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用2篇

网友发表时间 382273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实用2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1

1、感知,主要指向经验和情境而反弹成时感和动感

两个相似的教学内容,前一堂课上生动的教法和过程等往往会在后一堂课上引起学生的敏感,正是靠着这种敏感逐渐形成时感和动感最终实现必要的定势,才使新的学习得以继发。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就是基于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的时感和动感而完成的。

2、感应,主要指向直觉和模式而衍生出质感和量感

应用题解答的优化,也正是对数量关系的整合以及对解题思路的筛取。当学生听到“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的和是100”时,“被减数=差+减数”的关系式会立即闪现在眼前,进而作出被减数等于50的正确判断来。又如看到“甲乙两数的比值是3”,会在脑海中浮现起“甲:乙=3”或“甲是乙的3倍”或“乙是甲的1/3”等等,如果又给出“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2”,便会情不自禁地与“按比例分配”联结起来,进而作出正确解答。甲数=12×2×3/4=18,乙数=12×2×1/4=6。

3、感受,主要指向兴趣和习惯而折射出美感和情感

小学数学的图形、计算等,将简洁的、逻辑的、创造的美蕴含其中。教学应重演应用数学初始阶段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具体情境中而产生新的美感和情感。通过数学与生活的沟通,强化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再现其教学内容之美。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伴随京剧唱腔,将鲜明的感知目标——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脸谱的形象美,使学生因爱美而产生“要学”的愿望,在观察中引发学生对“脸谱设计有何不同”的思考,进一步使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画面、音响全方位为学生提供鲜明,新异的感知目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发学生因好奇而要学,这种积极情感正是产生其学习活动内部的诱因。

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2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没计具体目标,把培养数感应用到教学之中,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并应用各种方法与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联系生活,获取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彩撷生活实例。

如:在研讨课上,教者充分利用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和学生春游购物为情景,把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推广到小数,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如0表示“没有”可能是0最早的意思吧,也就是0的本义。如某种商品库存数为0,也就是这种商品在这个仓库中已经没有了。但0除了这种意思之外,它还可表示:

①数位。如10、100等,这里的0就有位置意义。

②精确度。、、等,这里分别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

③分界线。如0摄氏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④临界点。水温为0度时,这是水与冰的互相转化的关键温度,是临界点,关节点。由此可以看出,0不仅仅是没有的意义,而是有多种具体的、确定的内容,比其它数字的内涵更丰富。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2、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研讨课上,当有的学生用小数来表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教者让学生自主验证,从而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小数同样适用。又如在计算接力赛中,学生被这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打动了心灵,情感自然而然地活起来。而这种情感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心中就充满了“我能行”的自豪感。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既能化解数学学习的难度,又能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感受自尊,体验数感。

3、合作学习,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数11”中,老师直接写出“42×11=462,51×11=561……”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绐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被乘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被乘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拓展运用,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过后,良好的数感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如在研讨课上,教者设计了开放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和拓展题:+++与++,学生经过训练后,数感得以升华。又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假如你有1000元压岁钱,你准备怎样存?为什么?多数学生计算了一年期,两年期……的存款利息,提出各自的存法,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有学生提出,我拿出300元资助一个贫困学生,700元存银行,所得的“利息(效益)”远不止银行利息;有的学生提出买保险等。这时,教师只要适当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利息的知识,而且可以深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2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38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