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637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1)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

(2)表现形式: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

(1)土地制度: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表现形式:井田制

(3)主要特点: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3、封建社会

(1)土地制度: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2)形成过程

①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出现大量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②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法律确认: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土地兼并问题

①出现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②抑制兼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③后果: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原因

(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2)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历代表现

(1)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王贾皆其末也”。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影响

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1)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

(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统治者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2)内容: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广州一处通商。

(3)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

1、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条件

(1)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指南针的应用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辟了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好望角”的新航线。

2、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3、达迦马到达印度

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1、地理大发现

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2、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欧洲社会重大变革

(1)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4、制度影响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

1、兴起的条件

(1)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荷兰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既有天然良港可以驾船出海,又有广阔的欧洲腹地作为依托)

(2)经济条件:资主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悠久的经商传统,手工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是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3)政治条件: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1581年)。

2、荷兰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

(1)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C):海上贸易发达,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C)

(3)“海上马车夫”(17C):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3、殖民扩张

(1)机构: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表现:

① 非洲

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殖民地

②亚洲

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和锡兰; 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等地,建立东方殖民总部。

③美洲

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4、结果: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1、条件

(1)地理优势: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经济优势: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3)政治优势:17世纪英国爆发了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军事优势: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表现

(1)殖民机构: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2)殖民扩张:17世纪初,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

(3)殖民战争:

①1588年,英国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③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3、结果

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原因: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从而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2、早期殖民扩张的途径:海外贸易、抢掠、欺诈

3、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被殖民国家(灾难)

①美洲: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②非洲: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

③亚洲:英国殖民者洗劫了当地国库

(2)西欧国家

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3)世界市场

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

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

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4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