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四年级语文教案(3篇)

网友发表时间 773715

【导言】此例“四年级语文教案(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四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1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这一要求安排的。教学这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一些长城的悠久历史和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本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文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崇山峻岭、嘉峪关、城砖、蜿蜒、垛子、盘旋、瞭望口、屯兵、堡垒、呼应、陡峭、智慧、气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或图片(这也是为完成课后选作题做准备),在同学间交流。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准备相应的挂图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可以连同重点词句制成多媒体课件。

2.本文是看图学文,要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学文前要指导学生看图,第一幅图反映了长城的概貌,通过看图,学生对长城的长和雄伟壮观会有初步的感知。第二幅图的观察点由远处移到了长城上,学生通过看图会观察到长城的构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指导学生看图,使学生加深对“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句的理解,同时借助看图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等的位置、样子及作用。在引导看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本课文的重点在于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感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指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①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③怎样理解“思考·练习”3的句子?……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相互讨论等得到答案,在关键处教师应当给予点拨。

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在第一、二自然段中寻找答案。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长城的长,证实这个感受是真切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墙顶上的样子,城墙外沿垛子和射口的构造、作用,城台的样子、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按照“思考·练习”2的要求让学生画一幅长城的示意图。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回答这一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和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要答出: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建造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用双手建造了这样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思考·练习”3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回答。“很自然地想起”,要答出看到雄伟、坚固的长城后,由赞叹到自然地想到创造这一雄伟建筑的人们。“才”字说明劳动人民建造长城十分不容易。

4.本课文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因此,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表现出长城的气势,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要带有赞叹的情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带有自豪的语气。

整篇课文的背诵,要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抓住写作思路进行。全文可按“远看→近看→联想→总结”的顺序背诵。每部分的背诵,可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帮助记忆。如第二自然段由“城墙顶上”到“城墙外沿”,再到“垛子”“瞭望口”“射口”,再到“城台”,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不必强求一致。

5.本课文生字生词较多,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字的音、形、义。例如:“崇”“砖”读翘舌音,“魄”与“魂”的字形相近,要注意区别。本课文生词教学,有的可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有的可以结合插图理解,如“瞭望口”“堡垒”等词,就可以对照插图让学生理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4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四年级语文教案的相关认知。

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己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广告说感动

1、师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2、播放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3、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多么刻苦的学生,多么孝敬的孩子!他的行为怎能不让我们深受感动呢?

二、听故事谈感动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许多。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故事?

2、学生讲课前收集感动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并说说为什么而感动?

3、师:老师也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是啊,这又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三、说经历话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众被你的故事感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多作鼓励性点评)

4、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己难忘的事,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同学们,让我们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婆婆的“考前综合症”》:

这位同学的婆婆为什么得“考前综合症”?他的感受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

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在叙事中抒情

4、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作者不但注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描写,还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是我们这次作文要借鉴的方法。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激情

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记录下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其作文是各有风格。如果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二、佳作放送

导语: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有些同学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具体,而且非常感人。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

2、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学生评析:

⑴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⑶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4、教师小结。

三、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互评互改

导语: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那些不足,你准备借鉴别人哪些做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六、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内容简析

本课通过写小女孩儿捡树种、交树种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体会和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儿是怎样捡树种、交树种的,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好品质,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朗读配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实物,谈话引题

1.展示种子:你们能说说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吗?(提示:从饱满和成熟两个角度比较。)

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种子》。(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汇报: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兜、恐、涩”这些字。

3.认读词语,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唯恐、小心翼翼。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漏字,不错字,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可播放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预习课文,用横线、波浪线、括号等符号画出描写小女孩儿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不懂的语句旁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2.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体会到什么。

(2)汇报:

A.我从树种颜色“有浅黄的,还有豆绿色的”这一描写中,知道这些种子不成熟。

B.我从“掺杂”一词知道种子不纯,杂质多。

C.我从“虽然……但……”知道老师一点儿也不怪学生,而是很欣赏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3.学习第2至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为什么那位小女孩儿交的树种很少,“我”却被感动了,心中充满了温暖?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一是小女孩儿交的树种“一般大小……光泽”,二是想象小女孩儿是怎样捡树种的。,“她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闪闪发光”,可见小女孩儿捡的树种虽少,但颗颗都是经过挑选的成熟的种子,说明这次任务完成得最好,她做事非常认真。)

(2)小女孩儿交树种时,作者细致描写了她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形象。画出有关句子,认真读一读,说说小女孩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做事认真、诚实、纯朴可爱。)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儿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喜爱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幻灯出示)练习:这两处的“小心翼翼”用法有什么不同?各体现什么情感?

A.她……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的嘴儿,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B.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自由读,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

2.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2.把课文里的好词佳句,搜集到“采集本”里。

3.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注意观察他们听后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一段话。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773715