院校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必须以培养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重点,才能更贴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双证融合是一种科学可行的办法。三是双证融合是企业和学生的需要。我国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双证融合提供了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有效机制和平台。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岗位技能的培养,考核通过后,拿到文凭的同时获得与之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毕业后在招聘过程中才明白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三、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职后教育相结合。

职业技术院校一般在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为企业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培训等。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为职业教育与职后终身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职业技术院校要面向企业,合作共赢。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院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全面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终身教育理念关注个体的生涯发展,力图打破学习与工作之间的时间界限,让学习成为个体终身连续的事情。现代大学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讲,其办学思路更应进行适应性地调整,教育对象应不仅针对青年学生,还应面向社会公民尤其是行业、企业在岗在职员工,培养其适应社会技术领域发展趋势的能力和技能,使其终身获得发展的本领与机会。

(二)积极探索学历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教育模式。职业技术院校应积极探索学历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于社会,利用学校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科研力量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进行产品研发、开展技术攻关等服务。可以依托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能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增强职业素养提供理想场所,也为教师学习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开发研究课题创造有利条件。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校企双方相互“请进来,派出去”既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又为探寻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供一条最佳途径,进而能在更大领域上为拓宽校企合作范畴开辟出一条崭新路径。

四、积极调整转变,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发展。

职业技术院校专业结构要适应产业发展及时调整,要突破传统的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束缚,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这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更直接、更有效、更紧密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是院校专业调整的方向。产业、专业、就业,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树立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转变专业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及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建立高校人才预报和预警机制,增强高效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力引导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市场办学,找准定位和特色,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做好人才需求的调查预测,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和高校评估制度,发挥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

(二)强化宏观统筹,促进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进行。充分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功能,在高校专业布局和设置上,既要严格控制新增专业的数量,又要对高校申请本地区支持和鼓励的特色专业给予倾斜,对低层次的重复予以严格控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职业技术院校积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院校发展要求,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专业调整计划,并分年度制定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计划,扎实有效推进学校的专业调整工作。

(三)注重需求预测,加快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建设。院校要注重人才需求的预警机制建设,加大市场需求研究力度,加强对国内外和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方向。依托国家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就业状况信息资源、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变化等信息,加快转变高校专业设置,为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设。院校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信息资源,密切跟踪和准确把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为高校前瞻性的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经济的论文【第八篇】

论文类型:

导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的基本思路。

前言。

一、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市场观念。

企业整体观念。

动态管理观念。

企业价值观念。

二、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成本管理方面。

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

人本管理问题。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论文主要从从管理会计观念、管理会计内容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三、资料收集计划。

资料来源主要有书籍、期刊杂志和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营销的认识也在提高和加深。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开展了研究,本文撰写过程中研读了以下资料:

[1]郭道扬.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j].探讨,1999,(3).

[2]余绪缨.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会计研究,1995,(7).

[3]潘飞.九十年代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1998,(9).

[4]余绪缨.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1997,(12).

[5]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6]杨雄胜.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7,(11).

[7]中国会计学会核工业专业委员会.我国当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j].会计研究,1996,(9).

[8]王玉.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9]郭晓君等.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四、完成论文的条件和优势。

前期学者和专家们对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和实际意义;本人对管理会计问题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搜索分析和铺垫性研究工作;同时本人学习的是会计专业,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五、论文撰写进度计划:

20xx年2月xx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x月xx日前完成论文细纲的写作,并开始论文初稿。

20xx年x月xx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开始对论文进行装订。

20xx年x月xx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定稿论文。

20xx年x月xx日前开始准备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48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