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精编4篇)
【导言】此例“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设计与应用
一、引言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仍沿用传统模式,注重理论基础而忽略实践,课程设置保守,无法与岗位需求同步,导致个别学生不愿学、不会学,部分学生想学而学不会的局面。我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并提出了“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二、“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含义
(一)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典型化处理,引导学生对这一具体情景进行思考分析和决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选个案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
(三)“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章为单元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思考处理案例的所需知识和具体方案,然后教师将案例以节为单元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将各节的知识点融入分解的具体任务中,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任务的思考、解析和完成,掌握各节的知识点,最终通过案例的实现完成各章知识的学习。
二、“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下面以Excel软件的学习为例,介绍“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与应用。
Excel单元中各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分别是: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工作表中公式与常用函数的使用和输入;工作表数据库的概念,记录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及相应的操作。
(一)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设计案例:用Excel软件实现班级人员信息管理。班级人员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绩信息两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籍贯、出生日期、入党(团)日期和原单位的职务等信息,成绩信息包括各个科目的考试成绩。
(二)任务的设计与解析。
任务1:基本信息组建――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建立工作簿,分别以基本信息、训练信息和成绩信息建立工作表,在基本信息表中录入学生的姓名、学号、籍贯、出生日期、入党(团)日期和原单位的职务等信息,在成绩信息表中录入学生姓名、学号和开设课程的名称等信息。通过任务1体验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和保存等基本操作。
任务2:成绩信息管理――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在学生成绩表中利用公式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单科的平均成绩等,利用函数统计单科的最高和最低成绩,学生的成绩排名等。通过任务2掌握公式和函数的组成和运用。
任务3:综合信息处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记录单管理学生基本信息表,对学生成绩信息表的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汇总和制作数据透视表,对各班级的信息制作图表,利用图表统计分析班级的情况。通过任务3理解数据清单、数据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的概念,掌握利用记录单管理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师提出案例――用Excel软件实现班级人员信息管理,讲解案例并将案例分解为基本信息组建、成绩信息管理和综合信息处理三个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任务,查找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然后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来检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三个任务整合在一起,完成案例,最终掌握本章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班主任工作案例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2
我的学生:展xx,21岁,2010年9月份检查出白血病。8月,学校联系了实习单位,08级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要求08级学生返校一次,展xx同学是其中一个,当时见到展xx时,和往常一样,高高的个子,梳着一个小辫,我问她,学校组织一次去实习的机会,期限为一个月,你愿意去吗?她说,我想去,但是去不了,因为我妈妈刚做了乳腺癌的手术,还要化疗,再加上我嫂子刚生完小孩,需要我照顾。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放假了还得照顾生病的妈妈和刚生产的嫂子。一家人的日常家务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9月下旬,她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生病了要住院可能后面的课就上不了了。后来她哥哥和舅舅带着她来学校了,也就是这天,在省人民医院检查出的结果,看到她时,她的右眼睛四周都是淤青,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就是血液病,身上胳膊上都有这样的淤青,可能是假期照顾家人累的,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话说得很轻松。她的哥哥问我关于保险的问题,我带他去学生处,在路上,他偷偷的把结果给我看,我吃了一惊,白血病!只感觉一下子就懵了。感觉这个世界突然很不真实,如果她知道了病情真相,又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十一放假期间,她住进了石家庄市平安医院接受化疗,母亲为了女儿的治疗费用决定放弃自己接下来的巩固治疗。
案例分析
1.展xx同学因为母亲身患乳腺已经花去了家庭大部分积蓄,所以当前展xx同学最需要的是捐助。所以我们得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她,募捐活动不能只限于学校内部。要发动学校的爱心部落和新闻报道组的力量,发动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此时此刻,分析一下她的心理状态,展xx同学的精神更应该是支撑她配合治疗的重要力量。但是,她现在一定的绝望的,一定是痛苦万分的。想到这一点,我似乎都能看到她歇斯底里的哭喊,她一定不相信这是真的,会对生活充满了报怨,为什么病魔会降临到她身上。所以即使我们给不了她太多金钱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利用同学们老师们的爱心去温暖她。
3.除了利用社会力量之外,要利用好国家的各种资助政策。
4.要想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我们必须要充分做好展xx同学遭遇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单位或个人知道这件事,充分发挥本班学生的团结力量,通过网络、媒体、社会关系等一切可行手段对展同学实施资助。
办法和措施
1.首先班级内部组织一次募捐,这也是发挥班级团结力量的时候,我们能捐多少捐多少,但这只是一小步,重要是的我们要将之份爱心进行传递,全班81人,每人利用自己的社会力量通过网络、微薄、媒体等手段将展xx的遭遇让更多的人知道,相信会有社会好心人士伸出自己的援助这手,为展xx同学带来希望。
2.院领导发动各系主任和书记,组织募捐和宣传。通过我们的努力,石家庄井陉矿区的一位企业老总为这事专门在井陉矿区为展xx同学组织了一次募捐,石家庄各大院校的联合报纸上也大篇进行宣传。
3.学院的爱心部落和新闻报道组联系了河北青年报社、爱心联盟、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来进行资助和宣传,河北青年报社对展xx同学病情的跟踪报道,电视台的支持,为展xx同学募捐到了不小的数目,不断有社会好心人士到医院进行探望和募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为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
4.在大力做宣传的同时,班里的班委发挥主要作用,同学们轮流去医院照顾展xx,让她充分感受到友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们说好了,去了之后鼓励的话不用说的太多,尽量说一些学校或是生活中的趣事,尽量开一些玩笑,让她快乐起来是主要的。同学们还每人写了一封信,把祝福的话,想说的话都写出来,放在她的床边,有空了她就看看,这样她能时刻感受到同学们的友情。
分析与思考
1.这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这是一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困生。所以金钱的资助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支持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不抛弃、不放弃,这需要顽强的意志力。所以我们需要为她编制阳光花环,让她看到希望、看到感到温暖。
2.这也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的力量,也是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力量,所以这同时也教育了全班同学,深深的开了一堂关于爱心,关于感恩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奉献、学习感恩。也学会了传递爱心,当他们看到这么多陌生人拿着鲜花、拿着金钱、书籍等物品来到展xx同学身边时,他们一定会对社会的和谐有所感悟。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范文3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公司生料车间的赵肃疆,今天由我为大家介绍我们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工作。
作为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致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绩效型、社会责任型的水泥企业。不仅解决了天业集团各产业内部废渣,还消耗了周边工业企业废渣。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分公司肩负着吃干榨尽的重任,天能水泥生料车间是天能水泥的生产源头,其主要消耗的原料来自于各产业废弃物:电石渣,粉煤灰,净化灰,硅粉,炉渣等,车间现总人数75人,其中正式工74人,劳务工1人,平均年龄35岁。天能水泥生料车间共有5个班组,分别是铁骨小分队班组、天天向上班组、华胜班组、先锋班组、超越班组。此次工作汇报小结分以下5点:1.一个贯彻;2.一个夯基;3.两个落实;4.落地实效;5.下一步方向。
6月11日,集团召开班组建设项目启动大会,确立了以党建为龙头、文化为引领、安全为基础、班组为抓手,“四位一体”全面生产力革新的总方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天能水泥公司荣幸的被选为班组建设试点单位,体现了集团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也让我们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开始阶段,车间主任亲自给大家讲解开展班建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班组建设,然后由让班长在建设工作推行时给员工去讲解,同时,车间也在班组中对班组员工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工作。
生料车间人员少、现场工作量大(一岗多能),生产任务重,再开展班建工作,身心疲惫,大多数早班都无法正常下班。这是我们的现状,也是员工一开始的普遍意识。
一、一个夯基。
在当今的社会里,不愿学习、进步,就会被淘汰。集团引入了外部咨询机构,努力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提高员工自主管理。我们也以班组建设为契机,通过班组团队建设提高班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将原来的管理模式由强制式转变为激发式,让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我爱做”“我愿做”。
1,首先,车间召开启动会,帮助了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计划表,同时通过该计划的制定,帮助班组制定了自己的班建计划表。
2好的团队要有凝聚力,在理解了班组名片的作用后,各班组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班组名片(班名、班标、口号、班歌、目标、安全目标,等).
3班组内也采用了人人担当一责任的班组管理机制, 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班组建设中出一份力,更能体现出员工价值。
4有了团队就要有规矩,集团有制度,厂里有规定,班组有公约,将班组日常管理尽可能做到了管理无死角,同时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公约的形式对班组制度进行了增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公约。
5在开展建设前期,员工的建设积极性不高,为此,车间积极号召党员先动起来做一个标杆,从而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意愿。
6班组建设前期我们先将我们的资料整理收集便于将来工作整理和优化。
7学习了好的方法就要有行动,我们鼓励班组对原有的班前会形式进行优化,重点是对时间的把控,在合理的时间尽可能开的高效:先让班组对班前会简单的试行,车间根据每个班组的实践去分析班前会时间的合理时长。班前会里设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环节,在活力调动和谐氛围养成的同时也是为了观察每位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帮助每天工作的安全开展。班前会的小课雏形阶段,车间对小课的要求是从自身工作出发,不限制范围,先让大家愿意说,从而逐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知识经验的分享交流。
8.有了开展就会有问题,车间定期收集汇总各班的问题,及时引导大家去解决好问题 。
9.车间也非常重视工位工的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技能比武大赛,促进岗位工的技能提升。
10.在学习与技能的提升时,车间不忘将车间的事故案例进行优化,班组建设前期车间先组织大家统计案例找案例,简单的进行分析。
二、两个落实。
学习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是员工胜任岗位的必要条件。因此,车间把小课法和案例管理法作为两个抓手,促进员工的知识技能提升,从而为生产保驾护航。
首先是小课。
1. 车间制定了车间的学习计划书,明确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并进行一一落实。
2. 三级联动炼化小课效果显著,车间如何炼化小课?由于我们所处的阶段问题,目前采取了如下方式:班组先制作小课,由车间引导班组小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车间特点来开展),而班组负责对小课进行优化。然后,车间组织内部的小课比赛,营造学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通过比赛,各班组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借鉴了别人的亮点,三级联动有效提高小课质量,也让班组更有了开展小课的动力。
大家为了小课更有有效,请八九点的李老师现场指导进行纠偏,并由车间多次跟进落实改善。目前,各班组班前会所采用的小课形式较为多样化,同时也能将小课和案例分析加入班前会议中。为了提高小课质量,车间搭建平台给员工展示小课,利用赛场机制让大家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练一练氛围。
赛场上我们邀请了集团公司姜部长,产业总工姜总对大家讲解班建的意义和小课的目的,也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种检验。
大家对得奖班组进行点评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赛后持续改进自己班组的小课。
车间推选优秀班组进到产业进行对标,在对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学习到别的产业班组的亮点,从而帮助我们提升。
不断的总结标杆经验,然后树立新的标杆,大家再学习标杆!这样就能达到《比学赶帮超》得学习效果。
接下来是案例管理法的开展。
3第一阶段的我们主要看的是,案例分析是否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案例分析不过关,问题出现在哪? 众多的问题依靠员工自身无法解决。车间将班组案例分析采取了进行问题反问的方式:1.为什么大家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分析问题?2.安全道理都知道为什么一干活就出错?3.是不是没有找到问题的重点?
车间对班组进行一对一引导让大家对案例问题点分析,使用群里群策的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但是效果不好!
带着问题,我们借用外脑请教八九点公司李老师教授了我们案例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鱼骨刺图、5W法,等)。
车间根据老师课件要点进行分解,制作了表样,里面加入了(事件分类、原因分析、结合自身预防措施、整改措施),让大家进行参考,根据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
表单制作后,由班组进行内部评选,然后车间搭建平台让各班组进行对标。
目前,车间要求每个班组每周交一到两篇案例分析,由车间与班组长们进行兑标,大家使用评议机制选出一到两篇好的案例给班组加分并给个人奖励,获奖作品也会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借鉴学习。
这是我们车间现阶段班组基本案例分析状况:20%的人能做出优秀案例,60%的人写的案例水平一般,其余20%的人知道案例但需要进行提高。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小课课件进行分类,经车间选出的优秀课件进行统一归类存放,形成车间的知识库。
三、落地实效。
1.通过对标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群策群力改善自己班组的薄弱点,每个班组现阶段都能将班前会的游戏,小课,安全点告知、委员轮值安排、前一天工作总结和今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实施、总结
2.多样化开展小课:我们的小课为了解决枯燥乏味的问题,各班进行对标后,在小课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反问、提问、抽问、板书展示、实物对比等多种学习方式。
3.有工作计划的开展就要有总结,周会和月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周会总结 1、每周会议要结合自身工作来进行。2、本周召开一次班建总结。3、本周工作未完成项自动成为下周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
月总结:1.本月工作完成情况。2.本月未完成工作项总结。3.讨论如何完善班建工作。
4.大家学会了用案例分析将问题追问到底。案例中发现小问题制作成找问题做改善,也可以从车间隐患自查表里找问题做改善。鼓励员工自发的对车间显现的小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每周车间组建对标发现班组中有需要提高的部分,展开学习讨论并再次制定班组内部互学。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来分析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工作中哪里有缺陷。
这个事件发现为了安全我们加装了防护设备,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设备的隐患?最后我们车间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过群里群策和使用正确的分析法,可以追溯出各类隐藏的问题。
为提高生产质量,车将定期组织召开用案例管理法为载体的质量分析会,让大家根据分析法去查找质量缺陷原因。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4
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会诊”研究,努力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其主体实践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学生集体的培育,包含了预防教育活动系统、诊治教育活动系统以及自主教育活动、“绿色通道”机制等拓展形式,其中预防教育活动系统和诊治教育活动系统是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的两条工作主轴,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教育共同体,自主教育和绿色通道等“会诊”拓展形式是对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必要完善。
预防教育活动系统的建立――轮流“会诊”制的坚实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在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中也必须坚持贯彻落实“预防为先,教育为宗,加强调查,重在保健,增强素质,提高免疫力”的预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1.预防教育的组织形式
预防教育活动系统主要由三大层面的预防教育子系统构成:一是学校层面的块状预防教育体系,包括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和班主任,这是预防教育的组织主体,其预防教育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强调以“我”为主;二是学校层面、年级组层面、班级层面的垂直预防教育体系,这一层次的预防教育比较注重整体性,强调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协调;三是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教育资源有效结合,比如请当地警官来校进行法制和安全的教育,请军警官兵来校进行军训和国防教育,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等。
2.预防教育的活动形式
在预防保健教育的各类活动中,主题班会是一种重要形式,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中出现问题的苗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防患于未然。当然也可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一个年级开展整体性的预防教育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各个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我们也相应地编制了不同的预防教育活动计划。如2006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教育预防保健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该时期高一学生的特点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环境陌生、好奇,同学间交往逐渐增多;学习情绪高涨,课程学习方法不熟悉。我们开展的预防教育主题有:军训与国防教育,知校教育,我们的校歌,适应寄宿生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了解我们的新课程”讲座,“多一些有效的课堂行为”学法指导。
第二阶段:部分学生的满意度下降,开始忽视自我约束,违纪情况增多,且多以客观原因为借口。预防教育主题是:学生自治管理骨干培训,“十六岁的天空”诗歌朗诵比赛,“诚信考试展示我的才华”考前教育,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高一学生家庭教育大型研讨(家长会)。
第三阶段:部分班级学生集体凝聚力下降,生活上攀比心理强,学习上受到挫折出现迷茫心绪。相应的预防教育主题有:我们的班级格言,“算一算,这个月你花了多少钱”理财教育,“同龄人的校园生活”电影观摩,高一学生心理导航,“我们是最棒的”班级集体荣誉观教育,高一学生行为中期评价,“让我们的周边更美”教室寝室美化设计比赛。
第四阶段:对父母长辈的教育有厌烦情绪,部分学生学习动力有所回升。适合的教育主题是:“与父母坦诚相待”等沟通艺术指导,中学生安全法纪教育,“远足裘家岭”德育基地活动,高中学生卫生保健指导,“伟人或名人的中学生活”人物传记读书会。
诊治教育中的“会诊七步法”――轮流“会诊”制的操作模式
众所周知,医院为病人看病大致包括遇病检查、提供病例、专家门诊、处方配药、干预治疗、观察疗效、病愈随访等一系列诊疗程序。受此启发,在通过数十次“诊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医院为病人诊疗的规范形式,研究确立了有一定可操作性的“会诊”工作七步流程方法(简称“会诊七步法”),它包含了自我调查、提供案例、专家受理、提出策略、实施干预、观察效果、事后随访等七个重要步骤。并相应地设计了工作用表,制订了操作规章。
1.自我调查:自我调查是“会诊”前期的基础工作,关键是选准主题,获得现场经验。它要求班主任及时发现、搜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素材”,从班级形象、教学常规工作、班干部工作、班主任形象、班级周边情况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判断已采用的教育管理措施的有效程度,从中选定“会诊”线索。然后根据调查情况,填写《班主任工作调查表》,内设教室环境布置、学生衣着与言行、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交际影响、学生活动、学习氛围、学生对班主任印象等六大类反映班级整体形象的指标,其中每一大类按“便于调查、以小见大”原则设置了若干项小指标。有必要指出的是,班主任“会诊”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遇病自查”环节也需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日常管理中产生的一些数据。必要时还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
2.提供案例:在自我调查的基础上,由“会诊”对象用文字叙说自己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个人化“问题现象”“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等,制成“病例报告”,填写《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申报表》。“病例报告”内容要求一事(人)一议,从小处着眼,但要能反映来龙去脉,也可简要分析对班级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病例报告”形式不拘,故事、日记、书信、谈话记录等均可。为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经学校调查也可推荐班级管理卓有成效的班主任参加“会诊”。被推荐人需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就管理工作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写成教育经验报告,填写《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申报表》。《申报表》提交“会诊”专家组审批后进入“会诊”流程。“会诊”专家接到案例材料后,由组长召集专家碰头会,针对各项指标提出受理意见。
3.专家受理:专家受理是“会诊”的核心,主要有建立好专家组、组内书面“会诊”、召开“会诊”会议等三项工作。专家组成员一般由学校主要领导以及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担任,人员相对固定。专家组内部推举组长(“主任医师”)一名、副组长(“副主任医师”)两名。专家组形成后,由专家结合教育案例(“病例报告”)反映的情况,填写《班主任工作“会诊”专家个人意见》,提供书面“诊断”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专家组成员讨论并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出初步“会诊”意见。针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差异,我们灵活多样地选用工作现场会、主题文章交流、“会诊”工作会议等“会诊”方式,其中以“会诊”工作会议使用最为普遍。
“会诊”工作会议主要根据有关班主任的叙述,通过发言交流、现场辩论,广泛听取其他班主任的意见,由专家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问题的“症结”,为会诊对象提出解决问题较为适合的方法。对于教育经验案例,专家组着重分析总结会诊对象相关做法的经验,发掘亮点,提出持续提升的建议。“会诊”工作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诊”对象自述教育案例和口头提出“诊断”总体结论。其中“主任医师”通过总结会议发言内容及专家组书面“会诊”意见,在“会诊”现场提出“会诊”的总体意见。
4.提出策略:在专家受理“会诊”后,由“主任医师”开具“处方”――《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诊断报告》,主要内容有:根据“会诊”会议记录中专家发言整理的正式文本;专家组指定专人撰写的研究反思。《诊断报告》主要提供“会诊”对象参考采用,并交专家组其他成员作进一步跟踪研究。
5.实施干预:在“实施干预”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作为“会诊”对象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注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帮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以便让班主任乐意接受对所在班级的整改。除要求“会诊”对象自觉参与“治疗”外,学校还鼓励其他班主任参与类似案例的对策研究或在本班试行专家受理其他对象时提供的部分管理措施。经班主任在“会诊”会议上口头申请,专家组成员同意即自动进入“实施干预”及以下流程。专家组可立即组织人员对新进入“会诊”流程班级的现状进行补充调查,将调查结果留作研究比对。在实施干预“诊疗”时,可由专家组物色“护士”(一般可由科任教师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充任)若干,统一安排在“诊疗”期内参与学生的教育、承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
6.观察效果:“实施干预”工作进行一周后即可视情况由专人开展调查,记录填写《班主任工作调查表》,与“会诊”前的调查表逐项比对,分析效果,以此为基础,形成《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效能分析报告》。专家组成员对报告内容加以分析,向“会诊”对象及调查人听取意见后,如果发现班级管理工作无明显改进,可由专家组成员检查“实施干预”环节的落实措施情况,适时向“会诊”对象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诊疗”后的效果观察与分析是一大难题,一般我们采用比较的方法,即教育管理措施改进后的一段时间内,重新对班主任工作展开调查,与“会诊”前的调查情况进行逐项比对,从而分析诊治效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会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如果一个班级管理上问题少了,班风好了,学生自律程度高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成效,从中也能反映出“会诊”工作的绩效。
7.事后随访: “实施干预”工作进行一月后,如果各项有缺陷指标有一定改变即可视为有效果,此后应指定班主任做好跟踪调查工作,专家组应进行回访调查。如果“诊疗”后仍无明显改进,可由“会诊”对象再次提出案例,重新进行一次“会诊”。
“会诊七步法”是诊治教育系统中的一种具体操作模式,但它并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中的所有诊治教育形式,更不是独此一家、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会诊”对象与事件具有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稳定性,操作模式也应当是多元多样的。在实践研究中,恰恰是有些问题三四步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七八步也还解决不了,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诊治的。
自主教育活动与绿色通道――轮流“会诊”制的必要拓展
1.拓展形式之一:自主活动中的自主教育
随着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让违纪学生自我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认识到性质的严重性,才能通过内因的主导作用起到教育的效果。”适时提出:若有学生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该班级应举办开放式主题班会,除本班学生参与外,也可同时邀约其他班级的学生代表旁听,在学生中开展自主诊断教育,更充分地发挥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自主“会诊”过程中,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演讲、辩论、歌唱、文艺小品、知识竞赛、现场演示等等,由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编排,自主表演,内容充实而集中。活动形式的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获得娱乐的同时领悟到违纪的性质,认识到违纪后果的严重性;而请违纪学生现身说法,以学生的身份来教导学生,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拓展形式之二:“绿色通道”机制的健全
在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召集“会诊”人员,及时地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很可能会因为失去最好的处理时机而成为“顽疾”。为此,我们在定时定期进行教育“会诊”的同时,也提出: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即时性、突发性、紧急性问题,可临时紧急召集“会诊”组会议,即建立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绿色通道”。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先由应急“会诊”组组长召集当时能够“出诊”的专家,到指定地点参加“会诊”;再在应急“会诊”组组长的主持下,由当事教师阐述问题(必要时可以带上当事学生),与会专家现场分析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并立即实施“干预”,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绿色通道”的开通,提高了轮流“会诊”制的应变、应急能力和工作效能,但是就一个完整的“会诊”模式而言,它仍需要做好后续工作,如分析发生突发问题的原因、应急“会诊”后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以确保“会诊”效果的持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