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144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远程教育解决方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第一篇】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学 课程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教育在不断地被提高要求的同时,就孕育出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这种教育形式,也正在推动其发展前进。社会的不停发展和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让更多的人存在对各类增加知识获取的需求,以增加就业,择业机会,这些就离不开再次接受教育。终身教育也随之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掀起了新阶段远程教育的热潮,也孕育萌生了现代远程教育。虽然社会科技信息的发展给社会教育带来巨大的需求,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地点集中,时间固定等方面条件的制约,严重地限制了其发展。为迎合人们各个方面对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能让人们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的同时随时接受所需教育。

目前有许多学校都集中了不少优秀拔尖的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许多优秀教育资源没办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应该探求一种资源互补的教育形式,克服时间空间因素对优秀的教育资源的影响,杜绝对教育投资的重复现象出现。这些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出现的原因所在。另外,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进行规模式教学,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帮助。而现代远程教学形式都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它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既能够针对个体因材施教,又能够拉动师生互动协作。

1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组成

远程教育的技术系统直接可以认为是远程教育系统的软硬件系统。虽然每一个具体的远程教育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远程教育系统大体上可以由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和教学资源三部分组成。

通信网络

当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大网络系统,它横跨了卫星广播网、计算机网络以及有限电视网和邮电通信网络这些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在情况进行相应的几种信息通道的融合,最终达到传输目的。但这都必须要在保证信息传输速率,支持多媒体网络传输下进行,因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多媒体宽带网络的支持,就不能很好地对教学质量予以保障,也就不能达到教育目的。

多媒体终端设备

远程教育系统的终端设备所要做的就是对自身信息进行处理,将自身信息予以传播以及对外来信息进行接收这几项工作。对自身信息的处理一则是说对将要予以传播出去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加工,让它能为教学目的提供条件;再则就是对信息的传播格式进行修改,让它能在适应网络传输格式需求的情况下顺利传播。而将自身信息予以传播,就是说让信息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终端的己方这一端输送到网络上去,来完成信息的传递。最后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接收,顾名思义就是讲己方终端设备对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并接收到设备上,并最终以能够使人接受图像、声音的方式转换出来。比如要对课堂上一段课程进行视频传送,首先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视频信号内容进行编辑,剪切不要的部分,配上字幕等,第二要对视频信号的传输格式进行转换,但为了避免传送数据过大也需要对其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就是对视频信号的传播。

教学资源

通信网络与终端都是依靠教学资源来做基础的,如果没有教学资源其对信息所做的处理、传输以及呈现过程都是徒劳。因此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系统的根本核心。它是远程虚拟学堂的重要组成,如果没有它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等等工作,远程教育将不能进行下去。通信网络与终端只是给予远程教育提供硬件支持,教学资源就是远程教育的软件支持。在硬件支持的保障下,如果缺少软件的支持,远程教育系统将是空洞而且不完善的。

2 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原指讨论的方法与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现当今,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大量采用课堂或现场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专题讨论、亲自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而去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生动形象地解释所学的内容,深刻揭示其哲理内涵,最终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知识并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学者主要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整个课堂的主体还是学习者。通过提前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对案例事先有个了解,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辩论,老师进行指导,在整个过程中来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同时教师辅以点名提问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最后做一个总结来概括知识点。

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

远程开放式教育是让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一个行为,老师通过远程教学辅导的服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跟学生能够处在永久分离的状态下。所以,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法式提出了考验,老师必定要在传统教学的方式上做出改变,此类教学探求的重点在于:首先,要调动起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能保持不停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同步进行;其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独自准确地理解法律条文的深层以及引申意义。最后,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处理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理解为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讲解实际法律事件例子,按照法庭审理方式建立模拟法庭等等形式的授课方式。这类方法重在给学生营造有特色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一方面,案例教学模式能充分地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案例通常会具备形象具体,鲜明有趣等特点,这些就能很好地调动其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填补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及抽象等性质缺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性很强的新型关系性教学。其案例可以来自学生自身遇到的生活实际问题,然后经过老师为其引导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培养了学生对实际事件的处理实践能力,而学习也丰富了老师的教学资源和视野,双方都在教学互动中得到了提升。

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以电大“民事诉讼法”为例

随着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这方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地被用在辅助教师教学相关方面,这就造就了多媒体教学案例的优越性。在进行法律基础教学过程当中,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即为法律基础与信息技术科学结合体现,这也是为教学最终达到的目的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持。

网络课程中情境设计对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在笔者看来,网络课程中对于情境设计可以理解为把已经学会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办法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加以还原进行分析的特殊学习形式。通俗地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将来从事的工作中,或者身处的环境中遇到问题时,并且还能够用其来提供、制定应对措施。目前这种学习办法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目前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招聘到公司岗位工作时会出现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因为当前的教育体系下主要看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以至于社会各界都给大学生提出了毕业再去技校学一年的呼声高涨。但现在出现了这种网络课程中情境设计的教学方法,大学生就能摆脱人们对于其动手能力弱的批判。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在法律基础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当中,模拟法庭教学学生可以各自扮演角色,在扮演的角色情景下充分吸收到课本知识,还能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既生动又高效准确。

网络课程需求性知识的设计与研究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不同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存在不同需求。广播电视大学法学院在校学生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存在差异。当被问及“你希望本学年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所需要占到的比例的问题”时,高年级中大部分的学生是选择30%到60%,而04级的只有14%的学生选择这一比例。这从整体上反映出,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更能够吸引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储备,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多的需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作用以及能否对自己的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因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好信息的沟通以及反馈,促进教与学之间的经验交流。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馈,做好必要的调查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教学者可以同其他学校或者本校的教师共同交流学习,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案例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网络课程案例与理论知识衔接性研究

随着我国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才实际能力的需求加大,之前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逐步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代,如何才可以解决国内对于法律教育教育缺乏实践能力的培训,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难题。而解开这个难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完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法式转变。模拟法庭教学方式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突破了单单只依靠老师笼统重复地灌输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拿“民事诉讼法”这门课程来说,完全都是理论课程,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假如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的话,学生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其深层次的法条含义。

案例教学全程包括对案件的分析,进行庭审环节示范以及模拟现场法庭等等方式来给予学生启发,并指导学生进行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分析,提高实践能力。这不仅能摆脱传统无趣的教学环境以及枯燥的课本知识,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透彻。

3 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建议

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

首先,收集“民事诉讼法”课程相关的媒体素材,常见的有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其次是准备丰富的试题库。“民事诉讼法”的整个课程对于每一个章节的练习以及考核的试卷,都会配有相应的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次,对于课程的学习设计了独特形式的教学课件。运用媒体信息把知识点整合教学,这样可以进行完整教学的课件可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程中出现的一个重难点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个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课件供学习者上网搜索并自主下载,方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最后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每一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包含,包括对事实的详细描述、案例的相关背景、对案例的分析以及评价、能运用在哪些领域、对于教学的建议等等。

网络课程教学的方法设计

大部分执教“民事诉讼法”的教师,尽管都接受了有关信心技术方面的培训,可是教师在这方面毕竟不能跟专业人士相比,这就要依赖于教师们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摄取量以及培养这种不断摄取信息的意识。教师之间还要互相进行信息的沟通交流跟及相互学习,凝聚成一股智慧囊。进行“民事诉讼法”的视频案例制作时,要注意结合一些实际理论,能够向相关人士请教,并在其指导下去行动,比方说,可以把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原理等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现今的“民事诉讼法”中文本案例占大多数,但是视频案例就很少见。这样就要求教学老师利用一些电视节目,把其剪辑制作成视频案例来教学,比如把像央视的一些法治栏目《今日说法》、《法制在线》等,还有其他电视台的法治栏目,把需要教学的内容与视频结合剪辑,采取这样的方法无疑可以减少备课时间以及更能达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网络课程把学习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依据,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衡量、测定学习的整个过程和产生的结果,从而达到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的一种形式就是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对于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网络学习的一个监控和管理,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同时对学生做一个必要的调节,使学习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定,把教与学更好的统一结合起来。电大进行“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定期做好反馈工作。

4 结论

笔者多年从事电大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教学工作,相关的课件已制作多个版本,最近的版本是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思路设计,正在精心制作中,待以时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加以实验,以观后效,并收集资料加以总结和完善,作为研究课题的佐证材料。通过远程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命题的共同研究,改善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真正实现教与学时空分离,彻底改变“电大不电,远程不远”的尴尬局面,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

[2] 刘芳,冀伦文。远程网络教育课件开发现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47.

[3] 潘梦静。“全景式”案例教学法探析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7):143.

[4] 曲建国。多层次综合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契约;契约式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教学分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2―O008(2010)05―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教育有效地培养人的素质,尤其是创造性素质。而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知识方面的素质,还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学习者的体验学习来实现,因而素质是一个与个性化相关的概念。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学生的个性为基础,采取以个别化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远程教育的出现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逐渐被人们看作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规模化和灵活性已经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但是随着规模的增大,受教学资源条件限制,个别化教学很难开展,学生所能获得的个别化的关爱越来越少,个别化教学的缺失使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形成远程教育中质量与规模矛盾冲突,于是有人主张限制师生比。事实上,远程教育得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远程教学比传统面授教学具有更好的规模效益,即使是在适度规模的条件下,师生比也不应低于传统面授的水平。

个别化教学始终是针对具体学生个体的教学,不管教学规模是大还是小。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学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个体概念,在教学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控制。教师个体的观念和行为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个别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体的实际,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的难度较高,教师在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时,客观上很难确保教学都能符合学生实际。同时,教师在实践中不是面对一个学生,而是对多个学生的调研和设计,这使他更难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准确了解。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只能针对综合的学生模型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自然难以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通常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支持服务,这尤其体现在远程教育环境中。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由教师控制,学生对教学过程设计方案的信息把握较少,对于知识与自身的价值了解较小,很难提出合适的需求来,这使支持服务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个别化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脱胎于传统教育的远程教育由于规模和体制上的原因,很难提供有效的个别化教学,这使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影响远程教育的质量提高。

如何在远程教育规模化教学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这已经成为远程教育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远程教育的发展正在经历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行教学模式改革。这些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对学习者个体的素质提高上。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的深入发展,也为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个是关于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关系研究,以期形成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二是对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以探寻规模教学条件下对学生的教学弥补方式。但这些研究角度主要是从教的角度进行的,即使近年来在教学中引入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这种思想也主要是作为设计更有效的教的策略依据。

一般而言,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由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两个部分组成,学习效果实际上是由学习过程来完成的,教的活动实质上是对学的活动施加所需的教学影响,个别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施加合适的教学影响。教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学的供给,学的活动实际上可看作是教的需求。根据这一观点,如何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就可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保所进行的个别化教学反映真实的个别化,二是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提供有效的个别化教学。下面从教和学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个别化教学的核心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二是学。任何教学效果的取得都要通过学习过程来完成,学习过程主要是由学生所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变量,这样学生学习过程将面临大量的学习决策,个性化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习过程的变量选择一组取值。个别化教学的效果最终要通过个别化学习来完成。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决策,而决策需要依据。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其决策主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远程教育的学生与传统面授教育的学生不同,传统面授教育的学生主要是职前学习,学习是他们生活的主要部分。而远程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主要以在职业余学习为主,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承担了多重角色,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这样的背景使他们做事更加务实。他们参加学习往往面临工学矛盾,学习代价较大,因而他们非常在意学习的成本效益,这也是他们进行学习行为决策的出发点。

由于成人学生对学习成本效益的注重,再加上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兴起以及市场经济所孕育出来的消费者理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也向教学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而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决策和控制,这需要学习者对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并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判断。教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对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向学输出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来完成的。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决策需要教对学的影响是稳定的、清楚的、足够的,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施。

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以教为中心的观念,使师生关系产生了不对称,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控制,学生很难事先了解教的设计,所以学习过程很难进行设计和优化,学习过程只能被动地从属于教的过程。这样,学生很容易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虽然教师也在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教师的了解很难比学生对其自身的了解更符合实际,这样教和学在方向上产生了脱节。

从教对学提供信息和资源的稳定性来看,传统的教师作坊式的劳动方式以及教学目的的多元化使教对学的影响较易产生波动。教学方式是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反映在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师

作坊式的教学方式,一个教师包揽了课程教学的几乎所有事务,教学效果直接与教师本人有极大相关。教师的变动将直接带来教对学影响的较大变动。从教学目的上讲,教学目的过于综合化和模糊化,给教学过程的设计增大了难度,这也带来了教对学影响的波动。

由上可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决策体制和教师作坊式劳动为主的工作方式,使学习过程从属于教的过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随着规模的扩大,教师所承担的负荷成倍增加,其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又加剧了教和学的脱节,使教学更难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作坊式的劳动方式,使教师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快速对学生和社会的反馈做出反应,教学成本增大,这使得教学效益进一步降低。

于是有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设计教的过程,使教的过程从属于学的过程,从而实现个别化教学。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主要以成本效益作为决策依据,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本效益的理解并不一定准确。由于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理解不一定全面,其选择的学习目标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另外,学生的学习需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相对应的大量个别化教学过程。在以教师作坊式劳动为特征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下,教学成本将非常巨大,现有的教学资源难以承担。

简言之,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都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个别化教学,必须将教和学结合起来,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对教和学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教和学的决策和组织方式,使个别化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契约化思想的引人

教和学是一个整体,单纯从教或者从学的角度来寻求个别化教学的实现方式都是片面的,下面从教学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探寻实现和优化个别化教学的途径。

图1是关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向上的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学习过程,起点代表学习起点,终点代表学习目标。在线段左右两侧分别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指向学习过程的线段代表教学过程,从学习过程指向教师的线段代表教师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反馈,教学过程上方有一条虚线段指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以双箭头线段相连,表示存在相互作用。学生指向学习过程的箭头线段表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影响,这种控制和影响是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的,学习过程指向学生的线段表示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反馈。学生指向教师的线段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反馈。

图1表示的是教学系统中教和学的关系。大家知道,教学结果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学结果的实现最终是通过学习过程来完成的,学习过程指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学目标在学习上的转化。学习过程不会自动地实现目标,它在向学习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运行途径也不一定是线性的。学习过程所受到的主要影响来自教师和学生,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教学过程指向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从学习过程获得反馈。学生对学习过程同样存在着控制和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使学习过程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学生也要不断地从学习过程取得反馈,以便更好地控制学习过程。另外,学生还可直接与教师沟通,进行反馈。

图1反映的是教学系统中学的过程与教的过程的运行关系。如何确保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个性并保持最优化,关键在于整个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既然教学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那么教学系统的设计也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由上可知,个别化地学习过程是实现教学结果的关键,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控制和设计,而个别化学习过程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个别化地教给学所带来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应该从教的过程开始。教师是教的过程的主导者和设计者,怎样确保设计出的教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实际,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教的过程的设计,学生通过反馈渠道向教师提供学习需求,帮助教师修正教学目标和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

在远程教育规模化教学的条件下,完全依靠个别教学来实现个别化教学一方面成本太高,实现起来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实现个别化教学仍然是远程教学的必然选择。集体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有一个教学参照标准,如果这个参照标准来源于学生的共性,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可符合学生共性部分的需求。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的需求,一个是基本需求以上的需求。一般而言,学生的基本需求都是相似的,基本需求以上的需求相似性较低,我们把它称为差异化需求。如果教师在集体教学中以学生的共性需求为参照标准,那么教师就可通过让学生共享集体教学过程来满足学生共性学习需求,而差异化需求部分则通过学生个体向教师进行反馈并通过个别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就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学生共性的集体教学过程设计;二是针对学生个性学习需求的反馈和个别教学设计,学生反馈的学习需求为教师寻求学生的共性需求、建立集体教学参照标准提供了依据。

在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学习需求完成对教的过程的设计后,学生根据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按照自身的价值标准将其转化为对自身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确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的设计过程中,学生还需判断集体教学对自身学习需求的满足情况,对于集体教学中满足不了的学习需求,要进一步进行个别教学的反馈设计。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相互参与,所形成的教和学的教学设计方案就可较好地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中就可望取得较好的个别化教学结果。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远程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从教和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来看,需要满足两个前提假设: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透明;二是教师和学生对设计方案的认可和实施过程的稳定。这两个假设的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学生可以充分参与教学,并且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教学设计并监督设计方案的实施。

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在不断变换的。由于时空障碍,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的情感联系,维系稳定的平等关系相对困难。从教、学双方来看,学生主要进行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是知识的获取方;而教师主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的提供方。这样教、学的关系中含有供求关系的因素,可与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类比。在市场上,供需双方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防范风险,保证供需双方稳定的买卖关系,供需双方通常通过合同的方式将买卖关系固定下来,并通过信用或其他方式保证合同的履行。同样,在远程教育教、学关系中,为了防止教、学关系变动的风险,也

可通过类似合同的协议方式将教、学关系固定下来,并通过道德和行政的力量来保证协议的落实,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具有可以预见的基础。这种协议从广义上讲,也被称为契约。

契约在我国又称之为“合同”,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关于契约的定义有许多,一般在大陆法系中认为契约是合意,在普通法系中则认为契约是承诺。将不同定义的共同要素整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契约意味着缔约主体的复数;契约是附加了“债”的协议;在契约关系中反映了缔约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契约决定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由合意的意志关系;契约还意味着对附加之“债”以某种形式的承诺是其实质性内容;契约还是当事人自愿施加的一种约束。

从上面关于契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契约的实质是承诺,是承担义务的一方对另一方所做出的关于自己履行义务的承诺,从而稳定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这种承诺一旦不能兑现,承诺方将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惩罚,从而保证承诺的严肃性。在远程教育中,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个别化的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而这些都需要师生之间维持良好的平等交流的关系,契约思想的引入,使教学中维系师生间稳定的平等关系成为可能。

在教学系统中,维系个别化教学的师生关系的契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承诺,承诺参照学生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对集体教学的教学设计,这一设计需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标准,第二是对集体教学中无法满足的个别化需求进行补救教学设计。承诺及时向学生公开教学设计方案,承诺严格实施公开的教学设计方案,并接受监督。二是学生对自己做出的承诺。个别化教学的效果最终是要通过个别化学习过程来完成,但远程教育的学生处在社会生活之中,角色多样,其对学习过程的成本效益的价值判断也可能随时间推移产生动态变化。没有相对稳定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难以实现。根据契约的定义,契约的制订应具有至少两方面的主体,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个体的我”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自我也被称为现实的我,它按照现实的原则做事,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就是按照现实的成本效益原则来做事,超我也被称为未来的我,理性的我,它按照理性原则做事,注重的是长远的成本效益。学生对自己的承诺,实际上是学生自我对超我的承诺,承诺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过程设计,并承诺严格地按照学习过程的设计方案实施。

契约思想的引入使教学关系能够有效地保持平衡、稳定、清晰和标准化,这使教学过程和结果更容易预测,师生之间沟通更容易完成,也使得教和学过程的资源配置更明晰、更容易优化。

四、以契约化思想为基础的契约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契约化思想表达了通过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的承诺来确保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稳定和高效。契约化教学的思想要落实到实践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契约式教学模式就是这样的载体,是契约化思想在教学中的实现方式,构建契约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高效率的、适合个别化发展的教学要素组织关系。

构建契约化教学模式需要解决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如何确保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二是如何确保教师对学生教学影响的稳定性。师生保持平等关系的前提就是学生具有保持主体性所需要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学生较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需要得到什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如何降低学习成本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要让学生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决策。

在远程教育中,由于学生规模较大,教师不可能采取纯粹个别教学的方式,只能采取集体与个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教师针对全体学生设计一套教学方案,而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一套教学方案难以反映每个学生的特点。理想的方法就是学生将学习需求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抽取出共性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集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对于没有满足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则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来满足它,但这种方法实际上也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远程教育中学生的数量比较大,每个学生都向教师反馈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践中是很难做到的;第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另一部分是个别辅导的教学设计,集体教学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共同需求来设计的,问题在于共同需求的范围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学生之间差异小造成共同需求较大,也可能学生之间差异大造成共同需求较小。如果在共同需求很小的情况下,集体教学的效益就可能较小,个别化辅导的量就可能很大,这会使教学成本增高。另外,从教师设计的角度,很难知道个别辅导的量的大小。从学生的角度,也很难确定需要提出个别辅导的需求范围。

教学中的需求关系可以用商业中的需求关系来进行类比。在市场上,企业要准备销售某种商品,它通常需做市场调研,以确定市场需求。一般企业不会对所有的消费者进行调研,这样做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它会对可能购买商品的群体进行抽样,经过分析,选择需求最集中的范围作为商品的满足方向,而不是选择所有人的共性需求,因为对共性需求过于强调可能会带来对大量个性需求的遗漏,对所有人共性的满足可能带来对所有人个性需求的难以满足。这就是说企业销售的商品应该是针对相应的目标人群的。对于目标人群以外的人群可以有两种选择:向企业寻求个性化服务的弥补或者寻求其他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样。学生学习需求个体差异的分布不是均衡的,也存在一个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一定范围内的学习需求比较集中,而超出一定范围外的学习需求则分布较散。教师对学生的需求应采取抽样的方式,通过分析获得学习需求的分布状况,寻找中心点,然后根据中心点标准进行集体教学设计。这一设计方案可使多数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对于小部分没有满足的学习需求,则可通过教师提供的个别化辅导来加以满足。而对于学习需求离中心点较远的学生,也可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向教师提出个别化辅导需求,通过个别化辅导来加以解决;二是放弃该门课程学习,寻求满足自身需求的其他教学设计方案。学生的主体性就是通过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来实现的。

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是需要时间精力、资源等的投入。对学习过程的投入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自身的投入,二是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教学影响的投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工作方式仍以作坊式工作方式为主,即一个教师包揽了从设计到实施到评价的所有事务,这使得教学与教师个人特征具有极大的关联。教学影响的变动直接受到教师变动的影响。同时随着远程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教师所承担的负荷成倍增加,教师难以抽出足够的精力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也就造成了教师的非专业化和人才培养的低效化。

作坊式的教学工作方式已不适应远程教育规模教学的需要。

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次分工是一次从作坊式向专业化转化的过程。专业化过程也是分工精细化的过程,这种分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按领域来划分,一种是按工序来划分。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工作越来越复杂化,教师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支持和评价等。在规模化教学的条件下,教师要完成这些工作,显得非常困难。教师工作是专业化较强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经过一段较长的培养周期。能够完全承担远程教学的整条工作链的教师非常少。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为了降低教师过重的工作负荷,同时也为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必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使原来由一个教师从事的工作由一个教师团队来完成,契约化思想的引入使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得以稳定,从而保证了教师团队对学生教学影响的稳定。

如何进行教师角色分工,使教师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我们可以借鉴快餐店工序分工的方式。大家知道,大厨师在中餐馆里是重要角色,中餐馆菜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厨师的工作。大厨师往往比较少,其工作别人很难代替。虽然大厨师做的菜品味道很好,但大厨师的数量就限制了中餐馆的效率和规模。对于快餐店而言,效率和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效率,必然要对大厨师的工作进行分工,做成工序,由一个团队来完成,大厨师主要负责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的参照标准制订,其他人员根据参照标准进行操作,菜品的质量就可保持相对稳定,快餐店的资源也可优化配置。同样,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对教师角色进行分工。一般来讲,教学过程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计划、组织、实施、评价。计划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就是根据设计来配置资源,实施就是执行计划,评价就是检查执行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计划进行修正,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根据以上分析,课程教学的教师角色可分为三种:教学设计教师、讲授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学设计教师主要负责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制订设计方案、监督设计方案的实施,讲授教师根据设计方案完成集体教学的讲授,辅导教师根据设计方案完成小组教学和个别化辅导。教学设计方案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契约,而且也成为教师团队内部分工协作的教学契约,教师团队依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一方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确保了对学生教学影响的稳定。

可见,教学设计方案实际成为教师间分工以及向学生进行承诺的契约,根据教学设计方案所制订的学习方案成为学生对自己承诺的契约。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契约式教学模式,如图2。它由四个模块组成:需求分析模块、课程教师团队模块、学习支持服务模块和学生群体模块。在课程教师团队模块的上下方各有几个点,表示还有大量的没有描述出来的其他课程教师团队,它们和图上标出的课程教师团队是同构的。需求分析由专门的人员来完成,主要收集来自社会的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和来自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处理以后,提供给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课程教师团队中有四种角色:教学设计教师、网络技术设计人员、讲授教师、辅导教师。其中教学设计教师是整个团队的核心。教学设计教师根据需求分析人员提供的教学需求,结合自己所获得的学生群体的反馈,在网络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形成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并将此教学设计方案向学生群体公示,并提供给讲授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包括两个部分:讲授和辅导,讲授教师在获得教学设计方案后,根据方案的讲授部分搜集资料。对全体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讲授教学。辅导教师获得教学方案后,一方面组织对学生小组进行辅导,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网络技术设计人员主要针对教学设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网络媒体相关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对一门课程而言,教学设计教师、讲授教师和网络技术设计人员分别由一名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根据学生规模大小可选择多名。讲授教师负责对学生群体的教学传播,通常不接受和处理学生的反馈,学生反馈通常由辅导教师处理,辅导教师不仅要处理学生反馈,而且还要负责布置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教学设计教师和学生,以便教学设计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学习方案进行调整。

为了提高对学生个别化教学辅导的质量,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师生比应有所限制,一般而言,一个辅导教师辅导20人左右的学生比较合理。学生群体主要根据教学设计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决定是否参与某门课程的学习。如果学生参与该门课的学习,则要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和自身实际,制订合理的学习过程方案,并依据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学生群体可通过反馈渠道参与教学,学生可向需求分析人员及时提供学习需求,并可直接向教学设计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可向教学辅导教师提供反馈。学习支持服务模块与传统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同,传统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教学上的辅导,而这里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学。

从教学模式的运行来看,该教学模式的运行包含了四个阶段:计划、组织、实施、评价。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条教学链条,计划是起点,评价是终点。计划到评价的过程仅仅完成了教学过程的一个循环。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计划进行调整,进入下一个教学循环,周而往复,使教学质最不断提高。契约式的连接方式,使教学系统内部的衔接关系清晰、简单,加速了信息沟通,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单个教学循环的过程缩短,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系统对社会环境的响应更加快捷。在计划阶段,由专业的需求分析人员及时收集社会对教学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整理归类,传递给各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是所负责设计课程的责任教师,通过对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的分析,制订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学生对该教学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如果发现该教学方案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差太大,可选择放弃该课程的学习,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如果发现该教学方案比较适合自己,可以接受,则可以根据教学方案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学模式中设置了专门的学习支持服务教师,在计划阶段,学习支持服务教师向学生提供做出价值判断和制订学习计划的支持服务,他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关系,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当教学设计方案和学习方案完成以后,就进入组织阶段,教学设计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情况组织讲授教师和辅导教师,配置相应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根据学习方案和教学安排,进行学习投入的准备。在实

施阶段,讲授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讲授,这种讲授方式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非实时的,其讲授对象是全体学生。辅导教师与讲授教师不同,他们不是针对全体学生。在一门课程之中,辅导教师的人数根据学生的人数多少而定。一个辅导教师辅导20人左右的学生。辅导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可将小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辅导教师负责向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向学生反馈批改的情况,同时,辅导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以便学生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学习方法。在实施阶段。学习支持服务教师负责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降低成本。在评价阶段,一方面,辅导教师将学生学习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将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教学过程的情况反馈给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在汇集学生反馈、辅导教师反馈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开始下一个循环。

这一教学模式如何反映对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首先是教师的分工使教师更加专业化,分散了负荷,使负荷更加均匀,以教学设计方案和学习方案为表现形式的契约的引入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清晰化、简单化,加速了信息沟通,提高了效率;其次是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学系统的规模效益,远程教育在经济上优于传统教育之处在于具有较小的可变成本,比传统教育具有更高的规模效益。远程教育之所以在大规模的条件下能较好地控制成本的原因,在于提高共享资源的比重和共享资源的共享范围。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而言,其正常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存在一个最低值,如果分配给每一个学生的资源量低于这个值,那么教学质量就要受到影响。在缺乏教师教学分工的远程教育系统中,由于精力的限制,单个教师能够共享的学生数量有限。随着规模的扩大,必然要增加教师数量和相应的资源,从而增大成本。在契约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教师、讲授教师、网络技术设计人员、学习支持服务教师、需求分析人员等受学生规模增大的影响较小,只有辅导教师需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在教学分工以后,教学辅导教师的成本比以往的教师成本要低,因而总的可变成本的增长不会高于以往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另外,契约式教学模式更容易实现对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五、契约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过程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规模化教育的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稳定的要求。规模教育的教学活动不能是作坊式的,它要求有教学分工和合作,标准化正是分工合作正常进行的工具。因为有标准化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投入和评价才有了依据,这样就可很好地消除投入的不确定性,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在规模教学的条件下,主流的教学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因为在进行一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活动的设计必然要依据一个标准,标准化教学可以使集体教学对每个学生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最大值,同时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简单化、规范化。

2.教学设计的详细化和执行的简单化

对于大规模的教学活动,提供教育产品的开放教育活动,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多数教学劳动力的层次不高。这样通过优秀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通过标准化的教学分工,简单化的技术操作,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大规模覆盖和质量的稳定性。

3.师生的平等性和权利义务的清晰性

对于一个标准化的教学活动,其标准不仅指教的标准,而且指学的标准。教学分工也不单指教师间的分工,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分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同样需要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是以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性为前提的,彼此都清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依据标准,学生可对教师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教学支持服务主体的针对性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主要是以诊断为目的,通过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结果进行判断,以便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比较。而在契约式教学模式中,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和学习方案,以便使教学更适合学生的特点,其评价是指向未来的,是发展性的。对于教学支持服务,在传统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支持服务更多地关注于对主要教学渠道的弥补,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信息服务。在契约式教学模式中,教学支持服务集中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对主体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理解教学设计方案,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改进学习方法等。

六、契约式教学模式在澳大利亚埃迪士・科恩大学的表现形式

契约式教学模式是在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性较强、教学规模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等假设下建立的,国内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性还较弱,在实践中体现契约式教学模式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通过对澳大利亚埃迪士・科恩大学的考察发现,埃迪士・科恩大学的教学实践具备了契约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其教学方式可作为契约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埃迪士・科恩大学(简称ECU),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州,是一所将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大学。ECU由四个Faculty(即学院)组成,每一个学院又由几个School(即系科)组成,在School中就存在为学生提供的相应的Course(即系列课程),不同的Course指向不同的学位,Course的基本单位是Unit(即课)。

Unit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对于每个Unit都配有一个Unit Coordinator(即课程协调人),这个教师对这个Unit全面负责,他要负责设计UnitPlan(即课程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要说明在这门课完成后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门课程的情况和评价方式等,除此以外,在计戈4中,他必须写明这门课程在每一周所应教学的内容、资源、活动和评价方式等。这个Unitplan就好比是一个教学合同,学生可提前从网上获得此Unitplan,如果学生选择这个Unit,就意味着学生同意这个合同,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的展开都要依据这个计划,不能轻易改变。Unit的教学资源通常是灵活的,教师可以指定一种教材,让学生到书店去购买,也可以将教学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打印。

ECU的教学活动以Unit为单元来展开的。Unit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leeture(即面授课),二是tutofial(即辅导课)。这些教学活动都是依据Unit Plan来进行的。进行1eeture的老师被叫做lecturer(即讲师)。这种集体授课通常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演示、启发等教学活动,其中学生是可以随时提问,老师随时解答。辅导课通常是由Tutor(即助教或辅导教师)来进行。与集体授课不同的是,

这种课的教学通常是在小范围中进行的,教学环境的设置通常是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在辅导课中,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通常只起支持和启发的作用。活动的内容通常围绕学生的作业来展开。集体教学和辅导教学在Unit的教学中的比例通常是1/3比2/3,集体教学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而辅导课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的,否则会影响学生在这门课的成绩。学生通常不是住校的,课程的时间表也是灵活安排的。另外,对于辅导课的人数是有限制的,通常不超过20人。因此这就容易出现一个Unit拥有几个tutor的现象。学生一般不和Unit COOrdinator、lecturer直接接触,一般的交互主要集中在学生与tutor之间。

对于不能适应正常教学的学生,ECU提供了不同的支持方式。但是ECU认为,学生有责任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方式,否则就应对自己不能通过课程考核负责。ECU对学生提供的支持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对学生生活的支持;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和文化差异的支持;对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困难的支持。除此以外,对教师和行政人员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包括:行政人员对教师的支持;对教师和行政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支持等。从对ECU的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人们对ECu的教学实施方式普遍感到满意。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因其难以有效地实现个别化教学,必须加以改革。契约化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契约化思想,并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变,加强教学专业化,实行教师分工体制,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需求,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51-62

[2][11][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丁新译,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8-20

[3][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丁新译,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155-164

[4]杜福岐,“内涵发展”刻不容缓[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5]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4-85

[6]孙禄怡,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架构[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27-28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17

[8]朱肖川,论高校教学系统资源配置方式改革[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9]蒋先福,契约文明:法制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17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8―429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第三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提高方法

1 目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少基础设备缺少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电子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但是,远程教育学校的经济条件普遍不好,不少远程教育学校的经济条件还很差,有限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很少投入。对档案管理工作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不够,有的远程教育学校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有的远程教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备的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备。由于档案意识普遍较低,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力购买现代化的设备。

(二)档案管理效率低

远程教育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涉及的人工量大、中间环节繁杂,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有详细的了解,并熟悉档案的分类、整理、立卷等一整套档案工作的规程。目前,多数远程教育学校的档案管理员对档案专业知识是靠上级档案部门组织的一些档案业务培训获得的,档案管理业务大多数还停留在收发、查找的阶段,缺少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没有掌握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能,导致管理能力有限。而当

今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够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更新,还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技能,较高的文化素养。

(三)面临网络安全问题

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普遍重视的问题。学籍档案自身的私密性更是对信息网络的安全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大多数远程教育学校对“档案”的概念和作用认识不高,档案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远程教育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好资料的事务性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查阅就行了。对《档案法》学习不够,对档案法规了解不透彻,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安全责任意识,针对档案管理的安全防范技术问题更是突出,存在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安全成为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2 远程教育档案管理改进策略

(一)创建档案信息管理标准

1. 统一电子文档格式

远程教育学校档案上网前,要按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文件格式的转换,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还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

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统一格式要求。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写保护的U盘。

2. 分工负责,确保电子档案的质量

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档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了解电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3. 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

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

来龙去脉,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二)档案信息收集工作不断加以完善

随着远程教育内容以及途径的不断拓展,很多档案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增加,从而满足更多方面的实际需求。远程教育学校的人事、文书、会计及教师业务等档案资料的完整收集、系统成卷、归档收藏以及信息数字化,仅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存储。开放教育档案的生命在于它的实用性,只有积极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开放教育档案资源的自身价值。远程开放教育档案工作者要深入开发加工档案管理信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提升远程开放教育档案信息

科研成果的传播效果,使封闭的档案管理走向“开放”,紧密配合中央电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查询、利用。为远程教育学校各种主题活动提供相关数据等档案信息,拓宽档案信息使用层面,使开放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远程教育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并承担起为远程教育学校发展提供相关准确数据的重要职责。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通过档案的自动化来实现的,包括档案自动索引、多媒体技术、条形码技术等。档案管理除了使用信息技术外,还应该利用各类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使用空调、除湿器等装置来保持档案室的温度及湿度,实现档案保管条件的现代化;运用复印、彩印扫描、装订手段的机械化实现载体材料的现代化;运用微机编码实现检索手段的自动化;运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归类,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h程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顺利推行,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执行人员加以高效推进。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多是涉及的纸质档案,所以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中老年职工,其更是难以接受更多的新鲜方式。因此,在远程教育学校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档案人员必须从杂业型转向专业型,保证档案系统现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续的发展。人的因素是

主要的,档案管理领域缺乏懂软件开发又精通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性人才,因此要提高整支队伍素质,就要创造条件,对不同工作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对外指导工作和内部基础管理工作。

3 结论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远程教育课程的大规模发展,进而有效地普及了各项成人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在远程教育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笔者结合当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 在线考试评价 传统考试评价 远程教育

伴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规模的扩大,远程教育考试评价问题日益为广大学校所重视。尽管传统纸笔考试同样可用于远程教育中,但人们越来越要求网络不仅能够成为知识传授的工具同时也可被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业。但是在线考试评价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不足以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一、在线考试评价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1.学生有可能事先知道答案

在线考试评价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它无法保证学生同时同步的接受评价。这就会导致先接受评价的学生可能会给后接受评价的学生提供答案。在网页上对“Web”视窗进行有效性的控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可是这解决不了问题全部,因为“Web”视窗能够在电脑上保留一段时间。

此外由于教师不是网络安全专家,因此教师计算机密码的外泄同样也可导致试题的泄露,造成学生提前获知试题的现象。

2.不公平的反复评价

学生有可能反复多次对一个考试评价进行测试直到他们满意他们的成绩为止。网络在线考试评价是利用一个服务器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评价,并且答案和考试评价软件都被存储于同一个中心服务器上。但是如果这个服务器软件的设计程序上存在某种漏洞的话,学生就可以利用些漏洞在考试评价过程中断开他们所用电脑与中心服务器的连接,然后声称他们的电脑因电路的故障而导致了考试答案的丢失需要重新考试,这就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请教他人或者通过查找参考书进行作弊。

学生也可以在成绩已经评定出来但还没有在电脑上做记录的时候断开服务器。而且利用某种黑客软件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另一个可能出现的作弊行为是改变计算机系统的时间设置,那么该系统就会误认为有一个新的考试评价要在正式考试前进行模拟,从而提前泄露了考题。而一个精心设计的在线考试评价必须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另外,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像问题一中所说的那样对教师的密码的进行盗窃。这就使学生很容易侵入教师的电脑系统中对自己的成绩做出修改,因为在线考试评价软件允许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修改。

3.评价过程中学生身份的确认问题

在线评价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确认学生身份的确认问题。在远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的教学经常鼓励学生的进行在线讨论或鼓励他们通过互发电子邮件进行问题的交流,而这就使学生在考试评价可以利用讨论问题的借口进行作弊。另外在线考试评价过程中,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只要提供了正确的密码都可以参加在线考试,这就很容易导致考试过程中冒名顶替现象的产生或者该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帮助而并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网络中“真实身份的认证”问题即该学生是否独立的完成了该在线考试评价。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利用红外线或电磁监考之类的手段是不足以彻底解决的,因学生们完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包括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等来逃避监督。

二、防止在线考试评价中作弊行为的对策

1.界定作弊和鼓励诚实

这在远程教育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可以在准备接受远程教育的课程前签订一个有关诚实守信的协议。

2.了解被评价者

关于学生的成绩等级的统计数据,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在取得出乎意料的好成绩后,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验证学生成绩的可靠性。

3.保证在线考试评价的安全性

教师的密码必须是很难破解的,密码必须是经过安全软件检验的。教师需要保存一个学生成绩评定结果的副本以防止评定结果被改动。有关考试评价文件不能作为文件夹存放在教师的电脑中,只能保存在服务器上,服务器的软件必须时常进行升级以防止黑客的侵入。

4.控制评价的环境

禁止一切掌上工具,因为这些都可能成为从评价教室外传递信息的工具。

5.采用多种形式的测验

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问题来考察学生是一种,但其也有一定的缺陷。如果能进一步的随意安排以下选项的话,则会有很大好处。问题本身也可以利用上面所讲的参数的变化加以改变。

6.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

必须有应对因技术问题而导致考试不能正常进行的方案。这包括考试中间电脑或网络的突然中断等。

三、对在线考试评价的建议

1.在远程教育的主要评价中传统的考试方式和保障措施仍要坚持利用

远程教育中,学生来源的地域广泛性增加了组织大规模的规范性的考试来完成对学生学业的评艰难性。笔者认为可以先借鉴当前高等学校各类等级考试的办法对于远程教育专业设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考试大纲,并经有能力的单位组成远程教育协会等按专业组织安排考试。并制定出一定的量化标准。

2.严格比较学生给出的答案

一旦发现学生答案的相似率超过了正常的几率,特别是错误的答案,最好是让学生参加一次涵盖相同学业内容的不同的考试评价。

学生考试结果中答案的相似程度尽管不能说明学生是否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了作弊,但是假如某一部分学生的考试答案的惊人的相似的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考试作弊行为的出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对该部分学生进行重新测试,重新的测试应当在比前一个测试更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测试题目中应当适当增加不易于作弊的主观性题目。

3.对作弊行为的应对策略应考虑购买较为安全的远程教育管理软件

在购买了相应的考试管理系统软件后,作为承担远程教育考试的单位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考试管理软件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四、结语

总之,利用网络进行的在线考试评价使多种多样的作弊方法开始出现了,有些是新类型的。作弊不可能被完全杜绝。然而防止作弊的手段大多数也存在着某种缺陷。由于这个原因远程教育方案中在线考试评价的实行必须加倍小心。当然在线考试评价还是要继续使用的,但是传统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面对面的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的方法仍应该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远程教育评价方式的一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6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