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教学范例(实用3篇)
【导言】此例“片段教学范例(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片段教学1
聚焦老汉,品悟党支部书记形象。
1.毕竟逃生是一种本能,但你们注意到没有,一个人是个例外,是谁?――党支部书记,文中的老汉,他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做出了抉择,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老汉。
2.关注老汉
(1)师:读读这些文字,老汉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老汉在洪水中就像一座山。
师:在惊慌失措的人们面前,老汉就像一座山。板书:一座山
(2)再读第7~13段,哪些字词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就像一座山?用笔圈出来。
生:一个站字,村民们是跑的,老汉是站的,所以老汉像一座山。
师: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老汉站的位置?
生: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齐读告诉大家。
师:在木桥前,水已经没过腿了,此时老汉可以自己先跑过木桥,一走了之,可老汉却像一座山一样站着。如果让你在“站”前加一个词,你认为什么词能表示当时的情况?
生1:镇定地、临危不惧地。
生2:艰难地。
师:为什么?
生:洪水冲来时,很容易被冲倒。
师:尽管很艰难,但老汉仍站在那里,他站得像一座山。
生:我还从他沙哑的喊话中感觉出他的声音像山一样坚定。
生:还有盯这个字。让我感觉他盯得眼神很坚定,就像一座山。
师:盯着谁?这除了是一种坚定的目光,你觉得这种眼神还应该是怎样的?
生:盯得是乱哄哄的人们。眼神是严肃的。
师:他不说话,此时老汉的内心会像他外表一样冷静吗?
(3)播放洪水录像,叙述:眼前是咆哮的洪水,仿佛要吞没一切,还有一百多个慌张的村民,可眼前只有一座仅有的、窄窄的木桥,你知道老汉在担心什么?
生1:万一桥断了怎么办?
生2:木桥会不会塌掉。
生3:担心那么多人会牺牲。
师:换一个词吧,失去生命。老汉在担心一百多人的生命,桥会不会垮?
生:这样一窝蜂地拥过来,会不会被挤下去?
师:老汉把所有的忧虑和责任都担了下来,他把这份责任和忧虑化成了沙哑的嗓音,所以老汉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生:我觉得应该读得果断一点,坚定一点。
师:还应该怎样?
生:响亮一点。
师:对!此时,你们就是如山一般站着的老汉,狂风暴雨中,你们在指挥着,齐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就在这声音的指挥下,这一百多号人――安全撤退。”
(这一环节中,通过抓住“站”“盯”等重点词,体会老汉作为共产党员的坚定和执著,一位山一样高大的党员形象在学生心中“站”了起来。同时让孩子们能够顺利地把“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当后面”这句话朗读到位。但是我发现这样的环节下来后,还是有很多孩子不能完全明白感悟到这句话的分量,也不能把它朗读得到位,可能是学生的认知、生活经历都很不同吧!于是我就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有些环节进行了更改。)
聚焦老汉,品悟党支部书记形象。
1.毕竟逃生是一种本能,但你们注意到没有,一个人是个例外,是谁?――党支部书记,文中的――老汉,他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做出了抉择,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老汉。
2.关注老汉
(1)师:读读这些文字,老汉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
板书:一座山。
(2)再读第7~13段,哪些字词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就像一座山?用笔圈出来。
A.一个站字,村民们是跑的,老汉是站的,所以老汉像一座山。
B.还有盯这个字。让我感觉他盯得眼神很坚定,就像一座山。
C.老汉把所有的忧虑和责任都担了下来,他把这份责任和忧虑化成了沙哑的嗓音,所以老汉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3)播放洪水录像,叙述:眼前是咆哮的洪水,仿佛要吞没一切,还有一百多个慌张的村民,可眼前只有一座仅有的、窄窄的木桥,你知道老汉在担心什么?
师:那么你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师:那么你觉得老师应该把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怎么换?
比对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我把录像地观看换到了“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站后边。”让孩子能在情感的带动下,先把老汉这种“站、盯”到最后的“喊话”,这样情感逐步逐步地递升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后。再让孩子观看洪水的录像,使得孩子这种认知不仅仅停留在书中老汉的境地上,而是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洪水的猛烈、老汉的这种光辉的形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3篇片段教学范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片段教学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片段教学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片段;有效指导
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最惧怕的莫过于作文。要解决学生作文写作问题,需要在平时加强片段作文的训练,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并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片段作文的含义
片段作文也叫“小作文”、片段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大作文”相对而言,它既是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篇章训练的基础。它侧重于局部、某一单项的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写一个场面、写人物外貌神态、写对话、写心理活动、写行为动作、写景、状物、写开头或结尾等等。
二、片段作文的作用
(1)片段训练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有利于基本功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写作能力教弱的同学而言,能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迅速入手,进而提高能力,学会写作整篇作文;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这一种方式又可以继续强化其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总结自己某一方面的经验。
(2)它可以积累生活素材和写作题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他还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平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并通过不断的练笔将素材积累起来,到写整篇文章时就可以信手拈来,落笔成文。
(3)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片段训练难度低,不求全,要求单一,容易写,又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这可以使全班同学、特别是作文水平中下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
三、片段训练的运用
(1)可以在作文训练课中进行。一般来说小学语文作文专题训练都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一定篇幅的文章,作文训练课时间有限,教师分析已经写作过的1篇文章,再根据写作专题训练中的知识短文、写作例题作些分析,再想让学生当堂完成1篇作文的写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片段训练就可以起到弥补作用,它可以结合本次写作重点当堂要求、当堂完成、当堂评议。
(2)片段训练还可以在1篇课文学完以后进行。如教学《丰碑》一文以后,马上引导学生参考文章写景的方法,回想自己看到的景致,用一二句话给大家描绘一下。在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再有意请了四位程度不一的学生来讲。精彩的,让大家分析其精彩之处;平淡的,让大家给他想想解决的办法――――随后,将这一片段写作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下去,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3)片段训练也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把作文融化在阅读之中,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既可以深入了解原文,又可模仿范文,把读到的好词好句及时巩固下来,并运用到片段中去。如学习了《慈母情深》一文时,读完了第三自然段后,细致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中所体现的深挚的母爱深深打动了学生,于是,马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亲人,是否能够回想起类似的能体现深挚的爱的场面,稍作提示,学生们很快就纷纷说了起来,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让大家感动甚至让大家惊讶。适当的讨论之后,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将那一个个故事写下来。写作时,大多数学生觉得十分轻松,有话可说。
四、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自信。“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1篇作文上的总批。对一位当时还是小学生的茅盾如此高的赞语,那位老师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肯定自己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片段作文写作,因为难度较低,更易于找出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适当的鼓励、赞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可以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2)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多样,但现在作文写作常常脱离学生现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片段训练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谈学校食堂或是谈邻居矛盾,谈来校的道路或是村边的河流,谈周杰伦或是,这些都是学生有话可说甚至是想说、要说的;如果预先考虑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较为陌生,就需要预先让学生作些准备,以防止课堂上冷场或是只有几个人唱主角。
片段教学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有深层次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同时,语文阅读教学中片段训练很重要,它是在对课文及所选取的课外读物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理清内部相互关系,撷取文章的精髓部分,进行品读、质疑、探究、感悟、体验、创造、积累,产生情感的激荡,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片断训练的目的
阅读教学片断训练旨在加强语文读物中重点和精彩片断的指导,从大量语言材料中选出最重要、本质的部分,并把它们集中起来,挑出文章精华,汲取语言精髓,引导学生赏析语言,领悟深邃的思想,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试着去运用,加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片断训练的内容
我们所指的片段指教材和所选取的课外读物中情文并茂的精彩和重点片断或语言优美,或刻画细腻,或构思巧妙,或内容精要,或意趣横生,或动人心魄,或意蕴深刻,或引人思索……片断训练是指1篇文章中精彩和重点片断训练,与篇的训练相对而言。片断训练要注意的是:对精彩和重点片断进行训练时并不是对其他段落置之不顾,只是不像对精彩片断那样反复咀嚼、细细品味。
三、片断训练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循环对话的过程,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学会阅读,自主选择精彩、重点片断,自读自悟,得到积极而丰富的体验,并能恰当地自我评价,做出自我反馈,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实践性原则:教学时,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的运用和实践,才有利于学生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3.灵活性原则:语文读物体裁多样,内容更是千变万化,片断训练时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找准最佳训练突破口。训练方法要讲求灵活多样性,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4.激励性原则:外部激励的适当运用能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坚持学习;运用激励的方法,可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的同时,拥有成功的机会,体会到学习之乐。
四、片断训练的方法
(一)摘取片断
教会学生摘取片断是片断训练的首要问题,摘取片断要注意“实、准、精”三个特点。
1.实:摘取片断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语文教材实际。
2. 准:摘取片断要准确无误。
3.精:摘取的是优美的、关键的、精彩的内容——文章之精华;片断精彩又有相对独立性;摘取内容尽量少而精,又要防止断章取义。
(二)学习和积累片断
“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学习任何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更要注意语言的吸收和储存。储存、积累语言是发展语言的基础。读、述、背不仅可以吸收、积累语言,还可以深刻地理解、感悟、体验和学习运用语言,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
1.读:即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为主,以略读和快读补充,在教学中三者应综合应用。片断训练也遵循这一规律,先快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略读找出文章重点,再精读所选精彩片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以至于成诵,学生把课文读得烂熟于心,琅琅上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将如园田之菜——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1)诵读品味。“文章不是无情物”,对那些语言优美、刻画细腻、感情浓厚、富有魅力的片断,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对重点词句进行评、议、赏,教师做恰当的点拨,再有目的地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通过读、说、评、诵去感知语言的优美,揣摩品味作品的艺术境界,培养语感,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并从大量积累中掌握方法,领悟规律,学会运用。
(2)默读咀嚼。默读咀嚼法,就是抓住重点片断,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深入思考,细细体味。起始阶段速度慢一些,随着实践增多,技能熟练,速度可逐步加快。
(3)逻辑引读。逻辑引读法方法多样,有提示式、插问式、填词式等。采用此法,能使师生从繁琐的问和重复的讲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能比较容易抓住片断内容思路,有助于理解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引语要反复推敲,要简短、紧凑,把握好节奏。
(4)欣赏诱读。音乐可以渲染作品的环境气氛,烘托主人公在此时此景之中的心情,强化作品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声、画、文并茂,动静相融。课文中重点、精彩片断往往附有图片、投影、录像等,教学精彩片断或指导朗读时,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2.背:即精彩片断、重点片断背诵。宋代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对小学生来说,背诵的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它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记忆力,更有助于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学习写作方法。因此,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学习语言必须记忆,必须背诵,不记不背学不好语言,这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童年时代的记忆是宝贵的,只要熟练地把学到的精彩片断背诵下来,录入脑库,学生终生都会受益。
3.加小标题:给所摘取并读、述、背过的片断加上小标题,文题对照,加深理解。方法有:中心字、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摘录或归纳等。
4.摘录:每位学生备有一本精彩片断摘录本,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称,抄录和剪贴精妙语段,据文配画,加以美化,促进对原文的理解。并定期加以展览,以调动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