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768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研开题报告【第一篇】

课题名称: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丰富学养,完善品格的研究。

主要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事实依据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但是语文学科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应试教育,不少语文老师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弃课外阅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局限于语文课本;由于应试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学生因为看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因此,新课改前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天地几乎是一块处女地,函待老师、家长与社会去共同开发建设。语文老师有责任帮助青少年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让语文学习“给孩子以梦”,让语文学习园地成为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天地,成为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的乐园。可喜的是,新课改出台,中考语文随之改革,将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纳入语文中考,这便给农村初中荒寒的课外阅读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2、理论依据

(1)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

“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这是现代语文课程观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是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都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封闭的教育、封闭的课堂培养不出开放的人才,培养不出创新能力。只有打破“三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语文教育才有生气,才有活力。

(2)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二、研究内容

(一)变量研究

1、自变量界定

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数量、种类的多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比例,家长对子女阅读名著的支持程度为其自变量。通过对自变量的研究,了解班级与学校的现状,针对现状进行多种方法、途径的研究。

2、因变量界定

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得以激发,阅读能力稳步提高,学养日渐丰富,品格日趋完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此为因变量。通过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在自变量变化的基础上,促使其因变量的形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全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全校语文教师

2、研究内容

①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当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特征,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与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重视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果。

②研究名著阅读健康有效的激励手段,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激励体系,通过优秀笔记展览,名著知识竞赛,课前一分钟演讲,名著沙龙,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学生名著熏陶的过程,让学生在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激励下,自觉养成终生阅读的优良习惯。

③研究切合农村初中实际的名著推荐书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优秀读物;研究名著阅读指导方法,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名著鉴赏水准,达到“丰富学养,完善品格,升华人生境界”的根本目的。

三、课题的界定

三、实验目标

(一)研究假设

1、如果语文教学能真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加强学生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将会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2、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拓宽学习渠道,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课外名著阅读,初中三年阅读量达到8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达到20万字以上,不仅学生的语文素质将会迅速提高,而且其学养也会日渐丰富,品格也将日趋完善,甚至学生的人生境界也会得到升华。

(二)研究目标

①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②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模式。

③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特点的课外名著阅读实践活动指导体系。

④通过三年的名著阅读丰富师生的学养,完善师生的品格,升华师生的人生境界。

⑤帮助师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推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⑥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个案研究范例。

四、实验途径及措施

首先开好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名著阅读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每学期各班应举行两次以上读书报告会,每学期各班要在两次教学常规前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对能持之以恒坚持天天阅读,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日均阅读量达到一万字以上,笔记优秀的同学要大力张扬,并尽可能给予奖励。每学年教导处要组织一次“名著知识竞赛”或名著阅读演讲比赛,对获奖者要隆重颁奖,并把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核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教导处还应力争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名著阅读交流大会”。语文科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让语文教师交流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把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与重要的“评优”标准。语文教师要把“名著阅读指导”列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自己要带头阅读,及时给学生以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xx年春季学期开始,七八年级每周要开设两节阅读课,九年级要开设一节阅读课从课程上向名著阅读倾斜。要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好班组图书角,定期安排图书展销活动,确保学生有好书可读。

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理想的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大环境。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生提供阅读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教给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家长参与“与子女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践活动。

拟在综合楼大厅开辟大型名著阅读宣传栏,在校刊《小天鹅》上开设“名著论坛”栏目,为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创设种种平台,推动实验活动的开展。

五、方法指导与考评措施

(一)怎样读书

读书的目的决定读书方法我们开展名著阅读的目的主要有:增养语感,丰富想象,积累语汇,提高素养;增广见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充实人生。有鉴于此,我们读书应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博览与感悟相结合。

有时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好读书,不求甚解”,博览群书,增广见闻,像孙仲谋,像陶渊明;有时应反复品读,细心推敲,圈点批注,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像毛泽东。

最要紧的是: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要重视做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

读书笔记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分析事件,品评人物;记录精华,重在感悟;及时翻阅,活学活用。

为了便于检查评比,也为了永久保存,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1、笔与颜色:用钢笔撰写,以黑色、深蓝、蓝黑为主,辅以蓝色或红色。

2、每本笔记的前两页作目录,记录所读书目、时间与字数。

3、笔记为日记,要逐日撰写。

第一行:日期、星期、天气;

第二行:书名、章节或页码,当天阅读字数;

第三行起次:A、内容概括,B、锦言妙语,C、阅读感悟。

4、每次评比前自我统计:

A、阅读内容(列出书目与字数);

B、阅读起止时间、总阅读量与日均阅读量;

C、两名核对者核对后签名。

(二)“名著知识竞赛”方案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名著阅读的开展与成效应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纳入教育管理考评、文明班评比及语文教师业务考核。

具体实施方案

“名著知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时间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导处组织语文科组有关成员,完成初赛与复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全校同学都必须参加“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的初赛,少一人将在文明班评比中扣除一分。初赛在各班课室举行,复赛集中在综合楼六楼教师会议室和两间电教室举行。初赛试卷由该班语文科任批阅,将复赛名单报教导处。复赛试卷由教导处组织人员集中阅卷。

复赛名额分配:实验班每班8人,常态班每班4人。

获奖人数视各级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奖品:一等奖奖名著一部,价值20元以上,二等奖奖时尚作品一部,价值10元以上,三等奖奖精装笔记本一本,价值5元以上。

“名著阅读演讲比赛”活动参照此方案实施。

开展竞赛活动的目的:激励全体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园洲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必将发生质变。

六、实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要求,激发阅读兴趣,整理申报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深入实践研究,开展各项名著阅读活动,收集优秀读书心得,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总结实验成果,编辑《名著阅读作品选集》,完成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方法与保障措施

(一)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使课题实验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

②跟踪调查法:密切关注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情况,定期分析其学养与品格方面的变化。

③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名著阅读有效途径,搭建各种阅读平台,不断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展示名著阅读成果。

④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个案,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

⑤归纳统计法:运用归纳统计方法进行成果分析形成资料。

(二)实验保障措施

①资料保障:学校图书馆与班级图书角有足够的书籍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阅读要求;

②课程倾斜:每周七八年级开设两堂、九年级开设一堂名著阅读课。

③环境保障:建设好阅览室、读书园地、名著沙龙,让校园弥漫书香。

④政策保障:将名著阅读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考评、文明班评比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形成师生名著阅读作品集,阅读篇目推荐与活动方案集。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3、撰写并努力发表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科研论文与研究报告。

(二)技术成果

1、探索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

3、形成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与指导体系。

九、课题组织机构及职责

课题负责人:教导处颜进棠主任

职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名著阅读和阅读交流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小结和终结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小组负责人:xx级钟小泽、xx级陈剑新、xx级程兴龙

职责:协助主持人搞好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日常管理,定期汇报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活动开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好本级组阶段性小结。

课题组成员:颜聚棠、乐晓勤、曾国华、陈剑新、黄惠卿、钟小泽、陈茹洁、杨旭冠、梁树基、罗泽高、张友兴、李金梅、刘功赋、程兴龙、黄艳玲、魏媛媛、陈会秋。

职责:积极参加名著阅读活动,以自身学养与境界不断提升的事实来感召学生;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每学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至少评比检查两次,奖掖先进;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及时加以指导;创设种种成果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每个学期收集10-20篇优秀的读书笔记;每个学年撰写出1篇有质量的名著阅读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第二篇】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研究与实施方案的陈述,重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课题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事实依据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但是语文学科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应试教育,不少语文老师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弃课外阅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局限于语文课本;由于应试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学生因为看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因此,新课改前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天地几乎是一块处女地,函待老师、家长与社会去共同开发建设。语文老师有责任帮助青少年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让语文学习“给孩子以梦”,让语文学习园地成为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天地,成为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的乐园。可喜的是,新课改出台,中考语文随之改革,将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纳入语文中考,这便给农村初中荒寒的课外阅读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2、理论依据

(1)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

“课外阅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这是现代语文课程观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是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都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封闭的教育、封闭的课堂培养不出开放的人才,培养不出创新能力。只有打破“三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语文教育才有生气,才有活力。

(2)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

说得多好啊!阅读,是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丰富个人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脱离低级趣味、完善品格、升华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是每个人终生必修的功课!

二、研究内容

(一)变量研究

1、自变量界定

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数量、种类的多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比例,家长对子女阅读名著的支持程度为其自变量。通过对自变量的研究,了解班级与学校的现状,针对现状进行多种方法、途径的研究。

2、因变量界定

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得以激发,阅读能力稳步提高,学养日渐丰富,品格日趋完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此为因变量。通过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研究,在自变量变化的基础上,促使其因变量的形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全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全校语文教师

2、研究内容

①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当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特征,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与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重视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果。

②研究名著阅读健康有效的激励手段,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激励体系,通过优秀笔记展览,名著知识竞赛,课前一分钟演讲,名著沙龙,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学生名著熏陶的过程,让学生在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激励下,自觉养成终生阅读的优良习惯。

③研究切合农村初中实际的名著推荐书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优秀读物;研究名著阅读指导方法,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名著鉴赏水准,达到“丰富学养,完善品格,升华人生境界”的根本目的。

三、实验目标

(一)研究假设

1、如果语文教学能真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加强学生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将会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2、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拓宽学习渠道,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课外名著阅读,初中三年阅读量达到8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达到20万字以上,不仅学生的语文素质将会迅速提高,而且其学养也会日渐丰富,品格也将日趋完善,甚至学生的人生境界也会得到升华。

(二)研究目标

①探索农村初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②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初中课外名著阅读模式。

③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特点的课外名著阅读实践活动指导体系。

④通过三年的名著阅读丰富师生的学养,完善师生的品格,升华师生的人生境界。

⑤帮助师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推动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⑥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个案研究范例。

四、实验途径及措施

首先开好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名著阅读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每学期各班应举行两次以上读书报告会,每学期各班要在两次教学常规前进行读书笔记评比,对能持之以恒坚持天天阅读,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日均阅读量达到一万字以上,笔记优秀的同学要大力张扬,并尽可能给予奖励。每学年教导处要组织一次“名著知识竞赛”或名著阅读演讲比赛,对获奖者要隆重颁奖,并把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核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教导处还应力争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名著阅读交流大会”。语文科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让语文教师交流活动开展的成功经验,把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与重要的“评优”标准。语文教师要把“名著阅读指导”列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自己要带头阅读,及时给学生以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七八年级每周要开设两节阅读课,九年级要开设一节阅读课从课程上向名著阅读倾斜。要逐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建设好班组图书角,定期安排图书展销活动,确保学生有好书可读。

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理想的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大环境。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生提供阅读活动的物质基础;要教给家长指导孩子阅读实践活动的方法,鼓励家长参与“与子女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践活动。

拟在综合楼大厅开辟大型名著阅读宣传栏,在校刊《小天鹅》上开设“名著论坛”栏目,为名著阅读成果交流创设种种平台,推动实验活动的开展。

五、方法指导与考评措施

(一)怎样读书

读书的目的决定读书方法我们开展名著阅读的目的主要有:增养语感,丰富想象,积累语汇,提高素养;增广见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充实人生。有鉴于此,我们读书应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博览与感悟相结合。

有时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好读书,不求甚解”,博览群书,增广见闻,像孙仲谋,像陶渊明;有时应反复品读,细心推敲,圈点批注,去粗取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像毛泽东。

最要紧的是: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要重视做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头不读书。

读书笔记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分析事件,品评人物;记录精华,重在感悟;及时翻阅,活学活用。

为了便于检查评比,也为了永久保存,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1、笔与颜色:用钢笔撰写,以黑色、深蓝、蓝黑为主,辅以蓝色或红色。

2、每本笔记的前两页作目录,记录所读书目、时间与字数。

3、笔记为日记,要逐日撰写。

第一行:日期、星期、天气;

第二行:书名、章节或页码,当天阅读字数;

第三行起次:A、内容概括,B、锦言妙语,C、阅读感悟。

4、每次评比前自我统计:

A、阅读内容(列出书目与字数);

B、阅读起止时间、总阅读量与日均阅读量;

C、两名核对者核对后签名。

(二)“名著知识竞赛”方案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此名著阅读的开展与成效应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级主任、以及语文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纳入教育管理考评、文明班评比及语 文教师业务考核。

具体实施方案:

“名著知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时间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导处组织语文科组有关成员,完成初赛与复试的命题与阅卷工作。

全校同学都必须参加“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的初赛,少一人将在文明班评比中扣除一分。初赛在各班课室举行,复赛集中在综合楼六楼教师会议室和两间电教室举行。初赛试卷由该班语文科任批阅,将复赛名单报教导处。复赛试卷由教导处组织人员集中阅卷。

复赛名额分配:实验班每班8人,常态班每班4人。

获奖人数视各级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一等奖1%,二等奖2%,三等奖3%

竞赛成绩纳入文明班考评,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

奖品:一等奖奖名著一部,价值20元以上,二等奖奖时尚作品一部,价值10元以上,三等奖奖精装笔记本一本,价值5元以上。

“名著阅读演讲比赛”活动参照此方案实施。

开展竞赛活动的目的:激励全体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园洲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必将发生质变。

六、实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xx、9--20xx、2)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名著阅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要求,激发阅读兴趣,整理申报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20xx、3--20xx、3)实验阶段。

深入实践研究,开展各项名著阅读活动,收集优秀读书心得,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xx、4--20xx、9)总结验收阶段。

总结实验成果,编辑《名著阅读作品选集》,完成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方法与保障措施

(一)具体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使课题实验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

②跟踪调查法:密切关注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情况,定期分析其学养与品格方面的变化。

③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名著阅读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名著阅读有效途径,搭建各种阅读平台,不断交流阅读体会,及时展示名著阅读成果。

④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个案,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

⑤归纳统计法:运用归纳统计方法进行成果分析形成资料。

(二)实验保障措施

①资料保障:学校图书馆与班级图书角有足够的书籍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阅读要求;

②课程倾斜:每周七八年级开设两堂、九年级开设一堂名著阅读课。

③环境保障:建设好阅览室、读书园地、名著沙龙,让校园弥漫书香。

④政策保障:将名著阅读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考评、文明班评比与语文教师业绩考核。

八、预期成果

(一)理论成果

1、形成师生名著阅读作品集,阅读篇目推荐与活动方案集。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3、撰写并努力发表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科研论文与研究报告。

(二)技术成果

1、探索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构建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

3、形成农村初中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与指导体系。

九、课题组织机构及职责

课题负责人:教导处颜进棠主任

职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名著阅读和阅读交流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小结和终结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小组负责人:07级钟小泽、08级陈剑新、09级程兴龙

职责:协助主持人搞好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日常管理,定期汇报本级组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活动开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做好本级组阶段性小结。

课题组成员:颜聚棠、乐晓勤、曾国华、陈剑新、黄惠卿、钟小泽、陈茹洁、杨旭冠、梁树基、罗泽高、张友兴、李金梅、刘功赋、程兴龙、黄艳玲、魏媛媛、陈会秋。

职责:积极参加名著阅读活动,以自身学养与境界不断提升的事实来感召学生;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每学期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至少评比检查两次,奖掖先进;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及时加以指导;创设种种成果交流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每个学期收集10-20篇优秀的读书笔记;每个学年撰写出1篇有质量的名著阅读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附件下载: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科研开题报告【第三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从教学实践角度: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提出问题。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的艺术。

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时候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是一个问题没问到关键,又问一许多问题来解释这一个问题,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更迷糊等等等等,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问的技巧。经过细致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有困惑,想研究,确实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从实践中拿出来,再放回实践中去研究,把这一“问”做细,做透,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广义上讲,是研究教师课堂中的“问”怎样更精彩,更有效。从一个一线操作者的角度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2、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爱答,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它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

3、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这个问题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怎样改进能更精彩更有效。

4、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一问:如果要激发学生兴趣,我应该怎么问,如果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该怎样问等等。

5、精彩一问的分类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如何反问等。

6、精彩一问的辅助研究:配合精彩一问教师在语气、表情、体态等方面应起到什么样的辅助效果。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积累法:积累在听课、讲课、研究课的过程中发现的精彩一问,让教师们首先能够分辨精彩一问,激发教师研究精彩一问的热情和信心。2、个案分析法:反复推敲名师的示范课及课题组教师自己的研讨课,研究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为什么这样问好?能不能更好?

3、文献资料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并把研究者的积累编辑成册,边积累边研究,为研究提供材料,为积累提高层次。

4、行动研究法:将积累和研究中的精彩一问应用到课堂,反思所应用的问题和方法,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问。

5、比较研究法:将同一时期不同教师的课做比较,寻找差距与不足,及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做比较,证明研究的有效性,让教师更有动力和信心。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物质准备。

(二)课题实施阶段()

1、实施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周积累一个精彩的问题,要求有问题背影(提出过程)及入选原因(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好)

(2)每月四次集中研究,包括一次名师示范课研究讨,两次课题组成员课题课研讨,一次理论总结。

(3)每月将课题组成员积累的问题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装订成册,制成校刊,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份,在第二个月对第一个月的精彩一问进行应用反思,并将反思内容以札记的形式书写于校刊笔记处。

(4)每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小结,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论文。

(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课题课展评工作。

2、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成果形成阶段()

1、将所积累的“精彩一问”进行筛选,分科分内容整理,集结成册,编著《精彩一问》

2、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二十五位参与研究的教师中,80后就占到了十八位,年轻也许意味着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相对较弱,可是,这是一支有活力,有干劲,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强烈渴望的队伍,他们可以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更快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双提升,而且,我们有像王金芝,齐艳丽,王晓斌这样的科研前辈,也有像潘明华老师这样的科研骨干,也有像孙晶,隋丽芳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

科研开题报告【第四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管理应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区域文化资源结合,是将理论化的建设赋予了活色的灵魂,使特色学校更能凸显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学校是区域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的特殊载体,特色学校也可以使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领域凝聚和创新;同时在特色学校的创办过程中又体现着区域文化资源的潜移默化,可以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办出真正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学校。因此,以区域文化资源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各方面建设,是寻求突破发展的全新探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课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为前提,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宗旨,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内化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践行幸福教育的办学行为,打造学校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结合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发挥优势的原则,既努力办出特色,又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出发、找准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体,逐步实现办学特色。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属于综合性研究,周边学校的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周边学校发展出了特色或没有特色的数量对比,再以我们学校“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校训“益物、益人、益己”的三个维度为经,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园、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幸福体艺”六个方面为纬,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内涵,并使之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和追求,从而打造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四、课题的意义

学校的发展也存在许多困惑。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部分老师对学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些学生的个性在校得不到张扬,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家庭、社会风气、网络的影响,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而感到压力重重;由于长期单调的教学工作而感到职业卷怠;由于收入的清贫而感到生活的拮据。这些因素使部分老师厌倦教师这个职业,感受不到作为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另外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推进。

综上所述,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体教师将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2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