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物理教育论文【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253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物理教育论文【优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教师教研教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数学教学需要通过正确的路径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思维方式,感受数学美等。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生活与数学、经验与探究、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同时还要厘清数学知识与数学素养的关系。

关键词:学科本质生活经验抽象素养

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命题、问题、语言、方法、思想等。教学需要通过正确的路径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以及对数学理性精神的追求等。只有这样,数学课程的价值才能得到凸显。

一、缕析:

在生活与数学、经验与探究、形象与抽象的实践把握中彰显教学的本质

缕析,析为丝缕,详细分析。有时,我们对数学的理解会悖逆数学的本质。诸如,尊重数学教育的现实,却沦落为过度实用的倾向;强调数学的双基,却异化为计算技能的崇拜和概念的机械性记忆;重视数学学习的主观经验,却遮蔽了数学的本质精神……缕析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教师的必修课。

1.生活与数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博弈体现“街头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矛盾诉求。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生活感性的成分多,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其本质是理性的。数学教学应该从生活和数学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理性的滋养和人性的关爱。

天安门、飞机、奖杯是轴对称图形吗?从生活的角度学生认为是,但是从数学的角度看,教材是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引出对称现象,再将上述物体抽去非本质的属性(如颜色、材质),呈现为平面图形;对折后,发现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里有一个从实物到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抽象过程。准确地说,实物是对称的,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再比如认识平行线的教学,在揭示平行线的特征后,出现一组欣赏图片,其中火车的轨道因为透视的原因,我们看到的笔直的轨道两边是不平行的,个中道理应该在欣赏后加以解说。严格地说,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平行”,无论列举什么例子,都有不够严密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将生活的实物看作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并不是指特定的火车轨道。所以要从本质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事物向数学原型进行提升。

生活与数学的矛盾概括起来大致有: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生活事例与数学原型、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等。数学化是数学的本质,把数学问题囿于生活的范畴容易形而下,降低学习的标准;而把数学问题囿于数学逻辑体系中去推理和验证又会形而上,不利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学习数学。合理地把握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是要掌握好生活化和数学化的度。

2.主观与客观:主观经验与客观探究反映学生认知数学的经验参与和教师教学预设的合理考虑。

数学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建构。我们不能动摇数学的客观性,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到数学的主观性。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经验。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走向主客观的结合。

例如a+b=b+a等运算律是不是方程?这是个在教师层面都有争论的问题,学生大都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不是,因为所见方程都有已知数和未知数,并且都好解。其实,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并非是方程的严格定义,仅是一种朴素描写,没有明确的外延,经不起推敲,实际上方程应是“条件等式”。因为含有未知数的恒等式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方程,就象x-x=0。

学校数学首先是去儿童化、超越儿童化的活动,是去生活化、超越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学校数学必然存在脱离儿童主观经验的可能性。但学校数学完全脱离儿童主观经验是不理性的,有可能导致学校教育的经验化和抽象化,应该注重数学理性精神和儿童主观经验的契合。

3.形象与抽象:抽象数学与形象教学反映儿童认知数学的本质特征和教学方法的合情选择。

数学是抽象的,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从形象开始并逐渐走向抽象的。从形象化审视课堂教学:数学文本是选择抽象表达还是形象展示?教学语言是选择抽象解说还是形象激活?教学手段是选择抽象隐晦还是形象直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符合儿童认知数学的特点,让抽象隐晦的数学知识在隐含数学问题的情境中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正所谓“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文以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事言之。

教学分数的意义,尽管反复强调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但学生掌握得却不尽如人意。可以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前提下,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什么可以当作单位“1”:一个苹果一块饼,一吨黄砂一克金。一班学生一排兵,一项工程一片林。

越是抽象的数学越要深入浅出地表达与解说。当然脱离抽象本义的形象教学是空虚和非本质的,离开形象教学的数学抽象则是盲目的。形象的教学方法与抽象数学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抓住数学教学本质。

二、整析:

在工具与思维、学科与文化、知识与素养的实践再认中彰显教学的本质

整析,整治,取整改与赏析之意。对于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应该运用整体思维,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与把握数学的工具性特点;体现数学核心价值的思维性特点;掌握学科数学本质的抽象性特点;人文精神关照的文化性特点;凸显以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意识、数学思维、理性精神和人文素养等。

1.区别“工具数学”与“思维数学”的关系,体现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本质的价值认同。

数学是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数学的抽象性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共性和本质,使我们可以通过抽象把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意识与应用能力。

比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从“工具数学”的角度可以先介绍量角器,把半圆等分成180等份,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角,分别在内外圈找一找不同的角,然后介绍量角的方法──两重合一看,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指度数就是角的度数,并根据0°刻度线在内外圈确定量角器的度数。从“思维数学”的角度考虑教学应该让学生弄清:是否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角(比如几个10°)去做一个简易的量角器?为什么要把量角器等分成180份?……

2.把握“学科数学”与“文化数学”的关系,体现以渗透为要素的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判断。

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包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并以概念为基础判断是否能构建概念网络图或数学图式。在掌握数学概念、认识数学符号、理解数学内涵的过程中,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用有节奏的儿歌引入,教师适时指出:这首儿歌中,有嘴,还有眼睛和腿,还要跳下水,弄得挺复杂的,我们先只研究嘴,把儿歌抽出一部分:一只青蛙一张嘴……念下去没完没了,谁有本领将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只用一句话就能表示?有学生说“几只青蛙几张嘴”,有学生说“a只青蛙a张嘴”,还有学生说“n只青蛙n张嘴”。教师适时指出:用一个小小的字母就把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张数表示得清清楚楚,看来字母的作用还真大呀!谁能把整首儿歌用一句话来表示?学生说: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教师追问:这里的n可以取哪些数?引导学生从具体中逐步抽象,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理解简约性的数学特点,感受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3.厘清“知识数学”与“素养数学”的关系,体现以发展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本质的价值提升。

“知识数学”体现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经过抽象的“非常现实的材料”。一个圆柱形水桶用什么材料制成,涂成什么颜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种圆柱形几何体的存在和它的性质。作为“教材”的数学要体现“知识数学”这一特点,更要照顾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定位于人的文化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做足精神财富的储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在心底深处铭刻数学理性精神,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科学和人文思想,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改变自我。

数学教学是一种外化促内化的手段,教师的作用体现着外化的传授,学生主体在外力的作用和引导下,把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转换和迁移,并以图式、模式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之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授,更需要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模式和经验情境,让学生悟出数学学习之道,通过数学学会思维。进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精神,学会成事成人的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方延名。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学科探究论文【第二篇】

物理学科探究论文

在物理学看来,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时它的总能并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所蕴含的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既不会自行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思想———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这一定律只规定了能量的数量关系,并没有涉及到能量的转换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解释了能量转换的基本方向。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只会做功而不消耗能量的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成的,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其中的熵不断增加,它永远没有减少的可能。最早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者是麦克斯韦,后期有许多学者试图证明这一理论的错误性,但终究还是没有成功,直到1951年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将信息论与统计物理联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证实了麦克斯韦的这一假设。这一假设中的事物交换与信息交换存在本质的区别,在事物交换中不可能出现两者共同拥有的情况,一方的增加势必导致另一方的减少,但是信息交换则不同,它不必遵循热力学定律。

可以说信息替代能源是建筑节能的基础,从布里渊的研究可以看出,信息的传递不遵循热力学定律,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在热力学允许的范围内做许多事情,例如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孤立系统中熵的增长速率,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信息替代能源。能源是有限的,但是信息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前社会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导致能源在不断减少,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增加,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如果一直纠结于物质系统,很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而用信息资源代替物质能源就难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利用信息来降低能耗的实例:出行前预先在地图上标明线路,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降低汽车的能耗;在房间安装温控设施,随时了解房间的温度可以降低取暖能耗;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设备中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的能耗。信息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同时信息在建筑节能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引起我国建筑界普遍关注的高层建筑节能问题,就是因为对建筑节能信息了解的缺乏,才导致了设计不合理现象频繁出现,忽视信息的建筑工程必然会对整个建筑造成极坏的影响。

物理学知识在建筑节能中的运用

(一)以物理手段实现太阳光照明

经医学专家研究证明,太阳光可以降低诸如忧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之类疾病产生的几率,采用物理方法将太阳光引进室内不仅可以增加晒太阳的机会,更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在没有机会到户外享受阳光的时候,采用导光管装置就能将阳光引入室内,它主要是通过物理学中的反射原理传递光线,但是光线的每一次传递都会造成能量的损失,这种导光管装置不适合长距离的光线传递。物理学家爱德曼兹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装置,这个装置的主体是一个塑料控板,控板上安装了许多由激光切割而成的镜片,这些镜片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当太阳光照射到塑料控板上时亮度便会增强,然后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许多科学家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彩色荧光塑料上,他们试图采用荧光塑料来采集阳光,这项研究的原理是:白色是由红、绿、蓝三个颜色组合而成,科学家们尝试将由这三种颜色的塑料收集到的阳光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就形成了人类生活中所需要的白色太阳光。通过这种物理手段形成的太阳光所发出的亮度相当于两个75瓦灯泡所发出的亮度。

(二)利用太阳能取暖

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取暖就必须选用热阻和吸热系数较大的材料,热阻是指材阻挡能量进行传递的能力,吸热系数是指物体本身吸取热量的能力。在传统热学工艺中这种方式较为常见,为了满足工艺需求一般使用热阻与吸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在减缓热量传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热量。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有利于节能,更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建筑选址最好是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有利于阳光的接受。建筑中的玻璃选用热阻与吸热系数较大的材料能够有效地进行能量储存,这些材料在白天吸收大量的热量,然后使用储热墙或者其他储热工具将热量储存起来,在夜间温度降低时这些储热工具便可释放出热量,增加室内温度。对于冬冷夏热地区的建筑,要组织调温,窗外应当设有可以操控的遮阳设备,夏日温度较高时这些遮阳设备可以阻挡高角度阳光的照射,冬季温度较高时这些遮阳设备又可以将低角度阳光引进室内;也可以在遮阳装置中安装双层玻璃,在冬季档有日照的时候双层玻璃的吸热作用能够提升室内温度,晚上关闭反射膜或者百叶窗,能够有效的组织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

(三)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纳米原本只是一种计量单位,当某种材料的粒径小于100nm时,它便可以称作是纳米材料。纳米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兴技术,制作具有小粒径材料的技术就是所谓的纳米技术,纳米科学是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等多种学科的聚集点,纳米材料具有体积尺寸小的特性,从而就成就了它不同于一般材料的特质,如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纳米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碱骨反应的抑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光催化效应等性质,因此采用纳米技术制作而成的混凝土具有分解有毒物质、净化空气的功效。纳米材料的其它功能能够制成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如能够进行智能报警与自我修复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能够使材料的刚度、强度、韧度等发生变化,利用这些特殊的性能就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的材料,如弹性水泥、延性水泥,抗菌陶瓷、保温隔热玻璃、抗菌塑料等具有高性能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更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有效的降低因能源消耗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四)毛细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当液体接触到具有细微裂缝的物体或者具有较小管径的细管时,就会沿着裂缝与细管上升或下降,这种现象就被称作是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是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纸张吸水、地下水沿着细缝上升等都属于毛细现象,这种现象在建筑中的应用能够解决许多难题。例如在装有空调的室内,无论是夏天的冷风还是冬天的热风都会使人感觉不舒适,这主要是由于空调吹出的“风”会带走人体的水分,从而引发脱水等“空调病”,而新型建筑中的温控装置则用水这一传热载体取代了传统建筑中的空气,这种新型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体的不适感。这一技术正是使用了毛细现象的原理,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布满了网栅,它是由一根根细小的毛细管组成,这些毛细管纵横交错形成一张网,毛细管中流通着水,冬季温度较低时发电所产生的余热使管中的热水不断流动,热水的流动使室内温度上升,发电所产生的余热又使管中的冷水不断流动,从而降低室内温度。采用毛细现象制成的制冷系统大大优于传统的制冷模式,不仅能够降低能耗,更能降低身体的不舒适感。

(五)太阳墙技术的应用

太阳墙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太阳能技术应用的一个范畴,太阳能可再生、环保、便宜等特性一直是能源研究专家观众的焦点,人们不断开发探索新的途径来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采用太阳墙空气集热器可以回收墙体的散热,解决新风的预热问题,在增强室内空气供给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节省能源。制作太阳墙主要采用镀锌钢薄板或铝制薄板,这些薄板外拥有许多褶皱和小孔,薄板的表面颜色较深,这些板材一般安装在距离建筑外墙20厘米的地方,并和建筑物顶部的遮雨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太阳墙即热系统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一个部分由室内风机与管道组成,这两大部分就构成太阳集热系统的整体。其中薄板上的褶皱主要是用来增加板材的强度,褶皱可以根据需要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形状,板材上孔洞的数量以及分布规律则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这主要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特点、所处地理位置、阳光充足程度等。冬季,空气通过板材上的孔洞进入集热墙,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汲取板材上吸收的热量,随后空腔的温度上升,空气就受到气压的作用进入沿着管道进入各个房间,为房间供暖;在夜间可以用风扇将由室内散失到空腔中的热空气重新扇回室内,这样既能为房间供暖,又能够为房间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在夏季则停止风扇的运作,室外的热空气从孔洞中进入空腔,然后又沿着空腔上端和周围的空隙流出,空气源源不断的在空腔内流动,不仅带走了室内的热量,也阻挡了热量进入室内。

物理学知识在世博馆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节能型建筑上,中国第41届上海世博会上低碳节能型场馆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场馆建设中许多技术与知识都和物理学息息相关。

(一)马德里竹屋和空气生态树

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马德里竹屋建筑材料同其它场馆的不同之处,其外墙用一层厚厚的竹窗进行覆盖,竹窗由纵横交织的竹子编制,在空气清新的早晨将竹窗打开既可以更新室内的空气又能降低温度,在中午将竹窗关上能够抵挡热量的进入但又不会闭塞阻挡室内的空气流通,竹子由于其空心的特质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与保温效果。空气生态树整体是由钢铁构建而成,其外观为十边形,整个场馆的直径为12米,空气生态树内部安装有可以自动开合的百叶窗与直径为7米的大型“引风机”,建筑物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整个建筑可以实现能源自给,不必消耗额外的能源。生态树外围用黑色遮阳网遮挡阳光,虽然白色遮阳网能有有效地反射太阳光,但由于遮阳网表面不平整,太阳光在其表面会形成漫反射,白色遮阳网不利于散热,而黑色遮阳网则能吸收太阳光,同时遮阳网的结构又能有效阻挡热量的扩散。

(二)伦敦零碳馆

伦敦零碳馆最为特别的就是安装在建筑物顶端的可以自由转动的风帽,由于夏天上海的温度较高,空气很难进入室内,风帽的自由转动就能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场馆中。另外工作人员将黄浦江底层的`水通过管道引入场馆下方,底层的江水温度较低,用于对空气降温再好不过,由风帽采集而来的新鲜空气经过江水的降温后就被输入场馆中。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会使人感到沉闷,经过江水冷却后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会液化,空气湿度相对较低。零碳馆还采用了许多技术用于节能减排:屋顶铺设的太阳能电池与热水器能够有效的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供给室内的能量需求;场馆玻璃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不仅能够增加室内的光亮度,又能为室内提供必要的电能;场馆外墙上涂有荧光材料,白天墙壁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其储存起来,到了夜间就能发出光亮用于照明。这些节能技术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上,诸如太阳能电池、荧光涂料等能够有效降低场馆的能源消耗。

(三)汉堡之家馆

汉堡之家馆外形就如同是四个打开的抽屉,这个场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够不消耗任何的能源而使场馆的温度永远维持在25℃左右。汉堡之家之所以具备如此生气的功能主要就在于其建筑中使用热传递与新能源。汉堡馆的朝向同一般建筑物有很大区别,它的整体设计是坐北朝南。设计师为了扩大北面墙体的面积,将北边一大部分墙体向抽屉一样向外延伸,而南向则采用了百叶窗与遮阳网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场馆内的光亮程度,又能有效地避免阳光直射,减少场馆的受热面积。汉堡馆的墙体有三层结构组成,其中设有很好的保温层,能够有效地阻挡室外的热量进入场馆内部;汉堡馆的每一块玻璃都是双层结构,其中充满了惰性气体,不仅能够进行保温,同时还能有效地隔绝室外噪音;汉堡馆只要能量来源就是太阳能和地热,地热所采用的就是地下水冬暖夏凉的原理,冬季温暖的地下水能够给场馆供暖,夏季凉爽的地下水又能降低室内温度,而其中地下水的抽取与输送则完全有场馆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提供。汉堡馆拥有完整的能源系统,完全不需要额外供电。

(四)新加坡馆

新加坡馆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场馆表面拥有许多开缝,这些开缝朝着不同方向延伸,场馆顶端一个横向的360度的大口子特别显眼。新加坡馆整体向内倾斜,下方的阴影带中不仅设有水池还有绿色植被,风从场馆上方的大口子吹入场馆内部,场馆顶端的空气流通速度同场馆内部形成极大的反差,由物理学知识可以知道空气流动迅速的地方具有较大的压强,这样场馆内部的热空气就从顶端的口子流向室外,而场馆外部的空气则经过阴影带流入场馆;空气流经阴影带时会使得阴影带中水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而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场馆内部的热量就这样被阴影带降低,所以场馆内部即使没有开设空调也可以很凉爽。

总结

在中国的能源消耗排行榜中,建筑耗能位居榜首,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剧,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总共有16-20亿平方米,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的综合,这些建筑物95%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且建筑单位面积的能耗差不多是发达国家能耗的三倍。在这种形式下,相关部门迫切需要采取必要手段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以低能耗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建筑与物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学的理论与思想基本上都来源于物理学知识,物理科学在环保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20中国世博会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世博会建筑的核心思想就是低碳、低能耗,而物理知识的应用恰恰就帮助其实现了这一目标,相信物理技术在今后势必会更多的应用与建筑节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物理学科教学评课稿【第三篇】

付泽义蓝维才老师的这节课是在物理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一节新授课,教学内容是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七章。

一、教师素质好,教学氛围和谐、积极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楚、流畅、幽默。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说通俗点简直不象是老师,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兄长)。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富有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巧妙激趣)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为家里新买的电器买电线的真实情景导入新课,并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么简单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爱好中。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大胆尝试,探究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学生活动高潮)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比如: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分组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个小组间的评选等。设计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到最后学生自主地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实验结论和由学生自己对实验结论的综合总结。“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都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师大胆创新,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展示教学能力)比如,教师用来让学生比较铁丝和铜丝,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师自行构思设计的温度对电阻影响实验:取用生活中的废弃的日光灯灯丝作为实验材料,做的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也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启迪:让他们知道科学探究并不是神秘和不可及的,他们也可以做的

4、作业的设计精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突破学科本位,延伸课堂教学)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给家里新买的空调配置电线。超越了学科的本位理念,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有探索的道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备从说明书、广告、图书馆、因特网等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和运用知识的空间,也就是让物理走向社会。

5、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开阔的地带。体现学生主体和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爱好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6、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提醒学生注重用电的安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评选“电学之星”----向学生赠予关于“神舟5号”和“航天人事迹”的杂志等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报效祖国!四、教学建议。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探究者和研究者。蓝维才老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方法、育人理念的探究者和研究者。

物理教学论文【第四篇】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

教学方法一直是大家研究的,各位,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关于物理教学论文,欢迎各位借鉴哦!

关于物理教学论文

摘 要: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美感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教学实践表明,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除了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注意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以期使其物理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 物理素质 创造力培养

素质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品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物理素质教育。

一、在物理学科中应注意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冲动与好奇,是科学发现和探究的开端,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一扇扇科学的大门,而学生则天生具有这种情感和品质。所有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快乐和喜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思维过程的基础上的,这种自身情感体验是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情感之一。人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可以造就自己的客观、公正、科学、无私的情感,因为任何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要求人具有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学习和研究物理这门学科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也正是进一步培养情感品质的过程。

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恐惧、胆怯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

二、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高中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开拓思维领域,非常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更加严密,具有公理化逻辑体系,对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高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已从初中时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并逐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思维逐步趋向成熟,可塑性逐步变小。因此,在高中初期阶段,教师应对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地认识,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

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的。比如,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方法。比如,油罐车后面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尾巴呢?在干燥的季节里,在黑暗中我们把化纤衣服脱下来,通常会看到火星闪烁,这究竟是什么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四、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梯度和不同层次,开展内分层次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问题的内容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回答。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中,其目标并不是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是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培养、开发、形成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教育目标来看,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专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从当前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且遗留问题众多,就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说,物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和妥善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基础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基础知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开发、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熟”才能运用“活”。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二)“智商”与“情商”的关系。由于我国传统和国情所致,一般都非常推崇早期智力开发。如教幼儿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等。有一种错觉,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早期教育,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相挂钩。实际上,一味地加压加量的所谓“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囫囵吞枣”或“学多悟少”的负重。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创造力与智力并不完全成正比。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除了其高智商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商。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不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忽视创造性的挖掘、开发和发展,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高分底能”。

总之,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开发,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上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物理教研总结【第五篇】

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围绕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年”的目标展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与规范化,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修养,积累教研成果,提高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课型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规范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教研组活动做到常态化。双周五上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活动有计划,精心准备,活动有记录,力求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如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论文交流、出题解题、专题研讨、校本教研等),富有成效。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理论学习定内容,定时间。本学期主要学习书目有《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效应》《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艺术》等,以自学与集体学习交流相结合,力争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为教学工作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经过新教材和课改理念的学习,结合新教材的使用,明确新的教学理念,按照新的教学理念上课。在教学中,不单单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意学生素质的培养,关注并研究怎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积极、热情地学习的乐园,交流合作,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有效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学习习惯,注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本学期教研组的专题为《几何画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全组老师共同参与,学习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应用。并逐步掌握使用技巧。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评议、交流各人的研究体会,再形成了组内的研究报告。

加强备课组建设,发挥集体的力量。各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推磨听课,并做到集体备课的常态化。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记录,充分发挥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同时加强日常的交流与讨论。各年级均采用自编导学案,在备课中应充分研究我校学生的学情,体现分层次、可选择的特点,各位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复备,力求最隹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各备课组针对本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高一继续突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物理学习基本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物理,指导他们怎样学习物理;高二以会考为目标,突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继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高三年级面向高考,突出能力与思维方法的提升。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能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猜想、实验、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课改理念及教学评价的学习,教师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重视过程的教学,并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现物理过程;运用学生分析讨论的方法。普遍加强物理过程的教学。

按物理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本学期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年”的活动要求,高一年级活动主题为“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高二活动主题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与物理教学的整合”,高三活动主题为“复习课上的讲练结合”。围绕组内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教学常规按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实验的具体规范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重点加强对物理作业的指导,强调物理解题过程,思路清晰、书写格式规范,做好章节过关题,这是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过程。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DIs系统。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通过课件展示物理过程,使教学更直观;运用课件,使得物理现象更带有趣味性。

搞好高考复习及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工作。本学期高二、高三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检验,通过研究江苏20xx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的目标,同时广泛收集最新的信息,在复习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加强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优化复习效果,同时注意对学生应试心理的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年高考也得了新突破。

本学期完成了本教材《力学与生活》,《电磁学与生活》,《近代物理与生活》修定印刷工作。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及所在地区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体现切合学生特点、充分联系实际的校本教材特色,并且各年级都是开设了校本教学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25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