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美术论文【实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传统工艺美术论文【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工艺美术专业论文【第一篇】
产业发展趋向
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掘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做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传承,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根本。世界各国的工艺美术异彩纷呈,各具优势。借鉴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优秀部分,吸收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美术才能有新的发展。借鉴,是甘肃工艺美术发展的途径。艺术不应该仅仅是美术馆的展示,而应该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工艺美术的起源就是日常生活器物。以前皇家专用的贵重器具现在也可以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居装饰。亲民,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文化不竭的动力。工艺美术大师们在求异引导的前提下,发现艺术发展的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通过对当代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创作出新的工艺美术作品。创新,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发展
1高校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我国高校早期就建立了以工艺美术为主的教学研方向。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图案系中独立出来,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所工艺美术最高学府的成立,并成为全国第一所综合性、多专业的工艺美术本科院校。随后,全国地方性艺术院校纷纷相继设立了工艺美术系科或专业,同时我国还相继建立了一批中等工艺美术专科和技工学校,形成了高等美术院校教育、中等工艺美术学校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工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体专业方向有陶瓷、染织、漆艺、装潢等等。而艺术设计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出现了“艺术设计学”的称谓,这期间全国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思想上开始向“艺术设计”靠拢,并纷纷将学科更名为艺术设计。甘肃省各大专院校中有几十所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2.1工艺美术与教学
在教学方面,高校中开设工艺美术相关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民间美术、装饰美工、图案、漆画、染织、壁毯编制、雕塑、篆刻、堆绣与壁画、陶艺等,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唐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透视学、艺术概论、藏族宗教发展史、藏族美术史、艺术解剖学、藏族民俗、藏族历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藏族图案、工笔重彩人物、工笔花鸟、唐卡线描、唐卡构图学、藏画色彩、堆绣与壁画、藏传佛教神像体系。学生系统地学习藏族绘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藏传绘画的优秀传统,掌握唐卡艺术特有的造型规律、审美特点、表现技法,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段,较熟练地运用藏传绘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具备本专业创作与设计的基本素质。为甘肃省以及周边藏传佛教地区的绘画、工艺美术的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后备力量。
2.2工艺美术与科研
近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科研成果的获奖数量再次表明:高校的科研力量已经占据了国内科研领域的半壁江山,在工艺美术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对艺术类专项基金资助下,甘肃省各高校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田卫戈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民俗艺术资源及发展项目评估体系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管兰生主持完成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民俗艺术素质教育研究”;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玲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区域美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专项研究,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和高校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报告分析、研究成果转化等高层次的专业指导。近年来甘肃省各类艺术设计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大力开展工作室教学已成为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许多院校改革的步伐很大,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院教学系统建制以系部为单位,下设教学工作室。一般分为准工作室制、完全工作室制、模拟工作室制三种。准工作室制是指,在大学一、二年级时,由各专业系部统一安排学习专业基础课程。
从大三后开始进入工作室,由工作室组织专业设计教学,直至毕业。完全工作室制是指,学生入校后,大一的基础教育即开始选课学习,从大二选择进入一个工作室,直至毕业。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工作室主持人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模拟工作室制是指,学院的所有教室都赋予工作室的概念。将课堂模拟成为设计工作室,大量使用模拟项目教学法,课堂上的教师不再只是讲授理论,而是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和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扎染艺术工作室为例。工作室负责人管兰生,专业从事民间美术理论研究、扎染艺术研究与制作。工作室由教师牵头参与实际的创作活动,为学生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使学生能尽快的适应社会,也可以使教学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为学校、社会带来效益。
2.3工艺美术与专业竞赛
高校教学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加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参与比赛,激发教师、学生的兴趣,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师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参加专业竞赛,师生在方案论证、系统设计、新材料应用、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参与竞赛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将师生的创意、创新点融入到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造型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甚至在图案纹样、图形创意等很多细节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3发展趋势
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高校工艺美术的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工艺美术发展和高等教育 差异网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用科研实践培养拔尖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加强分类指导和有组织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高校在国家工艺美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协调持续发展。高校工艺美术研究要面向产业建设主战场、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这根红线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战略重点和中心任务,随着国内外工艺美术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提高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创新能力
1创新团队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根据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技术专长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各项因素,以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研发科学技术为内容的学术组织。甘肃各大专院校中,以建立健全产学研团队作为发展核心。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拥有较强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包括教授五名、副教授八名、讲师三十二名、高级工程师以名、博士两名、硕士三十一名、在读博士两名、在读硕士七名,平均年龄不足40岁,是一个活力充沛的教学科研团队。坚实的学术背景、浓厚的科研气氛,使得团队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团队成员教师,在科技创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和原动力。学院成立以管兰生教授为带头人的专项教学与科研团队,研究传统艺术与创新。其中管兰生负责民间美术以扎染艺术和民间手工艺为主要研究和创作方向;成员梁艳负责工艺美术以掐丝漆艺葫芦工艺品为主要研究和创新方向等。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社科项目申报、调研报告、专业竞赛、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呈现,将研究成果直接面向社会,对甘肃省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2创新平台
开放和交流是师生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信息的重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国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建立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合作研究的运作机制,拓宽教学研的学术平台。创新人才培养,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并通过引进科研创新人员,建立健全团队专业组成,提高团队整体教学研素质。
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学院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央美院靳尚谊教授、俄罗斯列德涅夫•瓦教授和瓦西里耶娃•阿博士、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孙焱和罗伯特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奚传绩教授、《中国美术教育》副主编崔卫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院长、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吉晓民院长、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崔毅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尧伊教授、香港职专设计学院考察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学院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学研究会、甘肃省文史馆等多个国内学术机构和组织的重要成员单位和理事单位,为学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3创新环境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环境的硬件设施,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点。甘肃省高校近几年在优化配置利于教学研衔接、配置效率优先、服务同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步建立起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科技创新新政策、新机制等是科技创新环境的软件条件,是发挥支撑创新能力的各种资源运行效率的保证。甘肃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已逐步搭建起创新合作、创新协作平台,实现创新共赢,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工艺美术专业论文【第二篇】
In this paper, outstanding course building for practice
of “Ceramic Model Design” (Major of Arts and Crafts
(Direction: Glass and Ceramic Design) 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so as to
probe into effectiveness and experience of Arts and Crafts
Teaching Mode Reform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一、高校工艺美术专业陶瓷设计教学模式与就业的现状
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陶瓷设计教育中,造型设计是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大学都没有造型设计方面的专业教师。陶瓷造型设计课程作为陶瓷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却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还是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老套与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脱离社会实际需要。
因此,我们需要对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以及直接能为企业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二、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采用当前国际知名大学普遍采用的模式,设立30%的专职教师和70%的外聘教师结构,聘请工艺美术行业内的工艺美术大师、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他们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精湛技艺,亲自示范操作并手把手辅导学生,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同时,鼓励外聘专家参与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完成科研项目。
另外,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构建青年教师“自我哺育”机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强化提高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能力,实现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应岗位要求的目标。如: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建立一条使青年教师能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回到课堂的渠道;支持青年教师不断开展科研活动。将青年教师纳入科研团队,为其搭建平台,提升科研能力;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和会议,鼓励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使青年教师逐步成为业界突出人才;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作品创作,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要求青年教师协助专家上课,做好授课准备和服务,参与教学工作,共同备课,并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定期举行教学阶段研讨会;从在职青年教师中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完善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使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以《陶瓷造型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负责人是一位在陶瓷艺术设计领域极具影响力与号召力,同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陶瓷企业管理能力的教授。课程主讲教师是来自国内艺术院校教授陶瓷造型设计的3位教授,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单位都是陶瓷学科的骨干教师。课程辅导主要由本专业青年教师组成。在本教师队伍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教辅1人,3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有企业管理与创办工作经历,3人为外聘兼职教师,现已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学课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另外,该教学团队每学期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分别对《陶瓷造型设计》课程大纲、教学内容、课程重点与难点进行探讨,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以便在教学中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与优势,从整体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工艺美术专业工作室的建设
工艺美术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教学离不开工作室,因此专业学习着重以工作室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生对工艺技能的掌握,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在我们的教改过程中强调将教学工作室建设成浓缩的小型工厂或工坊。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工作室的投入,目前使用空间达到三百多平米,可容纳三个班级90个人同时上课。另有研究工作室、柴窑工作室共九百多平米,形成一个设备齐全的集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工作室。
以陶瓷工作室为例,该区域划分为瓷土配制区、拉坯成型区、现代陶艺制作区、陶瓷彩绘区、陶瓷窑炉烧成区。在工作室,学生可以了解陶瓷的各种制作方法和工艺手段,从胎釉的工艺配方实验到拉坯、捏塑、泥条、泥板、注浆,经晾干、修坯、干燥、上釉、釉下和釉上彩绘、烧成工艺等。在《陶瓷造型设计》课程中,从创意制图、效果模型制作、工作模成型、粘接洗水、素烧到高温烧成等几十道工序均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为了提高工作室的利用率,除了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外,工作室还面向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学年课时达到188节。
3、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探索
1)、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随着工艺美术工作室硬件建设趋于完善,各个工艺流程都能够在工作室中完成。因此,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依据主要工艺流程或环节来设置的。如陶瓷设计方向课程设置:
一年级主要课程有:拉坯训练、抽象形体造型、工艺基础等;
二年级主要课程有:经典造型临摹、国外套具造型临摹、陶瓷工艺学、陶瓷釉上装饰、陶瓷釉下装饰等;
三年级主要课程有:现代陶艺制作、综合装饰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创作等;
四年级主要课程有:毕业设计效果图表达、效果图与效果模型制作、制作工艺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大循环。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帮助会直接产生影响,同时四个专业课程老师可互相交流,不同课程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交叉影响。另外,本专业课程实施单元制集中教学,即把课时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使课程增强了连贯性,又在短时间内集中解决多种问题,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工作室如同工厂的缩影,按工艺流程设置教学流程,同学们不但可以全面了解整个专业的实践操作流程,重要的是通过四年的实践学习,能掌握各种专业技术,毕业后能直接与社会接轨,可以独立创业,开办个人艺术工作室;也可以进入设计公司,迅速在某一设计岗位独挡一面。
2)、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a、不断整合和调整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关注最新的陶瓷玻璃的设计资讯和发展趋势。
b、强调系统知识框架下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专家学者的理论传授和专题讨论,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模式,体现了信息化特征。实践课程在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以及到企业参观、实习,形成设计作业与产业生产挂钩的教学新模式。
以《陶瓷造型设计》课程为例,主讲教师主要从各个历史时期世界经典的陶瓷造型设计产品出发,讲授陶瓷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规律,提出设计课题作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陶瓷设计图纸的绘制以及效果图的制作,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讨论、报告和总结等。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课下进行市场调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学即用。在实践方面采取教师示范和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熟练掌握陶瓷造型制作的工艺流程。对于一些优秀作业,利用教学团队的社会资源,与企业生产相结合进行投产推广。
c、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创作不局限在课堂。采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的操作中得到锻炼,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等。
3)、健全的教学管理流程
课前准备:提前一个月联系任课教师给予充分备课时间和准备上课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开课前两周为兼职教师预定机票与住宿。
初期规划: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指定专职教师迎接外聘老师,并简要介绍学校上课的规章制度,如考勤等细则。
中期检查:当课程进行过半,专业负责人会了解课程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实施情况,如果发现有偏离教学目标或没有达到预定教学效果的情况,会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以确保整个课程的教学水准。
后期成果:课程结束后,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会观摩学生课程作品,检查作品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任课教师做沟通。
4)注重产学研有效结合
本专业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与社会资源,形成企业、工作室、项目制相结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项目。工作室与项目制之间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潜能,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分为造型、拉坯、装饰、玻璃工艺四大方向,为学生提供校内、外良好的实习环境,完成从创作到成品的一体化进程。
三、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的成果与经验
工艺美术专业“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筹划于2008年9月,并于2012年8月完成工作室的硬件改造,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13年7月,国内高校首个无烟柴窑投入教学使用,强调传统制陶工艺与现代设计思想的有机结合。基于该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本专业《陶瓷造型设计》课程被评为“2011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1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并获得“2014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项目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形成了完整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拥有完善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及教案,教学方法灵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本专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个人艺术素养,重视传统知识与技术、专业技能与创作经验的传授,使学生能适应工作、生产、社会的需求,将设计教育与时尚创意产业挂钩,在继承传统与发展产业的同时,推动中国的陶瓷产业进入新阶段。
传统工艺美术论文【第三篇】
一
英国人威廉·莫里斯领导“工艺美术运动”的本意是“手工艺的复兴”,最终却衍变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开端:柳宗悦倡导的日本民艺运动,更多地带来了手工艺品的量化;德国工业联盟和包豪斯所追求的“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未完的命题。工艺美术作为黑格尔所说的“次要艺术”,在机械文明和城市化进程中,似乎很难通过其“亲切温润之美”,“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
几千年来,历代能工巧匠及其匠心独运的传统工艺大多依靠师徒口传,工艺美术作为延续文化记忆和文化想象的造物形式,对它的理论研究不但在当今学术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向,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发挥出其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呈现的价值和尊严,也就更难以被推动为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艺术本原的思考。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作为延续历史最长的一种民族艺术与文化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理论求解的复杂性也是其他艺术领域所无法相比的。
虽然我们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传统积累丰富,但与积淀丰厚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相比,理论研究仍然显得单薄,甚至对于工艺和设计的理论区分都存在着解释的模糊性,对于理论的失语,杭间教授在《手工艺的“新美学”释义》一文中指出:“当代主流社会强调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属性,这样做本质上是片面和‘功利’的,因此传承人被宣布保护后接下来如何做,无人知晓。”在如此的设问之下,杭间教授进一步指出了“强调微观的、实证的、调查的、小中见大的研究”对工艺美术研究的重要性。
更有研究者认为,传统工艺美术更加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和条件,并遗憾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对传媒、影视、动画等已然市场化的艺术门类的青睐。我们可以认为,工艺美术作为活着的传统既被认为和国家、地域、族群的文化表象形式有关,又可能是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的得已建构的文化产品。即使如此,笔者仍然认为,虽然理解社会的现代性,物质文化与都市消费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侧面,但是与贴近实务的业界前沿问题的解决相比,完成中国工艺美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在理论方面的建设显然更为重要。相对于设计美学研究的“高空作业”和工艺美术研究的“在地生根”,我们也许更需要一种“在路上”的行走方式。
二
实际上,我国的工艺美术研究领域除了关注其艺术本体的艺术学研究范式之外,也出现了将工艺美术视其为子系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文化人类学对艺术学、民俗学包括工艺美术等相关领域的辐射,最终促成了路径指向不同但却可以同归一途的“艺术人类学”生成。复旦大学郑元者教授在其《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一文中指出:“事实上,从史前艺术演化至今,人类艺术总是与特定的生活状况,生活经验、生命感受和生存理解直接相关,从而在最大的情境性上呈现出复杂的观念、动机,目的和行为,表达多维的功能和价值意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原在性东西的思考,发现其原初意义的审美品格和文化符号背后的隐喻,是工艺美术研究应该承担的责任。工艺美术应该成为大工业时代背景下探索人与社会,传统以及未来之间关系的中介物。工艺美术的时代价值不应该只关注艺术品和其现象本身,不应该为工艺而工艺,而应当关注其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并通过对艺术品、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各种艺术实践、审美活动的民族志描述,进而探讨或揭示其中蕴含着的文化意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艺术人人类学在包括传统和现代工艺美术在内的诸多专题领域,均相继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其文本框架不是古典人类学的模型,而是现代人类学的哲学进路。不是对“小型社会”的艺术现象的基本描述,而是对艺术与人类存在关系进行的思辨与阐释。从当代人类学的视角激活工艺美术研究,让工艺美术成为“流动的水”,同时让工艺美术研究进驻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平台,从而促成学科间的交叉互渗,增强各自的伸展活性。
工艺美术的艺术人类学方法研究,不仅仅意味着研究者身处研究对象的实体空间,更意味着精神性的“在场”。在研究方法上,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以实证性的田野工作为基础来展开,强调艺术活动及艺术品生产过程的个案及其具体细节的重要性。这种集考证、归纳与文化阐述为一体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实证主义艺术学研究将艺术活动量表化以及忽视艺术创作内在体验的研究倾向,以富含活性的观点考察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并从工艺美术资料中获得关系到民族大文化的历史信息,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再生。
工艺美术专业论文【第四篇】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从事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以下统称“工艺美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浙人专〔2005〕108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评审条件。
一、正常申报条件
申报工艺美术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2、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工艺美术工作2年以上。
3、获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后,从事助理工艺美术师工作2年以上。
4、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后,从事助理工艺美术师工作4年以上。
5、获得双学士学位从事工艺美术工作4年以上。
二、破格申报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助理工艺美术师4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助理工艺美术师不满4年,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2项者,可以破格申报工艺美术职务任职资格。
1、市(厅)级二等以上本行业获奖作品或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2、获市(厅)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者(不含协会、团体授予的称号);或属市(厅)级拔尖人才。
3、独创或作为主要助手参加设计制作的作品在省级以上正式的展览评比、专业竞赛中获得大奖(金奖、银奖、一等奖、二等奖)(含宁波市级金奖、一等奖)。
4、独创或主持设计制作的作品在市级及以上重要馆陈设,或被市以上博物馆(珍宝馆、美术馆)收藏,或在市(厅)级以上重要项目、重大活动中设计中标。
5、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1篇以上有价值的论文并被收入论文集者;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以上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6、在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成绩较大,为地方行业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其产品在近两年内平均年创汇6万美元以上或销售收入5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三、越级申报条件
越级申报指虽没有初级资格,但符合相关条件,可以越级申报工艺美术师资格。
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或相近专业,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5年(属传统工艺美术和服装设计专业的,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4年),专业不对口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6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专科毕业生,专业对口或相近专业,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7年(属传统工艺美术和服装设计专业的,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6年),专业不对口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8年。
后学历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专业对口或相近专业,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5年,专业不对口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6年,其中学历取得后从事专业工作年限必须满2年;后学历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专业对口或相近专业,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7年,专业不对口从事工艺美术工作满8年,其中学历取得后从事专业工作年限必须满3年。学历取得前后的专业工作年限可以相加计算。
四、直接申报条件
直接申报指虽未达到规定学历,但符合相关条件,不需要破格,可以直接申报。
申报条件为:属传统工艺美术和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后,从事助理工艺美术师工作6年以上。其它专业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后,从事助理工艺美术师工作8年以上。
五、特殊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三点者可特殊申报工艺美术师资格评审:
1、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以上。
2、个人技艺(特艺)超众并在业内享有盛誉。
3、在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业绩特别显著、贡献特别突出(独创或作为主要助手参加设计制作的作品获部级奖项;省级金奖或一等奖;宁波市市级金奖或一等奖两项)。
以上越级申报、直接申报和特殊申报仅限于在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凡直接申报特殊申报和破格申报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同行专家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参加评审。
六、市经委、各县(市)区可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工艺美术系列初级申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