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9684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第一篇】

摘要:在旅游的三大支柱产业中,交通业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它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交通状况的好坏和交通技术的进步都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选择。

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在客观上对交通运输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就旅游与交通的相互影响关系来做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的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交通;旅游;深远影响;相互关系;探讨。

一、前言。

在当前的现代经济体系中,旅游业已经显现出了对区域开发、社会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推动作用。

在此情况下,区域的旅游交通建设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派生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交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旅游业在获得相应发展之后也带动了区域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旅游和交通的相互影响关系问题。

二、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在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就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

奴隶社会,由于古罗马政府在境内修建了多条宽阔的道路,并设有交通驿站,为早期人们的出游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最早的旅馆的产生。

步入封建社会后,以我们中国为例来说,随着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的开凿,“直道”和“驰道”开始出现,人们的出游活动变得更加普及,从历史上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时期旅游事业不管是在范围还是参与的人数上,都明显得到较大发展[1]。

近代社会中蒸汽机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呈现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趋势,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旅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旅行,不再仅限于工商人士或政治人物的业务旅行,而是出现以消遣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现代旅游能够发展到今天规模,它的活动范围已能够辐射到了世界各地,汽车、飞机的问世,使得旅游过程中的时空交换更加便捷,不能否认,二战后,国际旅游迅速发展是同航空的普及分不开的。

交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以下几方面便可看出。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交通业可以称得上旅游业的命脉,旅游目的地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可进入性,这种可进入性必须能够保障旅游者能够经常的、大量的来访,这样的旅游业才会有发展和扩大的可能。

其次,从旅行者的需求方面来看,旅游者在出门旅游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时空转换问题,旅游者的旅游闲暇时间是有限度的,如果在空间转换上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他们就会改变甚至取消旅游计划。

再次,从旅游收入方面来看,交通业本身就是旅游创汇和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旅游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分析来看,国外旅客来我国旅游,他们在途中的交通费用支出往往要占到总旅游费用的一半甚至以上[2]。

三、旅游者对于交通的要求。

下面我们来看看旅游者对于交通运输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安全的原则,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追求安全的心理,是游客们出门远行的共同心理特征。

并且,近几年来人们对旅游交通安全的关注度在日益提高。

如果游客感觉到基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很可能会考虑改变行程,所以从事旅游交通工作的部门和个人必须要时刻确保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快捷的原则。

旅游者为了能够游览更多的景点,都希望能够更加快捷的到达目的地。

交通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对旅游业的一些影响,要尽可能的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的直达,旅客对直达目的地有着高度渴望的心理,我们要避免因为过多的更换交通工具而影响旅客的经济支出和体力消耗,直达能够为后续的旅游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是尽可能的省时,旅游中,人们不仅仅重视金钱的花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加重视时间的耗费,现代旅游业中,旅途的耗时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三是交通环境温馨舒适的原则。

交通环境,既包括交通工具的内在环境,也包括外在的自然和人文的环境。

旅游不仅仅是对某个景点的游览,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过程。

如果交通运输过程中,交通工具座位不合适、空气混浊沉闷、行驶时动荡和颠簸、噪音很大、空间狭小等,都会给旅客带来不便,导致旅行不愉快。

例如,现在的旅游车、船、飞机上都提供报刊杂志阅读,装备有影视和音乐设备,这都增加了旅客的乐趣。

同时交通服务更加家庭化和人情味,给人以真诚、亲切、平和之感,这都提升了旅游品牌的建设。

外在环境上,沿途的`风光大多选取田园风光,展现着形态各异的地形和地貌,游客的心情也无比舒畅。

四、旅游发展对交通的促进作用。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巨大,旅游对交通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以我国的航空和铁路的发展为例,中国很多有吸引力的景点和城市都有了旅游包机,包机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黄金周期间一种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虽然民航打折也有一定的促进因素,但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航空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铁路方面,几次铁路大提速,和城际快车、旅游专列等特色产品的推出都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分不开,没有旅游就不可能有假日列车的出现。

五、结语。

根据综上所述的分析,交通为旅游提供了必要条件,旅游也对交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要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做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3).

[2]吴婧.旅游与交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生活,(9).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第二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培养本科人才为目标,在培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结构和体系。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你是如何培养这种人?即要培养出什么类型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或思想体系[7]。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各学校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教学管理与评价。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三个主要内容。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旅游教育目的的细化,它取决于特定的社会领域需要,也随学校的级别体现出差异。旅游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至于课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种是实践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教学方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形成的教学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课外实践、专家座谈会等。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最为经典也最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是瑞士、日本与美国,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如下。

(1)瑞士的洛桑模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一所著名的大学,它主要是培养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酒店人才。他们主张产业和教学相结合,主张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并提倡及时创新学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与行业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对自我要求也很高,在不断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标新立异,学校实行的一些国际化战略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2)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高规格酒店管理精英的培育。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更关注内容的博大精深,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丰富,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营销、决策、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讲究知识的深刻内涵,如会设置一些与财务、烹饪、招待等方面相关的课程。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并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

(3)日本立教模式。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为酒店业、旅行社行业、航空业等第三产业培养优秀的基本功扎实的专业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了日本课程设置的趋向,主要设有综合教育科目、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及一些选修科目,立教大学旅游学部重视多学科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和培育多元化的旅游人才。

2.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瑞士洛桑模式、美国康奈尔模式及日本立教模式,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三种模式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基础课程之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把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基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特点,追求实用性与操作性。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因此,要汲取国外旅游专业培养模式的精华,在旅游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旅游教育不止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为人处世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培育,为旅游行业输送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外旅游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既尊重了学生,又使得所学专业知识更精细,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而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借鉴,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进度能适合学生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明确培养目标,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看重基础知识传授。国外旅游教育在教学上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强化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旅游专业的设置更新提供了借鉴,笃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的需求,但又不能局限于当前,必须超越社会的需求,从更宏观更长远的尺度上来构建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业不仅要着眼于其行业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正常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识能力。通识能力是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的养成能力,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基础能力,最基本的是社会责任,即旅游本科人才作为社会人所需尽的责任义务;其次是健全人格,即旅游本科人才健全的个人品格和道德素质;再者是和谐心灵,即旅游本科人才和谐纯净的内心世界。通识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通识思维能力,即想法更透彻、思想更开阔、分析判断能力更准确。延伸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分为人文素质修养、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生命知识、两性知识、环境知识以及法制知识等。学生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后在个人整体素质上有了一个完整的构造,这为后面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奠定一个必备基础。

2.专业基础能力。旅游本科人才专业基础能力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旅游本科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它着眼于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构成,即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且课程的设置必须跟专业紧密联系,不能脱离专业这条主线。由于旅游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势必会和很多社会经济的其他行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涉及经济、财务、、管理、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因此专业基础构成也就相对复杂,所涉及的课程种类也相对较多,是旅游管理人才能力构成的基础条件。

3.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于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拓展及创新。对专业发展能力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它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整体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能力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学习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比如自己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社会需求,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添砖加瓦,旅游专业能力构成是否完善。对旅游本科人才的要求重心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本科人才专业能力的拓展和创新。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人才,比高职学生更有深度的理论思想,对未来能高瞻远瞩。另外,不能局限在对国内旅游行政部门级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应该放眼未来,培养适应国际化潮流、能够胜任国际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稳固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素养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着力打好学生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体育健康、职业发展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二类是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是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开设的,主要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心理学等。第三类是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类是实践性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

3.教学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相互联系、影响的综合发展体,基于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创新性学习这三个主要模块,理论学习是教学形式的基础,专业实习是一个过渡,而创新性学习则与学生的发展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专业要求,教学形式主要分为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教学。

1.注重实用性。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是实实在在地与人打交道,与传统的一二产业不同,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用性。

2.注重综合性。旅游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保存性、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和质量监测难等特点,这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成为旅游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与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联。因而,旅游者活动、供求关系及旅游产业活动三方面将旅游者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注重适应性。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决定了行业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由此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并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行业拓展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上,纵观我国各高校的旅游教育,在专业要求上愈来愈向规范化发展,专业化的教材资金投入增多,各类关于旅游教育的杂志报刊增加,人才的培养方向越来越向国际化迈进,各种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很好地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笔者于2月至4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次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调查内容囊括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职业愿景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42%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39%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培养人才的类型看法不一,%的学生认为湖南商学院应该培养基础管理型人才,%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而%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综合发展型人才。关于实践课程,68%的学生希望多开设实践课程,认为实践课程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3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认为既没有用又浪费时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学生希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的学生喜欢情景教学,%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的学生喜欢移动课堂,%的学生偏向互动参与,20%的学生偏向专题讲座,这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未来的从业,学生的差异非常大,%的学生称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称毕业后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这种状况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危机让人担心。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急需创新。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当前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仍然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分支专业,每年学校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仅万元左右。资金的严重短缺,限制了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设置。第三,学生的实践环节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丰富,特别是专业实习,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一些基层岗位上一待就是半年,比如作售票员、景区闸机验票、客房服务员等,难得有换岗机会,缺乏有效的锻炼,限制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也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愿景的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期末的考试测评也只是一种应付形式,测评的方式也只是针对所学课程进行考察,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应用能力相对低下。

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笔者在基于旅游行业需求、旅游专业人才能力构成、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提高商学院旅游本科人才整体水平为目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地重构。

1.创新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概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遵循凡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于旅游行业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相应地朝着“服务型管理”发展,要着重强调教职员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教职员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声教,体现服务型行业的本质。在具体措施上,学院每一年度可以设立“最受欢迎教师奖”,用以奖励那些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地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另外,在学生的工作上,倡导一种“学习成就”的观念,即除了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外学院自己可以设立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奖项,比如可以设立“学霸奖”、“学习先锋奖”、“学习进步奖”,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则还可以设立特别奖,鼓励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构课程模块。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陈旧性和滞后性,课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缺少一个贯穿于四年专业学习的系统知识体系。课程也基本上是些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选修课程,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应该精简一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同时增加一些更人性化的课程,比如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创意课、旅游咨询策划课、户外休闲活动课等新颖课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资金充足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职业培训课程如旅游体验师、餐饮品鉴师、客户关系管理师、金牌导游员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适时一反常规,由学生课前备好课,由学生讲课,老师则在台下听课,课后对学生的上课情况给予评价,如此让学生切身体会本专业教学的真正内涵;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感受。

3.创新教学方式。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不够灵活,社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基本上每届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固定在半年左右,而且实习地点也基本固定在旅行社或酒店,学生实习的岗位也比较单一。而日益发展的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改变这一现状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学院可以实行学业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双学分制”,可以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范围,积极地与发达城市旅游行政事业单位、品牌旅游公司、高等级国际旅行社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实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高级别的实习的平台。在现有实习计划的基础上,与实习单位进行协商,实行分段、轮岗实习,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岗位,得到多元化的实习锻炼。除专业实习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志愿者、义工活动,并奖励相应学分。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第三篇】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整个社会以及构成整体的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并揭示这些现象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与机制,以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综合性具体学科。

旅游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学科。

社会学为旅游学和旅游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视角。

社会学为旅游研究开辟新视角。

旅游是一种异化体验。

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旅游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旅游现象,实质是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机构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过程。

而且,这些行为、现象、关系及其过程构成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

从社会学的视角解释现代社会的旅游现象,可以这样表述:旅游现象,是整体上具有群体性综合性表征的社会文化行为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借助旅游对自我进行一种“调试和重塑”的过程并为此作出努力的行为表现。

该现象由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提供消费产品的旅游业共同构成,其形成原因是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需求的本质属于文化娱乐性需求。

(1)从旅游者的角度看。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文化需求,是满足了其生理需求之上的需求。

这种文化需求在古代社会即已存在,但是由于生存的艰难和语言、交通、资金、闲暇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在多数社会成员中实现。

古代社会中只有极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实现异地旅游的愿望,如徐霞客、马可-波罗等人。

由于异地旅游的需求很难在多数人中得到满足,因而也不可能出现旅游大众化和社会化的现象。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捷、可支配资金的充裕、剩余时间的增多以及社会政策的倾斜,特别是带薪休假、退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把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

(2)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考察。

旅游开发和旅游消费形成社会生产的新门类——旅游产业,并且有日益壮大的趋势。

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能起到改变社会结构和引起社会变迁的作用。

旅游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互动行为和人际行为的结合。

社会学侧重将旅游行为看作是一种群体行为来研究,它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人们的群体间互动行为,当然其更多地具体表现为人际行为,如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互动等等,我们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传递着各种各样的讯息符号,并借此来进行互动和做出相应的行为。

符号互动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符合互动论提出,通过对“自我”(self)中孪生组合——“主我”(“i”)和“宾我”(“me”)关系的探讨来审视社会个体的变化。

现代旅游是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的一种特殊回应。

旅游者既在逃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又在异地寻求某些东西。

旅游者的“逃避”与“追求”动机,正是现代性所带来的缺失造成的。

旅游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审视自己与现代性的关系。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对现代性的不满,都可以通过出行而得到暂时缓解拟或克服。

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一次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它是人们再次找到社会认可和角色认同,正确对待现代生活理性危机的一种社会再适应的活动。

旅游反映社会变迁。

旅游反映了人们消费心理需求旺盛。

探讨社会变迁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宽松,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刺激了国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表现如下:(1)旅游消费需求年增长率超过gdp年增长率。

(2)社会成员收入增加。

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成员的收入日益增加。

国民旅游消费的需求逐年增长,旅游消费改变了家庭消费的传统结构,我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双降”。

(3)交通支出大幅度增加。

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交通、教育、娱乐等方面消费的比例皆呈现出上升趋势。

(4)闲暇时间增多。

国家调整黄金周休假制度、增加小长假和带薪休假。

人们拥有闲暇时间,才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生活的满足。

旅游消费不断增长反映了社会结构改变。

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和相关机构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能力和行为,构成了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结构。

(1)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旅游,这种具有强社会地位和自身优越感的表征意义现在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

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只要我们条件具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旅游。

(2)旅游方式的改变。

我国的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这较大促使了更多旅行者选择自驾游。

(3)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持续增强。

(4)旅游目的地日益增多。

国际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数量。

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也在不断增加。

旅游发展反映的社会功能。

21世纪以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逐渐成为公民的社会化行为,并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正发挥着重要影响。

(1)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我国自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个目的,现在看来确实达到了。

旅游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有目共睹。

(2)影响社会政策。

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

从社会学的视角评价带薪休假制度,仍然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社会政策的范例。

带薪休假的实施说明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和巨大能量,以及社会成员对旅游消费潜在的社会需求。

这项政策对旅游业和老百姓而言也是福音,既增加了社会成员的闲暇时间,又缓解了公民大规模旅游行为带来的超负荷弊端。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满意度,这种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强。

适时适当地去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心理追求,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对旅游主体而言,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城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社会化消费行为。

比如,过去人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而今这已经演变成“你今年旅游了吗?”、“在哪旅游了?”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王宁,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1).

[4]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10).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第四篇】

[提要]在我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各界认识不一。作者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最后,作者从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的可行措施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关心的课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此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然而,现代群众性旅游活动的兴起和生机勃勃的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具有50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异常迅猛,正在快速向世界级旅游大国进军,因而,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对我们这个文物大国和未来的旅游大国来说,具有丰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观览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留给人的印象深刻。观览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学,边游边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古今体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等。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要重点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国际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东方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

因此,较之其他国家来说,文物对于我国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例如,西安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但它却能吸引络绎不绝的国际国内旅游者,成为我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究其原因,是因其握有几张王脾:它是我国古代社会定都时间最长,定都王朝最多的城市,号称十朝古都;是我国文物荟萃之地,拥有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秦始皇陵,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历代帝陵等等,可以说,文物古迹是西安市旅游业的生命。北京市无论在接待国际游客,还是接待国内游客方面,都高居全国榜首,这除与它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关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很的文物古迹,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等。文物古迹在旅游中所起的这种特殊作用,在全国各地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基于如此的.现实,从实际出发,我们应充分利用文物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培养旅游人才【第五篇】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主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约它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即旅游人才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旅游教育和培训问题。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求旅游职业教育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全域旅游”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一、目前旅游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课程计划、教学活动总体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探寻相对适宜的、符合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科学应该由旅游行业来评判,但目前旅游教育的培养模式从整体看与行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航标”,而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为旅游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比较笼统,对学生今后的岗位层级定位模糊;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关联度不强,对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本科、高职高专、中专的区分度不明显,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使得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差,自我职业幸福感低。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协作会不完全统计,该院近5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后约有70%逃离了旅游行业。

(二)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行业要求。

“全域旅游”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然体现在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目前,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接触偏少,校企真正能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研讨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学校闭门办学,所以开设了许多企业认为不需要、学生没兴趣的课程。一些学科的内容框架具有相似性,如“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导游基础”等学科在山水知识、建筑文化等部分有明显的内容重复,学生和教师都无所适从,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实践课对旅游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课时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很多学校专业实践课占总课时比例明显不足。英语、计算机水平要求较低,在智*旅游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方興未艾的今天,很多学校对英语、计算机的要求还停留在“办公自动化”的水平,达不到行业发展要求。另外,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不足,同样被旅游企业诟病。

(三)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不够深入。

一方面,当前旅游业飞速发展,新业态、新设备、新服务理念层出不穷,旅游教育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很难达到行业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行业的一线工作是面对客人的“即时服务”,其中的服务技巧如果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难以真正掌握,以上两方面都需要企业参与到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但目前的现实是职业院校与企业有合作但不紧密,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解决了用工困难,但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种“功利性”的合作并不符合国家倡导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一)对接行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趋势日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旅游个性化定制日趋流行。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跨专业多学科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业态发展要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接行业要求,将职业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公共基础课程立足于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满足学生学历提升的文化需要,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课程而减少课时或者弱化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充分调研,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专业课程的设置,注重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具有完整的旅游学科知识结构,采用“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主要满足旅游学科综合性的需求,提高学生对旅游业的全面认知。专业方向课程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联系最为紧密,笔者所在学校整合了原来酒店服务方向和旅行社方向的技能课程,开发出酒店服务、导游、旅行社运行3门综合实训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资源来源于岗位实践,按照岗位工作序列化和学生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内容。按照旅游行业需求,在学生具备办公自动化能力的基础上,整合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编写《旅游信息化实用教程》。“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的业态不断出现,如房车营地、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旅游、社区旅游等,旅游专业应强化专业选修课程,开设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旅游发展需要。

(二)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全程工学交替”

旅游服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对客服务的经验、服务过程中的技巧仅靠学校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在真实的工作中反复锤炼才能提高。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不应该仅仅是顶岗实习阶段的合作,而应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笔者所在学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在实践中探索实施了全程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如下页表1所示),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认知、企业学习、企业体验、企业实践、企业顶岗五个阶段,做到校企融合、全程合作、共同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的作用,共同承担育人功能。在校企合作中,要求旅游企业承担起育人的职能,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企业技能师傅,学生在工作中接受师傅的综合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参与企业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从“传统旅游”到“全域旅游”业态变化的背景下,旅游专业教师需要跟随业态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只有教师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视野,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的学生。目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师从整体看,年纪稍大的教师很多是从原来的管理、外语、地理等专业“转行”而来,这些教师往往缺乏旅游专业教师应有的理论知识;部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水平偏低,课程建设能力较弱;而年轻教师大多从院校到院校,这些教师虽然受过系统的旅游专业的理论教育,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面对旅游发展的形势,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都亟待提高。师资队伍现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企业锻炼+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的模式,通过项目引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措施,鼓励教师通过企业挂职实践,与企业专家一起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承担应用创新型课题研究,在实践中熟悉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以便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四)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全域旅游生力军。

“全域旅游”背景下,由于“面”的覆盖,各类“点”和“线”的旅游场所将逐步实现免费,“点”和“线”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将逐步下降。与此同时,旅游业“面”的发展面积将不断扩大,旅游市场也将日益细分,多样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专项市场旅游需求凸显,这些都对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也为职业院校提出学生在創业中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坚持开展“三创”教育,建设创新工作室和旅游专业创业能力培育基地,邀请行业精英、毕业生中的创业明星担任创业导师,以创业精神开启学生职业梦想,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了适应“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企业还是相关行业机构,都必须要更新理念,采取更加及时有效的举措,施行更加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企业为基础,把培养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旅游专业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其关键点有三:一是创新“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二是构建并完善学校与企业的人才互通培养深入合作机制;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99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