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切实把“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抓手
精彩提纲预览:
“四下基层”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
“四下基层”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践行“四下基层”,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创新。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继承和创新。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创新。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优势的继承和创新。
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
实实在在抓好调查研究。
实实在在推动发展。
实实在在抓好检视整改。
实实在在办好民生实事。
全文如下:
切实把“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抓手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一、“四下基层”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层是干事的根基,人民是创业的动力。“四下基层”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彰显巨大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蕴含着非凡的实践伟力。
“四下基层”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
1988年,习近平同志一到福建宁德工作,就沉下身子到基层一线调研,亲自下基层接访,深入偏远地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四下基层”工作制度。35年来,福建省大力传承、接续推进“四下基层”工作,“四下基层”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主体上不断拓展、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深化,已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四下基层”蕴含高超政治智慧、非凡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方法,是新时代实干兴邦的重要法宝。
“四下基层”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四下基层”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孕育和实践的光辉历程,蕴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彰显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对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工作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已上升为典型经验,扎根八闽、推向全国。当前,“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宝贵财富。
践行“四下基层”,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四下基层”把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其核心要求与党内集中教育特别是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就要加强“四下基层”同主题教育重点措施的衔接联动,学习推广“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打实拿出方法和对策,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既让干部受教育,又让群众得实惠。
二、准确把握“四下基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四下基层”所蕴含的人民立场、实践取向、问题导向,深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思想营养,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创新。
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四下基层”根本上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如一的深厚人民情怀,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深刻原理,是执政为民、当好公仆的必修课、基本功。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把“四下基层”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在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上出新招、办实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使我们党获得最牢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继承和创新。
共产党人从来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而是积极地对待矛盾,把矛盾看作是工作的动力,把矛盾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契机。“四下基层”不仅仅在于“下”,更在于直面矛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敷衍,注重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促进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持续大兴调查研究,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群众所想,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创新。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干事才能创业。“四下基层”,就是通过现场办公抓落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引导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争先作为,把“四下基层”作为立足实际、贴近实际、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涵养“想抓”的担当意识,掌握“会抓”的本领方法,锤炼“真抓”的工作作风,以实干求实绩,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优势的继承和创新。
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其中,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四下基层”的鲜明导向就是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关键着力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巩固好、发展好,使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三、加强“四下基层”同主题教育重点措施衔接联动
“四下基层”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四下基层”要求贯通落实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主题教育各项重点措施之中,立足于“下”、根植于“民”,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高质量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
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
“学思想”是管总的、打头的,是落实主题教育其他各项要求的基础。理论学习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进行学习研讨,采取下基层宣讲、上专题党课等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精神讲透讲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为民宗旨、惠民利民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以“大众化”来“化大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
实实在在抓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和思路,更好地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调查研究要扎实开展专题调研和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少看“盆景”多看“实景”,察实情、出实招,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举措,让老问题不再是问题,让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实实在在推动发展。
主题教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发展要把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作为现场办公的重要内容,坚持重心下移、着力一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短板,现场研究、现场指挥、现场协调,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放松,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有新提升。
实实在在抓好检视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检视整改要把群众信访和诉求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下访接访,化解群众信访积案,对重要信访事项、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推动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把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
实实在在办好民生实事。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第二批主题教育直面基层和群众,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更复杂、更具体。办好民生实事要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扎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以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着力点,落实落细惠民政策和为民服务,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