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人际交往论文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187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际交往论文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际交往论文【第一篇】

(一)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总分低于8分的学生有525人(61.9%),基本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总分在9—14分之间的学生有323人(38.1%),与朋友相处时时有时无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在15—28分之间的学生有75人(8.8%),与朋友相处时有较严重的困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四个维度的得分在0—2分之间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人际交友维度,共计305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36%,比例最低的是待人接物维度,共计99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11.7%;得分大于6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异往维度,共计69人,在占本次受测学生的8.1%,比例最低的是待人接物维度,共计11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1.3%。具体情况见表1。

(二)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对年级、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情况、是否任干部情况在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和四个分维度的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对家庭经济情况在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和四个分维度的差异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大一、大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检验的t统计量均达显著性水平,表示不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生源地不同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人际交友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是否任干部在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间均有显著差异存在。多重比较表明,家庭经济情况差的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体困扰程度、待人接物的困扰程度和异往的困扰程度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警校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2。

(三)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复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是类别变量的必须转化为虚拟变量,在本研究中的自变量均为类别变量,因此在投入回归分析之前,把自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干部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分别转化为虚拟变量,把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人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分别作为因变量,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进行回归分析。独生子女情况在人际关系总体和四个分维度上检验的t统计量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也就不再考虑独生子女情况这一变量。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出,R=0.206,R2=0.042,AdjR2=0.034,F=5.318,p=0.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自变量能够解释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即人际交往能力变量4.2%的变异,在回归模型中,对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有显著影响的是预测变量为性别、年级、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情况。是否任干部情况对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无显著统计学联系。具体情况见表3。

二、讨论

(一)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情况由于本人未查阅到任何关于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内容,因此,本研究对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结果只能与地方高校相比较。本研究中警校大学生有323人(38.1%),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扰,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交谈、行为和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其中,248人(29.2%)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轻度困扰,也就是说与朋友的关系处于时远时近的变动之中,这一结果与甘露等人[4]对南方城市———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又与刘彦华等[5]对北方城市———辽宁高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略显偏高。原因之一可能是地区发展差异所致,甘露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和刘彦华等对辽宁高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时间都是2007年,但是由于所处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对人包括对当地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会不同,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南方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形成的状态是南快北慢,包括南方人的人文思想也比北方人先进。本研究中所调查的警校位于中部城市———郑州,由于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中间,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处于南北方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中间。

(二)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人际交友维度的得分在0—2分之间的学生比例最低,可能与警校管理的特殊性有关,警校的管理是一种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的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尤其是在组织纪律上,要听从指挥,学会服从。因此,学生的日常交往与地方高校相比,是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能随便进出学校。这就导致警校的学生接触的人群和时间有限,交友范围狭窄,然而警校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最需要的又是朋友,因此,警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友方面,存在的困扰问题最多。在交友方面,包括异往,是正值青春年华的警校大学生常常思考并追求和向往的。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困扰程度较严重比例最高的维度是异往,原因可能与警校的男女生比例差异较大有关。警校男女生的比例大约是5比1,男生多,女生少,很难满足男性大学生的异往。这也解释了本研究发现的另外一种结果,不同性别的警校大学生在异往维度和人际交谈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还发现,在人际交友维度、人际交谈维度和异往维度上,城镇与农村来源的警校大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差异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关,这一研究也与甘露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一致。城市不像农村,邻居来往走动的非常少,甚至邻居也都互相不认识,而农村的邻居串门就是一种大家默认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的熟识度远远大于城市,所以城市的孩子从小基本在和外人打交道,要注意礼貌,要学习各种交友技巧,而农村的家长则很少对孩子进行交友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当离开原来居住的熟悉圈子来到大学校园后,大家都是陌生的,大家参加活动和建立友谊就要靠自己的交谈、交友能力了,这时就能看到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在交友范围和速度以及交友技巧方面比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强。

在人际交谈维度和异往维度上,不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大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关。大一学生刚进入警校,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包括学习方式、生活安排、社团活动等都与高中时的状态相差较大,大一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应付和适应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社团活动上,再加上警校的作息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大一学生还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异往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此外,首因效应在大一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比较突出,与人交谈、选择交友往往凭借自己的第一印象,也非常注意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较好的方面。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警校学习和生活后,已基本适应并掌握警校学习和生活的规则和要求,并且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时间,交友范围开始扩大,尤其是异往方面的向往和需求开始逐渐居于优势地位,随之而来的就是交友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增多。因此,警校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学生,人际交谈、异往方面的困扰要少一些,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困扰比例最少的是待人接物维度,这可能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警校的教育有关。本研究所调查的大学生基本都是1994年左右出生的,他们的父母也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比较重视,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注重礼貌、分寸等观念的灌输;来到警校后,警校的警务化管理又再次强化了礼仪、大局、合作等观念,这些观念对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大部分警校大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太多的困扰问题。本研究中发现,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独生子女情况和干部任职情况两种人口学因素中的差异不显著,与李芹燕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和刘彦华等的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等方面与地方高校存在差异所致。来到警校后,每个学生不仅仅要培养合格的文化素质,还要接受统一、枯燥的警察基本业务素质的艰苦训练。在学习和训练面前,没有性别、家境背景等方面的区别,因为只有做到了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将来才能胜任人民警察的工作。也许正因如此,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警校学生是否任干部情况只在异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之一可能与上述的警校男女生比例差异有关,同时与任干部学生的自身人格特征有关。

崔光成等对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特征研究显示优秀学生干部的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学生,这表明任干部对学生的外向、热情、乐群等人格特征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干部担任职务的要求决定了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在此过程中,又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并展示了自我,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尤其是经常带来异性的倾慕。

人际交往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人际交往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WeChat)――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借助手机客户端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掀起热潮。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微信朋友圈,意在将微信用户的个人好友在虚拟的平台上整合成为小型交际圈,通过个人状态的展示、分享和评论,达到朋友间交流的深化。微信朋友圈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私密的圈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正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与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而随即应运而生的新型移动社交平台,更以全新的互动方式改变着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与传播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代表,具有自身特性:

1.“圈子”的私密性

基于Web技术的各类人际交往应用向手机领域延伸,针对智能手机的各个系统开发出了移动端口的应用,新型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微信可以与手机通讯录、QQ好友相连,通过此“导入”微信通讯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熟人圈”的真实和私密性。与微博类似,微信朋友圈能够即时个人的心情,分享照片,查看与转发各种内容,而不同的是,朋友圈的评论仅为本人和评论者可见,评论者包含互为朋友的人,即三方互为好友。同时,个体会根据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亲朋好友分入诸如“同学”、“同事”、“上司”、“家人”等不同的小交际圈中。可见,朋友圈拥有熟人社交网络和强关系链的特性,用户与用户之间熟悉程度高,它的设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同一交际圈中的个体不易受到另一交际圈中个体的干扰,进而保证了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2.“圈子”的延展性

尽管微信主打的是熟人社交平台,通过熟人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深化彼此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相继问世,构成陌生人社交的入口。“附近的人”功能依靠的是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定位服务,微信用户通过使用该功能,可以查找到用户周围1000米以内同样使用了微信定位服务的用户。“摇一摇”功能即通过摇晃手机数秒就能够匹配到同时段触发该功能的微信用户。“漂流瓶”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装入漂流瓶中”扔入虚拟的大海,其他用户也能够在虚拟海洋中“打捞漂流瓶”读取瓶中信息,进而拥有成为“瓶友”的机会。这些功能设置和应用,一方面,迎合了90后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从某种程度上延展了微信的朋友圈,使得陌生人介入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朋友圈的相对真实性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敢于“自我暴露”

我学者李丽明在《人际交往学》中认为,人际交往的深度与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有关,自我表露越真实,则反映出人际交往的程度越深入。自我表露即自我暴露,我国传播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提到:“‘自我暴露’是一种实际的人际传播现象,无论人类使用的传播样式如何变化,人类的传播或交流始终保持着一个共存的关系,我不是与这个你、这个他人,就是与那个你,那个他人发生关联,并暴露出‘我是谁’的秘密” 。“在微信朋友圈中,信息虚拟和虚构成分的下降,体现了用户能够互相坦诚相对进行交往,让用户间的交往趋于真实,这样真实化的人际交往,加强了人际交往的深度。”90后大学生是乐于表现,善于表现自我的群体,他们在朋友圈状态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表露的过程。在虚拟与真实生活的交错中,大学生们敢于在属于自己的“熟人圈”里去“自我表露”,这种状态的呈现多是真实生活和互动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出他们与好友间良好人际交往的程度。

2.朋友圈的延展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一定“强关系”

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越多、用户与好友的互动情况越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1朋友圈的功能性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同时私密度相对较高的环境,大学生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朋友更便捷的互动。同时,朋友圈“微视频”的应用,使大学生间以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而社交能力的提高是增强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和“扫一扫”等功能,社交圈子更加方便地被扩大,交往生活中的“强关系”网络也得以拓展,而不断扩大的社交圈子,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支持和疏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消极情绪。

3.朋友圈的实时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有效率

朋友圈的实时性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有利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正处心理发育成熟期,他们有对朋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是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阶段。朋友圈一方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朋友圈状态的呈现和展示,化解了心理上渴望又怕尴尬的交往心理。交往的时效性越强,越能提高人际交往效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追求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多数人会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追求人际交往的时效性可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不仅使得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变成现实,还使得信息的有效到达和回馈成为可能。

三、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过分依赖易削弱人际交往能力

使用社交媒体的强度越高,意味着大学生用户花在线上的社会交往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线下的社会交往相对减少。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当线下的人际交流变为线上的网络交往,真实的社交生活被置换成虚拟的人际交流,人的幸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交往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 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然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2.微信朋友圈的半开放性使得大学生面临安全隐患

尽管针对陌生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也有其相应的隐私设置,但不同于人人网,朋友圈的隐私设置是半开放而非完全封闭的,陌生人能够访问用户的朋友圈并从中浏览到最近的10条朋友圈状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纯粹好友间的“人际交往”。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多侧重于媒体性质的公共信息,朋友圈则侧重于见闻、情感和个人照片等方面的个人信息,陌生人进入朋友圈后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到其中的真实信息。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实施诈骗。大学生在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3.缺乏监管的微信朋友圈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商业化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对朋友圈兴起的微营销进行了关注,其中不乏有微信卖家诚信缺失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大部分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状态基本为个人信息,微信团队对于朋友圈当中所的状态并没有采取主动的监管和引导,这就为一些微信朋友圈中的“熟人”商人提供了宣传的平台。“‘杀熟'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语汇,意思是欺诈熟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欺诈熟人的现象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找到,但类似‘杀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频率较高的、不断进入日常话语的社会事实。”这些微信卖家为进一步扩大获利面,可能会在原有微信好友的基础上盲目交往,从而牟取更多暴利。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缺乏甄别和判断,易盲目跟风,最终完全将个人微信及其朋友圈商业化。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大学生“暴露”个性形成一种人际“强关系”,过分依赖于朋友圈交往又能使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的困境。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交往心理,营造和谐的朋友圈人际交往,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江波,《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

[2]尚婕,《从媒介技术的演变规律论社交媒体之“罪”》,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

[3]温如燕,《微信Υ笱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以呼和浩特市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例》,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7月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际交往心理学》 课堂教学方法

《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又是一门心理课,该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既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又要遵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因此,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把课堂中学到的理念与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目标。

大量调查表现,与本科院校对比,高职学生的本身素质相对来说普遍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高职教师反映,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呈两极分化,对于一部分高考分数只有200多分的学生来说,围绕一个很简单的理科原理讲解好几遍,还是接受不了,感觉迷茫,上课根本就听不进去,只好神游天外,或见周公,或聊天传纸条。而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感觉知识过于简单,不用学也明白,也没有兴趣听课。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相比思政法律等枯燥的必修学科来说,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至少这门学科还算是比较新鲜的,高职学生以前都未接触过。所以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帮助大学生的了解人际关系特点,掌握人际交往的作用,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学会增进人际交往,优化人际关系,更应该促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接纳自我、认识他人,学会宽恕他人,并能建立心理信念。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堂讲授法

一般来说,讲授法用于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重点与难点,理解事实、概念、定义、与基本原理,通过点拨、归纳、总结和概括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等等。如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述》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先讲解什么是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原则、类型、结构、内在动力及心理效应。这样,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会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当然,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应尽可能地结合使用辅助教学工具和仪器,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法

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宜典型、生动,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能使他们从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如在《人际沟通》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事先,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美国某航空公司的阿维安卡52航班毁于空难,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人与人言语沟通的心理与障碍及学会倾听,如何增强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用不同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如何增强人际吸引与增加人际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此方法能较好地使生活情景化、生活化,将人际交往冲突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最客观与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进行思考与反省,更好地发现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情绪问题。情景模拟的形象性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人际交往的冲突》一节的教学中,高职学生模拟寝室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波,如“生活习惯难相容”,“金钱问题伤感情”“公共责任谁来负”“隐私问题”等许多典型生活情景,了解人际冲突的原因、作用、类型、历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能很好地掌握处理人际冲突的八个方法。

(四)心理小测试

运用此法,教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深刻的反思。此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探索欲望,能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获得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在《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节的教学中,我在讲述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的定义与原理后,提出一起做小测试:“你是否受人欢迎?”“你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受人欢迎的人有哪些良好的人格和个性特征,再由学生归纳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五)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结识新朋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激发学生愿意结识新朋友,并在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目标。如在《人际合作》《人际技巧》一节中,我策划了“有缘千里来相会”“解手链”“心有千千结”“心心相印”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团体人际相互作用下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并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人际适应,最终更完善地发展与成长。

(六)多媒体播放法

通过播放人际交往有关的视频或心理电影,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如在《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节中,我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难断母子情》《成长的烦恼》,指导学生学习走出父母模式的阴影。还播放了《为什么不理我》《胖妞不胖》,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使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在《人际吸引》一节中,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高考人生》,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羞怯、自负、敏感等不良的人格特质。在《社交恐怖症》一节中,通过观看视频《催眠术与社交恐怖症》,学生了解了咨询师如何通过催眠帮助社交恐怖症的人克服曾经的心灵伤害对潜意识的影响。还观看了心理电影《骄阳似我》中的片断,了解了精神分析法对自我探索的重大作用。

(七)讨论法

讨论法,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获取新知的教学方法。讨论前,教师要根据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提出值得讨论的主题,此主题要有效度、难度、新颖度和热度,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准备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参考材料,或进行调查访问,认真做好讨论意见准备。讨论时,既要抓住时机,分配好讨论的角色,安排好讨论程序,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抓住问题的中心大胆地发表意见,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要善于利用讨论的结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在《人际印象》一节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八组,分别讨论人际印象的四个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每组各派一名代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宣布讨论结果,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学习效果特别显著。

实践表明,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小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人际交往论文【第四篇】

家庭因素

有家庭问题的特殊学生群体,例如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矛盾、家庭成员伤残、单亲家庭等因素都极易困扰着学生,加重他们的心里压力,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随着我国离婚率十年连续递增,处于父母离异情况下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会给学生会带来极大的伤害跟压力。

学校及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趋加剧,学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沟通交流等问题。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也致使特殊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与帮助。社会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打破在时间和空间交往的限制。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大学生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发泄不良情绪、逃避现实生活提供了场所,一些特殊学生沉迷于网络交往,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的封闭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

2如何加强高校特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塑造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性格的意识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个人交际的频繁、社会实践的增加以及知识面的拓宽,个人的观念、意识和性格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只要高校特殊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则会收到好的效果。性格改如何有意识的去改变呢?首先,要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谦虚谨慎、不卑不亢地生活在人们中间;其次,若改变内向性格还需要开阔自身的眼界。要多读书,多看报,多出去看看世界,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再次,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学习舞蹈、书法绘画、瑜伽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往,性格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营造素质拓展教育平台,提高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吸引更多的特殊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经验交流会、科技创新、专题讨论会、文艺活动、学习竞赛、体育竞赛等活动,引导特殊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特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举办专题辅导活动,培养特殊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艺术与技巧

讲座、报告等专题辅导活动主题鲜明,指向性、时效性强,是加强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根据特殊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内容的讲座和报告,对教育特殊学生群体有积极的作用。交际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学会一些交往的艺术与技巧,这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此外,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特殊学生能在假期能做些社会实践活动其实是培养和锻炼自己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好的途径。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不但可以使特殊学生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能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锻炼交际能力。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五篇】

关键词:顺应论;得体性;人际交往;语用距离

?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appropriateness, pragmatic distance

liu he?lin?

(changsha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3, china)

language has the functions of conveying meanings as well as regulat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use of language will make a great influence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is a dynamic adaptive process; , language adapts context and vice verse; or they adapt each other.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theory,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ragmatic appropria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ness in utterance and pragmatic distance. accordingly, pragmatic strategies are offered.

key words:theory of adaptation; appropriatenes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pragmatic distance

1 前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际交往中语言正确而语用不得体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影响到交际的有效进行(thomas 1983,leech 1983,yule 1996,王希杰 1996,钱冠连1997/2005,王得杏 1998,何兆熊 2000,林大津谢朝群 2005)。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是有多方面,误读语用距离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语用距离,就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交际环境中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用语用亲密度描述”(王建华 2001:25-31)。它对人际交往具有规约作用:要求对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等特征的交际对象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或采取不同的语用策略,以便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相对于其他语用理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顺应论引起的“关注都相对不足”(何自然 2007:65-80)。于是,本文力图以顺应论为基础,以语用距离为切入点,探讨交际、话语和语用距离间相互顺应的重要性,提出相应语用策略,促进人类社会和谐交往。

2 顺应论的理论框架

j. verschueren创立的顺应论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而顺应性则指“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变通,从而满际需要”(verschueren 2000:59-63)。这三个特点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人类得以动态地使用语言。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是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根本特征和目的。

verschueren从功能综观论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顺应过程。顺应论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4个研究角度: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度。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即语言顺应语境、语境顺应语言,甚至两者同时顺应,还可以是交际主体的彼此顺应。无论何种顺应,其过程都是动态的。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的动态生成”(verschueren 2000:147-172)。所以,时间、空间、语境、结构客体、言语活动以及交际策略等都是动态的。

总之,顺应论是把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属于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范畴。动态语用学关注内在动机,即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为什么选择某些语言形式而不选择另一些语言形式,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们以言行事,有其内在原因。(thomas 1991) 语言由静止描写到动态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既是语言发展又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飞跃。

3 话语得体与顺应

verschueren最新理论认为,语用学可以对公共领域的生态建设作出贡献(verschueren 2008)。此公共领域指社会中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潜在)共享的空间。这一空间主要由话语组成,而话语并非发生在事先确定的语境或外部现实,话语能够创造自己的语境。公共领域(本文所讨论的人际交往领域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复杂,就是一个话语世界。然而,在日常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话语不得体现象仍十分突出,这严重影响交际效果。因此,研究话语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国内语用学界有人认为应将得体性视为语用的最高原则。

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研究话语得体性也就成为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得体性”进行了一系的研究。如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由4个方面组成,得体性就是其中之一(王得杏 1998:105);campel & wales 提出,最重要的语言能力就是能够说出并能理解那些完全合乎语法,但尤其重要的是,在它所出现的语境中得体的话语(campel & wales 1970:247)。王希杰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得体性原则,宣称“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 (王希杰 1996:343)。钱冠连也强调,“语言得体是一个全局性的策略”,得体的交际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钱冠连 2002:164)。就语言交际来说,“得体”即指说话内容表达准确、清楚,语言表达流畅、优美,表达效果恰到好处地适应对象和场合(李瑞华 1996:550-554)。  作为言语交际的一条总原则,得体原则本质上是社会对具体话语或语篇的认可度。社会是一个宽泛语境,要做到交际得体,必须考虑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交际效果和社会语境等众多因素。显然,社会认可度所认可的不仅是话语的信息义, 还有语体意义和风格意义等内容,因此对特定话语得体与否的评定仅凭信息义是不够的,还要考虑交际的语言风格等因素,否则就会出现交际失误或语用的不得体性问题。下面是一个交际失误的例子:一名黑人研究生被派出,采访家住内城的黑人家庭主妇。事前,有关负责人已经用电话与被采访人联系好了。男主人开门接待,微笑着面对来访者说话:

①husband: so y’re gonna check out ma ol lady, hah?

interviewer: ah, no, i only cam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they called from the office.(甘柏兹 2001:173)

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选择以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为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够选择语言,是因为它具有变异性特征。变异性加到一定阶段,人们认识的有限性就产生选择时的不确定性或者语用失误。此例交际不成功的原因在于忽略男主人言语风格的意义。那句开场白是黑人英语中常用的套话,用它来检验陌生人,看他们能否做出类似的程序化的回答。但研究生使用的是训练时学来的正规采访语言,因此导致交际的失败。要顺应他们之间交际距离的需要,他应该用典型的黑人英语回答:yea, i’m agit some info. 以此证明他熟悉本地的人情世故,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goffman称这种顺应语境的话语为“回答反应”(replies and responses),即当发话人说出类似的固定性话语时,回答者将采取何种形式回答以及怎样回答才算圆满,发话人已有预设(goffman 1981)。上例交际失误也正是因为忽视了男主人的会话预设。这种程序化表达法是一种间接性的交际策略,用来建立有利于交谈和理解的条件,以方便进一步的交际和发展人际关系。

4 交往、话语与语用距离间的顺应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则居住在其深处。(海德格尔语)“后-分析的语言哲学”关注如何将语言问题和现实的外部世界、人的行为、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钱冠连 2009:8,王寅 2008:6)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社会关系、文化传统、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物质环境与自然力量组成一个恢恢的人文网络。网络里的各种体系、各种制度和各种关系(如人际关系)时刻都在限制我们的话语。人生活在言语编织的社会人文网络中。如何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话语与语用距离3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人际关系要顺应语用距离,语用距离也要顺应人际关系,或者它们相互顺应;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须顺应语境,进行动态选择。

人际关系顺应语用距离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体现人际关系的是“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贾玉新1997: 156),通常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社会人际关系和商务人际关系。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和情爱关系(wilmot 1987: 5)。研究表明,在特定交际行为中,人际关系一般是确定不变的,而语用距离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变化。人际关系通常由社会确定,而语用距离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确立的。对此,scollon进行过如下研究(scollon2000)。

② 即使在小企业内部,人事部门的主管与他/她的下属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人际关系。(如上文提到的工作/同事关系,作者注)由于他们每天在一起工作,很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亲密语用距离;而同一企业那些比方说质量检测部门的员工与人事部门的员工和主管间就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语用距离——因为他们相互间的沟通要少得多。 (scollon2000: 43)

显然,上例反映出的是,在人际关系(工作或同事关系)一致的前提下,语用距离或语用亲密度不完全一样。因此,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就必须顺应个人或部门间存在着的语用距离。质检部与人事部员工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但无论是两部门间还是部门内部成员间都存在着语用距离:部门间人际距离、同事间人际距离、上下级间人际距离等。如果疏忽彼此间的语用距离,将会产生超越权利、规程等语用失误,从而将影响交际效果。与企业内部那些来自不同文化(如高语境文化或低语境文化)或不同言语社团的人员交往更要高度重视。

此外,人际关系受文化、社会、心理、自然和空间等众多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考虑以上因素对交际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际,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贾玉新 1997:16)ellingsworth认为,一切交际都与文化变量有关,理解跨文化交际应从人际交往入手,文化因素应考虑在内。(胡超 2005:87)对比中西文化,我们发现,

可见,发话人在交际中出于社会、情感、美学等方面的考虑,可能会在话语的几个甚至全部层次上作出非常规选择,从而传达特定意义。可见,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它与人的关系被更紧迫、更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掩盖,就进入隐蔽状态,而人际关系凸显出来。此时的语用得体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做人得体,而并非真正为了语言本身得体。由此采取的语用策略也就是为了顺应人际关系的需要——维护人际间诸如面子、礼貌等因素的需要;或使用语言来建立、维护或威胁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后者是超越“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新的“关系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spencer?oatey 2007:11-46)。对此,笔者将另文讨论。

语言使用顺应语境,进行动态选择

顺应论认为语境即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指与话语相互顺应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环境和语言环境。(verschueren 2000:76)人们使用和理解语言都离不开语境因素,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事实。语境关系的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顺应,语言使用者在“特定场景”、“特定公共制度”与“特定社区”(verschueren 2000:92)中对话语作出恰当选择。维氏语境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动态生存性,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生存的”(verschueren 2000:109),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产生和构建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verschuren和sperber & wilson都认为,语境不是交际发生之前就给定的,而是随着交际推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verschuren 2000,sperber&wilson 1995)。人际交往中,信息处理时语言语境的延伸或扩大可能影响听话人对最佳关联的寻找。交际中形成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该假设随着语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即产生语境顺应。例如:

④ a: 大家都吃饱了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1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