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一篇】
政府以其强大的行政管理能力在引领企业建设跨企业和跨机构的战略合作联盟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从人才、资金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着手,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建立长期的科技与人才合作关系,与联盟院校合作设置课程,加快培养企业自主创新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并选派一批科技人员到联盟院校进行客座研究和合作培养,参与项目的研究开发。在资金投入方面,应构建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对于区域内产、学、研联盟的重点项目,按比例给予资助。在政策措施方面,加大产、学、研联盟项目开发的税收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督机制,维护创新企业和创新者的权益,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聚,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通过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增强产业集群的关联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是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部各地区应依托自身资源,通过地方政府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大力培育发展有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进程,申请相关组织质量认证、安全生产认证等,进而打造优秀企业的市场品牌。在扶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鼓励龙头企业将本企业的配套产品向本地延伸,大力完善核心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
要抓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基础设施对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是重要的硬环境。道路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互联网等地方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应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建设,并且以免对使用者收取过高的费用。
要推动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建设。中部地区应制定和实施调动社会力量举办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于企业的各类专业化中介机构,诸如: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物业管理、律师、仓储物流等机构。同时,推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以增加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企业之间信任合作的基础。
要推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的风险投资体制。加快建立各种信用担保机构和融资租赁机构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要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的有机聚集,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家的知识素养是产业集群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业的氛围,培育城实守信、尊重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冒险、进取务实、宽容失败的社会道德新风尚。通过宣传教育,使新的社会道德深入人心,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2.张武举.中部崛起正当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二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文。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研究内容。
论文框架安排。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整合理论研究现状。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整合研究现状。
相关理论分析。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能力、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整合的概念界定。
第3章企业整合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整合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整合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两个管理工具。
企业整合提升核心竞争为的作用机理。
第4章企业整合模型与整合标准。
企业整合的模型。
企业整合的标准。
企业的使命和价值定位为整合的纲领。
坚持整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
坚持整合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坚持“顾客导向”与“导向顾客”理念相结合。
坚持整合与企业所处竞争产业的战略要素高度契合。
第5章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支撑要素。
思想意识的变革。
建立危机意识。
重塑心智模式。
培养系统思维。
企业整合的团队建设。
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
强有力的整合团队。
无边界的新型管理模式。
柔性化的无边界组织结构。
灵活、创新性的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档为doc格式。
。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三篇】
摘要:现在,人们对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虽然很多部门或学校愿意承担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扬,各大院校也愿意加入到保护传承民间工艺的队列中,但是在资源整合、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仍存在很多难题。
目前,急需研究出系统完善的方法,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四篇】
[摘要]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3)。
[3]梁文玲: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j].生产力研究,,(16)。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五篇】
目前,日趋成熟的密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子、化纤、机械、水利、发电等多个领域,尤其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橡塑密封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内对密封产品使用上来看,风电、盾构机、高档轿车等领域仍然使用进口件居多。虽然工程机械已大量使用国产件,但是为高端装备配套的橡塑密封件还是以进口为主,这也给国内橡塑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铁岭橡塑产业集群位于沈阳经济圈内,南与沈阳、抚顺毗邻,北与四平、长春相连,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橡塑密封件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可以为汽车产业、机械行业等配套。尽管铁岭橡塑产业集群发展时间较短,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汽车、航空航天、铁路交通、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将逐渐走强,将为橡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一、铁岭橡塑产业发展现状。
1.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橡胶产业是铁岭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曾是中国橡胶制品特别是密封橡胶制品的重要生产集中地,上世纪90年代初,铁岭拥有多家国有橡塑企业,其产品曾一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和人才、技术优势,为铁岭重新发展橡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铁岭市政府十分重视橡塑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服务、科研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在铁岭经济开发区在帽山工业园区规划兴建了平方公里的橡塑产业园,主动吸纳零散的民营小企业来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此外,铁岭市政府还通过搭建橡塑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举办展会等形式,为产品全国销售提供网络支持和展示平台。
3.橡塑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铁岭橡塑产品已经涵盖到原料制造、产品研发、橡塑加工与制品,助剂生产、橡塑机械制造、橡塑物流仓储等多个行业,可与汽车、机床、电器、液压、工程机械、油田、冶金、船舶等多个行业进行配套,部分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产品出口到台湾、东南亚、缅甸、印度尼西亚及欧、美等国家(地区)。
4.注重促进生产和研发结合。铁岭橡塑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建立了铁岭市橡胶设计研究院和橡胶产品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检验检测以及高质量混炼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部分生产企业也开展注重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广泛合作,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较小。虽然铁岭地区橡塑产业发展较早,目前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企业,但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产品产值较相对成熟的橡塑产业集群都有一定的差距。
2.尚未形成关联度较大的产业链。铁岭橡塑企业多为橡塑制品生产企业,上、下游企业相对缺乏,行业间、企业间配套协作不紧密,产业链条整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并且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突出,产业抵御市场竞争力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橡塑企业比较分散,只有不到50家企业集中在铁岭经济开发区橡塑产业园中,没有形成集群的整体合力。
4.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数量有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能力不足,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建议。
1.应积极引进大型橡塑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积极引进行业内具有带动性的知名企业,鼓励发展混合式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以重大技术项目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组建一批技术领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产业规模的大型橡塑企业,辐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发挥集群骨干企业作用,瞄准行业前沿和制高点,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改进产品工艺,适当走高端路线,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形成集群内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2.统筹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园区向集群经济转变。统筹规划,根据铁岭橡塑产业优势,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炼胶基地作用,推动产业互动和链式发展。大力推进橡胶研究院精炼胶项目的辐射作用,打造规模化炼胶基地,提升橡胶原料的本地使用效率。积极推动橡塑产业与铁岭专用车以及沈阳华晨宝马和长春一汽大众等汽车生产行业进行配套,按其需求开展密封、减震、制动、传动和输油输气等配套橡塑制品的研制和生产,推动产业配套和能力建设。
3.注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研发能力。积极开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铁岭密封件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以沈阳化工大学、铁岭橡塑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为依托,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机构研发检测功能,为企业稳定生产和产品创新提供检测保障,将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
4.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打造区域竞争名片。积极引导集群企业从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迈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集群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以产业链为指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实施集群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引导企业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经营转变。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企业品牌进行全国推广,扩大知名度。中小型企业以铁岭橡塑产业优势为依托,共建合作经营模式,共同塑造地方特色品牌旗帜。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六篇】
一、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学生。
多媒体网络教育在创新教学中最突显的作用莫过于在教学过程中把以老师为主讲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这个改革中能担当“中心”的角色吗?中国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喊了好几年,开始实行也有几年,但“万变不离其中”――应试教学,因为考试制度改革长路漫漫,课本的改革更是道远。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的教育模式已在学生们的思维中固定了,所以,在高校实行教学模式改革难度较大。
学生是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但由于如上所述,他们的状况远跟不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我从o4年度第一学期教‘个人与团队管理》这门课,这是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之一。刚开始是一个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上课型式是:口课件面授+提问+学生个人案例+老师评点;堂上练习,结果共享。学生们从愕然一怀凝―接受一被动参与一主动参与―全面接受。三届学生约二百人,一开始,对这种上课模式全都表现出愕然,就这样“鸦雀无声”地上了几节课,对于提问、练习结果共享一遍沉默。上了两周的课,让同学们写下对这种上课模式的反馈意见:
1.这样的上课型式很有新鲜感的占100%:
2.没有象以往那样一条一条重点来讲,行吗?占了90%;
3.把重点理解为:即考试内容的占100%:
4.怕说错话丢脸占了88%:
5.电子课件画面滚动快。占了80%;
6.最好能用我们身边的事例来做案例。占了50%;
7.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接受的占30%;
8.很赞同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只有5%。
从反馈意见看到,教学模式改革不是从下而上,而是从上而下,这给改革增加了难度。人的思维定性随年龄的增大而越加巩固,接受知识已习惯灌输式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求,人的生理以及环境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个过程会变得漫长。有位学生讲得偎直接:“我们是业余学生,来上课就是为了听重点,因为考试内容都是死背的。”也就是说。考试模式不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学模式改革也难以学生为中心。考试模式改革不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使得学生们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主动不起来,或者说不敢主动。学生们习惯了这样的堂上公式:老师讲的就是考试内容――被动地听、机械地抄。所以出现了电子课件画面滚动快的意见,也就是说,学生们没有真正去恩维课件提出的问题,因为课件的内容大多都是以思考的节凑出现的。第6的反馈意见看出了学生的心态:一方面清楚教学改革的目的――学以致用,与时俱进;一方面儒于考试的压力不敢迈进教学改革的河流。比如学到“自我认知”这章书,我用课件显示了几个案例示范之后,让同学们自告奋勇公布自己的填表结果。然后让其它同学根据书上的提示,结合填表结果,为那位同学规划未来,但同学们却在等待老师的规划,他们要标准答案,他们上课的功能就是“记。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o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具体实践中,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虽然学习过程有共性而且总体学习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学习者个别因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使得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临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来完成。传统的教学第一个目标是把思想观点如同复制文件那样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然后才是提高分析能力什么的,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模式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学生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动机从十几年习惯了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整个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性的过程,也就是要提高动机水平。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凭借其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加快对该课程的认识,因而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发展思维。
3.学习时间帮助学生计划管理好时间,电大学生大多都是业余学习,时间不能统一调配。这时要让学生自己做好活动跟踪表,从中找出可学习的时间和适合自己生物钟的学习时间。
4.检查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人机交互,让学生们可以迅速在网上看到自己学习效果反馈的一部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调整。
5.网上指导网上进行个别辅导最适合业余成人学生,在时间上他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沟通,可以避免在课堂上交流时出现的尴尬,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使他们更能畅所欲言,老师指导更能有的放矢。
三、模式进程中的互动学习。
课堂互动或称课堂交往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按照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感官的互动、情绪的互动和智力的互动三种类型;有的学者则按形式特征而将互动区分为循环式互动、直线式互动和连锁式互动等类型。而吴康宁等学者的研究则认为,从教育社会学层面,对于课堂互动研究来说,重要的是弄清楚谁和谁互动,以及互动反映出的人际关系,即应从互动的主体构成的角度来进行互动分类。在课堂上就可以分为: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默曾提出了著名的“符号互动论,认为课堂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场所,把符号互动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应该是可以的。“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交流、沟通,实现社会知识的传递,完成学生社会化要求,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在一些实操训练前,让学生们在网上寻找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录像影音,让他们参照模仿进行自我设计角色。在课堂上,他们就有主动参与教学的信心和准备。通过提问或问题的提出进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通过学习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合作性学习,使学生们可以进行个体与群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们对过程的反馈意见,随时随地进行修改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注意尊重学生们的“幼稚”理解,保护他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
四、互动学习教学中,老师的备课工作。
以往教师备课,多是根据教材、辅导材料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设计、编写,连提问学生的答案都备好了。授课就是教案原版的外延解释,若有一些偏离,教师便想方设法把授课内容、过程引向教案预设好的轨道。这种教学呆板、沉闷、缺少活力,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窒息了师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封杀了师生的生命活力,这种教学是对教育意义的背离。网络教育下的互动学习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要求教师的备课要改革要发展。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帮助他确立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学习目标的确立可因人而异,帮助学生个体根据本人基础水平和学习方法分阶段设立学习目标,不能全班不分阶段统一目标。教师引导各个个体学生学习进度,最后统一时间达到最终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也因人而异,但教师要掌握几种主要的学习途径:
1.资源的获取。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获得学习资料的手段。首先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1)网上资料: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学生提取什么样的材料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需要培养学生信息分析的能力,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与课程有关的“拓展性问题”,让他们开阔视野,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提高“主动”的信心。(2)书籍报刊搜集: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读书勤积累的习惯,提高互动学习的主动性。
2.对获取的信息加工创新。教会学生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大胆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3.信息交流。教师不仅要设计课堂上的学习交流,还要设计课堂外的网上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up使性格孤僻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切放任学生自由,而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总设计师,设计好最终目标。预测多条到达路线,以备指导学生,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持续学生的兴趣。多渠道收集资料,这方面教师也要“不耻下问”,与学生交流信息。互动的课堂是教师的一大挑战,面对的场面未知素很多,需要教师的知识内存丰富实用,即使同一课程也不能象以往那样一次备课用到底,因为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思想活跃的个体,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传统的手工操作备课技能,又要掌握现代多媒体电脑制作课件的先进技能。
五、面缶的问题。
1.观念的改变学生要改变“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改变单一的学习途径;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好学生”的认识就是“听话”,特别是“安静”课堂的认识。教师也要改变对“权威”的认识。
2.教材的改变以电视大学为例,大多教材都还是一成不变的说教。学生教材应该是指导性为主,少些论据性的内容,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教材可以增加多些论据论证性的东西。
3.考试的改变课堂上的学习最终以考试结束,一个课程的最终成绩应由几个部份组成,如:卷面成绩、实操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小组讨论、小论文等。
4.教师的改变教师要从观念到实操的改变,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认识到教师已掌握的是过去的知识,而受教育对象是明日社会的主人。教师职业决定了既是终身受教育者又是授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确实需要跟紧时代、更新观念。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七篇】
基于绿色经济理念和遂宁市现有农业发展基础,遂宁市农业产业集群坚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领原生态农业,发展优质粮油、绿色生猪、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效林木、名优花卉苗木、特色养殖、高效水产、优质肉牛、地道中药材等10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西部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
3.1打造3大现代畜牧业产业带一是绿色生猪产业带。主要在安居、蓬溪、射洪、大英等县区布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猪800万头,其中绿色生猪640万头。二是优质肉牛产业带。主要在船山等县区布局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18万头。三是商品家禽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蓬溪等县区布局建设商品家禽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商品家禽6000万只。
3.2发展6大现代农业产业带大力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长做大种、养、加产业链,抓好6大现代农业产业带。一是优质粮油产业带。在遂宁市布局建设国标三级优质稻米基地3.33万hm2,盆中中筋小麦基地万hm2,优质绿色玉米生产基地2万hm2,“双低”油菜基地万hm2,菜用型马铃薯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二是优质柑橘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等县区布局建设优质甜橙基地、优质名柚基地、优质杂柑基地和优质柠檬基地万hm2。三是绿色蔬菜产业带。主要在船山等县区布局建设绿色蔬菜基地万hm2。四是高效林业产业带。主要在射洪、蓬溪、大英等县区布局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优质干果基地、竹基地、木本中药材基地和林下特色养殖基地万hm2。五是花卉苗木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安居等县区布局建设木本花卉苗木基地、桃花山玫瑰示范基地。六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等区县布局建设白芷、吴茱萸、金银花、连翘、香桂示范基地1万hm2。
3.3壮大6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果蔬饮料加工、肉类食品加工、饲料兽药加工、林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粮油加工6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原生态农产品附加值。一是果蔬饮料加工业。依托可士可、清见、川锦食品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延长果蔬饮料加工产业链。二是肉类食品加工业。依托高金、美宁、卓筒实业、超强等企业,引进一批大企业,打造肉类加工食品著名商标,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70%。三是饲料兽药加工业。依托齐全、渴望、泰信、佳泰、国强等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饲料兽药市场影响力。四是林产品加工业。依托建兴、金皇乐爽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大力发展木材、竹材、林化食品、香料加工。五是中药材加工业。依托回春堂、绿康、陈善堂和银发资源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推进中药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gmp认证,打造遂宁中药材品牌。六是粮油加工业。依托鑫泰粮油、汇强油脂、吕氏忠业、开明食品、仁吉制粉、吉星贡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
3.4培育4大农村服务业大力培育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中介性服务业,不断提高科技信息、市场流通、生态旅游和职业介绍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5个,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55家,新建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5个,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和营销大户1万人,发展a级“农家乐”100家,年劳务转移130万人,劳务收入155亿元。
3.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推进产业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新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居住社区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规划思路,提升新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四位一体”、“七区合一”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完善“258”规划。加快推进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交通等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新村人居质量和发展环境;建成一批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带,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40%以上行政村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产业集群工艺美术论文【第八篇】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经过多年的历史沿革,体现了中国民众代代流传的审美思想和生活习惯。
随着经济发展及文明的进步,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许多学校也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队列中。
但是在资源整合、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仍存在很多难题。
1.满足人才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据相关部门统计,温岭市草编帽工艺企业等一些民间工艺企业已发展到585家,规模企业46家,全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30000余人,但仍存在大量人才缺口。
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技术人员的短缺更为严重。
近年来,相关企业都在不断创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急需对口的专业毕业生来缓解其人才紧缺的现状。
这都需要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民间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
而中职学生就是地方企业发展建设的未来主力军,所以有必要促进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学校的传承,满足人才需求和温岭的经济发展,以此来保障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行业的持续发展。
温岭有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如:蓝印花布、海洋剪纸、纸扎、龙灯、木雕、贝壳画、草编等)都是民众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温岭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温岭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文化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许多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于是各种工艺美术正面临着消失、遗忘的困境。
同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不愿传承民间工艺美术,而老一辈的传承者都已年逾花甲或离开人世。
在这些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只有海洋剪纸等少数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其他很多项目都因无人传承而濒临消失。
温岭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状况堪忧,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言:“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所以,将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引入中职学校,向学生展现温岭本土艺术,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温岭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还能让学生在学习创作中不断创新,让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1.没有合理的定位。
在民间工艺美术进校园热潮的推动下,各个中职学校都展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等因素,没有对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定位等进行充分的研究,更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及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去实施传承。
在传承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传承目标不明确,效率低下,因而也就不能有计划地实施传承,达不到有效传承发扬民间工艺美术和为相关企业输送人才的最终目标。
2.缺乏资源整合,课程体系不完善。
据了解,许多中职学校传承民间工艺美术项目的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或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极不完善,或者只是开发了极个别项目的校本课程,而且质量不高。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全面性。
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要在中职学校进行有效传承,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然而,受到民间艺人逐渐消失、师资紧缺等现实的制约,师资不能得到及时培训,导致师资队伍薄弱。
没有好的师资,自然也就无法使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有效的传承。
4.课堂模式陈旧,传承方式单一。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各学校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要传承方式,形式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
这与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承效果不高。
1.明确课堂教学定位,有目标有计划地传承。
课堂教学是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主阵地。
为了有效开展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就要做到明确传承定位。
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传承教学指明方向;明确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制定传承目标和传承计划,并能以此为核心,逐步展开传承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有利于为学生学习提供指路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明确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做到根据社会需求和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寻找合适的课程目标定位、强调教学的重点,合理搭配教学模式。
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向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前进。
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习得知识能力和技能以及社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传承效率。
2.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温岭的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基本都零散地分布在民间各个角落,没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整合。
而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的传承必须要依托一定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开展,所以教师要积极搜集资料,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全面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美术传承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丰富多元,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用于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本校的特点灵活运用,对其进行筛选、编写。
筛选课程资源要遵循适应传承目标定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适合本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实际的原则,通过删减或添加,合理编排。
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3.“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师资力量。
为了改变师资薄弱的现象,“请进来,走出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通过引进、外聘、培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一支有内涵、有干劲、有钻研精神的民间工艺美术教师团队。
“请进来”,是指通过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来,对教师进行民间工艺美术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走出去”,是指根据民间工艺美术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开拓校外学习的途径,努力探索各种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教师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民间工艺美术的理论水平和工艺制作技能。
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去寻找隐藏在身边的老艺人,如笔者学校的.蓝印花布项目,就是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各地的专家、艺人和企业,而后拜师学艺,为蓝印花布的师资培养拓宽了道路。
4.丰富传承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要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下足工夫,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生活中获取知识。
这样既可以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规律,又避免了学生知识面局限的现象,帮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和技能操作的能力,以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教学做合一,理实结合。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因为地方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培养的是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同时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知识的建构。
而且,传承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不仅要采用一贯运用的‘教学做’合一的培养模式,更要想方设法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中来。
(2)巧用师徒制,传统现代相融合。
在古代,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一般采取师徒制形式,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师徒制运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到企业聘请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成立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或技师工作室,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校陈根土帽饰工作室就在草编工艺传承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3)追踪寻源,将课堂搬到教室以外。
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民俗节日庆典、博物馆、展览,以拓宽学生视野。
也可以不定期带领学生到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发源地去参观考察,追踪寻源,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感受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熏陶,欣赏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激发创造灵感。
(4)举办民俗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在民间工艺美术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通过民俗节等活动,在学校里营造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氛围,能够强烈激发中职学生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热爱之情。
例如:端午节的荷包制作比赛,小人节(温岭石塘镇的本土儿童节,家长常以面泥纸扎等为材料,制作彩亭彩轿,为儿童祈祷。
)面塑纸扎展示,或蓝印花布服饰展等等。
所以在校内举办一些民俗活动,不失为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学校传承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欧新黔.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刘畅.刍议职业教育与传承民间手工艺[j].职教通讯.(17).
[4]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