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论文优秀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和谐人际关系论文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小群体互动理论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寝室生活作为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生活单位,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从2002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到2013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件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腐尸案,这些例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建立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何处理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总体上良好,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气氛从大一到大三呈下滑趋势。”因此,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好坏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目前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寝室内种族差异、同伴效应以及社会知觉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方面。”由于中外环境等因素存在着差异,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中国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适用性也存在着差异。
2. 国内研究现状。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研究。“如覃琴等人在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维度上展现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风貌,一一分析了这四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特点,并据此提出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管理的对策。”
大学生寝室文化与建立和谐校园的关系。“如郑春燕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一文中,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与建立和谐校园的关系。”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如徐小霞等人在新时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几个影响因素。
以往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稍显不足,因此,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搜集方法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涉及很多个方面,在设计问卷之前,依据小群体互动理论提出研究假设,从性别、人格、互动角色、沟通以及群体规范五个角度出发,并参考以往学者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包括20个单项选择题的调查问卷和一份包含被试者基本信息及关于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因素的相关问题的访谈提纲。
1.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绵阳师范学院磨家校区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学生。
首先从法学与社会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这9个学院中随机抽取6个学院,从抽出的这6个学院中的每届学生中抽取10个人进入样本,一共抽取6×3×10=180人组成最终调查的样本。考虑到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问题,将样本量扩大到200人。
为通过运用小群体互动理论来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次调查以深入访谈为主,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假设检验。二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探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2. 问卷设计。自变量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将人际关系状况分为“十分融洽”、“基本和谐”、“互不相干、“矛盾重重”四个等级。因变量中,对性别采取二分法,男生编码为1,女生编码为2;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分别编码为1、2、3;专业分为四类,文科类编码为1,工科类编码为2,理科类编码为3,艺体类编码为4;对于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方式、参与寝室活动的态度、对寝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群体规范的各个选项都分别对应选项编码为1、2、3、4。
3. 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提纲根据问卷所涉及到的因变量进行设计,包括被访者的基本信息和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实例调查。
此次访谈对本校区的9个学院中未被纳入问卷调查的成员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一个学院调查一个人,共9人组成访谈成员。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
4. 调查实施。在正式调查之前,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先进行了一次试调查,从绵阳师范学院各个学院随机抽取了9人进行试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检验和修正,随后再实施实际的问卷调查。避免了因问卷本身的问题引起的非抽样误差。
5. 样本概况。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及小群体互动理论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概念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寝室里通过与寝室内外的人相互交往形成的一种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由于时空充分接近,成员之间交往频繁,关系密切。”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到其本人的生活、学习和价值观,还会对同一寝室的人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
(二)小群体互动理论及其模型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 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理论的一般系统模型,特布斯对小群体互动理论进行了划分,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和结果。”特布斯认为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和结果是三个相互开放的系统,小群体互动会受到这三部分的相互影响。具体可参照下图。
“根据该理论模型,仅就人际关系(结果之一)而言,人格、性别、年龄、健康、态度和价值等背景因素以及具体互动形式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大学生寝室是典型的小群体,寝室内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可以运用特布斯的小群体互动理论来加以解释。本文从小群体互动理论出发,通过人格、互动角色、沟通、性别以及群体规范五个方面来建立研究假设,假设性别、年龄、互动角色和群体规范会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1 小群体互动理论模型
三、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性别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从下图来看,男、女生在对改善寝室关系的看法上存在着差异。首先,男生大多数选择了“制定寝室生活公约”,而女生选择了“改善寝室内的相互交流方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制度寝室生活公约”属于群体规范方面的,“改善寝室内的相互交流方式”则是属于沟通方式方面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男、女生寝室人际关系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不同的,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男、女生性别差异而导致。
图-2 个案的性别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二)人格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图-3 个案的性格偏向与个案对室友性格的了解程度
偏外向型人格和偏内向型人格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式。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偏外向型的人比偏内向型的人更能了解其室友的性格。其中,偏内向型的人选择“完全不能”这一选项的比例达到了%以上,而偏外向型的人选择“完全不能”这一选择的比例仅仅为%。在选择“完全能”这一选项上,偏外向型的人和偏内向型的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后者,说明前者比后者更能了解其室友的性格。
(三)群体规范的有无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由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寝室生活规范的寝室46%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而没有寝室生活规范的寝室只有27%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寝室内有制定寝室生活规范的比没有制定的更能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和谐的。
图-4 个案寝室内有无寝室规范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四)沟通的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每个寝室都有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因为解决方式不同,沟通方式也会有差异,然而,沟通方式的不同,会大大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系出现巨大差异。如下图所示,在室友间发生矛盾时,选择“充当和事佬”
的人更容易建立起十分融洽的寝室人际关系,寝室关系也更容易达到基本和谐的状态。在选择这类沟通方式的人当中,63%的人都认为其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时候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如帮理不帮亲和充当和事佬。
图-5 个案在室友发生矛盾时的反应与个案对寝室关系的评价
(五)互动角色的差异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
图-6 个案组织寝室活动的情况与个案对当前寝室关系的评价
由上图可以看到,通常充当寝室活动组织者的人更容易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矛盾重重,看心情而定的寝室活动的中立者容易感到寝室人际关系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而从来不主动的被动者常常感到寝室人际关系是毫不相干的。组织者感到矛盾重重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很难达到每个人的要求,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和不愉快,令其感到这个寝室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和谐的,相对于主动者来说,中立者和被动者不容易体会到这种感受,因此觉得当前寝室人际关系是十分融洽或者基本和谐的。
四、建立和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个人角度
1. 提高自身修养,建立健全人格。大学生人格是否健康健全是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大学生自身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从自身的发展来求得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寝室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他人采取包容的态度,才能处理好时常会发生的因文化差异等造成的矛盾。
2. 改善沟通,促进寝室和谐。沟通不仅仅存在于寝室这个小群体之中,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与人的交往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不善的沟通方式,将成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绊脚石。相对于学校中的其他场所,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充满自由的地方,在这里,每个同学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是锻炼其沟通能力的良好场所。
(二)家庭角度
“当今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有求必应’的成长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娇纵的性格。他们对父母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意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品德、人格的培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个人生活与学校的最早和最长久的场所。个人最初的社会化离不开家庭,家庭对一个人思想、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根深蒂固的。
(三)学校角度
学校教育不仅仅在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生怎么做人。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做到的。学校应该多开展心理咨询方面的活动,让大学生定期进行心理问题检查,以免长久积累导致不堪重负。
(四)社会角度
大学是大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地带,在校期间,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相处之道就是人际关系交往的核心,只有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因此,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建立良好寝室人际关系提供环境支持,努力营造出一种对大学生有利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和谐、团结、友爱的人际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3(02).
[2]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覃琴。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06).
[4] 郑春燕。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J].高等教育,2009,1(05).
[5] 张京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辽宁学院学报,2010,8(04).
[6] 路伟。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构建的现实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院报,2010,10(09).
[7] 王甫勤。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03).
人际关系论文参考【第二篇】
摘要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寝室人际关系并不**,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本文欲寻求解决之道,并引入*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用“家”文化的文化内涵来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
“家”文化,寝室管理,人际关系,大学生
寝室,作为大学学生管理中的最小单位已经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逐渐遭到破坏,寝室的不团结不稳定因素日益彰显,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们有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1大学寝室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寝室是大学生人际关系最为紧张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目前的大学生80%以上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娇惯和社会的宠爱往往让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无法接受与他人共享生活空间的现实,在内心深处就对同宿舍同学有一种排斥与戒备心理,因为接触频繁,室友成为假想敌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排斥、戒备心理影响人际交往
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深深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每个人都在家中恃宠而骄,再加上社会**的导向,让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我是“小**”“小公主”理所当然的认知心理,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戒备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个人习惯带来生活不协调
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域,隶属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碰撞,由于个人习惯的不同带来的寝室人际交往难题也就层出不穷了。
2大学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带来的危害
面对这些人际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其非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给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学生心理负担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际交往紧张的氛围中生活势必会造成精神紧张,带来心理负担。
演变社会危害
长期的孤独和心理负累会导致人个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危害社会的事件,比如某农业院校在寝室中发生的**案件,某同学因睡觉呼噜而被室友嘲笑甚至传到网络上,因长期被室友嘲笑,寝室人际关系十分紧张,该同学就养成了孤僻的个性,这件事成了导火索,该同学在**3点多用事先准备好的刀刺入了录下他呼噜的室友身体,本该和睦融洽的同学演变成了悲惨的凶杀。这仅为一例,寝室室友间发生的吵架、动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发疯的事件近几年层出不穷。
3目前寝室日常管理现状
既然大学生寝室中问题层出不穷,危害又如此之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就应该加大寝室管理力度。几乎每个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视寝室管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便是寝室管理很重要,寝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管理好寝室便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尽管如此,目前的寝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对落后,很多方面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管理模式落后
大学生公寓是一种新事物,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产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却依旧延用高校过去那种“封闭式”、“家长制”传统管理方式,而且在这种高压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于管理者和学生的沟通,从而很难发现学生中潜在的人际关系问题。
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
大学生寝室的管理者主要由两种人员构成,一种是主管学生辅导员,一种是公寓管理员。
(1)前者虽具备足够的学生管理知识与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为教师的骄傲感很难使他们真正走入寝室,经常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轻则规章、重则**,摆脱不了“家长制”“***”的传统观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2)后者虽然时时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些人更多的是学校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既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更不具备学生管理能力,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工作无非是规章**的执行者,学生是被执行者,既如此,便难以与大学生产生正常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往往与学生之间在管理问题上发生冲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4寻求突破途径
面对着新形势、新问题,寝室管理必须寻求突破途径。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学生的教育,返璞归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经,****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历久不衰的奇葩,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笔者在**传统文化中寻觅到“家”这一独特文化内涵,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寝室关系达到**状态。
“家”文化引入寝室文化——“室友”化“血缘”
“家”,对于*人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我们说“家国一体”“国家”,就是这种特殊意义的展现和延伸,林语堂认为*文化又一个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垒,即*人的家。可以说不理解“家”文化就无法理解*文化,就不能解开*文化延续五千年历久不衰的真正秘密所在。“家”是血缘,“家”是归宿,任你远行天涯,依旧要心心恋恋一个温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贵胄,依旧要遵循游戏规则“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管中,我们要把“家文化”引入寝室文化就是要把这种精神的认同引入寝室,把室友关系转变为血缘关系,把人际关系转变为家庭琐事。大学生远离父母亲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那便让“家”这个概念盘亘在寝室,尽力营造出家的氛围。
**活动进寝室——酝酿“家”的情理逻辑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创建“家”的情理逻辑。“家”的情理逻辑是非理性的,“儿不嫌母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哪一个是理性的?现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现实,反而丢弃了老祖宗的美好的东西。我们就是要营造出这样的情理逻辑,家人之间何必计较?全凭感性岂太理性?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室友之间的这种非理性情感。
辅导员进寝室——解决“家家难念的经”
辅导员不是执法者,要转变观念,走进寝室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倾听,要断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解决“家家难念的经”。我们给学生**的空间,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权限,不**我们要放任管理,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经”的时候就要我们辅导**师介入。辅导**师要做调解员,要做心理咨询师,做思想**指导者,送**思想教育进寝室,送心理服务下寝室,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决学生的心理偏差。
5结论
“家”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缘、情理支撑起的*人心灵的归宿,它流淌在*人的血液中度过了五千年的光阴岁月,必将继续伴随**民族繁衍生息。90后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护卫下幸福的成长,虽不擅人际交往,却难掩血缘亲情,对其进行“家”文化的教育不仅仅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正常的寝室交往,构建良好的寝室氛围,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文化严整侵蚀的今天能够重拾传统文化,回归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使传统文化再闪光辉。
参考文献
[1]刘惠东。公寓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07,7:79-81.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仁;社会性总体人;做人之道;成人之路
近些年,由于郭店楚简的出土,对“思孟学派”的研究成为学界的“显学”,孔子的人论也成为学界重新解读的重心。本文欲对孔子的人论一抒浅见,以求能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孔子“仁”学的两大基石
探讨孔子的人论,其所创立的“仁”学即是我们的理解起点,因孔子的思想学说、人生旨趣、价值追求正是通过他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生发开来,从而也开启了后世儒学的致思思路。每个伟大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机缘。“仁”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可以概述为两点:
(一)从神本走向人本——社会性总体人的发现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空前并影响深远的大变革时代,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一书中将之称为“轴心时代。从中国文明史的视角来看,是处于“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的时代之后出现的第一次人的觉醒,确切地说是中国文明史上“总体人”觉醒的时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人”作为“类”概念的“个体”与“总体”的双重本质。虽然人的双重本质在任何地域、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同样存在。但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来说。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即人对人的双重本质的认识历程、表现型态又是各不相同的。在中国文明史上,首先被理解和认识到的是人的总体性,孔子发现并揭示了社会性总体人或人的社会性类本质,虽然孔子也很重视个体人的存在,但在他的心目中,所谓“个体人”只不过是人的总体性、类本质的现实的实现形式而已。
首先来看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从神本向人本转变并完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文化史上,从殷商到西周,从神本向人本的转变是逐步推进的。殷人尚鬼,率民以事鬼神,那是神本时代,其天命观属于绝对化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到了春秋时代,宗教神本的天命观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动摇。此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先进的政治家如子产等人,提出“疑天重人”的思想。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以来疑天、知天、人定天命的新思潮,把从殷商到西周日益动摇的宗教性神本天命观改变为自然性人本天命(天道)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嘲《礼记,哀公问》也记载:“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此两处之“天”和“天道”都是指超乎人力的自然之天。在《论语》中还有几处谈到“天”,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多数则可以理解为自然和必然。
既然“天”、“天命”是自然和必然,那么人就可以认识它,效法它,故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看来,孔子是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来“知天命”的,即由“器”达至“道”。与此相似的是历代相传人上知天命的最有效办法——占卜。但就占卜行为的演变来看,也同样刻划出了从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向自然性人本天命观转化的历史轨迹。殷人笃信龟卜,而周人多用占筮。同样是求知天命。从龟卜到占筮,则表现出人的因素不断增长。到了孔子。甚至把求知天命的占卜变成了理论思维的手段方法。19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要》载孔子对子贡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据此,在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历史性地完成了从宗教性神本天命观向自然性人本天命观的转变。此理论转变即是孔子人格审美理论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二)“克己复礼”与“有教无类”——对传统宗法及礼教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块理论基石就是孔子从理论上和行动上,对中国古代宗法思想所进行的转换。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是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制度。在西周宗法制下,“君统”与“宗统”合一,其政治统治主要通过“尊祖”、“敬宗”来实现。到了春秋时代。由于铁器、牛耕的广泛应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积极地开垦荒地。家庭经济的发展,使个体家庭开始从宗族组织中独立出来。在“疑天”思潮的推动下,“祖”的神性被怀疑,宗族意识逐渐淡化,而人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之情却日益凸现出来。如此,个体家庭不仅发展成为社会细胞、经济单位,而且也成了人们情感凝聚的中心。全社会的血缘亲情不断强化,而宗族组织无可挽回地走向瓦解。
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孔子高唱“克己复礼”。但孔子是根本否定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的。故这里的“礼”是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而不是指西周的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君臣臣”是超越血缘的纯粹政治关系,“父父子子”则是个体家庭的亲情关系。孔子勾画出的是以个体家庭为基础、以政治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可以说它是后来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先导,而“尊祖”、“敬宗”则是敬奉祖宗彝训、团结宗子宗亲、强化宗族规范的血缘宗法统治,是西周的社会形态。二者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发展史上,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孔子不是作为西周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的维护者,而是站在历史潮头,超越血缘宗法,为未来封建宗法制度提出政治总纲和伦理总纲的第一人。
孔子不仅在理论上否定了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而且在行动上也对它进行了根本性的破坏。这就是他打破了奴隶主或大领主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实行“有教无类”类,族类,指血统贵贱,为一个超越血统贵贱、全凭个人才艺、具有独立人格的精英阶层——士的崛起开辟了道路。打破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实际上就是打破了贵族对参政权的垄断。“学而优则仕”,为平民出身的才智之士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氏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子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平民青年受教育后,具备了经国理政之才,也被人们称为“士”,标志着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但这里的“士”。不同于在血缘与政治合一的宗法制度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觉意识、思想智能受血缘宗法的禁锢和压抑的“士”,此“士”是教育垄断被打破后兴起的社会精英,他们已经冲破了血缘宗法的牢笼,具有自觉意识,独立人格。这类新兴的“士”的崛起,在中国社会文化史上,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而且标志着这个时代在人的内涵上的历史性拓展。没有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就不可能有孔子人论所代表的社会性总体人的觉醒。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指出:“孔子之教,惟在趋时,其行义从时而变……废禨祥神怪之说而务人事,变寿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其功琼绝千古。”这就是前文论及的“两大基石”,也就是孔子的人格审美理论赖以立足的两大根基。
二、“仁者。人也”——对孔子人论之把握
孔子的人论。立论于其开创之“仁”学,在中国思想史上,首开社会性总体人意识觉醒的篇章,下面从三方面加以概括。
(一)“仁者。爱人”——孔子人性论的主要内涵
孔子确立的“人”的义界,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了一个关于普遍人性的理论命题,阐释了一个“人”的哲学的最高范畴。“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日: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就是孔子在中国文明史上,破天荒地提出的关于社会总体人意义上的、普遍人性的第一命题。这一个完整的命题由两句话共同构成,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朱熹《集注》:“或日:此与上章当合为一,子曰二字,盖衍文也。”在先秦古籍中,“性”作为一个寓指自然人性的理论概念,大概是始于《尚书·召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节性者,《吕氏春秋·重己篇》云:‘节乎性也。’注云:‘节,犹和也。性者,天命五常之性。’”这里的“性”是指自然赋予人的自然禀性。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存在的事实本身。所以后人多言“生之为性”。《诗经》中“性”字凡三见,其含意大体上可以解释为“生”。《左传》、《国语》中“性”字多处出现,基本上也是指人得于自然的“天地之性”。孔子在继承前人关于自然人性观的基础上,把它提升为寓指社会性总体人的一个哲学范畴。孤立地来看“性相近也”,其内涵似乎同前人的自然人性说差别不大,接着的“习相远也”,则使“性”的内涵具有了社会性的普遍意义。人之“习”不是自然赋予的,而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两者合起来就是指社会中的人性。既具有大体相近的普遍性、统一性,又具有不同社会环境养成(习)的多样性。但孔子接着又补充说,只有“上知”、“下愚”两种人不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禀性。对于后面的这句话的解释,历来分歧甚多。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清代阮元《论性篇》之说,将“上知”、“下愚”理解为人之天赋禀性的两个极端,社会环境往往对之影响不大,是前人诸说中最贴近孔子本义的。总括起来,孔子提出的社会总体人的人性命题,其内涵可以表述为:人性既有大体相近的普遍性,又有环境养成的多样性,还有个别“上知、下愚不移”的特殊性。而孔子所说的社会总体人的人性的具体内容就是来自其社会哲学基本范畴的“仁”。
关于“仁”,孔子说;“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偶”的意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偶是说以人之道相交接。段玉裁注《说文》“仁”字说:“人耦(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辞。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由此说明,“仁”的基本要求便是相亲相爱,以人之道来对待人。
另外,从《说文》又提出“古文仁,或从尸”及后世对此提法的考证中,尤其是从郭店楚简关于“身”与“心”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确认,“仁”的本义是“亲”,只不过这里的“亲”是指一般人,而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说文》云:“亲,至也。”段玉裁解释说:“情意恳切到日至。”“亲者,密至也。”“亲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从这些递进的训释中,可见“亲”的本义当为密切之至,而在二人关系中最为密切的当属血缘亲情。这样看来,“亲子之情”便是“仁”字最原初的含义。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他的学生有子对此作进一步阐发,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是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可见“仁”的根本就是血缘亲情。孔子对此原初内涵直接继承并进一步作了情感性地发掘和完善,使之最终成为其“仁”学的根本。
以“孝弟”为“仁”之本,是因为血亲之爱真诚无妄、自然而然,但并不是说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血缘亲情。美国学者休斯顿·史密斯在他的名著《人的宗教》一书中,用一个西方学者的眼光来解读孔子,把“爱人”叫做“移情”,并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由近及远的爱的等差:“它以同心圆扩充着,由自己开始扩散出去,次第地包括家庭、面对面的社团、国家最后是整个的人类。在把个人移情的关怀中心从自己转移到家庭就超越了自私,从家庭到社群就超越了裙带关系(指血缘宗亲),从社团转移到国家就克服了地方观念,而转移到整个人类。”“孔子是把自我看成是它的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㈣因此在孔子那里,以孝悌为本与仁爱精神的普遍性之间是一种源头与源流的关系,因此,对“孝弟”的精神内涵的理解成为了我们理解“仁”的起点,
在《论语》中,对孔子“孝弟”思想的理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一段对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敌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在孔子看来,为人子为父母守丧三年,只是对父母哺育和的一点回报。宰我嫌三年之期太久。可见其情未至,故孔子斥其为“不仁也”。孔子认为人内心的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至于丧期是“三年”或“一年”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丧期只有对那些有孝心的人来说才有意义,倘若心中无真情而实行“礼”,那“礼”也只是形如虚设,又有何意义呢?
由此可见,孔子以“爱人”来界定人的社会性总体人,不是思辩性的抽象,而是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情感出发作出的概括。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的人格审美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做人之道
对于一切个体人而言,要想实现“社会角色的总和”,就要遵循孔子指出的做人之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志于道”,朱熹解释为:“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论语》言及“道”者,不下数十处,其含义主要有三种:①真理,如“吾道一以贯之”。②方法,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③“人伦日用”所应遵循的原则,或社会的规范。“志于道”的“道”,即取此义。所以,“志于道”就是主观上积极地认识、把握这些原则或规范,并在行动中真心实意、不折不扣地遵循,这样就不会被迷惑,不会走错路。对“据于德”,朱熹说:“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可见“德”就是把外在的原则或规范主动地化为个人内心的自觉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对“依于仁”,朱熹的解释是:“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虽然他把“依于仁”归结于“存天理。灭人欲”,决非孔子原意,但“心德之全”四字,仍得要领,就是要把“仁”所涵盖的社会性总体人的全部内容作为自己追求、归依的终极目标。至于“游于艺”,则同我们的论题关系最密,而朱熹的解释也十分精彩:“游者。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应该说“适情”四字,抓住了中国特点的“审美”观念的意蕴要领。所谓“艺”,在孔子的时代,有“大小六艺”之分,“大六艺”指《诗》、《书》、《札》、《易》、《乐》、《春秋》,即“六经”,而“小六艺”则为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初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涵盖了当时作为“士”或“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全面素质。朱熹认为。“游”于其中,不是为了获得西方所说的“感性愉悦”,而是“博其义理之趣”,即获得精神层面的适情畅意,并借以达到人的生命活动中“应物有余”、“心无所放”的自由境界。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所说的“游”,也就是古代中国特点的审美方式,“游于艺”所涉及的生活内容之广,几乎可以说就是要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由此,对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概括为:“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人于圣贤之域矣。”可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条重要的做人之道。体现了孔子重视心性修养的端倪。
(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成人之路
至于孔子设计的成人层次,与他所指示的做人之道既互为表里,又更为精要,其别突出了审美的功能。这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乐者,所以成性。”朱熹认为,这里讲的是“大学”教育、“终身”教育的问题,按“难易、先后、浅深”分三个层次。
先说“兴于诗”。包咸说:“兴,起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起点,即把学诗作为起点;二是起发,孔颖达疏引郑司农云:“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朱熹《集注》兼取二义:“《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人。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而得之。”这就是说。孔子之所以把学诗作为教育的第一层次,是因为诗乃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把握性情的艺术作品。它能动人情感,让人乐于接受,并在不知不觉中兴起人的好善恶恶之心,把人性发展引入正确的道路。可见,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的“大学”(高等)教育,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再看成人的第二个层次“立于礼”。“成人”教育不仅从审美教育人手,以感发其乐学之心。而且将“游”贯串于学习的全过程,借“游之于杂艺以发其欢欣之趣……玩乐之心”㈣,乃至本是道德伦理的灌输、行为规范的教习一类严肃枯燥的内容的“立于礼”,也变得可欣可乐了。朱熹解释“立于礼”谓:“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所谓“节文度数之详”是指“自洒扫应对,以至冠、昏、丧、祭”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在孔子的时代。礼与乐相须为用,礼的训练也离不开乐的训练,但《学记》中所强调的“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则远远超出了“正学”的范围之外,讲“退息所学”必须“游之于杂艺以发其欢欣之趣”,可见学“礼”也要辅之以审美教育。
至于第三个层次的“成于乐”,更是以审美教育为主导了。包咸说:“乐者,所以成性。”即“乐教”乃是塑造君子人格、使社会总体人性得以完满实现的最高阶段、最终方式。在中国上古时代。重视“乐教”有着悠久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一段意义重大的文字:“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文艺样式,是审美化的百科全书。乐教不仅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教育方式,而且是贵族子弟学习和乐百姓、沟通神、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礼记·经解》:“广博、易良乐教也。”孙希旦《集解》;“广博,言其理之无不包;易良,言其情之无不顺。”他的解释是符合上古的历史实际的。所以“成于乐”是孔子综合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教育规律,并把乐教提高升华为完成社会性总体人教育的最高阶段、最终方式了。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第四篇】
摘要:“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关于“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