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我的教育故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6044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我的教育故事(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的教育故事【第一篇】

自从踏进校园站在三尺讲台上,转眼间已经工作三十个春秋了。这些年中,孩子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不经意间,我已经当了三十年的班主任了,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笑过,让我哭过,更让我感动过。在孩子们的成长过成中,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感谢孩子们,是他们在我教育的工作中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是他们让我有了成就感。回首这三十年的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平凡的教学生涯却给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下面就我的教育故事和大家分享:

还记得我刚踏进学校的那一天,心情忐忑不安,激动无比。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班主任,和一群纯真的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孩子们的心中,我就像大姐姐更像妈妈一样。上课的时候很严肃,下课了就和他们做游戏,是他们的大朋友。和学生的交谈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微笑。平时我带着微笑去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我用微笑的眼神对他们的回答表示很肯定;学生学习上遇到了困惑,我带着微笑给学生帮助,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微笑是一种亲切的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阳光,温暖别人;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调节了紧张的气氛;微笑是心灵沟通的七彩阳光,融化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灿烂。亲切的微笑给了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学生们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带着微笑去上课,课堂就增添了浪漫的感情色彩,学生们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扫去烦恼与不快,收获颇深。

每位学生都是我们教师需要呵护的对象。学生无论是学习上有困难还是生活中,我都主动帮助。记得我班上有一位单亲的孩子杨雯颖,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整天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她,我就利用中午时间经常给她洗头,同时教育她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到她家经济困难,没钱买新衣服,我就带来洗得干净的孩子穿过的衣服给她,还经常为她垫付饭费。班级中有个学生叫代天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成了“不交作业的困难户”,课堂纪律也不能保证。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使他明白父母出去打工挣钱,是为了让他生活的更好,自己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放心,做一个优秀的男子汉。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及时与他的父母沟通,让他的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双管齐下,把孩子从下滑的路上拉回来,使他变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尚成浩,父亲去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为了生存,妈妈有时候外出打工,他只好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缺失良好的教育,染上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在家里经常偷拿奶奶的钱,少则十几块,多则上百元,奶奶无助的打来电话,得知情况,我立即找他谈话,询问钱的去处,及时说教,让他明白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在学校,他常常不遵守学校纪律,总是欺负其它学生,学生们经常告状,反应他的不良行为,每次我都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一次次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在说服教育中渐渐改掉了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想着良好的健康的轨道发展。像这样的丑小鸭还有很多,我没有嫌弃他们,没有把他们抛弃,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粒种子,做到既爱白天鹅也爱丑小鸭。我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我的爱与尊重,每到教师节之日,学生们就会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我的祝福:有的送来一支钢笔,有的送来一个苹果,有的送来一束野花,还有的送来一幅制作的画,礼品轻,却表达着孩子们童真的心,一颗热爱老师的心。每每这个时候,眼角都会不自觉地留下几滴热泪。这泪水是我对教育事业的爱,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情。

我的教育故事【第二篇】

——我所经历的教育脱贫攻坚故事

陕西省镇巴县兴隆镇中心小学 张良知

“扶贫必扶智。”扶贫政策宛如一场春雨,改变了千万贫困户的生活,滋润了贫困群众干涸的心灵。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扶贫路上,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回望过往,教育扶贫中的种种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教育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便如茫茫海滩上那数不尽的贝壳,熠熠生辉。

一、不负使命,工作业绩斐然。

二、心系学生,精准帮扶。

我帮扶的学生王轩均住在半山腰,四面环山,是一个交通极为不方便的地方,这个村年轻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谋生,只留下年老和年少的在家里,这给原本就交通闭塞的村庄增添了不少焦虑。王轩均性格孤僻,成绩一般,父母离异,他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面对这么一个家庭的孩子,我深知,他需要关爱,更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老师对他的关注,于是,我开启了我的扶贫之旅。

(一)深入了解

面对这样的家庭,我第一时间上门家访,在2017年9月,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从他奶奶口中得知,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老师能帮助他。我这才明白,这两周以来,他在语文课上总是无精打采,经常不交作业,学习很差,在班里总是沉默寡言,原来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啊!谈话中,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这样的孩子多么需要关爱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为他的帮扶老师,我一定要像父母般的关爱他。在学习上多辅导,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经常让他在我手机或电脑上与他的父母视频,帮他找回自信,找回快乐……”

(二)励志教育

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上会有不同的地方,我深知这种缺乏关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空了,我就和他促膝谈心,鼓励他阳光自信。我给他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让他明白生活中不仅仅要学习,还有很多的乐趣,要把自己的心打开,走出去。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与鼓励,他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现在,他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了。

(三)学习辅导

语文课上,我发现他学习不主动,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于是我制定了长期的计划,每天给她一点小小的鼓励和惊喜,有时候不会做的题目耐心的指导他,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经过一学期的耐心辅导,他慢慢进步了。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已经爬到了班级中上游,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现在他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他都能够掌握,学习上他渐渐充满了自信。

这以后,我终于可以多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男孩,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爱的便笺原来是如此的神奇!期待他将来能够做一个对社会奉献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送教上门,让爱陪伴残疾儿童成长。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爱他们要百倍千倍的付出,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送教上门是老师们为残疾儿童提供的一种特殊教育服务,但愿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18年春,我和同事们一起带着学习用品,带着体育用具,带着一些奶和食品,带着对他的爱前往兴隆镇白果树小组刘远鹏家里送教。山路崎岖,路旁两边一片金黄,我却无暇欣赏,此刻我的内心十分沉重,仿佛压着千斤重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何更加深入了解他们的现状,如何能帮助到他们。

走了大概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他家。一眼看去,低矮的房屋和门前的大白果树显得那样陈旧。一位中年妇女看到了我们,笑容可掬的过来询问,得知我们是来送教上门的,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走进屋里,我看到一套破旧的沙发,环视屋内,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墙边靠着一些农具。刘远鹏看到我们,他怯生生的,显得有些害羞。在交谈中得知,刚才迎接我们的中年妇女就是他妈妈,从他妈妈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刘远鹏和她姐姐都患有白内障。平时他妈妈在家里种植一些农作物,爸爸早年在外打工身体落下病根,只能做一些零散的杂活,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这一刻,我眼眶湿润了起来,生活不易、生命不易。接下来,我拉着刘远鹏的手,跟他聊起天来,他的眼睛看起来特别小,很怕光,所以我们便在屋内坐了下来。在这活泼快乐的儿童时代,他本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有同学的陪伴、老师的关心,但由于身体障碍这些都离他那样遥远。我拿出学习用具,教他怎么拿笔,教他怎么写数字,看着他专注认真的眼神,我的内心不由得心疼起来。这一刻我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经常送教,我想让他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体会到知识的乐趣。他最喜欢的就是那根跳绳,可是他不会玩,我就把他带到院里,教他跳绳的要领,而且给他做示范。起初他学起来很吃力,肢体极不协调,但在我的耐心指导下,他渐渐地越跳越好,心里乐开了花。最后,我教他怎么洗青菜,我两一块动手,他再也没有开始那种羞涩。我告诉他在家里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我俩还立了一个约定,他在家里要自己练习写简单的数字,我会经常来检查。

走的时候已经傍晚时分,他妈妈把我们送到门外,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断道谢,说孩子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刘远鹏也拉着我的手说:“请老师常来。”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不舍。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农村地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别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带给这些群体,这个世界需要爱,他们更需要爱。面对脱贫攻坚,我深知自己责任重于泰山,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一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让更多有困难的孩子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贫困。

四、脱贫攻坚携手奔小康,我仍在路上。

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和学校领导的安排,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解决所分包的困贫户实际困难,在我们的努力和精准帮扶下,兴隆镇灵济村中心组齐兴贵这户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发家致富的思路和内在动力。

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齐兴贵家的基本情况,采取精准措施,切实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我第一次去家里看到两间破旧的房屋,两位智力低下话都说不清楚的老人,在仔细一看,让我目瞪口呆,屋里只有两个破烂凳子,一张破旧木床,另外还有生活用的1个小吊锅和一个小铁罐,连碗就只有三四个,床上有两床油渣被子。这年代了竟然还有如此困难的人家,我的眼睛润湿了。在和他们交流以及询问邻居的过程中,了解到是5口之家,儿子在外打工,四五年没回家了,现在已有老婆和孩子。

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为确保这户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定期送去米、面、油,还送去了被子和自己不穿的衣物。紧接着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多方打探,终于知道了他儿子齐兴贵的电话,了解他们在外面的生活状况,多次对他从思想上进行引导,慢慢地他思想有了进步,知道和家里联系了,在父母经济特别困难的时候他还能给以少量的资金。通过思想沟通和技术指导,二位老人终于养了两头猪和10来只鸡,还种了两亩大黄和魔芋。在2019年终于住进了搬迁的新房,家里的生活用品全部备齐了,我亲自给她送去桌子,摆放好生活用品,指导打扫卫生等。

我的教育故事【第三篇】

一、“原来大家都很怕啊”

在名师评比最后一场三分钟即兴演讲比赛前,我们这些参赛教师已经历了常态课、公开课、评课、讲座、论文答辩等五项比赛。对我来说最后一场最为紧张,三分钟的演讲准备时间实在太短。拿到题目看明白已经花了一分半钟,才写完三个想说的关键词,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已经到了。我忐忑不安地拿着只写了几个字的纸片去候场,从赛场开着的门缝里望去,只看到一张洁白的A4纸在不停地抖动,那是上一个选手正在演讲。我忽然间明白了——原来大家都很怕啊!看来要想演讲成功放松是关键。于是我深呼吸再深呼吸,从容上台,刻意放慢语速开始了属于我的三分钟演讲。至于讲了些什么,下了台就全忘了,只记得下来时后背的衣裳已被汗水湿透了。

付出的汗水终于化作了喜悦。不久,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当选为福州市鼓楼区第二届名教师。当我戴着超大的红花站在领奖台上,从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时,的确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二、五个“分镜头”

在申报名师的参赛表上我写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普通的、深受孩子喜爱的教师。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的,有许多可敬可爱的同行和我亲爱的师傅们。他们或像严父或似慈母,既为良师又是益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毫无保留地悉心教导我,促使我不断成长。

镜头一:我的师傅方忍校长提倡“常态课公开化”“公开课常态化”的教学理念。他常扛着摄像机没有事先告知就推门拍摄我的常态课。一开始,因为害怕被拍摄所以很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拍下来的教学录像被方校长刻成光盘当礼物送给我们,让我们看着录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预设哪里可以更巧妙?学生的生成哪里可以引导得更好?在不断的思考与完善中,以前的被动慢慢化为对教育教学主动的思考,磨炼的艰苦慢慢变成满满的收获。

镜头二:陈朝蔚校长既是我的师傅又是我们青年教师的好姐姐。每次大型的公开课我都会很紧张,往往一节大课上下来我的胃就会揪心地疼。这时,总是有一只手默默地递过来一颗糖或者一杯水。在我们名师团队里,大伙儿都称朝蔚校长为“蔚姐姐”,或称她的博客名“快乐天使”,因为她总像一只快乐的小蜜蜂耕耘在教学的第一线。她对我们从来没有批评和指责,有的只是加油和鼓励,慢慢地,我们对自己的课堂也越来越充满自信。

镜头三:福建省电教馆的姚权老师是个严谨的学者,他也是福建教育电视台《教育之窗》栏目的创始人。记得第一次和方忍老师、朝蔚老师去他家备课,那时《新课程标准》刚刚颁布,因为要参加一场全国的比赛我已事先把课标通读了好几遍。一见面,姚老师就一脸严肃地问我:“新课标解读的第×章第×页说的是什么内容?你对此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哑口无言,我明白自己用功还是不够。姚老师备课向来不备具体的细节,他会告诉你课改的最新动态,学习的方式如何改变等等。姚权老师的无私帮助时常能让在课改实验中苦苦摸索的我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

镜头四:福建省首届特级教师赵矜明老师是个严格的师傅。她总有许多妙招和经典语录:“备课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条线”“许多优秀教师开课都‘死’在第一自然段”。做她的徒弟第一件事不是备好课,而是要练好一手过硬的粉笔字。和赵老师备课,你要随时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随手画出能够帮助文本理解的简笔画。而这些过硬的基本功不正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备的吗?

镜头五:福建省电教馆的张文质老师是个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教育专家。他不光是我的师傅更是我教育道路上的精神导师。我参与了他的“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参加了福州市“1+1”读书俱乐部,学习和分享教育经典著作,在他的倡导下我开通博客,进行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的写作。张老师让我明白了教师要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要让教育变成毕生的梦想和追求!

美好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感恩于这些真诚热爱着教育事业的师傅们、朋友们,因为你们的陪伴,我行走的道路并不孤单,有了你们的指引,我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三、三次“哭鼻子”

除了大家的帮助,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也很重要。记得省电教馆姚权老师曾经问我: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实验教师,你哭过吗?我猛点头,当然哭过,怎么可能没哭过呢?

当时我在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任教,成为学校的课改实验教师时我又刚刚做了妈妈。记得我第一次出差杭州参加新课程培训时女儿才五个月大。出差的几天时间里我都非常想她,活动结束回到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了。那一晚上,静静地看着心爱的女儿,我流了许多眼泪。一边是热爱的工作,一边是小小的女儿,做一个好教师的同时还要当一个好妈妈呀!要想把两个角色都当好就要付出更多。有了孩子的日子里,每个夜晚都是哄女儿睡着以后,再披上衣服坐到灯下备课至深夜。女儿长大些,她又成为我的学生和听众,在我每次开课或讲座前都扮演学生来回答问题,倾听我的说课。有一天,已经上初中的女儿对我说:“妈妈,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你一样的好老师。”那一刻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次印象深刻的“哭鼻子”是在一次开课前。记得有一年的十月份我接到三节开课的任务,于是,国庆长假期间我哪也不能去,只能昼夜不停地备课。有天晚上,我去电脑老师家请他帮忙做课件,回家时已经晚上十点多,楼道的灯坏了看不清路,我又太疲劳,下楼梯时一脚踩空,连滑了十几级台阶下来……坐在冰冷的台阶上,又痛又委屈的我号啕大哭,心里埋怨着:这些又苦又累的事情为什么总是轮到我!当然,哭够了站起来拍拍衣服回家还得继续备课。那一个月的辛苦付出总算得到了满满的收获。课题汇报课《鞋》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我还接受了电视台和报刊的专访。《荷叶圆圆》一课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质录像课二等奖。《我喜欢》一课让我取得了鼓楼区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中的第一名。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说得一点没错!

我的教育故事【第四篇】

当然,幸福来得也并非那么容易。去年夏末,我进入百小开始自己的教师生涯,说实话有期待,但是更多的是紧张,不知会遇上怎么样的一批学生,不知又会与什么样的家长接触,一切都不确定。果不其然,从开学至今,我深深地感受到现在的小孩子们的骄纵、顽皮,也切实地体会到他们的贴心、聪慧。“痛并快乐着”就很好地诠释了我的状态。

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的问题存在于:1.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纪律较为懒散;2.没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例如值日打扫,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知道在完成自己任务之后去帮助其他组员一起搞卫生;3.动作慢,磨蹭。开学初,红旗竞赛上接连的丢分,真是令我头疼之至。难过的并非是班级荣誉的丢失,而是班内同学的“不长记性”、“不放心上”。我知道如果不及时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的班级建设和管理会岌岌可危。

凭借着自己的学习经验,再加上前辈老师们真诚的心得传授,我在开学第三周组织了一次班干部竞选活动,希望能借助小干部们的力量来一起转变我们班级的现状。正如同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我相信先把小部分的班干部团队建设好,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传输到个别优秀学生的身上,再借助他们的感染力去影响其他同学,同伴效应或许对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讲更管用!

于是,在大家选出班干部之后,我们开始了更有序的管理:

一、周一到周五各派两位值日班长负责晨读、午自习以及日常管理,监督同学们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二、半个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表扬奖励得力的小助手,对于无法做到严于律己的小干部批评指正。

三、班干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扬所长。比如我们班的郑茹忆朗读特别有感情,我们就把《小古文》的朗读安排在她值日的周四。她所领读的内容,我都会提前两周单独指导,并和她一起赏析过,辅助她更好地领读。

四、全班约法三章,奖罚分明且及时。

一段时间下来,渐渐地,大家也逐渐调整好了学习状态,对班干部愈加信服起来,有件事就十分有趣。某个中午,午自习铃响,我想去教室巡视,敬业的陈老师正在给大家订正数学作业,于是我回到了办公室。15分钟以后,我第二次前往教室,在走廊上远远看到前几排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我又一次识相地离开了。再过了10分钟,陈老师都回来了,我放心大胆地前去班级,结果在走廊仍看到孩子们身体板正地坐着,目视前方,我倒想看看是哪位老师将他们收拾得安安静静。进门一看,你猜是谁?竟是我们班的值日班长站在讲台上。当下我就感觉到很幸福,才三年级就有了如此厉害的班干部,往后岂不轻松多了?然后我就放心地把主场交给了班干部。那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大力地表扬了当天的值日班长,以同学们的掌声和优秀榜的贴纸奖赏她管理班级的魄力和胆量。她的优秀也激发了其余班干部的工作动力,大家为班级出力的热忱更高涨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