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护理学论文(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7672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护理学论文(精编5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1

1资料与方法

(1)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护理部组织专人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制,包括十个选择题,根据服务态度、应答时间、卫生环境、预防宣教、专业知识5个方面分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2)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治疗配合情况由责任护士记录。(4)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由心血管高级别护士组成3人调查组,问卷共十个选择题,根据工作氛围、学习氛围、自身实现、沟通合作、压力与休息5个方面分为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如其中有2个选项为不满意则总评定为不满意。共发放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护理安全管理已受到各临床医疗机构的重视,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表明该地区或国家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不仅增加社会负担,同时增加医疗体系支出、消耗,增大医疗及护理的难度。老年人生理及心理有其特殊性。因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值得高度关注,这给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心血管疾病患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起病迅速、复杂多变、治疗方案烦琐。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针对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如何落实老年心血管疾病安全护理管理、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效果是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提示在坚持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对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评估,因人而异,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这说明观察组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护理安全因素评估、个体化加强对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不仅有效巩固护理效果、协助治疗,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轻护理人员工作时的心理压力,护理工作质量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落实工作的同时,收获患者满意及工作成就感。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既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更好配合药物治疗,又能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这对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重大意义,是避免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能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护理学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2

摘要:目的对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结论开展安全文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文化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是保证医疗管理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风险系数大,是发生医疗纠纷较多科室。所以,为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开展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极有必要。本文通分析1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情况,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用,报道正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随机选择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岁;内科手术34例,外科手术66例。该院手术室护士共24人,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岁;护士12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两组患者一般体征、手术方式、治疗等无明显差异(P>),可进行对比。

方法

对照组:该组采取一般护理管理,未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安全管理教育,只在护理中出现差错或护理操作不到位时进行指导,未实施系统安全护理培训,未制定具体安全管理办法。

研究组:该组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安全培训:科室护士长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以树立基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质量即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院及手术科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时间较多的护理人员,不但要强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应重视并不断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风险,掌握相应预防及处理措施,懂得如何保护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

②制定安全制度:副主任护师或护士长应积极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科室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及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并要有效落实到个人,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实现上、下级的有效监督,严格落实责任制。每周定期开展一次晨会,对护理中出现的安全情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根据安全制度进行相关提问,及时给予解答。

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再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科室内的毒、麻类药物及手术器械必需专柜专用,专区摆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每天早晚班的交接。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标示,给予患者及护理人员警示。对于风险易出现时间段(尤其是节假日),应实施灵活性排班,在保证护理质量基础上,确保科室护理人员得到有效休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④安全监督: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上下级安全监督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监管制度,科室护士长应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每月开展一次护理工作总结及评价活动,分析该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或预防,确保科室护理的安全性。同时,要对护理人员日常安全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如出现护理差错或不当应及时处理,并给予警示,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观念。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的差错发生率由护士长独立统计,主要有仪器操作不当、物品准备问题、物品清点问题、无菌物品问题等。护理质量则为每季度考核一次,满分100分,包括基础护理、无菌操作、工作态度、护理表格填写、手术配合等方面。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统计,由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完成。

统计学处理:应用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统计数据,并应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P<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差错发生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一定特殊性,通常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不强,对护理安全要求较高[2-3]。本研究中,根据手术室护理的特点,开展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先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实现标准化管理。另外,强化患者风险评估,进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指导,以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安全监督必须开展,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风险。在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手术室开展安全文化,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7):27-29.

[2]高霞,李德霞,孙霞。讨论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8):2253-2254.

[3]邓少葵。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30-131.

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体会3

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论文

摘要:情境模拟法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要求各医院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训练,以保证护理的安全。本文先简要分析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就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情境模拟;骨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骨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求各医院应该要加强对护理的安全管理,切实保证护理的安全。情景模拟指的是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创设具体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在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训练和实践的方法,这不仅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应对能力,有助于保证护理的安全[1]。以下本文就情景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1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模拟指的是创设具体的护理安全情境,让护理人员根据具体的护理情境进行安全护理的操作和训练的方法,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情境模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安全知识的实践理解[2]。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医院会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分析,但是这种形式只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理论了解,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情境模拟的应用就能够让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明白护理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能够明白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情境模拟的应用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的专业技能。在情境模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模拟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风险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来预防和补救,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能够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并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应对的能力[3];最后,情境模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从患者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情境模拟也需要护理人员扮演患者角色,扮演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揣摩,因此能够较好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2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做好模拟前的说明准备工作。在具体应用情境模拟方法之前,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管理人员需要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风险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等[4]。然后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情境模拟的说明,告诉护理人员接下来需要模拟不同骨科患者的护理情境,让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和护理操作准备。为了保证情境模拟的效果,管理人员还可以对不同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应对。保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在具体的情境模拟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情境模拟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检验模拟操作训练的效果。换句话说,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情境模拟设计,然后让护理人员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

比如,在康复训练中,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因为没有遵从医嘱而进行高强度的康复训练,结果导致康复效果较差,患者身体恢复的速度减慢[5]。在这种模拟情境下,护理人员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加强与患者的耐心交流,告诉患者需要控制的康复训练量,并且为患者分析随意加大训练量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出现康复训练的护理风险,并且可以锻炼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此外,选择的模拟情境还可以是日常护理的情境模拟,也可以是创伤后护理的安全管理情境,要求情境必须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给护理人员以实际的帮助。情境模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骨科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在情境模拟训练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骨科护理情况创设不同的护理安全情境模拟,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切实保障护理的安全。注意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要保证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还必须要求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少护理安全风险问题就是由护理人员操作不够规范所引起的,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时不仅要考验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观察护理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时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对护理人员在情境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并且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整理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展业素质,为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护理人员进行训练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引导护理人员分析,此次情境模拟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有哪些?护士进行了哪些操作进行预防和弥补?这些预防和弥补的措施中哪些发挥了作用?哪些未发挥作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等。这样,护理人员就能够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并且能够从实践操作上进行自我提高,这对于实践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模拟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医院应该要重视情境模拟的实践应用,让护理人员在实践的情境中进行护理安全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骨科护理的安全,增强医疗效果。

作者:潘建生 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医院 骨科

参考文献

[1]秦瑞云,张勇奇,王海霞。情景模拟对提高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18:143-144.

[2]曹素连,洪海兰,唐莹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03:72-73.

[3]仲艳,赵红,周密,樊丽洁,蔡月娥,冯晓玲,袁静,刘建英。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骨科创伤救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6,06:87-89.

[4]李益。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06:108+139.

[5]覃红桂,文国英,骆福秀,肖远琼,廖燕湘。情景模拟法在低年资护理人员骨科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3,03:610-611.

护理管理论文4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ICU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两组,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10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心肺复苏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是9、8、6、4、2、4例;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11例,患者年龄在18~8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该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别是10、7、5、3、3、5例。该科室中共计40张床位以及80名护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是(±)岁,学历是在读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护士分别是1、20、12名。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床外分配时,告知每一名护士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患者相邻床位的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利用甲乙丙丁分级方式给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甲级:病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床边专人护理;乙级:病重患者[1],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对症护理干预,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3~4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丙级:病情稳定患者,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5~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②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实施各项风险评估并建立床头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文字给予跌倒标识、压疮标识、过敏标识、禁食禁饮标识以标注区分[2],详细告知患者标识重要性和必要性,各个标志需在风险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清除处理;对利用微量泵输入的药物使用情况设置标识,例如氯化钾以及镇静剂等,利用不同颜色标签给予不同药物加以区分并在注射器、导管末端等部位标好标记;设置耐药菌隔离标识的时机是在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待患者阴转后或者出院后实施标识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护理人员不可同时护理感染患者和需进行保护隔离患者。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分级情况实施全面有效评估并将护理人力分为:很忙、较忙、中,若同一名护理人员可对2例乙级患者实施护理可判定为很忙,若平均1名护理人员可对3例乙级患者加4例丙级患者实施护理则判定为较忙,若1名护理人员平均给予单纯给予4例乙级患者或者例丙级患者护理,判定结果为中[4]。④对护理人力进行评估,给予各位护士患者床位合理分配时需要遵循轻重搭配原则,一般情况下,1名护理人员搭配3~4例患者,在其余岗位中,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已经合理搭配的护理人员辅助。完成床位分配后,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护理人员分配不均衡现象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调整[5]。

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时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统计方法对66例ICU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结果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②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讨论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ICU患者护理分级管理的临床优势很多,不仅仅包括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整体性护理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包括可以促进护理排班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给予患者标识管理,对显著增强ICU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6-7],可以促使护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显著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等,对显著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护理分级可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准确且稳定的区分并可对ICU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行有效均衡,需要注意的是,若ICU科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的有效调整,例如转出患者、新收患者、患者病情恶化等,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有效调整对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资源有效使用率存在积极促进提高作用,可有效预防护理人力不足情况,可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并显著提升患者护理质量。该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是(±)分、(±)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有效护理管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小玲,黄苑玲,何绍敏,等。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4):59-61.

[2]杨中气。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62-163.

[3]周丹。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9):285.

[4]江晓君,莫清清。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5):168.

[5]刘爱婵。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36-237.

[6]邱孝兰。护理标识在ICU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9):4356-4358.

[7]司琴。特殊标识在ICU血液传播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11):24-25.

护理管理论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34例,男120例,女114例;年龄18~68岁,平均(46.48±2.36)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将2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管理,重点讲解医院感染的多发因素、危害及控制要点,使医护人员能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从思想和行动上均充分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另外,还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和责任管理,以明确每位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医疗操作活动中的护理管理。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全体医护人员均应定期学习该措施,并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防止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及交叉传染,另外具体科室的感染预防工作应进一步细化,尤其是重点科室,如婴儿室、产房、供应室及手术室等,以使操作规范实施更加顺利。

(3)患者护理管理。针对不同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的常发因素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嘱患者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如有亲属需要探访患者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且叮嘱患者尽量不要随便串病房,同时通过人性化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属能配合预防感染的措施的施行工作。

(4)日常消毒管理。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感染控制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做好日常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供应室的操作规程,将不同科室、不同种类的器械进行科学分类,并严格控制污染的流动,将污染区的清洁区进行有效区分,定期对器械消毒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从消毒供应室流出的每一件器械都符合清洁消毒标准。同时,严格执行日常消毒工作管理人员的安防防护工作,实施消毒工作时必须穿防护服,按照标准洗手法洗手。另外,院内的环境也应有专人进行定期消毒,保证空气流通,有效杀灭病菌。

(5)规范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监管制度,由专人对具体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空气及地面的消毒情况、消毒液及消毒器械的细菌残留情况、医护人员洗手情况等,如有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每位医护人员都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护理质量通过患者填写护理质量评分表确定,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医院感染9例,发生率为7.69%(9/117);观察组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为1.71%(2/117),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5)。对照组医疗纠纷8例,发生率为6.84%(8/117);观察组医疗纠纷1例,发生率为0.85%(1/117),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7.23±3.05)分,观察组为(95.23±3.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3,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比较常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还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因素。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护理工作在医院住院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则会降低护理服务的质量,加大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因此,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中针对医院感染的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松懈、不按操作规范操作的现象;各具体科室护理部不重视医院感染,仅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工作;防控感染各环节运行不畅,存在诸多隐患。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管理,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医疗操作活动的管理、患者的护理管理、日常消毒的管理及规范监管制度等工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较少,且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评分较高,均表明实施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上的重要作用,今后的实际临床工作中,还应加强住院患者的全方位护理管理,针对不同科室的患者指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为进一步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做出应有贡献。综上所述,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1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